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聊齋子不語》104 先天8卦,大劫末運
林著明隨後又跟樓近恆說了邪財神押花會之事。

“伐山破廟乃是我道應做之事。”樓近恆道:“此等邪神,破民傷財,犧牲祭祀,永不滿足,只是一直流毒不止,惡癰之疾,解其表,不能根治其裡。”

林著明深有所感。

等著二人席地而談,便難免論到今朝。

本來交淺言深乃是大忌,更何況是初次見面,其又是天師道龍虎山當代宗師。

龍虎山的骨氣,歷來與孔氏相同,萬世降表。

但樓近恆似乎十分不同,言辭大膽,絲毫不顧忌一般。

“今朝百年大運已過,乃是盛極轉衰,如今四萬萬國民,只怕又要陷入水深火熱之中。”

“師弟雖然得一時雨,然此時此刻,非彼時彼刻,除卻一地,更有千地,萬地,非法所能救,非神通降世所能度。”

“貧道雖然有行雲布雨之符籙,卻有所製,不可胡亂行職。”

“今觀師弟這裡,所立新神,雖然稚嫩,但依稀可見,乃是我龍虎山正一盟威秘術,若非天授香傳,除非下任天師,不可能習得。”

“師弟還沒有授籙吧。”樓近恆道:“那便不必授籙了。”

林著明:我錢都交了,怎麽又不要授籙了?

“籙乃仙籍,但也是束縛,師弟既然可以自己彈劾鬼神,自持秘籙便可,又何必做那傀儡呢?”

“師兄為何言此?”林著明還心心念念想著授籙呢。

“當初洪武大帝當和尚授戒疤時香滅,你可知為何?”樓近恆問道。

林著明一點就透,好啊,這是在暗示自己什麽?

林著明也不一味裝糊塗,直接問道:“以師兄的角度看,此時當有何種變革。”

如今是錢庸五十年,便是1785年,離著一八四零年,也不過只差五十五年。

此後喪權辱國,割地賠款,百年屈辱歷史,便直接開始。

此時正是風雲際會,國運由盛轉衰之際,若有草莽潛龍,怒而揭竿,或許能有一線希望。

樓近恆是天師道的高手,深諳此劫運之道。

天師道傳承,八八六十四卦,演盡而絕。

八卦最後一卦為未濟卦,表面意思是未能渡過河,以此喻事情尚未完結,還要向前發展。

這正是一段前程未卜的大卦,代表自秦漢以來,一個天地大輪回的更始替換。

三十年一運,一運一卦,八八六十四卦,便是一千九百二十載。

此為一個劫運輪回。

一千九百二十年前,秦始皇帝開辟秦朝,創立封建王朝。

又一千九百二十年前,夏啟立下夏朝基業。

再一千九百二十年前,伏羲演繹八卦,演繹三皇五帝……

八卦演繹,無窮無盡,未濟卦後,自會重演第一卦,也就是乾卦,此時萬象更新,當有星星火焰燃起,以示希望。

但是每每此時,便是無窮無盡的黑暗,也是天機最為混淆的時刻,當然也是能人倍出,風起雲湧之時。

如秦朝未統一之前,有先秦諸子百家之流。

樓近恆深諳此道,便開口侃侃而談:“師弟,你覺得這是一個怎麽樣的世界?”

“天庭,地府,神神鬼鬼,舉頭三尺有神明,但你有沒有想過,這其實是一個囚籠?”樓近恆透著絕望的氣息開口道。

林著明心中也有些壓抑起來:“天地如烘爐?”

“生靈之命運,其實一切妖魔鬼怪仙神之糧草。“

樓近恆開口道:“天上的神仙要香火,地下的鬼魔要魂魄,中間的妖怪吃血食。”

“他們能從香火,從魂魄,從血食之中,提取一種名叫造化的東西,

造化玄奇,可借假修真。”“所謂奪天地之造化,侵日月之玄機,便是如此。”

“因此天神視生靈為羊羔,並徐徐放牧。”

“妖魔鬼怪則視之為血食,是為肉菜,生一批,割一批,如同菜園。”

“人乃造化之玄妙者,產生命運變化十分可觀,因此類定為萬靈之長,但其實只是菜地裡的青菜,或者牧場裡的羔羊。”

“而人間帝王,或只是他們的棋子,所謂天命入懷不過如此。”

“此前,也有人反抗過上天,但下場淒慘。”樓近恆道:“你可知顓頊大帝絕天地通,砍伐建木之事?”

“那便是覺醒。”

“你可知我祖天師,封印六天故鬼入酆都之事?那是封魔。”

“自萬民蒙難,禮崩樂壞之後,便有許許多多之人,覺醒了過來。”

“他們紛紛追求於如何掙脫束縛,跳出樊籠,超脫彼岸。”

“這其中,最為出名者,便是諸子百家。”

“百家修行,便是各自得出脫離天地牢籠的學說, 道統。”

“我道家,他儒家,都是此道,道成而為聖,自超脫彼岸。”

“諸子百家,第一劫運以法家奪大一統之秦,本可超脫,然祖龍死而天下崩,終究二世而亡。”

“漢承秦製。百家爭奪一尊之位,乃是儒家獲勝。故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但漢儒風骨,如今早已不存。”

“漢末,禮崩樂壞,儒家漸漸不可引導主流,乃於魏晉南北朝之時,五胡亂華,妖魔收割,我之漢民,百不存一,幾乎絕種。”

“在此間玄學漸興,我道道教為之正統,祖天師開,然道家之超脫為少數之超脫,不得大世之超脫,超脫不得,甚至許多人曲解我道,令我道孤……”

“此時又西土外來之佛學,數代翻譯佛經,集合他哲之思想,於中土大承佛教之超脫道統,於隋唐二代鼎盛,誕生禪宗佛法。”

樓近恆道:“自此又勉強恢復我漢家正統,也自此劫運鼎盛。”

“盛極而衰,便有安祿山之流亂世,又陷入了極為混亂的妖魔收菜的時代,比之五胡亂華有過之而無不及……”

“自此,歷代先賢已經失敗數次,因此便有集合三代先賢失敗之經驗,集合佛道儒三家之理念,自漢儒舊經上,發展出新道統,為新儒家。”

“新儒迂腐,漸入魔道,反而愚民,令其馴順。”

“因此脫胎於新儒,便有心學問世,乃是五百年之聖人。”

“然天數不及,證道難也……

“乃至建奴入關,以軍機治國,廢除風骨,又至於禮崩樂壞,妖孽橫生,再難出聖……”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