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三國從益州開始》第423章 蜀對(上)
秦宓、嚴顏等人,隨後在劉釜介紹下,與諸葛亮相識。

 在前側眾人寒暄之後,劉釜又親往後方馬車,面見妻子。並以友人身份,隔著馬車,問候了諸葛亮妻子黃月英。

 這番停留,約莫花費了半個時辰,趁著天色,一行人又一同啟程,往成都城而去。

 途中,諸葛亮態度和善,言語大方獨到,聞其名,未見過其人的名士秦宓,嚴顏諸人,心有多有感懷:

 常聽劉釜說道諸葛亮,且見前番戰時,也多虧於後運籌帷幄,今即見之,感覺真人比傳言更為優秀!

 此當為王佐之才也!

 便是後幾十裡,行程未有停留,但抵達成都城時,天色已經大暗。

 一應人等,要麽往驛舍安歇,要麽返回各自家舍。

 劉釜將妻兒迎回於成都的劉宅之內,這些時日,他雖常住於官舍,但昔日就已購買的劉宅,這些年來,一直有人打掃,未有變動。

 諸葛亮本欲攜妻子住在官舍,但劉釜親握其手,相請之夫婦於劉宅緊鄰的別院居住。

 考慮到諸葛亮攜家眷到來,這也是劉釜早半月就讓人為之準備的官舍外之住處。

 夜幕下,劉宅仆從按照主人劉釜吩咐,早早準備起了家宴。

 並估計時間差不多後,劉釜親上門相邀。

 考慮到明日還有大宴為諸葛亮接風洗塵,這次家宴,真以單純家宴相待,亦未邀請嶽翁景顧等人,以免與宴者拘束。

 相陪者,也只有妻兄景豐,妻從弟景天,及族從弟劉順。

 其中,劉順為劉曦幼子,今歲受父親之命,於許都趕來蜀地,為劉釜相助。

 從旁看去,都是同齡人,亦為親眷之屬。

 諸葛亮父母早亡,至親僅剩兄長阿姊,於蜀內更是舉目無親。劉釜此舉,是直接將諸葛亮當做親人一屬。

 待諸葛亮夫婦到來,黃月英被景文茵親迎往後宅同宴,劉釜即於宴舍,將景豐等人介紹於諸葛亮。

 景豐年已過三旬,處事經驗豐富,時下,正為劉釜所請,擔任蜀郡郡丞,劉順則是成都令,景天則以委派為護安校尉,以護成都安危。

 劉釜本人,除過自領益州牧外,還領蜀郡太守一職。而實際上,於蜀郡郡務,還是有勞妻兄景豐比較多。

 至於蜀郡基層郡吏,皆以為經驗豐富之輩,又為地方大族推舉聯系之紐帶,除受人告發,違法亂紀者,同州府基層吏一樣,劉釜未有多大變動,但於軍權,劉釜自要牢牢把控在自己人手裡。

 在來時路上,劉釜已經事先告知了與宴之人身份,而在廳舍內面見這些人時,諸葛亮未有應劉釜厚愛托大,皆一一拜之,給人以謙虛有禮、從容不迫之感。

 家宴之內,不以位尊,劉釜親以把酒言歡,且多為同齡人,是以整個宴舍過程,氣氛非常友好,各以出口成章,博才多藝,談笑風生。

 劉宅後舍,景文茵亦是端莊大方,將黃月英介紹給得邀來的兩位妻嫂,另有從弟之妻。

 男人或聊國事,女子多聊家中長短。但無論景文茵,還是黃月英,以及舍內其他女眷,皆以為名門之屬,談笑間,不由得會回歸學問,各有所得,關系洽合。

 內外之家宴,皆以熱烈,至人定才結束。

 劉釜、諸葛亮,景豐、景天、劉順,此五人者皆有微醉。

 明日正以為休沐,但因前線隨時可能爆發之戰事,眾人毫不敢懈怠,即於劉釜相留,也在宴後,紛紛攜家眷而歸。

 諸葛亮則被劉釜單獨留下來。

 正好,諸葛亮有事同劉釜單獨相告。其中之言,為諸葛亮思襯一路之言,正以有關劉釜所處之局面,更以為天下大勢,將來之出路。

 諸葛亮為劉釜請入之地,正是私家之書舍。

 書舍之內,但因劉釜這數月方便辦公,不常歸來,即是書冊也是早些年放置,為仆人時常打理,雖乾淨,但總體看去,卻有些空曠。

 只有案幾上,放著的簡牘非常醒目。

 此中簡牘,正是得曉劉釜今夜不會歸於官舍後,州府記室讓人送來的。其中多以事關緊急,可以想象,只有劉釜將此中內容,處理完全,才能入眠。

 自踏入成都以來,實際上,一向注重睡眠,注重身體的劉釜,時常之夜間休息時間,並不超過三個時辰。

 這般之態下,讓人難免有些疲勞,可也無可奈何。畢竟一些事情,如州府吏,或是屬下部將無法抉擇,最終還是要需要決定。

 即身處其位,他總算有些明白,歷史上為何多大業未成、英年早逝之輩。

 諸葛亮得邀入後,第一眼看到也正是這些文牘,處於南中將軍府數月,他本人是最能理解此中情形。

 但見此,仆人剛將茶水奉上,退出離開後,於劉釜想請落座後,諸葛亮本想與劉釜傾心交語,即看向文牘,思緒一轉,皺眉道:“這是今日於使君送來之文牘?

 當以緊急罷!

 勞一州之事,使君真以受累才是!”

 劉釜苦笑道:“知我者,孔明也!

 但其中之事,非我而不決,不得不如此。

 孔明今至,終可為我分擔憂患,此我所慰也!”

 諸葛亮將拿起的茶杯放下,指著文牘,道:“能得使君信任,為亮之幸。

 亮今日本有言與君道,若是使君不棄,不若亮助使君,共以處置完此中文牘?”

 劉釜聽此,面自帶喜悅,起身一禮,道:“善!

 孔明今至,即如此操勞,釜心難安。

 但孔明為我摯友,既然心意已決,釜再拒之,甚是不美。

 多余之言,即以見外。

 遂有勞君了!”

 諸葛亮起身回禮, 道:“能為使君助力,此亮之幸耳!

 使君現在即開始罷!”

 隨之,沒有叫仆從幫助,劉釜聯和諸葛亮將旁邊的小案往前搬來,以做並攏,兩人促膝而坐,再將文牘分之。

 各於一側,處於燭火下,各自拿起簡牘開始處理。

 二人每有難決之事,以做互相探討。

 案幾上的文牘,以可見速度減少下去。

 一共花費了不到一個時辰,即以處理完。

 此時,天色已到了半夜,二人皆無困乏之意。

 仆從是以打著哈欠,換上了新的茶水。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