“二位何苦如此,我有一個建議,不知二位可願一聽?”張三誠懇的說道。
面對二人目光張三若有所思的說道:“近日江湖之中有二寶現世一為五蘊心經,二為無相寶甲。五蘊心經暫且不說,這無相寶甲自現世以來紛爭不斷,無論是蝴蝶谷還是四派掌門及其精銳教眾為其身死道消。四派掌門及其精銳教眾確實因我而死,然而就算斬去我項上頭顱又能如何?二寶同時現世,蝴蝶谷又忽獲至寶這其中陰謀之意甚重。二位就不想追查下去?”
二人眼中思索之意愈來愈濃。
“不如你我三人,就此暫且擱下爭執砥礪前行———”
“畢竟前方的不可知,才是我們前行的原動力。”張三依舊真誠的勸說著。
被人忽視良久的趙公正搶身而出與無證大師並身而立的說道:“根據我行走江湖的多年經驗,這其中必有蹊蹺,為了武林同道的福祉與安危,我等不查出幕後之人誓不罷休。”
話音落後三人似乎耳所不聞凝立未動。
趙公正似乎不爽三人的怠慢,氣鼓鼓對張三說道:“追查之前尚有一件事未做。”頓了一頓隨即又道:“你張三必須接我一刀,不然日後我如何向死難者的家屬好友交代。”
手中無酒,心中有酒的張三似從綿綿酒意中醒來戲謔道:“我這一劍了不會手下留情,你可想好了看看?”
“呃~嗯~這,這個嘛———”未等趙公正閃閃縮縮的說完,無證大師打斷他的話語繼續與張三說道:“老衲自認自身修為比不得剛剛何其道的那一劍,敬請張施主接老衲三招掌法。”
“哈哈,今日有幸領教無證大師匯聚佛法精髓三招掌法實在是三生有幸。”張三霎時之間豪氣陡升,其明亮而又純淨的眼睛裡迸發出別樣的風采。
“此招掌法名為五蘊,內含色蘊、受蘊、想蘊、行蘊、識蘊五種變化,張施主請接此招。”話音剛落,此招掌法已然遞出。
鄉野小店之內之所有,之所有就是一切的一切,刹那間在張三眼中似乎聚合而成而又變動不居之中。
張三頓時發現此招掌法居然可令自己的身與心時而合之,時而離之,合離之間若有若無的又存在某種聯系。
而這每一次若有若無的聯系之間張三的身與心時時刻刻都能感受到貪愛,欲望,歡喜,厭惡等人生諸苦。
似乎此時此刻已然不及拔劍,張三左手提劍橫於胸前,握劍之手慢慢放開,同時之間右手抬起做出了一個喝酒的動作。明明手中無酒,然而在無證大師眼中卻突然躍入一個酒壇,綠蟻酒從酒壇之中奔騰而出,衝入張三口中。
原本橫於胸前的殘劍,依然橫於胸前。
原本歸於鞘中殘劍,仍然歸於鞘中。
只是,這一掌並為擊中張三身體。
因為這一掌擊在了劍鞘之上。
劍鞘在無證大師掌前無任何異樣,然而張三卻不同。不知為何?明明擊在劍鞘之上的一掌卻像擊中張三身體一樣。
不,不是身體,不只是身體,是身~心。
原來這是無證大師有意為之。
蒼茫之間,張三靈光一閃,神意似斂未斂卻又忽而放空自身,無意間自身小天地與外部天地之間產生某種共鳴。無懼於無視於無證大師佛門的內功,任其肆意進入身體。
無證大師收掌而立說道:“張施主竟然休得一身好佛法,真是讓人捉摸不定。”
“無意之間忽有所悟,
取巧破解此招掌法。無證大師謬讚了。”張三吐出一口無證大師殘留體內的一絲佛門真氣後悠然說道。 “那好,還有兩招掌法,敬請張施主再接一掌。”無證大師微笑的說道。
“此招掌法名為四諦,由苦、集、滅、道四種變化。張施主小心了。”話音未落,無證大師已然出招。
張三不敢托大屏氣凝神的鄭重以對。手中殘劍雖未出鞘,但其劍意已然從劍鞘中勃然而發。
霎時間竟有三尺之內我為神之意。
無證大師心中似有所感,但因對此招掌法頗有信心。
無證大師這一掌剛剛進入張三的三尺之內就異象顯現。
三尺之內竟然時光荏苒,倒轉而去。
三尺之內一切劍氣劍意竟悄然消退,退回劍鞘當中。
劍鞘之中的殘劍是自張三再入江湖之後第一次傳出類似哀嚎之聲。
本是自身的劍氣劍意竟然可以讓殘劍明確感受到眾生生死流轉之苦,卻又無法參悟其解脫之道。
緣起,緣起,生而為劍,一朝為人。
張三嘴角流出一絲鮮血,神色異常的說道:“竟然被自己的劍意所傷,無證大師此招掌法甚為高明,在下佩服。”
張三不顧嘴角血跡,卓然而立,只是殘劍哀嚎之聲雖然漸去,但手中殘劍出鞘之勢愈來愈強。
張三臉色凝重的用右手食指輕撫殘劍劍柄。突然之間,殘劍猛然自行出鞘。
出鞘寸許,不知是食指掠過殘劍,還是殘劍掠過食指。
事實就是,張三食指鮮血淋漓,真氣過後仍然血流不止。
張三似不肯浪費每一滴血,竟然把自己鮮血喂向殘劍。
片刻之後,殘劍自行歸鞘,食指傷口已然不再流血。
“張施主既然已經受傷,之前約定暫且作罷。”無證大師見此異狀視如不見,慈悲之音在這鄉野小店之中響起。
“那怎麽可以?江湖之中言必行,行必果。豈可言而無信?”趙公正不愧是趙公正。
“無證大師慈悲為懷,在下本應遵從。但是,既然我依然屹立不倒,便不可無視之前約定。”張三無視於趙公正本人,收起笑容鄭重說道。
“無證大師以佛法修行掌法,其掌法之中暗含佛門至理,不如讓我代替張三接這最後一掌如何?”書生擔憂的對無證大師說道。
“哈哈,你啊,你啊,別以為破境了就又可以自信滿滿了,這最後一掌,你還真不行。”張三戲謔的說道。
“這最後一招掌法,名為十二因緣。其中包含十種變化,尤其是最後一種變化最具殺傷力,請張施主小心。”
無證大師轉瞬之間若有若無,繼而以張三為圓心一分為二———
十二位無證大師又合而為一。
相續而無間斷,流轉而不輪回。
手臂時抬時落,手掌似開未開。
圓圈愈來愈小,圓圈愈來愈小。就在圓心即是圓圈之際。
張三神采斐然的說道:“因果歷然,天地無欺。此劍領悟於第二招掌法,名為“因果”。”
殘劍雀躍出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