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入秋季,南中平定,樹木蕭蕭,天高雲淡,水鳥飛翔。滇池附近田野,稻穗累累,一派豐收景象。
諸葛亮與李恢在滇池半月之中, 巡視南中周邊,接見安撫南中士人、蠻夷。
隨著諸葛亮對南中社會情況的進一步的了解,對南中政策細節上有了一步的深化與調整。
重新回到滇池縣府,諸葛亮馬不停蹄地不斷接見四郡之人,推出治理南中政策。
“臣王伉、呂凱拜見丞相。”王伉、呂凱恭敬說道。
時隔半個月諸葛亮重新接見二人,正式對二人之前的意見, 作出反饋。
“半月前,兩位言之有物, 其言乃是忠心為國。”諸葛亮面露笑意,坐於堂中,李恢居下而坐,對二人安撫道。
“故亮欲從益州郡、永昌郡、越巂三郡分出雲南、蜻蛉、弄棟、姑複、遂久、邪龍、葉榆(今大理)等7縣,置雲南郡,郡治雲南縣。並欲令季平為雲南郡太守,不知季平以為如何?”諸葛亮淡淡說道。
聞言,呂凱面露喜色,迎著諸葛亮讚許的目光,心中雀躍,躬身拜道:“謝丞相,凱願領此重任,治理雲南。”
“善,伯直你繼續擔任永昌郡太守,新設三縣之事,多費辛勞,不知伯直之後準備如何治理?”諸葛亮對王伉說道。
王伉稍作思量,拱手答道:“永昌郡地處大漢之南,蠻夷眾多, 其俗信巫蠱,好詛盟,我等官吏多與當地蠻夷立詛為盟。故伉以為可效仿後漢劉褒、張牧(注①)作圖譜教化蠻夷,並令其心生畏憚。……”
“善,兩位之功,亮已上報朝廷,封二位為亭侯。”諸葛亮說道。
“謝丞相,我等先行告退。”呂凱、王伉強行抑製心中喜悅,行禮而出。
待退出府外,呂凱忍不住,向王伉宣泄他的喜悅:“伯直兄,大漢郡守不封侯(蜀漢官製)。沒想到丞相居然封我等為亭侯,丞相厚待我等啊!”
面對呂凱喜悅的表情,王伉笑著搖了搖頭。“如今大漢正值用人之際,若季平胸懷大志,可大治雲南郡,日後進入朝中任官皆有可能!”
李恢羨慕看著二人出府的背影,諸葛亮手拿公文,對其笑道:“德昂,亮已上奏朝廷封德昂為漢興亭侯。”
漢興縣是李恢在平定南中叛亂後新設立的縣, 又是蠻夷之地,目前現在沒有任何收入。諸葛亮封其為漢興亭侯,用意非常明顯,實際上是想李恢高度關注這新拓疆域的建設,並將其利益與之掛鉤。
李恢面露喜色,起身向諸葛亮拱手說道:“恢謝過丞相厚愛。”
對於諸葛亮封賞用意,李恢也是心知肚明,雖然目前沒有任何收入,但是其上限不可估量,一切皆由自己操作。若漢興縣大治,即使日後名為亭侯,但實際收入可卻不止亭侯。
“南中大功以德昂為首,以此亮思來想去,唯有如此封賞方可以慰德昂之功。”諸葛亮感慨說道。
頓了頓,諸葛亮感慨說道:“我班師回國後,南中有賴德昂治理。”
聽諸葛亮慨歎之聲,李恢當即起身拱手說道:“請丞相示意,恢必當接令,盡心竭力,為大漢治理南中。”
“善,亮欲再從益州郡、牂牁郡分置一郡,名興古郡,治下縣十一,治所宛溫。此地靠近東吳,德昂還需要注意邊防。”諸葛亮眼神之中,透著些許神采,看著李恢說道。
聽諸葛亮所說,李恢若有所思,新置二郡基本是從益州郡、牂牁郡、越巂郡三郡分出。叛亂越多之地,分割越細,便於官府統治。
而且丞相重新劃分兼顧南中蠻夷部落聚集情況,永昌郡濮人多,牂牁郡、興古郡以僚人為主。化整為零,分而治之,有助於蠻夷內部之間關系緩和。
李恢拱手應道:“丞相細微於此,恢不禁佩服。”
“郡縣新設,南中大姓也已定,如今最為重要的便是治理南中蠻夷,不知德昂心中是否有對?”諸葛亮淡淡說道。
李恢聽聞,早有準備從懷中掏出巾帛,遞給諸葛亮,謹慎答道:“南中蠻夷眾多,民風彪悍,服者少,不服者多,還需武力鎮壓。恢以為大漢可依‘以武製夷、以夷製夷’八字以治蠻人。”
諸葛亮接過巾帛,示意道:“德昂可先說說。”
李恢拱手答道:“恢以為若要南中安定,則在南中駐軍有其必要。在其肥沃之地,實行軍屯,以威懾蠻人,同時可扶持歸順蠻夷,令其征討不平。……”
諸葛亮聽著李恢的言論,邊攤開巾帛瀏覽,略作思忖,朝李恢文道:“德昂是思慮南中蠻人眾多,固需駐兵留守是否?”
“正是!”李恢拱手答道。
諸葛亮放下巾帛,望著李恢說道:“亮以為則不宜留兵駐守,其因有三。”
“其一即使留兵屯田,則也頗耗錢糧;其二留兵軍屯,則必移其家人,軍戶必然不願遠離故地;其三剛經大戰,父兄死傷,若留外兵,積怨之下,必成災禍。”
頓時,李恢愕然。
不留外兵駐守,光靠庲降都督府五千兵馬,恐怕難以穩固南中局勢。
丞相不因不知南中局勢,難道還有其余對策?
若無對策,恢則必建言, 要不然恐南中局勢反覆。
李恢心中思慮,面容凝重,問道:“丞相可有其余對策?”
諸葛亮笑道:“德昂思慮不過是南中兵少,南中不服蠻夷眾多是否?”
“正是!”李恢應道。
“德昂忘卻南中大姓否?”諸葛亮面露笑意,提醒李恢道。
“未曾忘記,丞相不是言欲令南中大族編入五部都尉,調往成都,聽候差遣。如今又欲令其留守南中否?”李恢微微鎖眉,不解問道。
“德昂誤解亮之意思。南中大姓不缺錢財,缺名望也。”諸葛亮笑著解釋道。
①東漢桓帝時蜀郡太守劉褒,繪《雲漢圖》《北風圖》。
益州刺史張牧在成都石室郡學中畫盤古、“三皇”“五帝”“三代君臣”與仲尼七十二弟子於壁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