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三國從益州開始》第439章 出使
劉巴、李嚴,能名留史冊,並於三國上為劉備大加重用,今又得諸葛亮舉薦,無論其他,能力定然絕佳。

 劉釜是以好奇,諸葛亮會為之推薦第三人會是誰。

 觀劉釜朗聲問罷,認真傾聽。

 諸葛亮肅容,回道:“亮之薦三,乃是山陽人伊籍伊機伯。

 機伯同劉荊州為同鄉,才學通達。

 少時,即來投效劉荊州,但因荊州之地方大族干涉,另有劉荊州未於之重視。

 機伯是以同樣鬱鬱不得志。

 亮離開時,機伯正於隆中拜訪水鏡先生。

 亮邀之於舍,其是以表露出入蜀投奔使君之意,令請照顧。”

 伊籍!

 劉釜心裡有種說不出來的感覺。

 諸葛亮所推薦的劉巴、李嚴、伊籍,無不是三國時期,劉備之重臣,且同時編制了《蜀科》。

 時下,劉備還未宣布歸入劉表之下。這數人,亦未投入劉備帳下。但看諸葛亮與三人皆以相熟,今又薦之,可不正是天助?

 有此三人,皆以為蜀外士,若是請來州府,以之聲名,提拔用之,自能重建益州政治割據,助力治理。

 同時,劉璋過去兩年多,對益州本地士之打壓,正是讓益州士元氣大傷。他今次接受地方推舉,給了些甜頭,今有諸葛亮之勸諫,入局者迷,也是時候適可而止。

 心有定計,在諸葛亮話一落,劉釜即出言肯定道:“孔明薦之三人,我皆聞得大名,以為人傑!

 但於之相請入蜀相助,可惜多處於蜀外,我想親請,且不得離開。依孔明之見,誰能擔當此人?”

 諸葛亮聆聽罷,為劉釜毫不猶豫接受他之推薦,是以欣慰,沉吟道:“亮以為,子敕可擔當此任!”

 諸葛亮這次推出之人,正是能言善辯的秦宓!

 其話落,略一頓,補充道:“此外,明歲正旦大朝會,使君以領益州,而朝廷遲遲未許。

 使君可借子敕出蜀之機會,於蜀外名士相請後,北上許都,以覲見天子,行以供奉,聯系朝臣。

 只要處理得當,曹操時下注意力全放於袁氏,定會允之。”

 諸葛亮考慮的非常周到,劉釜自領益州牧是一回事,以人心所向,眾望所歸。然,無論承不承認,許都朝廷,以為大漢之朝廷。得之直接任免,才能回歸正統。

 劉釜不斷頷首,沉吟道:“以子敕前往,行此中事,以為佳妙!我即以孔明之言,並讓之來年正旦於許都拜見天子!

 還有一事,交州士公,以領交州牧,素與我交好,陳公,另有南海太守,能於荊、揚之地,進展順利,以取大勢,離不開士氏背後協助。

 但於士公,士氏一日不歸心,未以表明態度,相當於益州南門戶,處於動蕩之間。

 孔明認為,我與士氏之關系,當如何處理,才能解此憂患?”

 劉釜直接問出了他今次正想召諸葛亮,以做商議之事。

 盡管因父楨之原因,士燮同他以叔侄友誼,私交不錯,常有信來往,多以幫助。但士氏內部,態度模糊不清,與他結好時,又聽許都之名,並與江東孫氏、荊州劉表皆有來往。顯然是打算做個搖頭草,於諸勢力內周旋,獲得最大利益。

 這正不符合劉釜之利益。

 諸葛亮在聽到劉釜之谘詢後,面色一動,回道:“使君若想士氏歸心,以將交州大部名義歸於使君治下,實際並不困難。

 士氏當下之北側,為使君交接,使君已經扼守住了他們北上之路。

 他們之所以遲遲未有表露明確想法,除了許都朝廷、劉荊州、江東孫氏對之拉攏外,更主要的,則是在於使君沒有給他們足夠之利益保證。

 今次子敕正要南去,於交州而上,使君正可與士氏談判,表露心意。

 除此之外,亮以為,使君可以同士氏聯姻……”

 說到後面,見劉釜臉色略微一變,諸葛亮道:“此中聯姻,是以讓使君之於劉氏,同士氏交際。

 此為亮之陋見也!”

 諸葛亮這話的意思很明確,那就是同士氏聯姻,不需要劉釜親自下場,以豐安劉氏同交州士氏成為姻親關系,加深雙方聯系。

 當然,諸葛亮未說完之言在於,若益州牧劉釜能親自納娶士氏女,便以為妾室,效果更佳。

 但於根本上,能讓士氏徹底臣服,還是在於劉釜之權勢手腕,以及未來之廣闊願景。聯姻只是輔助,錦上添花,但於世家大族,各方勢力中以為常見。

 而於實際上,自得漢中,但看張氏歸心後,為安益州,為定天下,劉釜本人於個人的政治聯姻,從最初之有些心底排斥,已經慢慢接受。

 劉釜輕輕頷首,道:“往交州,即讓子敕順道,個中事務,這兩日州府做以商議。

 至於聯姻之事,也可由子敕前去,看看士氏之反應,不需著急。”

 諸葛亮道:“諾!亮即日,即同景公、子敕、公理等人,商議詳細條件,並以計劃子敕正旦大朝會諸事。”

 ……

 九月,秋高氣爽。

 不僅農事繁忙,官寺同樣忙碌。

 九月中時,益州牧劉釜,在綜合屬僚意見後,開創性的設置了監察從事,以行督管州郡官吏之責。

 察曹之每歲統計反饋,更將納入到官吏考核之中。

 並以軍師將軍諸葛亮,領察曹,在助劉釜料理州府要事外,以監察從事身份,監察州郡百官。

 同樣在九月中,從事祭酒秦宓,受劉釜之命,攜之私信,走南中出蜀之路, 打算先下交州,後上零陵,再至襄陽,進而北上許都。

 同行官吏者,共計十多人,以州府吏充當。

 對於秦宓所往交州,進而繞道北上許都,目的為何。

 很多益州官吏,即便沒有參與州府核心議事,但也能猜到一二。

 顯而易見,這是益州牧在一月前,以使聯系袁氏,孫氏,劉表,劉備後的又一次外交行動。

 結合交州士氏,定是打算贏得士氏正式歸順,以安益州南門戶。

 前往許都,自是為益州牧於天下正名!

 曹賊當道,袁氏危亡,但益州有劉釜,荊州有劉表,九江有劉備,此皆為大漢宗室。

 且以劉釜之崛起,並有超越劉表、劉備之兆,讓更多心懷漢室之人,看到了希望。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