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刺宋羅生門》第18章 魔道善惡
  然而,那個被稱為老祖的人呢?

  不待陶弘景細想,隻一瞬間,隻感覺天崩地裂,高山朝自己倒了下來。地上裂開一條條口子,自己墜入了無底深淵,一種極為恐懼的感覺油然而生,冰寒入骨,心臟似乎就要胸膛跳了出來。

  眾人皆暈了過去。

  陶弘景醒來時,一位道士打扮的老人正在給唐錦療傷,劉景玉和鐵翻雲守在旁邊。

  原來陶弘景等三人因為中毒,失去氣力,無法抵擋幻術,便自暈了過去。而唐錦卻因為沒有中毒,自然而然產生一種反抗本能,導致唐錦所受的傷勢反而最重。

  唐錦昏迷了過去,老道士搖了搖頭。老道士鶴發童顏,身形高大而有些肥胖。

  "師父,師父。"劉景玉和鐵翻雲圍了過來。

  "玉兒,翻雲。你們怎麽又去惹你師叔了呢!"老道士帶著責備的語氣。

  劉景玉道:"這樣的師叔,我不會認的,是他先欺負我們的。"

  "唉,你師叔墮入魔道,為師多多少少也應該負上一點責任!你們沒有事就好了。"老道士一捋胡須,接著說:"這次如果不是我下山找你們,打聽到消息,你們便沒有這般快活了。"

  "是,是,一切都逃不脫師父的法眼。"劉景玉調皮的道,忽然又想起那幾個師兄弟來,不覺眼眶又濕了。

  "你們為什麽要捉唐錦呢。"陶弘景望著未曾醒轉的唐錦,質問劉景玉。

  劉景玉哼了一聲,道:"誰叫他騙走了我們的大師兄,害的師父傷心了好多年。"

  "你們的師兄叫??"

  "魯少棠。其實我也沒有見過,只是聽師父提到過。"

  "少棠,棠哥。"一切都連起來了,原來老道士便是魯少棠的父親,魯少棠應該就是破廟裡犧牲的"棠哥"了。

  劉景玉他們捉唐錦,也是為了打聽魯少棠的消息,為師父了一樁心事。

  陶弘景猶豫了一下,還是將破廟所遇的事情告知了老道士。

  老道士聽完,已經是老淚縱橫。

  原來老道士正是魯如班魯大師,而唐錦口中的棠哥正是魯大師的兒子魯少棠。

  十七年前,魯少棠一次去益州辦事,在金雁橋邊遭遇伏擊,幸虧唐錦相救,兩人情愫暗生。而魯大師覺得益州唐門行事古怪邪氣,並不同意他們的婚事。他們二人便私奔了,從此以後魯少棠便再也沒有回過茅山。

  魯大師望著遠處的山川,背影似乎緩緩聳動。

  唐錦悠悠的醒轉過來,看到了魯大師,輕輕叫了聲:"公公。"

  "我對不起你,對不起少棠。"魯大師回過頭來,看著唐錦,無比悔恨的道。他知道,唐錦也已有如風燭了。

  唐錦微微笑了一下,輕聲說出了一段故事。

  原來十七年前,唐錦和魯少棠私奔不久,便有了小孩。兩人隱居劍南,心想,等小孩大一些就回茅山,相信父親見了小外孫,或許就會同意了。

  然而天不遂人意,那年荊州刺史劉義宣起兵謀反,益州刺史劉敬之響應朝廷平叛,引起劉義宣反攻,於是劍南便成為了戰場,在殘酷的戰爭面前,人命變得無比渺小,生存成了最基本的追求。

  在劍南的一次戰役後,他們走散了,幾年沒有音訊,相互以為彼此都已經在那場戰亂中死去。

  唐錦帶著孩子,為了生存,便流落江湖,後來加入了宗乾的組織。後來某一天,孩子突然失蹤,從那之後,她便放任自己,

殺人放火,無所不為,漸漸成了宗乾組織中的精英。  而魯少棠找了幾年,便從了軍,在建平王手下做了一名軍官,那天偷聽到了蕭道成又準備派黃回潛入建平王府臥底的秘密。便準備趕回徐州,通知建平王劉景素。

  卻碰到了宗乾派出的殺手,兩下相鬥,唐錦與魯少棠互相認出,唐錦便佯裝被劫持,帶領魯少棠逃出魔掌。

  兩人逃亡的那些日子雖苦,卻又是幸福的。

  說到這裡,唐錦露出幸福,滿足的微笑。

  後來,宗乾又收買了江湖組織碧霄宮,強強聯手,唐錦和魯少棠終究還是被追上了,一場拚鬥,魯少棠為救唐錦,身受重傷。在唐錦的毒煙掩護下,勉強逃出生天。

  說完已經是上氣不接下氣,休息了一會,臉色愈來愈差。

  "陶少俠。"陶弘景不忍直視,扭過頭去,哪知道唐錦叫住了他。

  陶弘景轉過身,唐錦掏出一張手繪圖紙,上面畫著一個圖騰,像一個川字的草書。唐錦將圖紙交給陶弘景,用盡最後的氣息,道:"幫我找到我和棠哥的孩子?"

  說罷,便咽了氣。

  鐵翻雲虎目蘊淚。

  劉景玉更是控制不住,嗚咽著跑了出去。

  老道士看著死去的唐錦,更多的是對自己的責備與悔恨。

  陶弘景心中無限複雜,難以敘述。

  人,為什麽這麽多悲歡離合,為什麽喜樂哀愁呢?

  茅山後山的山谷裡,有幾間茅屋,魯大師他們就住在這裡。

  晚間,桌上燃起了蠟燭。劉景玉望著蠟燭緩緩燃燒的火焰,仿佛在思考什麽。鐵翻雲則早早的去屋外練拳了。

  陶弘景煎好白天在山上找到的幾味藥材,盛了幾碗,端了過來。

  "來,喝碗藥。"陶弘景對正在發呆的劉景玉說。

  "你才要喝藥呢!"劉景玉不好氣的道。

  "好吧,我先喝了。"陶弘景端起藥,一口喝了下去。

  劉景玉也覺得剛剛的脾氣似乎大了一點。便朝門外喊道:

  "師父,師兄。"

  魯大師與鐵翻雲走了進來。

  吃完了藥,魯大師便和陶弘景講起了茅山派的恩怨。

  西漢景帝時,陝西鹹陽南關的茅盈、茅固、茅衷兄弟三人來到句曲山創建茅庵,潛心修道,采藥煉丹,為民治病,濟世救人,後人們遂將句曲山更名為三茅山,簡稱茅山。

  三國時候,句容本地人葛玄師從著名方士左慈修習《九丹金液仙經》,相傳葛玄學成後,行符赦鬼,善於神變。後來回鄉在茅山上修葺道觀,尊奉茅盈,茅固,茅衷為祖師,創立茅山派。

  然而道與魔,往往在一念之間。

  後來傳至第二代時,掌門走火入魔,放棄了濟世救人的初衷。

  師弟鄭隱便率門下弟子離開了茅山,隱居到了括蒼山,創建了括蒼派。

  茅山從此聲名狼籍,江湖更是稱其為魔道。

  葛玄的侄孫葛洪自小隨鄭隱習道煉丹,學習醫術,長大後回歸茅山,鏟除邪魔,重新光複了茅山派。後來葛洪四處遊歷,在羅浮山得道成仙。

  而茅山派也是兜兜轉轉,時魔時道,到至如今,竟然又分裂了。

  畢竟幻術,煉丹術,每每故做神秘,才能引起眾生崇拜,其中實是難以把握,一念為善,一念便會為惡。

  魯如班是上一代掌門的大弟子,而現任掌門青陽老祖是他的師弟。魯如班生性無為不爭,行醫學道,秉承著濟世救人的精神。而青陽老祖卻是只顧煉丹,追求權勢,以求成仙,長生不老,久而久之,便入了魔道。

  這兩年來,兩人的關系也徹底鬧僵,魯如班便搬了下來,在山谷找到了一個僻靜的地方,蓋了幾間茅屋。

  劉景玉是建平王劉景素的妹妹,建平王的叔叔曾經在茅山學過道,與魯如班很是熟絡,劉景素知道妹妹刁蠻任性,便將她送至魯如班身邊,希望他能夠把她改變過來。

  鐵翻雲是一個孤兒,從小一直跟著魯如班。

  魯大師講完。

  劉景玉問道:"師父,你能教我們法術嗎?那樣的話,下次遇見師叔我們就不會再這麽不濟事了。"

  魯大師看了一眼陶弘景道:"這世上哪有什麽法術,都是障眼法罷了。歷來,江湖上三教九流,低端一些的就被叫做江湖騙子。而行騙技術高端一點的,便被稱為神仙,大師了。"

  "那師父算不算騙子?"劉景玉頑皮道。

  魯大師笑道:"當然算,不過騙子也分好人壞人,只要以天下蒼生為念,濟世安民,便是偶爾行騙,也是可以的。"

  "噢,連師父都算,那天下豈不是沒有不是騙子的人了。"

  "是的,其實每個人多多少少都會騙人,有些是善良的欺騙,有些卻是為了遮掩一件錯事,一而再再而三的想出一些謊言,這些卻是可以避免掉的了。"魯大師摸了摸劉景玉的頭,繼續道:"這個世上,沒有人沒有騙過人,也沒有人沒有被騙過。就看每個人怎麽去看待某一件事情了。有時候,我們現在也許這樣認為,然而幾年,或者幾十年後,我們也許會是完全不同的觀點了。"

  劉景玉似懂非懂,眼神中透著迷茫,陶弘景看得癡了。

  "其實世間萬物都有規律,人生充滿著太多變幻,我們只須做到隨遇而安便可以了。"

  陶弘景張嘴欲言,又咽了回去。

  "如果皇帝視人命如草芥,大臣們只知道爭權奪利,不管民生死活,在這樣的世道上,我們還能淡泊寧靜,隨遇而安了。"

  然而,這一番話,陶弘景並沒有說出來。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