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大唐稱王》第三百一十九章貞觀10年
“啟稟都督!年後帕拉瓦國王肯定會派軍隊前來,是否需要招募青壯。”雅奇金問道。

 “不需要!你們做好春耕就是了,另外記住,所有百姓,都要有土地。”王牧擺擺手說道。

 “屬下明白!”

 拿下四城,並不意味著就沒了事情,事情反而更多,因為戰爭一直圍繞四座城池進行,那些鄉村還得收攏,進行整編治理。

 私下王牧對雅奇金進行了交代,所有百姓,從新劃分土地,可以比以前多,絕對不能少,尤其是那些原本沒有土地的奴隸,要分到平民一個等級。

 高侃領著士卒。去了科佛裡江上遊,西高止山脈腳下,那是外面通向這個平原的道路,再下遊一點,就只有用船渡江了。高侃去的目的,就是修建營地和瞭望塔,為抵擋帕拉瓦國援兵做準備。

 …………

 貞觀九年,這一年來,李世民覺得很順利,過得很舒心,尤其是半島之上的親征,只是打了兩個多月,高句麗就投降了,不但奪了高句麗一半的國土,還發現一個巨大無比的鐵礦,加上先前營州的鐵礦,可以說大唐以後幾百年,都不愁鋼鐵來源。

 這次沒人說他窮兵黷武,也沒人說不該拿臣服之國的土地,反而一片歌功頌德,說他威名赫赫,直接嚇得小國不戰而降。

 雖然都鐵礦屬於國家,不過其中蘊含的利益巨大,未必沒有機會,從中分一口湯。聽聞是天下最大的鐵礦,夠大唐開采上千年,就這一條消息,聰明的人就知道,以後遼東那一塊,將變得和關中一樣重要,所以沒人去惹李世民的不快。反而不斷的吹捧,一有機會就奉承幾句,畢竟這是李世民得意之戰,堪比當年洛陽之戰。

 李世民有些飄飄然,在遼東召見了附近的部落,國家,訓斥了半島三國,又嘉獎了眾多小部落,按照先前預定計劃,他大大方方的告訴眾多部落,在中原為他們劃分了一大片土地,還提供糧草房屋,讓他們搬遷到溫暖的地方居住。

 鐵礦的消息目前僅限大唐內部,相對高層的人知道,所以遼東的小部落並不知道此事,對於能搬到中原居住,高興不已,尤其是李世民還提供糧食,承諾修建房屋。

 只有居住遼東的人,才能體會,冬天有多冷,稍微不注意,就可能凍死,所以能搬到溫暖的南方,沒人不願意的。所謂故土難離,那是因為故土能生活下去,如今的遼東,不但冷,糧食產量也低,還有死於猛獸嘴裡的,平均年齡三十,可見生活環境有多差。

 其實大部分人,生活條件都差,面朝黃土背朝天,辛苦忙碌一年,也未必能取得溫飽,這還是一天兩頓,加上野菜的結果。

 很多人對李世民感恩戴德,還是真心實意的,這讓李世民開心得很,等到快要入冬的時候,才帶著二十多萬百姓回關中。這些百姓,全是關外的部落。

 高句麗撤離了一部分人口,不過被大唐佔領的那些,就屬於大唐了,這又有近十萬人,至於礦區,挖礦的主力還是島上的那些矮子,還有南洋運送回來的土族。

 “新年新氣象,從今往後,小朝會大家就坐下來商討。”大興宮內,李世民龍行虎步的走到龍椅前方,大手左右一指,朗聲說道。

 群臣這才明白,為何今日大興宮多了三排桌椅。

 “諸公!請!”通事舍人上前,引導著群臣進入自己的位置。

 席地而坐一直是人們的習慣,隨著胡凳興起,許多人在家裡,都使用胡凳,而這也是王牧和黃家的家具,為何能夠快速的被人接受原因之一,不過作為朝會的場所,礙於規矩,一直未曾改變,畢竟有一些朝臣,把規矩禮儀,看得比命還重。

 跪坐當然沒有帶扶手的椅子舒服,所以沒人反對,高高興興的坐下,即便有人想反對,見到這種情境,也理智的閉上了嘴巴,畢竟一群大老都沒有發言。尤其這次李世民攜大勝之威而回,又是新年朝會,去觸霉頭的只能是腦殘。

 “陛下,這些部落,遷到關中,是否有些不妥,一但生事,容易引起大的混亂。”落座以後,長孫無忌起身,捧著玉質笏板,擔憂的說道。

 “自古皆貴中華,賤夷狄,朕獨愛之如一,如果在關中都能生出亂子,只能說明官吏不作為。”李世民霸氣的說道。

 “陛下英明!”孔頤達拱手行禮道,儒家一向主張教化夷狄,在他看來,這麽多夷狄願意遷入中原,就是文教興盛的表現。

 “二十多萬人,在關中並無太大影響,畢竟分散在各地,不過對於地方官吏,臣建議還是提醒一下,不要因為語言和生活習慣,引起衝突。”房玄齡說道。

 “愛卿言之有理,中書省行文,嚴厲督促地方官員,組織人手,安撫好百姓,同時教導中原的語言,禮儀。”李世民說道。

 “臣遵旨!”

 “陛下,平原王高建武派使者前來求援,不知道該如何回復?”鴻臚寺卿唐儉詢問道。

 “因何事求援?”李世民隱約有了猜測,帶著興奮的神色問道。

 “新羅與百濟,不約而同的出兵攻打高句麗,高建武不敵,特遣使者前來求援。”唐儉回答道。

 “唉!我們大軍已經撤回,再說如今天寒地凍的,無法行軍,朕也只有愛莫能助了。

 傳信高建武,讓他盡力抵擋,朕會派人前去新羅,百濟勸說。”李世民心裡一喜,嘴角上揚,假惺惺的說道。

 這事本來就在他們預計之中,也是他們商議之後,放出消息,不會干涉三個國家的行動,不然新羅與百濟,未必敢趁火打劫。

 “臣以為,平原王定能理解陛下的難處。”唐儉微笑著說道。作為李世民的心腹重臣,他自然也知道應該怎麽應對,只不過這事要李世民首肯,同時在朝會上走一個過程。

 高句麗的事情,提了一下,就沒有再議,反正大唐是打定主意,坐山觀虎鬥,而且是包圍在籠子裡的幾隻老虎,沒有了多大的威脅性,以後想吃肉了,弄出來殺掉就是了。

 等到李世民等人商議了完地方事務之後,王平起身說道:“啟奏陛下,微臣有事上奏。”

 王平在李世民這裡,存在感並不高,因為他只是中書省散騎常侍之一。這個官在隋唐以前,還比較好,是皇帝的侍從,有文有武,不過到隋朝的時候,就成了散官,從七品到五品,階位不等。

 王平是從五品的散騎常侍,平時就跟在房玄齡,杜如晦身邊打打下手,這也是王牧的請求,算是鍛煉兒子。

 見到王平,李世民微微一愣,隨後好奇的問道:“王愛卿請講。”

 他知道王平要上奏的事情,肯定和王牧有關。

 “啟奏陛下,有強敵攻打遮婁其國,南洋都護府有管理之責,因此出兵帕拉瓦國,以幫其牽製一部分壓力。歷經數月,南洋都護府攻下科佛裡四城,拓土千裡,得人口近四十萬,這是奏折與戰報,請陛下過目。”王平恭敬的說道,說完雙手捧出一卷卷軸,向前一遞。

 一般人的奏折,當然不能直接送到李世民面前,甚至不能越過上官,都會經過中書省審核,然後才送到李世民前。不過都護府不一樣,直屬皇帝管理,所以王平這沒有錯。

 李世民眨眨眼睛,直到內侍把奏折遞到面前,他才回過神來,他腦子裡只有那一句,拓土千裡,人口四十萬。

 李世民有些興奮的接過奏折,一目十行的看了起來,看完王牧上奏的事情經過,他高興的心情,又變得有些鬱悶起來。

 自己這裡剛剛把高句麗打得喊爸爸,你又在海外搞出差不多的戰果,這不是和朕過意不去嗎?

 “讀給諸位愛卿聽一下。”李世民把奏折遞給身邊內侍。

 內侍恭敬的接過,抑揚頓挫的讀了起來。

 “沒關系,朕找到了足夠大唐使用千年的鐵礦。”李世民暗自想道,他直接忽略了,這鐵礦還是王牧提醒的。

 “恭喜陛下!南洋都護府又為大唐,增添千裡沃土。”杜如晦朗聲說道。

 “嗯,這是大喜事,朕很高興,今日設宴,朕與諸卿同樂!”李世民點點頭說道。

 “臣遵旨!”

 “王愛卿,你父可還有話要帶給朕的?”李世民問道。

 “微臣並沒有接到家父要傳遞的話,想必進言都在奏折之中。”王平微微躬身回答道。

 “如此就散了吧!”李世民擺擺手說道。

 群臣散去,李世民又把房杜和長孫無忌,馬周,褚遂良等十來人,叫到了禦書房。

 “諸位愛卿,南洋都護府拓土千裡,王牧上奏,讓朕派人去管理,你們覺得應該派誰前去啊?”李世民問道。

 “陛下,這應該屬於南洋都護府的職責吧?”長孫無忌眉頭一皺,思索片刻說道。

 一般來說,都護府監管所屬轄區的小國,部落,雖然有主動出兵的權利,不過都護府很少直接打下大片土地;就算打下來,基本上都是還給所屬國度,畢竟都護府出兵,都是幫助友好的小國,他們被其他人欺負,都護府才會調停,戰爭只有在所屬小國被欺負慘了之後,才會發生。

 王牧直接拿到大片平原,還有四座城池,千裡沃土,雖然說應該由都督府管理,他請李世民派人去管理,也存了一點試探的想法。

 長孫無忌這樣問,他也是想看李世民心裡怎麽想的,那麽大的地盤,數量巨大的人口,南洋都督府的實力就太強大了,這是長孫無忌不願意看到的。

 李世民也很為難,說實在的,他心裡還是有些犯滴咕,不派人去不好,派人前去也不好。

 “陛下,臣以為,雖然有千裡沃土,還有城池,不過是剛剛佔領,沒有必要另行選擇官員前去管理。”杜如晦說道。

 李世民心裡一動,他聽出了杜如晦話裡另外一層意思,四城不過是剛剛佔領,就算派人去接手,最好也等一兩年,看情況再做決定。

 想到王牧把好東西都送給自己,李世民一下子就放心了。

 “嗯!就讓王牧自己安排吧。”李世民沒有過多糾結,也是他想起,王牧搞地方政務很優秀,任何人去,都未必比王牧做得更好。

 “諸位愛卿,越王泰業已成年,朕想讓他前去南洋之官如何?”李世民心裡一動,開口問道。

 “臣附議!”長孫無忌立即拱手說道。

 李世民對於李泰很是寵愛,貞觀二年,年僅九歲的李泰改封越王,並受封為揚州大都督與越州都督,督常、海、潤、楚、舒、廬、濠、壽、歙、蘇、杭、宣、東睦、南和等十六州軍事揚州刺史,又督越、婺、泉、建、台、括六州,不僅不之官,封地更是多達22州!

 貞觀五年,李泰在任揚州大都督的同時,又兼領了左武候大將軍一職,卻並不之官。

 貞觀六年,李泰受封鄜州大都督兼夏、勝、北撫、北寧、北開五都督,余官如故,仍舊並不之官。

 貞觀八年,兼領左武候大將軍的同時,又被授予了雍州牧之職。

 雍州即指京兆府,也就是大唐王都所轄之地,自此李泰又兼任了掌管西京長安的長官。

 李世民對於李泰的寵愛,有目共睹,如今李泰已經虛歲十七,還一直呆在長安,長孫無忌擔心他對太子之位形成威脅,所以能夠讓李泰去地方之上,他是舉雙手雙腳的讚同。

 《控衛在此》

 雖然說李泰也是他的親外甥,不過長孫無忌擔心將來再次出現皇位爭鬥,萬一再讓其他人撿便宜,那就不好了,所以最好就是讓李承乾地位增添。

 這兩年李世民外出兩次,李承乾監國,做得都還不錯,至少沒人挑問題,長孫無忌也很是滿意。

 “臣讚同!”房玄齡等人同時起身拱手說道。

 作為帝國核心,他們也希望帝國穩固,對於李世民溺愛兒子,有些看不過去。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