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把酒問江湖》莫道人不知,江湖緣已起
  北武年正月十三,年關將近。西北小城正陽城內家家戶戶已是張燈結彩,雖是滿天鵝毛大雪也難掩蓋這喜慶氛圍。離上次武齊之戰已過十載。北武邊境的百姓也得以修養生息。

  城外三十裡有個蔣家村,是當年武齊之戰中一位逃經此處的蔣姓富商所建。本是他臨時歇腳用的營盤,但這位富商心懷仁義,不忍見難民流離失所,忍饑挨餓。於是留下營盤好讓逃到這裡的難民有個遮風避雨的住處。十年時間,百姓聚集,就有了這蔣家村。村子又在新建的武馬道邊。來往客商行人多在這裡駐腳休整,所以小村莊近些年也算紅火。

  今天還如往常一樣,蔣十三早早就去村塾裡和老先生學書。老先生姓秦,本是一名秀才,備考舉人時遇上戰亂,逃難到了蔣村。是村子裡學問最高的人。至於蔣十三為什麽叫蔣十三呢。那是因為他是村裡的老村長收留的第十三個孤兒。

  十三自小聰明懂事,常被秦先生稱為自己的得以門生。今天見又是十三第一個到,便想出題考考十三:“十三,這些天教你的你回去後可曾溫習?”十三學著先生搖頭晃腦的說道:“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先生滿意的說道:“那我就考考你吧。何為師?”十三答:“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先生又問:“何為惑?”十三答:“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其為惑也。”秦先生走下案階,右手拿著的破折扇輕輕敲著左手。又問十三道:“何有惑?”十三小眼珠子一轉便說:“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先生聽到答案後更加滿意道:“那何人可為師啊?”十三嘿嘿一笑說:“聖人雲三人行,必有我師焉。”秦先生的紙扇重重拍在左手上說了一個“好”。此時,村塾裡的孩子來的差不多了。秦先生準備上課了。他走上案階翻開講義說:“今天教你們古詩十九首。”聽到今天要學的東西,十三抓著腦袋有些不解,他舉著手問先生:“先生,上次在村子裡的小茶樓給北馬場官老爺們送茶時聽他們說了。”秦先生笑著問:“聽他們說了什麽啊?”十三有點局促的支支吾吾道:“他們說,他們說詩詞只是小道,八股文章才是大道。”秦先生先是一愣,然後哈哈大笑:“今天我就要教你們,詩詞曲賦是道,經史子集是道,八股文章亦是道,大道小道皆為道,無有高低貴賤分。”

  學了一上午古詩,十三最喜歡的一句就是“人生天地間,忽如遠行客。”不知道為什麽,就是沒來由的喜歡。

  下午雪停了,十三收拾好荊條去上山撿柴火。到了村口,張大娘叫住十三,讓十三幫她家也撿點柴火過去,她給十三做身新衣服,十三開心的不得了,一路飛奔。大雪封了山,昔日人來人往的武馬道上也沒了生氣。十三隨手撿起路邊的小樹枝當做自己的寶劍,在空中胡亂揮舞。他既向往那行走江湖“十步殺一人,千裡不留行”的大俠,又想做那“騎馬倚斜橋,滿樓紅袖招”的風流才子。就在他邊撿柴火,邊沉浸於自己的幻想中時,忽有一人一馬急馳而來,到近前停住,左右環顧,確定沒有第三人後,跳下馬。十三這才看清,那人一身戎裝,背甲已被鮮血染紅。他大口喘著粗氣的從自己懷裡掏出了一個令牌和一封信交給十三。對十三說:“小娃娃,這封信乾系重大,你拿著速速躲起,想辦法交給正陽縣公。必得重賞,切記,萬不可再給他人看去。”說話間,忽聽得後面傳來一陣急促的馬蹄聲。那戎裝漢子深深看了眼十三後便疾馳而去,隻留下星星點點的血跡在雪地上顯得格外刺眼。聽著後面的馬蹄聲越來越近,十三把信封藏在了懷中,和自己準備的乾糧放在了一起。他本想找個地方躲起來,但轉念一想,這四周只有枯樹,哪裡能藏身,何況地上厚厚的積雪肯定會出賣自己的行蹤。於是他強作鎮定,繼續拿著手裡的枯樹枝揮舞著往前走。片刻功夫,幾個騎著馬的漢子就到了十三跟前。只見那領頭的漢子左臉上有一塊斜刺至嘴角的刀疤,披一身黃色胡裘,膀大腰圓,手上提一把樸刀,腰間還別著兩把短匕。一聲“籲”喝住了馬擋在十三面前。盯著了十三問道:“小娃娃,剛才可曾看見個人?”這幫強人一看便知各個都是大奸大惡,殺人放火之徒。十三心裡雖是害怕,更知道自己要是說錯了話也免不了人頭落地。

  十三面露害怕之色,顫顫巍巍的用手裡的枯樹枝指向地上的血跡說:“剛是見到個人,騎著馬往那邊去了。”那漢子看著地上的血跡,又看了看十三後扭頭招呼手下:“追!”過了好大功夫,看了看連向天邊的皚皚白雪,十三扔下樹枝就往蔣家村跑了回去。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