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諸天:開局獲得九劍》第二百四十八章 離開前
時間過得飛快,轉眼間已經過去十年有余。

秦軍有氣車的補給,有戰國四名將王翦的指揮,國內還有源源不斷的兵員作為補充,各種新奇且威力強大的工具負責,僅用兩年多的時間就將六國徹底掃平。

原本見機不妙想要投降的齊國也因為李冥的一些打算,被王翦帶人滅了,最慘的當屬楚國,整個王室上下被屠戮殆盡。

這還只是次要,留著項羽總歸是個心腹大患,特別是項氏一族和昌平君聯系密切,難保不會留下隱患。

況且,楚國國都即將淪陷之時,大將軍項燕突然放棄現任楚王,轉而擁立不知道從哪裡冒出來的昌平君為新任楚王。

他這個舉動更加讓嬴政堅定鏟除項氏一族的想法,因為,李冥早已將他猜測中的青龍計劃盡數告訴了嬴政,得知昌平君目的,嬴政怎麽可能放任跟昌平君有關聯的人活在世上。

隨著天下落入秦國手中,項氏一族幾乎淪為過街老鼠,只能隱藏在深山老林之中苟活度日。

根據先前的約定,六國滅亡後,王室中珍藏的典籍原本都被送到了太乙山之中,就連秦國自己也只不過留下一份拓印版收藏。

隨著秦國和道家一起出手徹底根除昌平君的勢力,昌平君暗中的一些謀劃逐漸浮出水面。

當年觀妙台大戰昌平君其實也參與到了其中,那個神秘黑衣人就是在他的授意下答應尹文的邀請專程前來。

此人的身份,李冥已經大致有了想法,如果他所料不差此人應該就是楚國大將軍,項氏一族的族長,楚兵家的掌控者,項燕。

首先,尹文的兒子尹安學的是兵家,他遊學之地正好是在楚國,而楚兵家早已成為項氏一族的禁臠,如果,尹文與項燕不相識,尹安怎麽可能拜入楚兵學習兵法。

兩人既然相識,項燕又跟昌平君有關聯,這一切就都順理成章了。

神秘黑衣人遺留在太乙山的那方兵家秘寶金印,則更加證實了李冥的猜測。

世上有能力煉製兵家秘寶的人不多,項燕正好是其中一個,而且,楚國背靠南越,項燕長期在南越邊境鎮壓越人,有的是機會煉製秘寶。

現在項燕已經隨著楚國滅亡身死道消,無論他是不是出現在觀妙台上的黑衣人已經無關緊要。

清除昌平君勢力最重要的收獲,則是秦國自己內部,不查不知道,一查嚇一跳,隱藏在秦國朝堂中“鼴鼠”不是一個兩個,而是,非常龐大的一群人。

這些人無一例外都有一個特性,大部分人都是華陽太后時期提攜起來的人,其中不少人往上數兩代其身份都是楚人。

華陽太后是這些勢力的第一任首領,而昌平君則是勢力的第二代首領。

昌平君事情暴露,連夜逃離秦國後,這些人則由一個神秘人接手,這個神秘人正是昌平君後的第三任首領。

為了搞清楚此人究竟是誰,嬴政用三省六部製將秦國朝堂的水攪渾,將朝中重臣的身份底細來了一次徹底的篩查。

這個行動的確略有成效,讓嬴政查出不少問題,但最重要的神秘人第三任首領仍舊是個謎。

隨著秦軍不斷推進,國內的事務逐漸多了起來,嬴政也沒有精力再繼續追查下去,只能暫且將此事放下,不過,他心中卻一直在警惕著此人。

此人能隱藏如此深,其所圖之大可以想象,此人一日不除,嬴政一日難以安心。

秦國的版圖越來越大,國內的人才儲備逐漸告急,嬴政又不想如歷史上那般用六國遺留的官員,如果不是逼不得已,誰會想使用自己原本死對頭的官員管理地方。

可即便是最底層的官員,也不是短時間能培養出來的,心裡煩躁的嬴政不知為何突然想要出去散散心,因為朝中事務繁多,嬴政也不能走的太遠。

鬼使神差下,嬴政登上了開往太乙山的氣車,等他反應過來時,氣車已經開動,本著既來之則安之的想法,嬴政就這麽來到太乙山下。

好在,嬴政在來的路上與李冥飛鴿傳書將自己馬上要到太乙山的事情告訴了李冥,若不是如此,堂堂秦王可能就要被當成他國間諜關入五獄之中……

這也不怪道家弟子如此,實在是隨著道家的改革推進,秦國內不斷湧出的新奇事物,很難不讓他國好奇,百家、各國派來的間諜扎堆出現,道家弟子幾乎每天都能抓到幾個。

特別是李冥親自率領一眾道家子弟和下院學員遠赴邊關,一路上救助百姓,清除蠻夷殘部後,道家下院可謂是名聲遠波,這種情況就更加嚴重了。

原因無他,這些學員其他暫且不說,單單是其身手和談吐,就足以讓專程趕來的燕趙俠客,江湖人士側目不已。

如此多人,自然不可能一直駐扎在野外,每到一處城池都會有道家外堂弟子安排住宿。

而酒肆客棧,可是古代消息傳播最廣的地方,道家的事情就這麽傳遍江湖……

李冥隨口胡謅的《洪荒》也因此傳遍天下,其中,很多人在聽說此事後,不惜花費重金從這些學員手中購買《洪荒》的印刷小說,隨著事情的發酵,不知是誰提出道家掌門鯤鵬子乃是洪荒時期北冥鯤鵬的轉世……

李冥意外聽說此事後,也是連連苦笑,鯤鵬在後面的劇情中可不是什麽好東西,這要是被坐實了還得了,比起鯤鵬他不應該更像是通天聖人的轉世才對嗎?

可事情已經傳開,再想阻止卻已經晚了,沒辦法,李冥只能將後續的劇情做了些許改變,將紅雲身死的鍋甩到了冥河的身上,把鯤鵬反派形象變成正面形象。

當《巫妖篇》結束後,李冥將鯤鵬寫成了截教的副教主,沒辦法,誰讓外面都在傳他是鯤鵬的轉世,如果,真要是按照原本的劇情寫,他不就成了反覆無常的小人了。

巫妖篇結束後,自然就是三皇五帝到封神大戰的篇幅,隨著時間推移,也不知怎地,道家在外的道觀中竟然開始陸續出現鯤鵬的法相。

法相的面容幾乎就是照著李冥樣子捏的,北冥有魚,入水為鯤,出水為鵬,當其化為人形時,其相貌與李冥有七分相似。

如果只是這些那還好說,可壞就壞在,不知道是誰,竟然將北冥劍、誅仙劍、擊鼓劍、雪霽劍等劍,可以組成誅仙劍陣的事情傳了出去。

這下可好,李冥算是徹底坐實了鯤鵬轉世的身份,其佩劍也因此得到供奉……

李冥的聲望就這麽莫名其妙的達到難以啟迪的高度,甚至一度超過一眾先賢,這也加速了李冥飛升離開的時間。

原本估計的十年時間,向前提前了足足三年,大秦六年,李冥在秦時的任務就莫名其妙的完成了。

好在,系統的離開並非強製性的,李冥還要足夠的時間處理身後之事。

任務完成後,系統的獎勵也順勢發放了下來,與李冥所料沒有差別,正是誅仙四劍中的戮仙劍……

雪霽作為道家掌門的象征之劍,當然不能作為劍胎植入的劍器,李冥使用擊鼓、東山、靜女三劍,再加上道家內收藏的各種珍稀材料,戮仙劍胎順利孵化,代替擊鼓劍的位置,進入李冥背後的劍匣之中。

來到太乙山後,嬴政在此停留了三日。

這三天內,嬴政在李冥的陪同下,幾乎將太乙山轉了個遍,其中,嬴政最在意的就是扶蘇所在的道家下院。

如果不是有兩人的關系在,嬴政甚至恨不得將這三千多名弟子盡數帶走補充秦國中低層官員的缺口。

道家下院內的這些弟子學員,在嬴政眼中簡直就是最理想官員的樣子。

有足夠的責任心,足夠的執行力,知識面足夠廣闊,幾乎所有人都是文武雙全,說一句武能安邦,文能治國可能有些誇張,但擔任一方縣官卻綽綽有余。

這些弟子自從親赴邊關回來後,親眼見識過底層百姓的苦難,官員的貪汙受賄,徇私枉法,世家豪族的橫行霸道。

就連扶蘇等勳貴子弟都開始奮發圖強起來,其他大多數人可能都會繼續留在道家修道,但他們這些人卻恰恰相反,只要從下院畢業不出意外都會回到鹹陽,在家裡的運作下進入秦國朝堂。

他們是真正有機會改變這一切的人,而在道家下院所學的知識就是他們改變這一切最大的依仗。

其實,不僅僅他們,這三千多人中,絕大一部分人都會流入到秦國各行各業之中。

並不是道家不想留住他們,而是,道家說到底是一個宗門和學閥複合體,武學境界非常注重天賦,一百人裡可能只有一兩個人有修煉天賦。

有修煉天賦的人中,一百人中可能只有一兩個人能達到先天,先天到宗師的路上又會淘汰絕大多數人。

而宗師到大宗師幾乎擋住了世上九成九的習武之人,至於陸地神仙和天仙更是傳說中的境界,幾百年可能才出這麽一個人。

所以,這三千多人中絕大多數人都會以道家弟子的身份進入秦國朝堂,剩下的有些修煉天賦的人,則會進入道家六堂四院,只有極少一部分人才能進入真武殿成為道家高層的繼承人。

這也是李冥為道家加的保險之一,當朝堂和天下各行業中充斥道家弟子之時,一旦道家受到威脅,這些人就算礙於各種情況無法阻止,但也能為道家的撤退提供幫助。

當然,這只是一個保險,李冥更多還是想要讓華夏飛速強大起來,最起碼後世人遇到的那些災難,不要再發生在這座大地之上。

嬴政從太乙山返回鹹陽後,立刻開始行動起來,秦國有史以來第一次科舉開始舉行。

與其說是科舉,不如說是考舉,因為,秦國現在的情況不可能如科舉那樣童生、秀才、舉人、進士,一步步晉升。

嬴政選擇使用更快速的辦法,直接發布詔令,允許天下所有人參加考舉。

考舉一共三輪,第一輪為“除鏽”,主要目的是除去其中想要渾水摸魚的人。

第二輪才是真正的考試,有能力通過第二輪考試的人,在不久的將來會成為秦國下屬郡縣的底層官員。

第三輪的難度則會飆升好幾個檔次,如果能通過這輪考試則會得到一次殿試的機會,嬴政會親自考察。

這些人不出意外將是未來秦國高層的人選之一……

除了個別與秦國有著不共戴天仇恨的人外,秦末漢初的人才幾乎被一網打盡。

其中,最讓嬴政滿意的人,正是漢初三傑之一的蕭何。

蕭何也因此受到重用,直接成為一郡之地的行政長官,他管轄的地方正是舊韓國都城新鄭那一片地方。

不過,蕭何上任之前還要經過一個流程,那就是去太乙山道家下院進修一月,不只是蕭何,所有通過第三輪考核的人都要如此。

這也是李冥與嬴政商議後的結果……

除此之外,距離鹹陽不遠,如今還是一個縣城的長安,一處名為白鹿原的鄉野上,一座書院正在拔地而起。

白鹿書院,未來會代替道家下院成為官員上任前必須進修的地方之一……

鐵軌隨著秦軍的步伐幾乎鋪滿華夏大地,北至偏遠的草原深處,南至山川大河之中,西至荒涼戈壁,東至沿海……

氣車的完善在墨家加入後,以每日一變的速度發生著變化。

隨著一種可以儲存真氣的礦石被發現後,氣車徹底拜托了真氣的限制,而擁有真氣的武者地位立刻得到飆升,成為社會等級的上層人士。

其後,又有一種類似靈石天生內部就儲存有靈氣的礦石被發現,秦國的科技立即迎來井噴。

不僅僅如同火車的氣車被製造出來,墨家在機關白虎的改進下,一種由真氣催動的馬車也被生產了出來。

這種馬車可以使用武者真氣,也可以用靈石催動,只要不是崇山峻嶺之中,日行數百裡都不在話下。

而且,這些東西因為其動力來源是真氣,完全沒有任何汙染,反而會因為其消耗大量真氣,天地之間的靈氣開始變得充盈。

如果,沒有這些東西,修煉武道的武者誰會閑的沒事乾,揮霍自身的真氣玩,隨著武者數量的增加,死亡後真氣淤積在體內,天地間的靈氣數量會越來越少……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