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聊齋子不語》52 鬼門洞開,帝女臨凡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雖然驚擾了河中神煞,但一股活水注入溝渠,還是讓村中百姓萬分驚呼。

  敲鑼的,打鼓的,放鞭炮的,都衝散不少晦氣。

  溝渠之水注入蓄水池中,池子中的水也漸漸滿了起來,只是現在還略顯渾濁,等過了兩日想來就好了。

  林著明給三個池子分別“題字”。

  三個池子,本為“蜻蜓點水穴”,適合做陰宅的,底下有水脈,能保佑子孫福祿壽兼全。

  林著明便將其一做“清福源”,一做“方塘鑒”,一做“東海池”。

  三池名字,分別對應福祿壽。

  林著明寫完字,石匠便將其刻出來,立在碑邊。

  三池得名,立馬藏風納氣,林著明都微微感覺有些舒服的春風拂面而來,一時間涼爽,將燥熱的天氣都壓了下來。

  只是溝渠注水仍然顯得有些慢,將近天黑,也沒放完,不過這是活水,倒也不怕。

  但是明日便是清明了,林著明隻得回去,不過周邊村民百姓也都清楚明日清明法會。

  林著明將這一片的聲望,在這次主持開挖蓄水池,引水入渠的事情後,已經可以說是“德高望眾”了。

  “回到萬壽宮,林著明並沒有像往常一樣修行,而是直接夜裡就開始大擺道場。”

  周邊的樹都被圍著“草繩”只有“路口”處,留了一道門。

  草繩上掛著趙仲信抄寫的“咒文”,卻是用來維護“壇場”的。

  法壇也已經起來了,趙仲信今日布置了一天。

  法壇兩側,各有三張桌子,桌子上擺著的是盛放了“甘露”

  “炒米”的兩個鬥。此外還有青團,米糕,白飯。

  更有大量的“明燈”已經注滿了香油,已經點上了。

  一個由著“磚石,瓦片”搭建的“火塔”,擺著正中間,等到子夜,這座火塔就要點亮,不能熄滅,一直要等著法會結束才行。

  火塔旁邊,有兩個大鐵罐,鐵罐裡面也是要點火,要燃燒三天三夜,不能熄滅的。

  此外還有大量紙牌位已經用漿糊糊著牆上,或者板子上,這些都是附近村民,或者周財主他們送來了的三代宗親的牌位,在此接受拔亡超度,祈福。

  此外還有準備好的“經文”,寫著黃紙上的,這是“印刷的”,不是親自抄寫的,是發給信眾,領著信眾讀了經文之後,再拿去焚燒。

  六張桌子之前,各自有金童玉女,紙人紙馬,分列兩側,一直延伸到“入口”之處。

  而在“路”上,則有“青華引魂幡”一共四杆,分別在道觀的東南西北,四條必經之路上。

  其中南北是“藍幡”,東西是“白幡”。

  幡底下,三塊磚頭搭著一個小“龕”,龕裡有紙牌位或者寫著“接引十方無名墮胎嬰靈”,或者寫著“接引四方無家遊蕩英靈。”

  各自有香火蠟燭供奉,由於路邊田野,諸多孤魂野鬼撲食,很快便燃燒完了。

  林著明趁著還沒到子時,又打了卦,三聖卦後,又開始印“玉皇通寶”,這次還是印了一十八張,加上之前的,便是三十六張玉皇通寶。

  印完之後,林著明又連忙寫各類“疏文”。

  “乞慈尊以超升本境十方孤魂等眾以冀聞經受度往生仙界,伏願雲篆靈文超度九幽滯魂,金書玉字解釋三途亡魂……謹具墨書百拜上奉。”

  這是寫給“太乙救苦天尊”的疏文。

  還有寫給“玉皇”的疏文,寫給地官赦罪大帝的疏文。

  這些疏文寫完,便已經“子夜”了。

  林著明叫著趙仲信點燃火塔,點燃各路明燈,點燃“鐵罐”。

  林著明開始敲著“木魚”,木魚也屬於道教法器。

  如今法會已經算開始了。

  “符命與通傳,惠光照九泉。三魂朝上帝,七魄聽靈篇。三途離長夜,五苦盡釋愆。孽海皆息浪,聞法到人天。”

  這是步虛辭。

  林著明開口之後,但凡“銅井鎮”,也就是“萬壽宮轄境”之內,一切孤魂野鬼冥冥受到吸引,飄飄蕩蕩渾渾噩噩。

  村口土地廟緊閉門戶,裡面的土地神今天似乎不打算顯現神威,幫忙引渡了。

  而子時過完三刻,陰風吹過,地府門戶洞開。

  人死之後,天魂歸天,地魂入墳,人魂下地府,根據冥府判定功過,或者定居冥府,或者下地獄受苦,或者轉世投胎,或者功德足夠做一方陰神。

  這清明節本來只是祭祀地魂,但是此時,鬼門關洞開,人魂也能從冥府之中出來。

  其中在此南京城外,某一亂葬崗處,鬼門關洞開,卻見著吹吹打打, 許多紙人抬著一輛猩紅花轎處出來。

  媒婆一般的老鬼守著花轎旁邊。

  “囍”

  十二個紙人扛著“囍”字威儀仗在前走著。

  這些紙人面白紅腮,人為塗抹著僵硬的笑容,一舉一動,整齊劃一,並不算十分靈動。

  隨後是一些金童玉女,拿著花籃,撒著花,但仔細看那些花,其實是一張一張舊紙錢,只是被染成紅色的罷了。

  然後是敲鑼的,打鼓的,吹嗩呐的,生怕別人不知道這裡有位“大人物”已經出來了。

  轎子自鬼門關中出來,後面又跟著大量“丫鬟”“婆子”“奶媽”“小廝”,浩浩蕩蕩一同出關。

  “承天鑒國司民升福明靈王命我等在此恭迎長平公主殿下。”只見一些身穿“衙”字服裝的陰兵鬼差紛紛下跪。

  “寶泉局督理錢法侍郎拜見長平公主殿下。”

  “免禮”花轎之中一聲清冷女聲響起。

  “公主降臨凡世肉身,我等已經尋得,請公主隨我等前去還陽。”

  “且不急,本宮許久未見凡世風光,如今再回應天府,正要好好看看。”

  “是,公主。”那些陰兵鬼將領著長平公主鸞駕依仗,開始圍繞南京城開始“巡遊”。

  只是長平公主掀開轎簾,見著應天府百年變化,不由得心冷意悲。

  月寒露重,萬家門鎖緊閉,打更聲傳來,卻不見其人。

  行經銅井鎮時,忽然有經文傳遞,有魂幡牽引。

  鸞駕微滯,長平公主開口道:“這也是你們準備的?”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