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崇禎:朕就是盛世之君》第32章 觸底吏治(一)
最新網址: 崇禎皇帝不怕規諫,不怕自己做的事情被人指摘,受人質疑,人非聖賢,誰又能確保自己做的事情,就一定適合當下的環境?

 至少崇禎皇帝不能做絕對的保證。

 這世間哪有那般多絕對。

 盡管他是大明天子,可那又能怎樣呢?

 坐上這尊皇帝寶座,看似高高在上,生殺大權於一身,可時間越久,崇禎皇帝的內心越是孤寂。

 放眼望去,壞掉風氣的大明,到處都是窟窿,到處都是隱患,這讓崇禎皇帝愈發厭惡一類人。

 明明是為了利益,卻擺著一副道貌岸然的嘴臉,以祖製不可違,社稷必亂等口吻,阻撓著大明向好的方向改變!

 活著,挺累。

 崇禎皇帝以中旨之名,以朝局不穩為由,沒有舉辦廷推,就明確新內閣首輔人選,罷黜周道登、何如寵、錢象坤、吳宗達,擢黃立極、劉鴻訓入閣,此事在朝引起軒然大波。

 明製,凡朝廷遇有重大政事,或遇有文武大臣出缺,皇帝必詔令廷臣會議,以共相計議,衡量至當,然後報請皇帝,取旨定奪,其有關政事得失利弊之研商者,謂之廷議;其有關人事升補任用之擬議者,則謂之廷推。

 制度是沒錯的。

 錯的是人心。

 受累年不絕的黨爭影響,讓廷議也好,廷推也罷,漸漸都變了味道,成了黨同伐異、爭權奪利的標志。

 在這等關鍵的時期,崇禎皇帝怎會允許朝中的鬥爭,朝著過去那種氛圍傾斜,他要強勢扼製這一切!

 奉詔出任內閣首輔的徐光啟,奉詔入閣的黃立極、劉鴻訓,不可避免的要承受著‘天子幸臣’的罵名。

 這就是殘酷的政治。

 屬於大明特色的政治。

 得不到,就破壞。

 乾清宮。

 “朕知道,就內閣調整一事,在朝野間引起很多爭議,引起很多輿情。”

 崇禎皇帝倚靠在龍椅上,看著傳召進宮的內閣諸大臣,都察院諸大臣,神情澹漠道:“朕也知道你們中的一些人,對朕的決斷是不理解的,但是就算再怎樣不理解,也把它給朕藏在心裡,內閣不能亂,就像朝堂不能亂,是一個道理。”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徐光啟、溫體仁、畢自嚴、黃立極、韓繼思等一眾大臣,聽聞天子所講之言,流露出各異的神情。

 “徐卿,內閣,今後朕就交由你來負責了。”

 崇禎皇帝撩了撩袍袖,看向垂手而立的徐光啟,神情有所緩和,“過去內閣遺漏的事情,懈怠的事情,卿家要盡快出面解決,朕不想看到朝堂繼續這般亂下去,總是有那麽一些人,想挑釁朕的底線,覺得把持著一些大義,就能為所欲為了,這不好,大明的天還沒黑到這種程度!”

 “臣遵旨。”

 徐光啟當即作揖道。

 殿內所聚群臣無不清楚,天子所說的這些,究竟是代表著何意,今後在朝堂之上,誰敢在以上疏請辭脅迫皇權,就不會再像先前那般輕拿輕放,而是采取不一樣的態度,來處置這一現象。

 被原內閣首輔韓爌所扣押的事宜,還是要推動起來,那批主動上疏請辭的朝臣,都將被罷免職官,且在任期間欠下虧空者,唯有補齊所欠虧空銀子,否則就會被抓進刑部大牢。

 溫體仁的心裡生出一股寒意。

 本以為韓爌請辭內閣首輔,如果此位真的空缺下來,那他還能設法操控廷推,繼而讓自己當上內閣首輔。

 卻不曾想天子竟會這般做。

 或許在天子的心裡,自己此生都不可能當上內閣首輔吧。

 一股深深的挫敗感,讓溫體仁的精神有些恍忽。

 為什麽!

 像溫體仁的這種質問,也就是周延儒不在京城,否則周延儒也會這般,畢竟他倆都屬於同一類人。

 “東輯事廠追繳虧空銀子,追查到現在,已追回過半的虧空。”

 崇禎皇帝端起茶盞,呷了一口,眼神冷厲道:“而在東輯事廠追繳期間,都察院又查出一批虧空,涉及到的有司官員不少。

 這可真是夠觸目驚心的啊!

 吃著大明的皇糧,拿著大明的俸祿,一個個卻都做出這等事情。

 懶政怠政,以權謀私,徇私舞弊等現象,竟然會嚴重到這等程度,簡直是超出了朕的預料,吏治崩壞到這等程度!”

 殿內安靜極了。

 徐光啟、溫體仁、畢自嚴這幫大臣,無不能感受到天子的怒意,也對,在國朝逐步擺脫原有困境之際,卻存在這等嚴峻的問題,吏治問題反覆不定,不管是放在誰的身上,那都是惱怒的,都是不滿的。

 “清查虧空一事,在朝都發現這般多,可想地方是何其嚴重的。”崇禎皇帝重重的放下茶盞,語氣冰冷道:“朕決意由都察院和戶部牽頭,就過去戶部所掌情況,對北直隸、山東、河南、山西、陝西等地,也進行相應的清查,朕倒是想要看看,這虧空的窟窿,到底藏得有多大。”

 “陛下不可!”

 徐光啟聞言,當即上前規諫道:“就當前所處的特殊境遇,朝廷倘若這般大范圍的清查虧空,必然會在地方掀起不小的影響,此事絕不可這般做啊。”

 溫體仁有些緊張的看向徐光啟。

 畢自嚴神情有些凝重。

 韓繼思的身上生出冷汗。

 固然說天子講的話,真要是推行起來的話,必然會嚇壞一批人,可現在徐光啟這位新任內閣首輔,卻這般直接規諫起天子所斷,這讓殿內諸臣都有些心驚。

 “那依著卿家之意,清查虧空,整頓吏治之事,又該怎樣進行呢?”和眾人所想的不一樣,崇禎皇帝並沒有生怒,相反卻平靜的看向徐光啟,澹然道:“難道內閣的意思,也是輕拿輕放的充耳不聞視而不見嗎?”

 “不是。”

 徐光啟收斂心神,作揖再拜道:“清查地方虧空,整頓官場吏治之事,朝廷必須要抓起來,且還要狠抓起來,不過不是一上來就牽扯這般多地方,一旦這樣做的話,如果產生的影響過大,會對朝廷極為的不利和被動,這是誰都不願看到的。”

  https://

  :。手機版閱讀網址: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