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崇禎:朕就是盛世之君》第156章 心系天下蒼生,當磨礪
小農經濟下的大明,若是能抓好錢和糧這兩項,叫內帑或國庫相對充盈,不行拆東牆補西牆之事,其實是可以逆風翻盤的。

 不過這背後牽扯到的事情太多,就算想要撥亂反正,那亦是需要時間沉澱的,絲毫都急不得。

 崇禎皇帝坐在龍椅上,看著眼前行跪拜之禮的眾人,心裡卻是難掩的激動,這遠比閻應元,帶回一批土豆和玉米良種,要激動的多啊。

 陳明遇、馮厚敦,方以智,陳子龍,夏允彝……

 十數名鼎鼎有名的抗清之輩,就這般跪在自己面前,在崇禎皇帝的眼裡,若這些人能磨礪出來,那都是國之棟梁啊!

 眼前這些人才,可不是水太涼的錢謙益啊。

 “諸卿快快請起。”

 崇禎皇帝收斂心神,伸手道:“你們能隨閻應元一同北上,朕心甚慰啊,我大明亦是有忠貞之士啊。”

 被天子這般出言稱讚,叫陳明遇、方以智這些尚沒有中舉的學子來講,那一個個內心都是很激動的。

 這可是大明的天子啊。

 ‘當前北直隸和山東兩地,都受到災情的襲擾。’

 崇禎皇帝暗暗思量著:‘盧象升和袁可立的擔子都很重,若是這批人能派過去,到地方賑災行署任職,積極地賑災,那態勢肯定會不一樣。

 當然他們之中,一些是出身顯赫,或許吃不了這個苦,最終中途退出了,但若是能磨礪出一般,這些人才都是國之幹才啊。

 不行,朕要給他們洗腦,打一針強心劑。叫他們先天下之憂而憂,叫他們兼濟天下,叫他們勞其筋骨,苦其心志。

 若能在實踐中磨礪出來,在基層一步步爬上來,那整個態勢都是不一樣的。’

 朝中的賑災公署。

 地方的賑災行署。

 就是崇禎皇帝靠著賑災事,培養人才的重點保護對象,是隔絕各級官員上下其手,貪墨賑災糧餉的機構。

 能被吸納進去的人,絕不能是官場老油條,不然風氣就會被帶進來,那培養人才純粹是癡人說夢。

 沒有經殘酷現實鞭打的讀書人,帶著那麽些浪漫主義色彩,就像是一塊塊璞玉,若能凋琢出來,那就是良玉。

 “閻卿啊,你此番歸京,可謂是給朕分憂了。”

 崇禎皇帝故作歎息,看向閻應元道:“眼下國朝艱巨,你們在歸京的途中,想來也知曉北直隸和山東,兩地遭受旱災、水災侵襲吧?”

 “臣知曉此事。”

 閻應元忙上前作揖道:“臣聽聞陛下,於北直隸治下,特設了地方賑災行署,以組織受災百姓,行以工代賑,確保地方秩序安定……”

 陳明遇、方以智這幫學子,個個都情緒激動起來,見到天子這般憂愁,他們都生出強烈的意願,想要為君分憂。

 事實上封建王朝所尊儒家思想,並非不是沒有好處的,大明多數的讀書人,都是想為大明分憂的,想為君王分憂的。

 不過那些高中科舉,開始步入官場的群體,隨著時間的推移,受官場風氣的影響,漸漸都和光同塵,思想上有所改變了。

 在讀書的時候,你可以嫉惡如仇,你可以堅守己見。

 畢竟還沒有入世,沒經歷現實的摔打,利益的牽絆,有怎樣出格的舉動,都是對的。

 但是入世以後,整個情況就徹底改變了。

 “是啊,朕不想叫大明子民,飽受災情的困擾,想叫朕的子民,能過上好日子。”崇禎皇帝感慨道。

 “可是難啊,兩地賑災的糧餉,朕都調撥到災區了,叫兩地賑災行署統籌,可是賑災缺人手啊。

 朕的這些大臣,要麽身兼要職,要麽在其位不謀其政,有些時候,朕處在這位置上,也深感有心無力啊。”

 跟朝中這幫大臣,在一起博弈的時間久了,崇禎皇帝的演技,也跟著大幅上升,這叫閻應元、陳明遇這些人,一個個都激動起來。

 “陛下!臣願為君分憂!為社稷分憂!”

 “陛下,學生願為陛下分憂!”

 在這東暖閣內,道道激動的聲音響起,閻應元這些人,紛紛作揖請纓。

 “好!朕果真沒有看錯你們啊。”

 崇禎皇帝撩了撩袍袖,站起身來,快步朝閻應元他們走去,一邊攙扶起眾人,一邊動容道:“在你們的身上,在你們的眼睛裡,朕都看到大明中興的希望啊。

 你們能心系天下蒼生,不懼個人的苦難,為君分憂,為社稷分憂,朕心甚慰啊。”

 閻應元他們,哪裡經歷過這些啊。

 被崇禎皇帝這般一說,他們心中除了激動,除了充滿鬥志,根本就沒有其他了。

 畢竟他們中的多數人,都是出身顯赫,並不知賑災之苦,並不清楚受災地方,是怎樣的淒慘。

 像方以智、陳子龍這些人,還都是複社成員,地位都是很高的。

 不過在崇禎皇帝的眼裡,這複社終究就是學團,跟東林黨相比啊,那差的火候,還是很大的。

 “然朕還要講明啊。”

 看著眼前的眾人,崇禎皇帝開口道:“這賑災可不是遊玩山林,更不是吟詩作賦,你們可能吃不了這份苦。

 組織災民,發放賑濟糧,以工代賑,帶頭表率等等,哪一項都是勞其筋骨,苦其心志啊。

 甚至你們真要去了, 可能連吃飯和睡覺,都是沒有保障的,似這樣的苦,你們真的能承受嗎?”

 閻應元、陳明遇這些人,流露出各異的神情,有堅定,有躊躇,對這樣的情況,崇禎皇帝表示理解。

 “臣,願向陛下立軍令狀!”

 在眾人不言之際,閻應元作揖朗聲道:“若臣吃不了苦,辜負聖恩,擅逃災區,臣甘願受任何懲處!”

 閻應元是個好同志,以後要多多磨礪,等機會合適了,要下放到合適的位置上去。

 看著態度堅定的閻應元,崇禎皇帝的心裡很是欣慰。

 這帶頭表率做的太好了。

 崇禎皇帝有理由堅信,像閻應元這批人才,若是能磨礪出來後,以後到北直隸任職,到山陝兩地任職,定然能幫自己分不少憂愁和擔子啊。

手機站全新改版升級地址:https://,數據和書簽與電腦站同步,無廣告清新閱讀!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