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導演能有什麽壞心思》第28章 你們可能得罪人了
  接下去一連幾天的點擊數量都在上漲,最高日點擊七十四萬,最初四天累計兩百六十萬,其中有效點擊一百八十萬左右。

  口碑評價不錯,雖然也有觀眾認為情節過於煽情,時空穿越漏洞百出等等,但大多數觀眾還是享受了這個故事,也將評分始終保持在9.0上下。

  儒和的推廣也做得到位,投入了三十萬,是製片成本的百分百,除了廣告也文宣,甚至發了采訪稿,讓郭敏凱和劉漫暢談藝術人生。

  看文章會以為記者是平湖現場采訪,其實並沒來,劉漫提供了合適的照片,看著像那麽回事。

  記者沒有找過楊樹,雖然劉漫在電話采訪中數次提起他,但在後續報道中完全沒有呈現。

  這讓劉漫很不滿:“這記者是不是腦子壞了,寫一部劇的報道,竟然隻字不提編劇?”

  楊樹倒是無所謂,即便寫了也沒多少觀眾會留意編劇,甚至連導演都記不住。

  點擊量到頂後慢慢開始回落,聶文說數據模型非常完美,平台方預測最終有效點擊能達到六百萬,如此一來預期票房差不多四百八十萬。

  有效點擊如果六百萬,那麽總點擊數肯定超千萬,相當部分看了片頭廣告,按照每個廣告五到九分錢的分成,也可以收入七十萬左右。

  如此一來《拚桌戀人》合計總收入將有五百五十萬左右,楊樹能分五十五萬,儒和妥妥能淨賺四百四十萬。

  形勢一片大好,然而古怪的是,聶文中秋那天之後雖然仍客客氣氣,但再也沒提合作的事,一改之前的磨磨唧唧,甚至連約稿都不提了。

  不但楊樹覺得費解,劉漫也奇怪:“當時你說可以為儒和的新系列劇提供劇本,是聶文主動說算約稿,還承諾公司在價格上不會虧待,怎麽現在沒動靜了?”

  當時雖然說好了約稿,但聶文說這個系列正在和數個劇作家合作,每人約稿不超過兩部,以保證系列劇每集的風格不同。

  所以他得回去協調意見,再決定邀約楊樹寫什麽樣風格和題材,結果協調得隻字不提了。

  每天數據都不錯,樂觀的情緒抵消了疑慮,一直到十天后濤姐發話。

  “你們可能得罪人了。”

  這話不是對楊樹說的,而是對劉漫和江詩語。

  拖時間久了劉漫沉不住氣,吃飯時對姐姐說了儒和的奇怪態度。

  劉濤一開始也有些莫名其妙:“儒和主動約劇本希望繼續合作,本來表現很積極,突然就沒聲音了?這好像沒道理,你們別太敏感,耐心等待吧。”

  兩天后還是沒動靜,她詳細問了合作過程中的點點滴滴,仍不得要領但還是猜測:“你們可能得罪人了,最可能是柯總監認為你們挑三揀四不服從安排,隻想著賣劇本,不高興了。”

  劉漫並不太認同:“演藝圈裡不都是臨時搭台唱戲,今天與甲合作明天與乙,他如果在意這個就未免太大驚小怪了。”

  “這很難說,現在是為結果找原因,”劉濤在演藝圈裡經驗豐富,相信一切皆有可能:“觸怒柯總監的未必是因為你們另有選擇,也可能是一件不起眼小事、或者你們的一句話甚至是一個詞匯,也可能是聶文的某個做法讓柯總監不滿,乾脆取消了合作。”

  江詩語覺得匪夷所思:“這太草率了,小孩子脾氣一樣,之前大家合作總體順利,《拚桌戀人》預計儒和可以賺四百多萬,怎麽會說翻臉就翻臉?”

  劉濤倒是很有耐心:“你說的是兩個問題,

首先娛樂圈裡草率封殺藝人的事有的是,有的人昨天還挺紅呢,今天老板就不用了,並非所有事都是理智的。  這一點中外概莫能外,梅爾·吉普森因為酒後一句涉猶醉話就被封殺了,木村拓哉二十八歲時想和三十歲的工藤靜香結婚,明明是正常的男婚女嫁,結果兩個人都被事務所雪藏多年。

  另外你說《拚桌戀人》預計可以賺四百多萬,你要明白這錢儒和基本賺到手了,與和你們是否翻臉已經無關。”

  濤姐說得有道理,江詩語無言以對,說過河拆橋顯然不對,畢竟楊樹也不打算和人家繼續深度合作。

  “幼稚,”劉漫想了想還是有些不服氣:“這是和錢過不去嗎?繼續用楊樹的劇本可以繼續賺錢啊。”

  劉濤不以為然地笑了:“梅爾·吉普森和木村拓哉、工藤靜香都是國際巨星,難道不是搖錢樹嗎?即便有錯讓他們戴罪立功也比雪藏強吧?然而老板就是任性,寧可不賺錢也要讓他們受到懲罰。

  另外有件事你們得想明白,老板拿三十萬進股市或者賭場賭一把,賺了錢你們覺得他是認為自己有本事,還是會認為得感謝股市和賭場?”

  老板當然不會感謝賺錢工具,所以工具不能自視太高。

  “至於你說的用楊樹的劇本還能繼續賺錢,其實這只是有機會再賺錢,是一種還沒實現的可能性,而老板認為同樣的錢投給別人也一樣有機會賺錢,這叫機會利潤。”

  所以在市場裡不存在真正平等的雙向選擇,永遠都是資本在主導。

  道理並不複雜,這麽一說劉漫和江詩語都啞火了。

  不過劉濤倒是支持他們獨立自主發展事業:“有些道理早些明白也好,為別人打工就得看臉色,隨時可能被一腳踢開,再紅也沒保障。”

  劉濤的人生與孫麗有許多相似之處,兩人甚至都在很小年紀進部隊當過幾年文藝兵,每天早上五點起床六點集合,軍事訓練之外主要從事舞台表演,都經過艱苦的磨礪。

  不過兩人在演藝圈的發展路徑卻不一樣,孫麗屬於海潤演藝經紀公司旗下藝人,趙麗穎、陸毅、蔣雯麗、劉燁等人也都曾經屬於這家公司,是國內最大民營影視製作公司之一。

  劉濤不一樣,她屬於駿起菲陽文化傳媒,這家公司的法人是秦海璐,不是同名同姓,就是明星秦海璐,與劉濤是非常好的閨蜜。

  這可以理解為劉濤和秦海璐合夥開了個經紀公司經紀自己,把事業掌握在自己手上。

  秦海璐發展得也非常好,鄭曉龍雖然還在拍《羋月傳》,但下一部作品《紅高粱》已經在策劃,她是主演之一。

  她們的公司成立於十四年前,那一年劉濤和秦海璐都是二十二歲,秦海璐剛從央戲畢業,而劉濤還在廣東外語外貿大學法律系學習。

  楊樹、劉漫以及江詩語今年都是二十一歲,目前做的事與她們當年很像。

  所以最後劉濤安慰道:“如果認為自己選擇的道路正確就堅持下去,年輕有試錯資本,大不了重頭再來。”

  濤姐的腰應該是不疼了,年輕人其實沒多少資本,失敗一次可能就沒機會了。

  不過鑒於她的成功就是參考樣本,楊樹很快就把儒和的變臉拉黑拋在腦後。

  他對劉漫和江詩語說:“能繼續賣劇本當然更好,賣不成就等下一個買家,買賣本來就需要耐心。”

  而劉漫和江詩語也讚同他的意見:“接下去我們應該好好策劃新劇了,利用這兩個月認真做足所有準備工作,一旦資金到位就可以開機。”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