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群穿明末之荒海平波紀》四百七十八 工業本土化的開端
最關鍵的是,當時大家都累得要命,在那個當口機械組也不得不接受現實,畢竟靠人力手工收割甘蔗確實太累人,駱老板他們也不是沒有乾過這類活,有過切身體驗,所以那些日子機械組才勉強開始動員溶洞裡的所有資源搞甘蔗收割機。

果然,機械組的設備能力很強大,在溶洞裡忙活了一陣後,總算把甘蔗收割機造出來了,然而也消耗了不少工藝材料,對此,駱老板他們其實是非常肉疼的。

到後來,機械組沒有頂住壓力,同意王雪工程師的要求,組裝加工了兩台卷揚機,如今王雪主持組裝生產的兩台碼頭卷揚機投入使用後,確實大大減輕了所有人的勞動強度,也極大提高了貨物裝卸效率。

既然近在眼前的好處是明擺著的,因此各種要求機械組啟用加工設備,生產這個生產那個的呼聲也日益高漲起來,哪怕有些要求相當短視,但能吹糠見米獲得實效的事情,對大家的誘惑度很大,至於那些所謂的“長遠利益,根本利益”什麽的,還是暫時放一邊吧……

因此人力軌道車的項目就這樣啟動了,不過,駱老板他們也有自己的小算盤,首先,他們要求提供勞動力,這是合情合理的要求,最後機械組獲得六名經過挑選的壯勞力,顯然這些勞動力不是用來操作機床的,這些人是雜工,主要工作是搬運和清潔,平時給機械組成員們打打下手。

果然有了勞動力一切就好辦了,機械組成員們簡單討論後,就決定仿製一種杠杆助力式軌道車,操作者通常是四人,當載重量不大時兩個人也可以操作。軌道車的設計重量不到一百五十公斤,幾個漢子合力就能抬走,然後往需要的鐵軌上一放就能開跑,輕便且容易操作。

這種車輛雖然從藍圖上看起來不錯,但有一個重大瓶頸——軸承。

駱老板他們幾位商量了一番後,決心趁此機會,以軸承生產為起點,正式、全面啟動駱老板早先提出的“工業母機本土化換代”計劃。

為此,圍繞著軸承的生產,機械組啟封了溶洞裡的大量的機械加工設備。

其中包括製造軸承的一台墩鍛機和一套熱處理淬火回火爐、以及各種金加工設備,其中包括普通的20/30/50車床,半自動液壓多刀車床等,這些都是生產通用工業軸承的標準設備。

另外,還有內外圓磨床、立式鑽床以及配套的注脂機等設備,再加上各種別人都叫不出名字的量具和檢測工具,什麽內外徑測量儀、硬度儀,卡尺、千分尺、深度尺、管尺、高度儀等等等等。

除了軸承加工有些大費周章外,曲軸加工也是一個令人有些肉疼的地方,因為需要啟用溶洞裡從舊世界帶來的的鋼材。

至於軌道車其它方面的製造就沒有什麽困難了,反正人力軌道車的載重量不大,溶洞裡的好鋼材就不需要用了,前一陣子船隊從蘇祿國買回來的鐵條完全可以勝任,而且車體用鉚接的方式連接,溶洞裡寶貴的焊條和焊機也不用消耗磨損了。

於是,駱老板帶領他的機械組成員們,以此為起點,終於開始了他們的機械工業本土化複製大事業。

不久之後,溶洞裡現成的蒸汽機和各種電機也啟封使用了,一個擁有相當規模的機械加工廠在溶洞外被建立起來,駱老板給這個機械廠起了一個名字——曙光機械廠,這是後來名震世界的名牌企業——“聯邦曙光機械”的前身。

機械廠的基建和設備安裝是船員們承擔的,他們在工程機械車輛的幫助下,隻用了二十天就把基建工程做完了。

望著初具規模的工廠,機械組的成員們很興奮,他們已經發話說,如果再得到一些勞動力上的支持,他們將在幾個月內把溶洞裡的車床銑床磨床鑽床全部啟用,建一個正式的、全能式的綜合機械加工廠。

駱老板在一次例行的全體大會上宣布,如果通過貿易或者冶金組的生產,能持續不斷地給機械廠搞到銅、鐵等原材料,同時趙老師他們能給機械組提供工業潤滑油等輔助材料,他們能造出任何任何你們需要的工藝裝備---當然了,複雜程度不能超過像人力軌道車這樣的東西。

至於更複雜的生產設備和交通工具,機械廠當然也能造,但不是現在。

機械組的成員們宣稱,給他們一到兩年的時間,他們將全面複製出第二代工業母機,只要各種原材料供應得上來,三年之內,他們就能把蒸汽機給做出來,最起碼也能把斯特林發動機做出來,五年之內,他們能用第二帶工業母機複製出第三代加工設備,屆時那些第三代設備的運轉將完全建立在新世界的工藝條件上,到了那時,只要是第一次工業革命時期的產品,你們想要什麽,我們都能給你們搗鼓出來,當然了,質量和性能可能會打一些折扣。

此時此刻,聽眾之中沒有認為機械組的人在吹牛皮,因為機械組從安娜那裡獲得的援助是最多,設備最齊全,各種工具和輔助材料、刀具磨具數量很大,人家機械組敢誇這個海口,絕不是沒有把握的瞎掰。

當然了,前提條件是材料和輔料的充足供應,另外還有勞動力,這裡面還包括培訓合格的機床操作工人。

就這樣,從此以後,機械組果然走上了用水泥做機床底座為代表的“設備本土化”道路, 到了後來,他們利用溶洞裡的機器複製出來的設備越來越“因陋就簡”,雖然最後沒有並發展到全部的機床底座都是水泥的地步,但確實符合“因陋就簡”這四個字。

然而機械組就是依靠這樣的思路,讓自己的機械工業終於走完了計劃中的三代複製,若乾年以後,他們終於完全實現了機械工業的本土化。

只不過大家不知道的是,這場以生產軸承為起點的“本土化工業革命”,不是五年,而是持續了大約十五年的時間,直到那時,他們才完成了機械工業的本土化計劃。

此時此刻,化工組的計劃也跟機械組一樣雄心勃勃,他們打算以煤乾餾化工為起點,開啟化學工業的本土化道路。

化學工業是工業建設的根基,這是全體穿越者的共識。

為此,趙西河表示化工組要爭取在半年內試驗性地搞出煤油,以及煤焦油裡面的幾種已知的大宗有機化工產品。其中包括製造藥品的幾種基礎性有機化工原料,他們甚至還打算順帶搞出塑料。當然了,他們沒有忘記最重要的東西——**。

關於溶洞裡的化工設備,化工組打算跟機械組配合,利用新世界的材料,跟機械組一樣,因陋就簡做複製。

至於冶金組,他們的複製計劃就緩慢且困難多了,因為機械製造的能力問題,哪怕是微型的冶金設備,想複製也是非常困難的。

不過冶金組的決心還是很大,他們計劃盡量依靠自己的力量,在冶鐵爐和黃鐵礦沸騰爐成功投產後,優先發展鑄造業。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