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諸天:開局獲得九劍》第二百四十七章 北上馳援邊關
任何改革都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想要一步到位將秦國朝堂現在的體系推翻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嬴政當然明白這個道理,實行三省六部製最大的阻礙不是別人,真是秦國相國呂不韋,不搞定呂不韋,三省六部製就無法實行。

當呂不韋察覺到嬴政的態度變化時,其實已經晚了,整個相國府上下早就被滲透,還有李斯這個相國府二把手作為內應,任憑呂不韋有通天能耐也只能束手就擒。

“李斯,老夫自認帶你不薄,你能告訴老夫為何嗎?”

其實,李斯背叛的原因,呂不韋已經大致猜了出來,只是,他還是想李斯親口告訴他。

“小子謝過相國大人的提攜,只是,小子尚未入秦地之時,就已經……”

李斯恭敬的行了一禮,後面的話也不用多說是個人都能明白李斯後面的意思。

“相國大人,請把!”

蒙恬帶著侍衛做出一個請的姿勢,呂不韋最後看了一眼相國府的大門,轉身在兩名侍衛的“護送”下,朝著遠處的秦王宮走去,那裡是他開始的地方,也是他結束的地方。

“李斯。”

走了幾步,呂不韋忽然想起了什麽停下腳步輕聲喚道。

“小子在。”

對於呂不韋,李斯還是十分敬佩的,特別是呂不韋在諸子百家思想上的深度,讓李斯這個儒法兼備的大學子敬佩異常。

“呂氏春秋就交給你了。”

“諾!”

說完,呂不韋頭也不回的朝著秦王宮走去。

秦王想要徹底掌控秦國權力,他呂不韋永遠都是橫在此路上最大的絆腳石,對於此時的局面,呂不韋早有預料,也早就做了心理準備。

現在他唯一放不下的就是那本凝結了他畢生心血編纂而出的呂氏春秋,李斯的才華學問母庸置疑,呂不韋在編纂呂氏春秋時,沒少詢問過李斯的意見。

李斯算得是天下除他以外對呂氏春秋最了解的人,如今,李斯完成秦王交給他的任務,想來不久之後,其地位必將飆升,將呂氏春秋交給他無疑是最好的結果。

呂不韋進入秦王宮的第二天,秦國三公之位就在嬴政的一紙詔令下被三省代替,九卿則暫時被變為九部,靜待時機成熟。

秦國的朝堂開始重新洗牌……

趙國在秦軍猛烈的攻勢下並沒有比韓國好到那去,唯一讓人感到麻煩的只有李牧一人。

在李牧的率領下趙國軍隊以HD為中心組成一張嚴密的防禦網,擺出一副要和秦軍決一死戰的態度。

HD城距離魏趙兩國邊界並不遠,看著來勢洶洶的秦軍,魏王也坐不住了,連忙派遣軍隊北上支持趙國防禦。

三軍對峙戰爭即將爆發之際,北方的遊牧民族卻突然有了異動,十萬大軍突然南下侵略趙國邊境,而失去李牧鎮守的邊境要塞又能堅持多久?

若不是,李牧離開時沒有將鎮嶽劍帶走,只怕現在邊境已經淪陷,邊關百姓早已被北方蠻夷屠戮殆盡。

可即便如此,生活在邊境的百姓仍舊損傷慘重,無數村莊被燒毀,無數趙人死在遊牧民族的屠刀之下,只有那些及時躲到城中的人勉強逃過一劫。

如今,邊城被圍,後勤補給被切斷,城中的糧草最多只能支撐五日,匈奴首領冒頓已經放出話去,若再負隅頑抗,城破之日就是屠城之時……

而此時李牧正帶領趙魏聯軍與秦軍對峙,戰爭一觸即發,顯然騰不出手來北上對抗匈奴入侵。

就在這個時候,一紙詔令隨著氣車傳到王翦手中,秦軍突然後退十裡讓出北上之路。

同時,

秦軍陣中五萬騎突然離開陣列,朝著北方一路疾馳而去,身後帶起的滾滾煙塵,讓一直緊張不已的趙魏聯軍士兵一陣莫名。雖說,抗擊外敵乃是七國共同的約定,當初白起攻打趙國時,北方胡族也是如此突然南下,秦軍立刻停止進攻,甚至陳兵雁門關外,一旦趙軍露出疲態,他們會立刻接替趙軍的位置守護雁門關。

但,今時不同往日,趙國全境幾乎盡數淪陷,只剩都城HD一帶仍舊在頑強抵抗,只要打贏此次戰役,不僅僅趙國,與趙國毗鄰的魏國也將陷入傾覆之危。

可即便如此,秦軍卻依舊選擇讓出道路,並派出騎兵北上救援,這……

整個趙魏聯軍中,除了李牧外,沒有一人能想通秦軍此時的舉動。

趙王甚至在王宮內祈禱胡族能多堅持一段時間,最好能拖垮秦軍……

李牧站在HD城牆之上,看著遠處滾滾煙塵,再看看城內對此歡呼不已的趙國貴族們。

哀莫大於心死,悲莫過於無聲,大概就是李牧此時的心情吧……

太乙山,天地道宮。

道家下院所有學員均集合在此,李冥等一眾道家高層也均在此地。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大家入下院學習已有月余,對於蠻夷劫掠屠殺也所有了解。”

“今日,我得到消息,北方蠻夷集合雁門關外,想要南下劫掠,秦王雖已經派兵北上支援,但時間太過匆忙,雁門關仍有傾覆之危。”

“雁門關一旦被破,蠻夷南下之路將再無阻礙,所以,我想帶大家去雁門關看看,看看那裡的同胞們……”

“可能有人說,趙人的死活與我何乾。”

“對此,我要說的是……”

“炎黃敗蚩尤,華夏自此而生,雖因各種原由分裂七國,但我們都是炎黃子孫,無分趙人、魏人、韓人、齊人、楚人、秦人……”

愛好中文網

李冥話落,場中鴉雀無聲,所有人都抬頭看著台上的李冥,許多人皆露出一副思索神色。

這段時間,在道家下院的學習,讓許多人對華夏的起源都有了些許了解。

盤古開天,女媧造人,這些太過玄妙暫且不論。

可三皇事跡所有人都或多或少聽說過,五帝的事跡也在民間廣為流傳,這些總歸做不了假。

道家下院內除了給眾人教授武藝、道學,還有諸夏歷史,百家學問等等……

眾人雖入學不過月余,但這段時間在下院的學習仍舊讓他們大開眼界。

其中,最受學員歡迎的課程不是武藝,也不是道學,而是,李冥偶爾講課時說到的洪荒起源。

李冥將前世的洪荒小說的內容與七國的歷史稍加結合後,隨口瞎說的一些話,卻不想就這這些胡話,卻引得無數學員爭先恐後的前來聽課,就連道家一眾長老弟子只要有時間也會跑來聽。

“隱居”在太乙山後山禁地的那一批“清心寡欲”的天宗長老,更是沒有落下任何一節課。

李冥不知道,他講課時隨口胡謅的洪荒小說,已經被道家下院的弟子編輯成冊,甚至還自掏腰包刻印凋版印刷出來。

現在這些書籍道家眾人幾乎人手一本,就連居住在山下的百姓耳中都廣為流傳。

書名《洪荒》,第一篇被稱為“開天篇”,第二篇為“凶獸篇”,第三篇“龍漢篇”。

至於龍漢篇之後的內容,李冥現在才講到道祖鴻鈞成聖,洪荒一眾先天生靈陸續出現……

道家下院學員,還有一眾長老弟子,在李冥的帶領下乘上氣車,朝著函谷關疾馳而去……

現在的氣車早已不是剛剛出現時,類似紅色巨蟒的樣子。

先前之所以會是那般樣子,主要是公輸仇也沒有見過真正的火車,他更多是以公輸家特色的機關蛇為藍本製作出來。

當氣車開始運行時,這種設計的缺陷就開始體現出來,其他到還好說,最大的缺陷就是氣車的掉頭問題。

李冥得知氣車已經開始運行時,專程趕到鹹陽觀看,之後就氣車的設計問題,專門找到公輸仇談論此事。

所以,如今的氣車外貌更加接近前世的火車,雙向的車頭更加利於氣車往返,各個車廂上開出的艙門更加方便貨物進出。

氣車因為暫時無法投入民用,基本都是作為物資的運輸,所有大部分車廂都是類似集裝箱的貨廂,只有寥寥幾個用於車組人員的休息和少部分人員的乘坐。

太乙山外之所以會有鐵軌鋪設,自然是嬴政所為,對於此事,秦國朝堂出乎意料的沒有任何反對聲音,反倒是許多人站出來叫好。

原因無他,秦國朝堂中許多朝臣的子嗣都在道家學習,若是鐵軌能修到太乙山,他們的孩子返回家中也能方便一些。

最開始李冥其實並不太同意此事,但架不住嬴政的勸說,再加上鐵軌修到太乙山外也更方便道家後續的建設,所以,李冥也就答應了下來。

不過,氣車進入太乙山這一段的路程全部掌控在道家手中,往返於太乙山與鹹陽的氣車也掌控在道家手中。

這個氣車是李冥專門找公輸家製作的,這座氣車的車廂與其他氣車外表大同小異,內部卻不盡相同,大部分都是供人員乘坐的車廂,只有後面幾段是用來裝載貨物的車廂。

學員們陸續登上氣車,找到自己的座位坐好,一臉好奇的四處打量……

現在可沒有類似玻璃的東西,車廂當然也沒有窗戶,只有頂部幾個可以開合的天窗作為通風。

氣車在真氣的加持下開始緩緩行駛,隨著真氣的加大速度越來越快……

第一次感受到類似推背感的感覺,讓車廂內的眾人新奇不已,不少人甚至爬上天窗露出一個腦袋,感受著迎面吹來的勁風,滿臉激動的看著兩邊飛快倒退的樹木。

“你快下來,該我了!



正激動打量四周的學員,突然感到褲腿被人拽住用力往下拉,腳下一個不穩就摔了下來。

掉在車廂的地板上,這名學員卻絲毫沒有疼痛的表情,反倒是躺在地上傻笑不已。

眾人看到這個學員的樣子,一方面是好奇他剛才看到了什麽,一方面則開始大笑起來。

原因無他,這名學員的頭髮被氣車行駛時帶起的狂風吹得不成樣子,第一眼看去就像一個不知道從哪裡跑出來的野人一般。

若不是他身上穿著下院的製式道袍,眾人還以為他被人掉包了……

好奇心的驅使下,原本對此不甚感興趣的扶蘇也變得蠢蠢欲動起來,一臉好奇的看著窗口上那一小片藍天躍躍欲試。

至於那兩個跟扶蘇一起來到下院的侍衛,在入院第三天因為想要買通扶蘇宿舍的學員跟他們對換宿舍,別人不願意他們還想動武。

此事被下院院長沐清風知道後,因為扶蘇的身份特殊,沐清風專程找到李冥匯報此事。

沒錯,下院的第一任院長正是沐清風,這也是沐清風自己的想法,沐清風作為宗師境的高手,不出意料成為上清宮三十六位大長老之一。

而大長老是可以選擇六堂、四院中的任意職位,沐清風本就不是能閑住的人,穆陽峰解散後,門下弟子皆被編入各個堂口或者四院中任職,他閑來無事就選擇跑到下院擔任院長一職。

話歸正題,李冥在得知此事後,絲毫沒有估計扶蘇的身份,直接將混進來的兩名侍衛開除學籍趕回鹹陽。

嬴政得知此事後,也是一笑了之,甚至,將前來匯報此事的鐵鷹銳士首領訓斥了一頓,並特意指明,秦國任何勢力都不得摻和道家內部的事情。

這也是道家徹底倒向秦國時,李冥提出的條件之一,嬴政對此也毫不猶豫的答應了下來。

經過一個月的集體生活,扶蘇早已適應了學院內的氣氛,不僅僅扶蘇,就連先前被自家老子逼著進入下院學習的勳貴子弟,也早就和這些原本看不起的平頭百姓打成一片。

這些人平時比武切磋時,沒少被平民子弟打的鼻青臉腫,過後,不是照樣和這些人打成一片,這種事情,扶蘇這個秦國未來的繼承人也沒少遇到。

扶蘇之前雖然跟隨侍衛學過武藝,但他更喜歡讀書,而這些生活在市井鄉間平民子弟比他更明白這裡的一切代表著什麽。

所以,他們遠比勳貴子弟更加努力,無論習武還是讀書都是如此。

再加上修行武藝不久下手沒輕沒重,扶蘇等人經常被揍得鼻青臉腫。

這種情況一直持續到,這些勳貴子弟吃幾次虧後,心態開始轉變,又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武藝逐漸跟上大部隊後才有所好轉……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