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大唐開局震驚李世民》第一百六十三章 絕對是位大能!
原因很簡單。

 就是兩個字,沒錢!

 物質條件不具備。

 你要因材施教,總得有教材吧?

 得有先生教吧?

 教材得花錢吧?先生得用銀子請吧?

 所以你看,百姓熱情不大,官方要照顧每個郡縣,那國庫的銀子又不夠花。

 這種情況,你說能怎辦,肯定就只有……啊就涼拌。

 這都是多少年的常識了,雖然所有的儒生都在嗟歎這件事,但誰又能真的解決呢。

 然而這一次,王福疇忽然反應過來。

 最近……先是筆墨紙價格暴漲暴跌。

 最後穩定在了一個極為低廉的價位,百姓人人都能消費的起!

 教材問題幾乎可以算是解決了!

 第二,則是師資問題。

 這個問題以前是問題,但現在還真就不是問題!

 因為有了科舉,尋常農戶家的子弟即便有疑慮,但條件好一點的肯定都想讓子女去挑戰一把,節衣縮食也要供一供試試,畢竟俸祿收入確實比種地高不少啊。

 而……大部分士子都需要節衣縮食,意思就是他們多多少少還是存在缺錢的情況。

 而隨著科舉多起來的這部分士子,那可不就是最好的蒙學先生嗎?

 如此,

 朝廷國庫,幾乎不用怎麽動。

 只要主持一下教材編撰,利用廉價的紙張價格做低書價,推廣到全國就好了,這點錢在如今這個紙價下簡直不算一回事。

 如此一來……這豈不就實現了孔聖當年念茲在茲的畢生願望???

 這可是潑天的大功德啊!

 不但青史留名,搞不好還會被百姓世代歌頌。

 這榮耀簡直了!

 王福疇簡直懵逼。

 能想到這裡的人,絕對是位大能!

 而另一個點子……

 報社!

 也就是刊載文章,印刷發行報紙的機構。

 刊載文章不必精妙,但一定要有趣,要有各種各樣的知識,相當於一本只有一張紙的雜記。

 這樣的文字體裁,能做到什麽?

 引誘對讀書興趣不高的百姓,都來識字!

 當今天下之百姓,平日裡除了勞作,幾乎就沒有什麽娛樂。

 唯一的娛樂,也就是在村口蹲著,和附近的鄰居們侃大山,聊聊東家西家的家長裡短。

 而報紙這種體裁,幾乎就正好切中了百姓的這種需求。

 想看家長裡短,了解各種新鮮事?

 那何必蹲在路邊聊天吃灰,看報紙不是了解的多多了?

 你跟人閑談,最多了解一地之事。

 但你看報紙,天下事可以盡知!

 這誘惑力可想而知!

 百姓但凡有些物質條件,就一定會想方設法的去識字,來閱讀這件東西!

 水不可堵,卻可疏!

 這種方式幾乎完美的解決了百姓有了閑錢,更願意享樂一下休息疲勞的身體,而不是讀書識字的問題。

 既讓百姓在勞作之外能得到休息娛樂,同時又推廣了文教。

 妙計啊!

 恐怕諸葛再世,也不一定能想出這種手段!

 手中的文稿,王福疇起初覺得標題太大。

 後面的的分標題,又是不明所以。

 然而待到讀完對標題的解釋,以及後面的論證。

 王福疇驚了。

 做出這篇文章之人,簡直就是當代管仲,這才智簡直是沒得說了。

 文章還沒看完,王福疇已然在心中暗暗打算,回頭一定要將這兩策推薦給陛下禦覽!

 不過看完後,王福疇更多的就是好奇。

 這稿子誰寫的?!

 讓我王某人逮到,我必給他上奏十二道奏疏讓他加官進爵!

 此時……

 幫王福疇跑腿的弟子帶著吃食回來了。

 “祭酒,您要的東西!另外消息也傳達給了……”

 “我知道了,這份稿子你還有無印象?”

 說著揚了揚手中的一疊稿件。

 那弟子一看愣了一下,接著便點了點頭,“祭酒,這正是學生在附近撿來的啊。”

 “究竟在何處撿來的?有沒有印象?還記不記得?快告訴我!”

 王福疇幾乎是咆哮了起來!

 這弟子一見老師這麽激動,頓時被嚇到了,“祭酒,學生也不知啊。這稿子只是學生撿到的,裡面的事情,學生決計沒有參與啊!”

 這弟子嚇了一跳,還以為內容是有關造反的。

 不然大祭酒幹嘛這麽激動?

 王福疇一皺眉,“你沒有參與?我當日知道你沒有參與了。”

 “你這孩子不過是國子監的新人,這東西明顯是”

 “不過這稿子作者,我等必須要找到。馬上通知國子監所有人,立刻回國子監集合!”

 “啊?祭酒,這……這天色都黑了,怎麽……”

 “讓你辦就快點去辦!哪來這許多話,聒噪!”

 這弟子嚇壞了,他來國子監時間其實也不短了,足足好幾年呢,只是不如其他一些老前輩。

 這幾年的時光啊,王福疇一直都是大家風范,幾時如此失態過。

 那幾張信函似的稿件他還本以為是什麽大逆不道的內容,但現在看來……大祭酒對這稿件十分欣賞看重。

 甚至到了火急火燎的地步,也要找出作者……

 這名弟子頓時後悔不迭。

 早知道當時就自己看看這稿子,預先就把作者找出來了,這人明顯是要飛黃騰達的節奏,早些結交豈不美哉。

 不過王福疇的話他可不敢多耽擱,當即去辦。

 不一會……

 整個國子監,無論是年老的主簿博士還是年輕的錄事學子,全部被叫了過來。

 所有人,無數道目光,此刻都疑惑的盯著王福疇。

 天都黑了,鄉間農戶們都回家老婆孩子熱炕頭了,這祭酒怎還把大夥全給叫來呢。

 這幅如臨大敵的神情到也讓他們緊張了一下,只是誰也想不明白,大晚上的能有多大的事,要這麽緊急的處理?

 這特麽是國子監,又不是烽火台……

 不過怎麽說也是祭酒有命,眾人倒也沒多做聲,大抵都面色平常的坐著。

 人群中,只有長孫衝滿臉焦急,目光瞟來瞟去。

 腦海裡只有一個念頭。

 尼瑪的,我稿子呢?

 我計劃書呢?

 我那麽大一本計劃書啊,才寫了個初步的大綱,怎就不見了……掉哪去了?

 便在此時,

 王福疇清了清嗓子,開始發話了。

 “諸位,今日邀請諸位,並非有意叨擾,實在是有一樁大事要辦。現在,請列位所有人,立刻謄寫一遍屈原《離騷》的前三篇,上交給我!”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