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七箭往事之人生二十八載紀實》第8章 童年往事之山山牛
  山山牛是山東臨沂地區的一種叫法,網上各式各樣的叫法都有,其實山山牛,學名大牙土天牛。又名山蟲牛、山水牛昆蟲,生長於山東省、遼寧省等地區,其中主要以山東省臨沂市的分布最為廣泛,是當地的特產,是不可多得的美味佳肴,那時一種跟柳樹上的天牛差不多的一種昆蟲,也是蛹生成蟲,立秋前後,雨後就會從地裡冒出來,陰天存活時間還長一些。

  關於山山牛的來歷眾說紛紜,一般是立秋前後,天氣沒那麽炎熱了,一場大雨過後,土質疏松,正是山山牛出土的好時節,尤其是陰雨綿綿不絕,霧氣彌漫之時,在北山山頂或者西旺山頂的地壩的雜草中最多,尤其是那種把棍子皮草(學名)中尤其多,反而是山頂重要因為草長得太盛反而沒有。一般是三五成群的往四周怕,公的母的都有,下雨過後每家總有一兩個人拿著編織袋或者很厚的塑料袋,有的甚至全家出動,遇到好地方,不一會就能逮住四五斤,有的人家天還沒亮,冒著小雨就偷偷先人一步出門了,這些人一般是收獲最大的,正所謂早起的鳥兒有蟲吃,他們逮山山牛可不是吃的,他們都是賣,鎮上有人收,一般是十幾塊幾十塊錢不等,這得看裡面母的是不是多,母的很好區分,一般是挺著大肚子,這種山山牛是不會飛的,公山山牛一般是飛來飛去找合適的伴侶交配,完成自己的歷史使命,母山山牛因為肚子很大,一般就在周圍十來米的范圍內徘徊。山山牛對環境非常敏感,一出太陽後不久,活動力就明顯減弱,所以他們一般是晚上出土,趁著短暫的生命時間,完成交配產卵的過程。

  山山牛頭上有兩個觸角,除了肚子,全身都是鎧甲型的黑色硬質,背上有一對灰白色的翅膀,隱藏在背上的黑色鎧甲之下,所以吃法也很有講究,逮來之後一般是清洗乾淨,因為野外雜草泥土很多,清洗完成之後,就是剁細這個環節了,心善的人一般見不得殺生,就像是油鍋炸泥鰍一樣,生生的用菜刀剁,反正母山山牛的仔弄得案板上全是,一般是黃色的仔,因為鎧甲很硬,所以很久之後也剁得不是很細,最後只能勉強下鍋,然後在碗裡打上幾個雞蛋,攪拌均勻之後倒入滾燙的油鍋之中,來回翻炒,很久之後,一碗香噴噴的山山牛雞蛋餅就出鍋了。一咬很香,雜質很多很硬,但是太好吃了,只能勉強咽下去,也不管能不能消化,反正不能浪費了這份美味。講究的人家可能隻吃山山牛的肚子,但是這種就需要逮住很多,我家一般都弄很少的幾斤,只為了嘗嘗鮮,不那麽講究。

  山山牛雖然是一種大自然的饋贈,但是這份饋贈也帶著些許血淋淋的恐怖,所謂敬畏自然就是這個道理,那就是隔壁村發生的雷擊事件,夏天的天氣變化無常,時而大雨傾盆,時而電閃雷鳴,時而冰雹驟雨,那是一場立秋的大雨之後,隔壁北章莊村的兩個初中生像往常一樣出門逮山山牛,可是正趕上打雷,兩個小孩子不幸倒下了,從那之後人們都說是自然的懲罰,所以老媽就極力阻止我出門,一是害怕打雷下雨山洪災害,二來是害怕野狼等未知生物,雖然我們那邊幾十年沒遇到狼了,但是下雨天之後濃霧彌漫,一個人獨自出門還是很危險的。所以信則有,不信則無,再說山山牛也不是什麽珍饈美味,不吃就不吃了吧。

  山山牛的終結,原先的山山牛是很多的,後來就越來越少了,幾乎絕跡了,原因就是農藥的使用,現在漫山遍野的都打農藥,這種對自然要求極為苛刻的生靈,也許最承受不來的就是這種化學農藥的傷害,以前雨後漫山遍野的山山牛,如今也極難遇見,即使遇見也是形單影隻,再也難以看到雨後漫天飛舞的盛況,那時屬於山山牛的輝煌時刻,也是童年的幸福美味,我長大了,山山牛也消失了。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