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日,劉釜以暫領南中軍政之事的平南將軍身份,親自出面參與了匠營司於滇池城內的落地儀式。
匠營乃是劉釜結合南中軍事民事發展實際,在原安夷匠作坊的基礎上,擴充而來的產物。
早在歲初的時候,劉釜即打算增設司門,以作專門運作。在成功奪下滇池後,他除了讓泠苞負責屯田外,另有開墾匠營之所。
直到今日,南中多郡地之匠工才集中遷入。
因事關重大,劉釜暫自領主緣之職,以當前肩負益州郡郡丞的許汲為副手,在料理郡中之事的同時,幫之料理匠營運行之事。
於匠營之內,其中分為三部分,一部分為軍匠,專門督造盔甲、刀劍、並行研究攻城器械,以軍事用途之匠工。此中匠工,亦是保密最為嚴苛之輩。
另一部分,則為官匠,是以為專職於官寺之官匠。如當下之鑄幣、包括勳牌製造之事,屬於官匠需做之事。
第三部分是專門用於農事之普通匠工,則屬於登記在冊,並為官寺安排,建造農具、水利之器的匠人。
前兩者,因有嚴格約束,是以為官寺之為匠籍,其不許長於農事,官寺於之有眾多補助。同時,對於匠工的家庭有嚴格要求,自要考察其之家世,或有不法之事者,且需嚴格保密。
擁有匠籍者,在享受官寺優良補貼,衣食無憂之下,若想脫離匠籍,按照負責之事重要程度,需要提前數年進行申請,且在脫離匠籍之後,另不得離開原籍,且一直遵守保密規定。
劉釜深知技術發展之重要性和保密性,尤其他在匠營完善後,或以後世一些軍械等先進技術,以指導匠工製作時,以增強己方軍械性能,更需注重保密。畢竟,技藝者,亦為利器也!
若是於敵方泄露機密,被用於自己,那才是大壞事!
而上之於三者分類,有借鑒明之匠籍制度。
但對於匠籍者,劉釜倒沒有像唐之於“番匠”和宋之於“當行”,包括明之於“匠戶”那般,以世代襲之。
在之看來,於匠工之家,當有個人選擇之權。而以官寺之於匠工之優渥,想來者,自會來爾,便是技藝超群者,更能得俸祿獎賞,又何愁優良之大匠,不聚於麾下?
當然,此中之匠工製,為聚天下匠工,以為暫時之策,隨著後續之發展,自會做出符合實際之改變。
且結合三方實際,匠營之所在,也分外三個不同區域。軍匠營建址處於滇池城東北谷底之中,此地連接南中多地道路通順,便於各種鐵、銅材料之運輸,更利於安全保衛,匠戶安家之用。
官匠營居於旁側,專為鑄幣等多方官方之事,亦有大片田畝,共匠戶使用。
民匠營則是直接在滇池城西南不遠,以做農械研究、修建、修理之用。此中對於匠人沒有過多要求,便是家庭可處於不同鄉亭,其可自有經營,而於官寺之間,處於一種半義務半雇工之形式。
在匠營成立五日後,也就是六月初六清晨。
劉釜率部,於許汲陪同下,先往軍匠營視察。
當下軍匠營之在籍者,共計三名大匠,二十二名中匠,以及六十七名普匠。大匠者,是以為技藝厲害之輩,更於打造諸事中,開創獨特辦法,以為有功之人。而中匠者,能行以單獨鑄造某種器物。普匠多是為學徒,以為匠營的儲備人才。
當劉釜來到軍匠營的時候,所有匠工在本地駐守將領杜成的相召下,全部於匠所外進行等候。
當來到軍匠營外圍,首先映入眼簾的,乃是成片之農田屋舍,此為匠工之家也。另於道路一畔,還有專門之庠序,以作匠工家庭子弟蒙學之用。
即是之前,為將軍府所召而來此的匠戶,在看了此地之條件後,加入者,無一人離開。
一直往裡,能看到有兵士用以瞭望之角樓,是以為軍匠營之第一關卡,防范敵方斥候之探查。當下南中軍匠營尚不出名,但於將來,若是其中之器件,應用於戰場之上,誰又能保證不會引來旁人之窺視?
在連續通過兩道關卡之後,終於到達了兵器之建造核心區域。可見之此地,多有煙火升起,以為鍛造鐵器等物件之用。
而在往前的空地上,有上百人正聚集於一起。
時下正是陰日,天色亦不炎熱,能看之在交談,以為討論鍛造之法,其中兩個老者,正因爭論而面紅脖子粗。
“將軍來了!”
有人口呼一聲,很快所有人皆將目光望向了邊緣的大道上。
劉釜今日未穿袍甲,以儒袍示人,便是於馬上奔馳間,也很清爽。
待縱馬臨近後,他先數丈停下,然後快速走向匠工前側的幾人。
其一者,正是劉釜當年為安夷長時,即於交州請來的大匠蒲漣。
蒲漣年有五旬,本為蜀地人,出自工匠世家,二十多年前,方移居交州。當日以左棟開辟糧道,通行交州,為請蒲漣一家入南中,有不少運氣成分,其中可是花費了不少力氣。也幸而有士燮之同意,否則當日,便是蒲漣願意入南中,士氏也不會放過這麽一個在交州大有名氣的匠人。
先前贈予軍將之刀劍,正是蒲漣所造。
而在面見蒲漣後,劉釜當即不以位尊,當即見禮道:“蒲公, 身體安否?”
蒲漣面色慈和,與方才的形象大相徑庭,笑道:“勞將軍掛念,老朽這些年來身體健康,將軍於老朽之家眷救贖,老朽一直想攜自當面感謝,可歎未尋機會,今次老朽當以謝之!阿元還不快來拜見將軍!”
蒲漣所說照料之事,同當年其選擇接受劉釜邀請入南中有很大關系。而此事與其獨子蒲元更是息息相關。
蒲元乃是蒲漣老來得子,年不過弱冠,六年前,方十四歲的蒲元因路見不平,打傷當時的鬱林郡功曹掾薛辛之子,導致其身體癱瘓。便是身為大匠子弟,加上薛氏為鬱林本地大族,同士氏交好,亦難免責罰,薛氏更是想之以死贖罪。當時的左棟念及劉釜言之匠工諸事,遂幾經周折,借劉釜之名,親於士氏商討,和薛氏周旋,花費巨款,才助蒲元免了死罪。
從此處講,劉釜正是蒲元救命恩人。
蒲元長得不算高大,卻是黝黑壯碩,由人群中走出後,當即拜倒:“蒲元謝將軍當年救命之恩!”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