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考古工作B錄之無極之陣》第90章 豆就是棺
  冥歷紀年法……意思是下葬的時候有冥府的人或懂冥歷的人鑄造了這隻鼎?

  “這個銘文有意思。”林教授指著鼎上的字,“每個字我們都認識,但是看不透。你看這個‘澤’字,和這個‘庚’字,篆刻清晰,但一下子不能確定哪個是人名,又或者都是。後面的年份更顯神秘,不是‘哀公某年’也不是天乾地支紀年,這個紀年法從來沒出現過,還有後面的‘雷日’,是這天打雷了?還是特定的一個日期?”

  “有沒有一種可能,墓主人想建立自己獨立的王國,所以特意選用了非歷史常用紀年法?”衛澄泱猜測道,“我在讀野史的時候仿佛讀到諳熟於祝由術的巫族就是用他們自己的方式紀年。”

  林教授將讚許的目光投向衛澄泱:“這個猜測很有意思,我們考古就是在用自己的智慧和積累創造歷史,和歷史碰撞。如果撞準了,就說我們考證到了歷史。”教授說完又轉看我道:“你也來猜一猜。”

  “要是不用負責任只是盲猜的話,我想也許是鑄造鼎的人從某種途徑了解到了神諭或者佔卜到了福禍,於是請人按照神話傳說中的紀年方式來記錄生活。”說完我斜眼看向袁弘之。

  袁弘之眯著眼點頭:“嫂夫人英明。”

  “也沒準是下葬的這天打雷來著,所以工匠們現刻了個‘雷日’也說不定。”我又補了一句。

  袁弘之在一旁搖頭:“嫂夫人有所不知,‘雷日’在冥歷中不常使用,但凡天象中有日食、月食、或天雷地火一類的現象,冥歷才用‘雷日’記載。但在那個時代出現這類天象,並不吉利。”

  “不管怎麽說,我們從所刻銘文能確定,這個墓一定是戰國時期的墓。因為春秋時期都是把銘文鑄造在銅器上,這點還是有區別的。”林教授很高興,“戰國時期非常推崇帛書,如果我們能找到帛書,那麽這座墓的主人是誰,這些銅器上的字有何意思,就可以迎刃而解。”林教授說完便起身去和王教授探討,兩個老年人神采奕奕,恐怕早就將剛才這裡發生的恐怖事件忘得一乾二淨。

  環視四周,墓室的陪葬品雖然品類繁雜,但也算有規矩可循,只是那兩個小鬼不知道逃去了哪裡,我沒見他們出來,袁弘之也說感覺不到他們的氣息,這讓我不得不警惕。不過有武藝高強的人保護,我這慫人也算是被壯著膽,開始給文物登記拍照。

  在登記和拍照的過程中,我更加確定墓葬的年代,因為戰國時期的青銅器,富於生活氣息,注重實用而別出心裁,華貴絢麗又不失大雅。此時的紋飾已從過去奔放的粗花,變為工整的細花,並向圖案化方向發展。這座墓裡的銅器紋飾恰巧細膩飽滿,早就沒有了春秋時期的神秘色彩。

  還有一件事很值得一提:西周時期有銘文的青銅器屬周王室和王臣製作的佔大多數,諸侯國的為數甚少。而到了戰國時期,王室、王臣的陪葬禮器幾乎消失,代之而起的是列國諸侯、卿大夫甚至卿大夫家臣鑄造的器物。這和當時王室衰微而諸侯、大夫及家臣勢力不斷壯大的形勢相吻合。

  尤記得先前在迷障中那人稱自己為“本侯”,按他對自己的稱呼來看,身份不低。陪葬器皿類型也對的上。我下去墓後特意檢查了一番,雖然冥器眾多,但墓室裡並無停放過棺材的痕跡,更不用談人骨。也不知這座墓到底是不是那個“本侯”的。

  墓室不小,陪葬品眾多,辛陽哥哥覺得我和衛澄泱兩個人實在效率低,

於是叫五處幾位師兄下來幫忙拍照登記。人手多了,我便停下來休息。袁弘之為了幫我,捏訣念咒讓冥府的小姐姐們附身在五處的工作人員身上,這樣一來事半功倍。  起初我不明白袁將軍為何叫幾個女孩子來幫忙,那些青銅器有的又大又笨重,即便是小一些的也得兩個人才抬得動。後來我發現這幾個姐姐不但力大無窮,還對這些器物都十分熟悉。一問才知,這幾個宮女在冥府六天宮主要從事與廚房相關的工作。好嘛,原本這墓室裡存放的大都是餐具和儲存糧食、做飯的器物,難怪信手拈來,人家本來就是專業人士!

  很快,我和她們從一堆青銅器裡整理出一批格外精致的器物。器型相對完全,也很有戰國早期的代表性:鼎足變得稍作底矮,是區分春秋與戰國的一大重要標志。此外,豆一般為長柄深腹狀,有蓋,蓋上有抓手,可仰置。簠足變高,口不外侈,上下常有子母卡口,器體變深。 甗下部的鬲只有三短足,逐漸變成釜形。盉為圓腹,有螭梁。壺的種類很多,圓、方、扁、瓠形和圓形……所有一切都與戰國時期器皿特質完全吻合。

  這一應物品,讓我們這個團隊中哪怕是從事多年野外考古工作的老師們也大開眼界。不過青銅器的銘文裡始終有沒有“王”字出現,想要知道墓主人究竟是誰,還需要繼續發掘並不斷的研究和調查。

  大家清理著墓室四周的陪葬品,始終沒有人去動墓室正中那兩隻巨型青銅豆。幾位專家倒是對這對青銅豆讚不絕口。但不管是誰,都覺得這對豆裡透著一股陰氣,所以就算好奇也沒人敢靠近。

  幾位姐姐從一應器物中清點出幾個她們覺得有問題的器物。包括一個青銅甗、一對青銅壺和中間那對青銅豆。這些東西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帶蓋。

  按照歷史發展,這一時期器物的蓋子上已開始進行裝飾,有三犧、三環或三鳥鈕的。這幾樣器皿都有涉及。由於是青銅器,所以重量都不輕,甗和壺稍微大一些,直徑都不小於30公分,算此類器物中小型的;青銅豆並不多見,在周天子統治時期還是陶豆居多,這一坑青銅器裡也就只有這兩個青銅豆。

  這一對青銅豆有蓋子,蓋子上還有雕花,這麽大不像是食器,如此精美更符合禮器的要求。再就是擺放位置,豆佔據了棺應處的位置,所以我隱隱覺得,也許不是這墓室裡沒有棺,而是這對豆就是棺。

  那麽豆裡躺了誰?這麽小,成人肯定躺不下,那就只能是——

  孩子!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