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數學心》第389章 海森堡對應原理
  索末菲教授帶著他的兩個得意門生:親如兄弟的海森堡和泡利,從慕尼黑趕到哥廷根來聽玻爾演講。海森堡在這裡第一次遇到了玻爾。一次,他在玻爾結束演講後提了一個頗為尖銳的問題,引起了玻爾對這個年輕人的注意,當天便邀他一塊兒去郊外散步。

  海森堡正在折騰玻爾和索末菲的原子模型時,花粉過敏症卻來折騰他,使他的臉腫得像烤出來的大圓麵包,以至於偶然撞見他的房東嚇了一大跳,還以為是他和人打架而致。因此,海森堡不得不去到北海的赫爾格蘭島,休養一段時間。那個遠離喧嘩的小地方,倒是激發了海森堡非凡的科學靈感,他構想出了他對量子力學的最大突破——後來被稱作“矩陣力學”的理論。

  海森堡當時正在研究氫的光譜線實驗結果與原子模型的關系。實驗得到的是宏觀物理世界中的可觀測量,量子化之後的原子模型卻是科學家腦袋中構想出來的東西。“可觀測”還是“不可觀測”,這在經典物理中可以說是個偽命題。人們對經典理論的認知是:物理量不都是可觀測的嗎?但在量子論適用的微觀世界,這個問題從來就亦步亦趨地伴隨著物理理論前行。微觀現象難以直接觀測,那麽,如何來判斷理論正確與否呢?

  這實際上是玻爾的“對應原理”企圖解決的問題。“對應原理”由玻爾正式提出,並在哲學的意義上推廣到其它領域。但事實上,從普朗克開始,量子物理學家們就一直在潛意識中使用對應原理。對應原理的實質就是:在一定的極限條件下,量子物理應該趨近於經典物理。微觀的不可觀測量,與宏觀的可觀測量之間,應該有一個互相對應的關系。

  海森堡認為,原子模型中電子的軌道(包括位置x(t)、動量p(t)等)是不可測量的量,而電子輻射形成的光譜(包括頻率和強度)則是宏觀可測的。是否可以從光譜得到的頻率和強度這些可測量,倒推回去得到電子位置x(t)及動量p(t)的信息呢?也就是說,是否可以將軌道概念與光譜對應起來?

  這兒就產生了一點問題。

  首先,在軌道概念中,電子繞核作圓周運動,玻爾認為有多種可能的軌道,例如圖1左圖中的(1n、2n、3n……)。那麽,沒問題,可以將位置x(t)及動量p(t)表示成這些軌道的線性疊加,或者說,將它們作傅立葉變換。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