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崇禎:朕就是盛世之君》第31章 新內閣
最新網址: 權力倘若失去了製約,倘若失去了監察,就像是洪水猛獸一般,會造成極為嚴重和惡劣的影響。

 其實從萬歷朝開始,大明就一直在走下坡路,特別是接連不斷的黨爭,嚴重破壞著大明的政治秩序。

 當人人都想著爭權奪利,以權謀私,黨同伐異這些事情,那根本就不會有人將心思放到正途上,這才導致大明到了後期,出現一個又一個的問題,爆出一個又一個的驚雷,風氣一旦壞掉,想要再拉攏回來就太難了。

 內閣首輔韓爌上疏請辭一事,在朝野間引起了軒然大波,誰都沒有想到,在這等特殊的時期,韓爌竟然請辭了。

 這引起很多猜想。

 對朝中的一些精通算計的政客,都知曉韓爌的上疏請辭,必然是天子的意思,這也讓一些人的心思活泛起來。

 內閣首輔上疏請辭,如果天子允準的話,那空缺的首輔之位,所產生的誘惑實在太大了。

 “卿家覺得此時此刻的朝堂,有多少人的心思,都放到接下來的廷推上?”崇禎皇帝倚靠在龍椅上,看著垂手而立的徐光啟,面露笑意道:“又有多少雙眼睛,此刻正盯著紫禁城呢?”

 “臣不知。”

 徐光啟拱手作揖道:“臣懇請陛下,出於對社稷的考慮,萬莫在此時允準韓元輔所呈請辭奏疏。”

 “難道卿家的心中,就對這內閣首輔之位,一點想法都沒有嗎?”崇禎皇帝保持笑意,看著徐光啟說道。

 “沒有。”

 徐光啟再拜道:“內閣首輔之位,乃我大明社稷重器,是輔左陛下的重臣,韓元輔固然說在一些事情上……”

 聽著徐光啟所講的這些,崇禎皇帝忍不住笑著搖起頭來,對內閣首輔之位,別人是巴不得能得到,可是徐光啟卻不一樣,非但說沒有這方面的想法,相反卻規諫起自己來了。

 至於為什麽這般。

 崇禎皇帝也是清楚的。

 無他。

 就是受當前朝局的影響。

 “卿家就不必再勸了。”

 崇禎皇帝收斂心神,擺手打斷道:“韓爌上疏請辭一事,是朕的意思,有些話,趁著現在只有我們君臣在,是能好好聊聊的。

 朕想讓大明變好。

 朕想讓大明中興。

 所以過去在很多事情上,就表現得很乾綱獨斷,這也讓外朝不斷出現些論調,違背祖製宗法,閉塞言路,不聽諫言等等。

 朕想問問卿家,你覺得朕過去做錯了嗎?”

 徐光啟沉默了。

 天子講出這樣的話,明顯是表明了態度,內閣首輔的人選非換不可,韓爌一而再,再而三的以沉默來反抗,以冷處理來反抗,這明顯不是天子所想要的。

 大明的問題那般多,天子哪裡有精力應對這些。

 “臣覺得陛下過去所做,多數是對的,少數是錯的。”

 徐光啟沉吟片刻,在崇禎皇帝的注視下,作揖行禮道:“陛下的錯,錯在不該不信任大明臣子,縱使在其中有一些不法者,有一些僭越法紀者,然臣卻覺得多數的人,是忠誠於大明的,是忠誠於陛下的。”

 “所以朕需要一位內閣首輔,幫著朕解決這些問題。”

 面對徐光啟的規諫,崇禎皇帝沒有惱怒,相反卻笑著說道:“朕需要用更多的精力和時間,來梳理大明累年積攢的矛盾和弊政,鏟除掉那些滋生的毒瘤。

 可是想做好這些事情,沒有一個穩定的朝堂,是斷然不行的。

 內閣首輔除了要做好本職事務外,還要多多替朕分憂,替社稷慮,能夠保持一顆該有的公心。

 朕也知道這很難。

 可身處在這等世道下,誰不難?

 大明的官難做啊。

 這不止是朝野間的輿情所向,朕也是這樣覺得的,畢竟風氣壞掉了,想堅守本心的多做些實事,本就是很難的事情。

 可朕這個大明皇帝,就好做嗎?

 朕面對的那些問題,那些麻煩,那些矛盾,可曾向朝中大臣講過?講這些真的有用嗎?”

 徐光啟再度沉默。

 通過天子所講的這些,韓爌被罷免之事,已然是既定事實,天子是有大志向的,這一點徐光啟是清楚的。

 就現階段的大明,和天子禦極之初相比,已然是有著很大的改變的。

 對待這些改變,徐光啟的心裡是欣慰的。

 至少現在的大明,在徐光啟眼裡有了希望,而不是說任何希望都沒有。

 “卿家,你能頂住罵名嗎?”看著沉默的徐光啟,崇禎皇帝向前探探身,雙眼微眯道:“你能堅守好那顆公心嗎?”

 “臣能!”

 徐光啟無比堅定的說道。

 “好!這才是朕的棟梁之才。”

 崇禎皇帝拍桉說道,“韓爌請辭內閣首輔一職,此位就空缺下來了,朕這次不打算廷推了,當前朝局這般亂,倘若這般廷推下去,還不知要生出多少麻煩。

 朕打算頒一道中旨,擢授卿家出任內閣首輔之位,替朕在內閣多做事,多為社稷慮,多為朕分憂。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內閣大臣周道登、何如寵、錢象坤、吳宗達悉數罷黜!朕要擢黃立極、劉鴻訓進內閣輔政,所缺山西巡撫,由軍機大臣傅宗龍出任。”

 徐光啟:“……”

 天子所講之言,讓徐光啟心裡很震驚,以中旨擢授內閣首輔、內閣大臣之職,還罷黜掉周道登、何如寵、錢象坤、吳宗達四位內閣大臣,這一旦傳揚出去,那必然會在朝野間引起軒然大波。

 倘若此事真這般定下,新一屆內閣就由首輔徐光啟帶領,次輔溫體仁,群輔畢自嚴、周延儒、黃立極、劉鴻訓、王洽,從過去的九名內閣大臣變成了七名,這種調整是很大的,這種影響是很大的。

 讓徐光啟頂替韓爌,出任新一屆內閣首輔大臣,這是崇禎皇帝經過深思熟慮後,才最終定下的。

 像孫承宗、盧象升、陳奇瑜、孫傳庭、袁可立這批封疆大吏,崇禎皇帝不是沒有想過,要將他們中的人擢升進內閣,可是他們離開了本職,那初步打開局面的北方諸省,又該由誰進行頂替呢?

 就算是有人能夠頂替他們,那能確保改變的局勢維系下來,並朝著崇禎皇帝的預期而演變嗎?

 答桉顯然已經,不可能!

 孫承宗做的事情,沒人能頂替。

 盧象升做的事情,沒人能頂替。

 孫傳庭做的事情,沒人能頂替。

 袁可立做的事情,沒人能頂替。

 陳奇瑜做的事情,沒人能頂替……

 崇禎皇帝費盡心思打開的局面, 豈能就這般再遭受任何破壞,所以現階段的內閣,他們上述的任何一人,都還不能從地方擢升上來。

 “今後的內閣,不管是首輔,亦或是次輔或群輔,都明確5年一任。”

 崇禎皇帝撩了撩袍袖,看向徐光啟說道:“除非犯下重大過錯,導致國朝出現不可逆的損失,否則不再接受上疏請辭,不再輕易罷黜內閣大臣。

 卿家,處在這等特殊的時期下,你要是選擇堅守公心,想為朕分憂,為社稷慮,那就要做好被人指摘的罵名。

 這件事情朕不強求卿家,如果卿家覺得壓力過大……”

 “臣…徐光啟,領旨謝恩!”

 徐光啟的眼神,前所未有的堅定,向崇禎皇帝作揖行禮道:“臣願為陛下分憂,為社稷慮,今後陛下若有任何不對之處,臣會秉承一顆公心,向陛下進行規諫!”

  https://

  :。手機版閱讀網址: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