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劉備請我當謀士》第197章 攻其必救
“主公以為,袁術和孫策,我們該先滅誰?”周平問道。

 劉備疑惑地看著周平,

 按理來說,袁術為主孫策為輔,自然是該先滅袁術了。

 先生既然這麽問,肯定是不認為該先滅袁術。

 細細想來,袁術所能控制的兵馬只有三萬人,孫策能控制的兵馬卻有四五萬人,遠多於袁術。

 而且,論戰力,孫策的兵馬也遠高於袁術。

 但是擒賊先擒王,孫策既為袁術部將,不是該先滅袁術嗎?

 劉備正想著,卻聽張飛答道:“自然是先滅袁術,先生,你為何要問如此淺顯問題?”

 周平笑道:“呵呵,錯了,平以為,我們該先討滅孫策。”

 “為何?”張飛疑惑問道。

 “孫策此前雖為袁術部將,聽其號令,然而如今孫策兵馬甚多,實力強盛,早已超過袁術,自然不甘心再聽其號令。因此,袁術之強所倚仗者乃是孫策之兵,袁術若滅而孫策未損,則其根基仍在。唯有先滅孫策,袁術便無了根基,想要滅之就一點都不難了。”

 劉備深覺有理,孫氏雖然名義上還聽袁術號令,但是實際上,孫策的勢力此時已比袁術強盛,自然不願再聽其號令,隨時都會脫離。

 所以滅了袁術,對於孫策來說幾乎毫發無損,還會讓他更加自由,不用擔心背上背逆之名。

 袁術現在死守皖城,對自己已經完全沒有威脅,能威脅到自己的人是孫策,只有先將孫策滅了,自己才能安全,袁術也可以輕易擊滅。

 “只是,”劉備遲疑道,“孫策屯兵歷陽不動,難道我們要回兵轉攻歷陽嗎?”

 “不用,兵馬回返,恐於士氣不利。”周平說道,“劉荊州派江夏太守遣兵共擊袁術,黃祖派其子黃射與陳公台率一萬水軍屯於江上,我們正好與他們合兵,共擊孫策。”

 劉備猜不透周平之意,忙問:“先生請細說。”

 江夏太守黃祖之前出兵攻打廬江,把在九江的孫策吸引來,卻被孫策打敗,損兵折將,逃回江夏。

 現在劉表受天子詔令和劉備一起共擊袁術,劉表又讓黃祖出兵,黃祖這次沒有親自領兵來擊,只是讓其子黃射和陳宮率領一萬人乘舟而來。

 但黃射懼怕孫策之威,只是率領人馬屯在江上,遙為聲勢。

 “孫策沒有領兵來援,必是知道孫靜會棄城退走,我們即使再進,張勳和孫靜仍然會棄城而走,退守皖城。無論如何,孫策都不會領兵來援,只會坐看我們在此耗費糧草和時日。”

 “孫策可以不救皖城,但是丹陽和吳郡,卻是其必救之地。主公,平之意,我們同樣放棄舒城,轉攻襄安,然後和黃射合兵,渡江攻奪春谷。若得渡江,便可向北轉攻丹陽和牛渚,襲孫策之後。”

 “我們若能渡江,以我所料,孫策必會回兵迎戰,他絕對不會讓我們與合肥之兵夾擊。假若他不回兵來戰,我們則可直攻曲阿和丹徒,丹徒若得,廣陵之兵便可渡江來助,這是孫策不能接受之事。因此,無論如何,我們只要渡江,孫策必定來戰。”

 周平仔細分析著,說到底,就是想要借用黃射的水軍,渡過江去,吸引孫策兵馬來戰。

 這時候孫策不想打也不行,劉備就能從被動變為主動,打不打由自己說了算。

 事實上,孫策也不可能讓劉備渡過江去,進入自己的後方大本營。

 如果劉備真的渡江到了丹陽,孫策無論如何都要來把他們趕走,戰場就會從九江變成了丹陽。

 孫策和袁術的兵馬,現在主要集中在三個地方。

 一個是廬江,袁術和張勳守著皖城和居巢。

 另一個是歷陽,由孫策親自率領的三萬兵馬。

 還有一個是曲阿和丹徒,由張昭和程普等人統領,防備著廣陵之敵。

 廬江的襄安屯守著徐琨的三千兵,丹陽的春谷也屯守著蔣欽的三千兵,他們所要守的正是渡江之道。

 劉備如果只有自己的兵馬,想要渡江並不容易,但是有了黃射水軍的相助,渡江就比較容易了。

 “渡江之後,我們大軍深入敵境,是否會有退路?”劉備擔憂道。

 “奪下襄安之後,我們可以留下一支人馬屯守,以作退路。”周平說道。

 劉備微微頷首,如果守住襄安,想要渡江退走就容易了。

 不過袁術和孫靜有三萬多兵馬在,要留下多少兵馬屯守襄安才合適,留多了,渡江的兵馬會不夠用,留少了又怕守不住。

 帶著這個憂慮,劉備又問道:“先生以為,該留多少人守襄安為妥?”

 周平答道:“三千人即可。”

 劉備驚道:“三千人如何能守得住!”

 “主公是擔心袁術會遣兵來攻嗎?”

 聽周平如此問,劉備點了點頭。

 “袁術如今只有死守之心,毫無進取之意,即使來攻,他也不會舉大兵而來。有三千兵據城而守,而敵無勇將,縱使兩萬人來攻,也必可堅守無虞。況且,彼時合肥之兵也可援助,主公可以勿憂。”

 “子義,子敬,你們有何想法?”

 劉備轉問太史慈和魯肅等人。

 聽了這麽多,太史慈和魯肅都明白周平之意,舍棄袁術而攻孫策之後,引他來戰,這確實是好主意。

 如果在丹陽與孫策一戰得勝, 不但可以揚己之威,滅敵之勢,還能得到丹陽之地。

 在這一點上,太史慈身為丹陽太守,當然是非常樂意。

 “主公,先生之見甚妙,孫策不欲來援舒城,咱們卻可渡江襲攻其後,丹陽是其必救之地,必會來戰。到了丹陽,慈和曹將軍還可多募兵士,以壯我軍。”

 太史慈所說的曹將軍是曹成。

 曹成是丹陽人,在丹陽也屬豪強之家,召募兵士也會容易,再加上太史慈這個丹陽太守的身份,召募兵士就更輕易了。

 “渡江而攻,確實是妙策,袁術乃易敗之敵,孫策若是先敗,袁術便可不攻自破。只是,舒城是否要留兵屯守?”

 魯肅也讚成周平的渡江之策。

 但對於舒城,卻不太情願放棄。

 畢竟他現在已是身為廬江都尉,而周平是廬江太守。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