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三國從益州開始》第263章 書信
  “十一月初八。

  呂布、高順,共率五千人,迎擊曹軍與下邳城下。

  陳宮依先前之命,同時開啟城門,以大將為魏續為先鋒,於大將後撤、宋憲等人掩護下,將呂布夫人嚴氏等一應家眷送出城外。

  是日正午。

  曹操以徐晃率八千人繞北面戰鬥,其與大將曹洪率一萬人出南部攔截。另有曹仁由厚丘殺來的五千人,於禁破良成北來的六千人。

  最終,經過半天一夜之激戰。

  及次日清晨,呂布精疲力盡,再有從城內奔出支援的宋憲等人陣前反叛,為曹軍大將徐晃斬於下邳城南十裡坡。

  唯高順、陳宮死戰,終於率重新集結之千部人馬,攜呂布家眷,突出重圍,逃往夏丘。”

  以勇武揚名東漢之末年,又以背信棄義、真小人而受世人唾棄的呂布呂奉先便是這樣結束了如此一生。

  竟忍不住讓人唏噓!

  若是其人能改變個人性格,重塑信譽名聲,又是否會是另外一種結局?

  劉釜於案幾,將手中的軍報放下,拿起了鄭向的另一封親筆信,沒有第一時間閱覽,而是望著窗外鵝毛大雪,思緒有些飄忽……

  呂布是十一月初九,戰亡於下邳。

  負責許都方面軍情奏報的鄭向,是十一月二十四日,花費近半月之久,快馬加鞭將此詳細戰情轉由成都,送到今駐扎在南安的劉釜手中。

  當劉釜收回目光,繼續讀下去,見鄭向信中還到,他通過於淮陵一帶的隱藏青衣衛打探,陳宮與高順,攜呂布妻兒幼女,突圍出下邳後,於夏丘並未久留,甚至在逃亡袁術兵力范圍後,亦是帶領千人殘部直接南下,觀之目標方向,亦非孫策佔有的江都。

  鄭向猜測,乃是交州!

  很顯然,陳宮比不看好呂布,更不看好袁術。

  呂布於過去數月,於南面袁術“抗擊傷害”下,好歹是面臨曹操一部人馬。

  現在呂布敗亡,袁術面臨的是曹操、劉備,孫策的三面之擊。

  便是在劉釜看來,剛剛自立為帝的袁術,恐活不過明年春天。便是不知孫策和劉備會否聯合,於袁術後,提前形成同盟?

  而陳宮等人逃向交州,這是讓劉釜沒有想到的。

  陳宮是個有才華之人,更是為曹操建立班底貢獻了巨大力量。

  但曹操徐州之屠,另有對兗州名士之殘害,多有陳宮之好友,加上曹操之多疑,讓性情剛烈正直的陳宮直接叛出,選擇輔佐呂布這等武人。便是呂布勢弱,屢次想過投降,陳宮也是斷然拒絕,並以勸解。

  足以可見,只要不死,陳宮是能將“抗曹”事業進行到底之人。

  不論東漢末與三國,多少人對陳宮之評判。劉釜根據熟讀之典籍,認為明時,作為泰州學派一代宗師的李贄所言最合時宜:陳宮之智亦足與操相敵,但布不能用,亦未到出神入鬼妙處!

  且觀交州之地,當下盛行兩股勢力,一股是士氏的本地大族勢力,另一股則是在劉榮加入,並接受諸多南下流民後,擴充起來的外來與交州內部聯合勢力。

  後者尚屬弱小,但有流民百姓作為依靠,生命力頑強。便於十一月初開始,人馬不斷擴充,尤其在從安夷運輸的一批兵器的補充下,常備守衛之部就發展到了一萬四人。

  伴隨而來的,乃是劉榮、呂岱、左棟於南海郡的聲浪越來越大。至目前,如江淮為戰亂饑荒所困的百姓,亦是拖家帶口南下,為尋立錐之地。

  陳宮、高順若是按照鄭向打探的那般,南下交州,最有可能加入依托之勢力,便是他讓族兄劉榮建立起來的交州新興勢力。當然,士氏也有可能。但士燮等人,並無開拓之意,亦無抗曹之心,陳宮又如何願意屈就?

  相反,劉榮、呂岱,左棟屬,是高舉劉釜興漢旗幟,當下雖未直接表明同劉釜的聯系。但內部核心將領,全然皆知。甚至如左棟,希望如當年在安夷縣寺的那般願景,讓劉釜早日拿的益州主導權,以使益、交二地連為一片。行以大義,召集更多人加入進來。

  且對於陳宮這等頂級謀士,高順這等忠勇之將,命運為之改寫,即入交州的話,便是他們不主動來投,劉釜也會讓人主動聯系的。

  以後便是享有益州,連接交州,近取漢中、涼州,但最終還是免不了和謀士名將如雲的曹阿瞞硬碰硬。

  戰情緊急,軍報緩慢之下,他所需的,正是有更多謀士將領能在大方向,依情況不同做出靈活調整,為之攻克之地防守,甚至主動進攻。

  同時,呂布之敗,給他尚未完全打響的南中戰事,敲響了警鍾。呂布失信義於天下,故而亡也。

  他劉釜今去南中,與此相關,在打敗叛亂豪族後,最重要的當屬取信南中之民。在交州局勢未定,流民未能流入南中前,如何取信南中本地夷,即成為一個必須重點思考的問題。

  劉釜執筆,打算先於今日,給族兄劉榮去明厲害,言之若是陳宮等人南下,但盡力請入。

  “釜問兄安!

  今曹操席卷徐州,江淮有危亡之勢,為避戰亂之民,或將大量南下……

  其二者, 依弟之消息,呂布敗亡,陳公台多半率部南下交州,兄當盡量挽留也!

  ……”

  給劉榮書畢,劉釜將之放於案幾旁側,等待晾乾。

  便於片刻間,他又拿起了另一片紙張,現在既然提前得到消息,即當未雨綢繆才是。

  劉釜執筆,開始給或將來往交州的陳宮和高順書信。

  與陳宮信中,他盡舒對漢室興衰之歎,表明匡扶之志,另以部分南中計劃透露之,且道盡曹操挾天子以令天下,此為賊竊之舉。

  “前有高祖兵誅暴秦,又有世祖開創中興,至於今,曹操不顧漢室,是為漢賊,統治君意。

  便是如前番許都之命,釜即見天子之印,另有天子親書,本不受之,但焉能違也?

  我痛惜流涕!

  今逢益州大變,劉益州無進取之心,亦有亡平叛大軍之意,此釜之心痛也!夫以德報怨,求問心無愧。

  漢之微亡,匹夫有責。

  且釜為漢室宗親,長沙定王一脈,雖不才但平南中,為安天下百姓,當以誅滅此等亂臣賊子為己任,匡扶漢室江山。

  陳君乃高義之士,錚錚漢臣,請君助我!”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手機版更新最快網址: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