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聊齋子不語》340 9龍儀
而此時天象大顯,錢庸皇帝在深宮之中。

 此時批完奏折,正在吐納,運的是六字真訣。

 吐納完後,又叩齒幾通,吞咽了津液。

 旁邊的太監遞上來一個玉盞,玉盞帶著羊脂光澤,裡面裝著淡黃色的液體。

 “陛下,今兒這盞是婦人初乳,已經用冰鎮過了,去了乳毒。”

 錢庸皇帝此時未穿朝服,穿的是常服,將婦乳喝下,微微皺眉道:“有些腥了,需用蜂蜜調和才好。”

 “陛下不是常說,要固守先天之氣,不可使後天汙濁嗎?”太監回答得好,看樣子也是熟讀道經的。

 錢庸皇帝執政五十年,許多皇帝都不一定能活到五十歲,如今卻還是十分精神,面容不似老人,反而隻如四十多一般,滿面紅光,精滿氣足。

 “最近南方的旱情怎麽樣了?朕聽著他們報著的情況,說是已經死了好些人了。”

 “奴婢也不知道,只聽著何中堂說,此事已經在處理了。”

 “他做事,倒還行。”錢庸皇帝將手拉伸拉伸,做了五禽戲的動作後,又做起來密宗瑜伽術。

 儼然武學造詣不低。

 “如今各地都報了祥瑞上來,南京聽說還出了一條龍呢。”

 錢庸皇帝稍微思慮一下:“可是當年朕下江南之時,說的那個銅井風水可牧龍的銅井出了一條龍?”

 “正是,聽說如今已經做了江寧龍君。”

 錢庸皇帝拜拜手:“尋個時間叫欽天監的人去看看,聽話的就留下來,不聽話就斬了,最近什麽龍蛇都顯現了,雖然朕不服老,但確實是老了,不然也不會出這些事情。”

 “陛下龍體康健,必能萬壽!”

 “別人叫朕一聲萬歲,朕難道真的能活一萬歲不成?”

 “陛下!”太監拍著馬屁:“大滿的江山永固,陛下勵精圖治,肯定千秋萬代延續下去。”

 錢庸皇帝,正想要說話,左邊鼻子流下幾滴血。

 拿手一摸,只見一片殷紅。

 “這火氣,越發重了。”

 “太醫,快叫太醫!”那太監慌慌張張。

 錢庸皇帝擺擺手:“朕的身體,朕自己知道。”

 “如今七月流火,暑氣未褪,本該去圓明園避暑,陛下操勞政務……”

 “我不在這,誰監國?”錢庸皇帝冷道:“他們只怕都能翻天。”

 太監不敢接這個話。

 而很快,一個穿著十分奇異的胖大喇嘛被侍衛領著進來。

 這正是蒙古活佛章嘉阿噶旺羅布桑卻拉丹,只見他神色慌張,見著錢庸皇帝並不下跪。

 只是微微鞠躬行禮,最後便用滿語開口道:“陛下,不好了,九龍儀的氣運下降了大半截!”

 九龍儀是類似於地震儀之類的神器,由術數高人設計出來的,可以用來測量龍氣。

 其中間有個水銀柱,代表本朝國運,周邊九張龍首,各自吐珠,珠子對著九個方位,若哪一個龍口吐珠,便代表哪一個方向出現了王者。

 當初王廣運造反的時候,這九龍儀並沒有跳動,因為其不成王格。

 但就在林著明進京之後,這九龍儀就連跳數珠,南方,西北,都有跳動。

 而中間的水銀柱,代表大清國運的刻度也是一降再降。

 “這是怎麽回事?”錢庸皇帝不再如剛剛那般平靜了,連忙追問。

 “只怕是有大事發生,此儀器才會有此預兆。”

 錢庸皇帝沉吟片刻:“可能算出什麽?”

 “天機蒙昧,宛若萬道薄紗,掀開一張,還有一張。”蒙古活佛開口道:“或許天師道樓近恆的紫微鬥數能夠佔卜一二。”

 “那就傳他來。”錢庸皇帝親自前往放置九龍儀的宮殿中去,果然見著中央的水銀柱回落一大截。

 負責祭祀打理的小太監跪著地上,不敢亂動。

 錢庸皇帝看著九龍儀,良久不言,不知道在想什麽。

 但是當著樓近恆進殿,給錢庸皇帝磕頭行禮之後,那錢庸皇帝才道:“愛卿,你可能算出是怎麽一回事?”

 “陛下,這是大劫將至的情況。”樓近恆道:“並非國體有礙。”

 “當初定國之時,言說三百年國統,這才幾年?”錢庸皇帝道:“有什麽劫?”

 “此劫不從內起,而是外患。”樓近恆道:“前朝當年為圖江山永固,斬盡中原龍脈,因此地氣轉移,逃往關外,滋養出黑龍來。”

 “今朝也有此患。”

 “呵呵,關外,便是朕滿朝龍興之地,難道還有偽龍不成?”

 “陛下當知,重洋之外,另有國土,當年欽天監便有洋人為官,還有外教天主教,當初鄭和下西洋,還帶回來麒麟……”

 “我中原之地,原位世界中心,而今卻又不是了……”樓近恆大膽開口道。

 錢庸皇帝冷靜道:“你的意思是,朕的敵人不在這裡,而是在海外?”

 樓近恆點點頭:“臣原先看過一本叫做馬可波羅遊記的西洋,他將我中原之地,描述為地大物博,遍地黃金財寶的一個地方,近年來許多傳教士,從海外而來,在福建,廣東,沿海一帶,建立教堂,那些傳教士也隱隱透露,對我朝的覬覦,屬實狼子野心。”

 錢庸皇帝冷道:“確實,最近也有折子上來,讓朕管管洋人的事情。”

 “不止是洋人, 還有福壽膏。”樓近恆道:“近年來,抽大煙者,越來越多,陛下應該嚴禁才是,此物能滋神,但卻內蘊邪毒,本是治療癲癇鬼證之藥,如今卻成了消遣快活之物,已經泛濫……”

 錢庸皇帝冷道:“那就宣布海禁。”

 滿朝海禁自順子皇帝時便開始,一開始是為了防止鄭成功之類的海外勢力坐大。

 後來是許多百姓逃離,下南洋出海務工,甚至在海外參與建國,於是呼朋喚友,逃出去了許多百姓。

 康麻開海之後,海貿繁華一度超越前朝。

 等著後來成立廣東十三省,發放海貿牌子,倒是添了許多銀子,但滿朝政府,不和海外交流科學生產先進技術,反而越發被洋人看見表面繁華,內裡空虛的真實情況了。

 只是不想竟然此時,錢庸皇帝怕海外龍氣乘犯,再次提出禁海的命令,陰差陽錯,反而順應了歷史。

 7017k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