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數學心》第465章 20個問題
  先從一個貌似不相乾的西方曾經流行的遊戲“二十個問題”說起。遊戲是這樣的:俺心裡想一樣東西,你可以問俺二十個問題,然後猜俺心裡想的東西。你的問題必須是“是不是”這種形式的。比如,這個東西是不是可以放進冰箱裡?這個東西是不是活的?這個東西是不是能吃?諸如此類。對於你問的每一個問題,俺必須如實地回答“是”或者“不是”。你在二十個問題之內猜到了我想的東西就算贏。

  這個遊戲的關鍵是在於如何有效地問你的問題。如果你問“明天是不是下雨”,那你肯定腦子進水了,可以不用往下看了。如果你第一個問題問的是“這東西是不是 iPhone 6”,這樣的問法顯然也效率不高,因為俺一旦說“NO”,你隻從大量的可能性中排除了一種可能,還是要面對剩下巨大的猜測空間。

  這個遊戲可以大致等價於這樣一個數字遊戲。假設M是個大於1的正整數,俺倆在玩遊戲之前就商議確定好。俺在1到M之間任意想一個整數,你的任務是用最少的“是不是”形式的問題問出這個數是多少。

  對於這個數字版的“二十個問題”遊戲,聰明的寶寶都會發現類似這樣的結論:M的數值越大,需要的問題越多。但愛鑽研的同學可能會想到另一個問題:對於一個給定的問問題策略,所需問題的“多”或“少”又是用什麽來衡量的呢?比方說,M=8,而你的問法是依次問如下問題:“這個數是不是1”,“這個數是不是2”,“這個數是不是3”,一直到“這個數是不是7”(如果問完“這個數是不是7”你覺得還需要問“這個數是不是8”的話,那請你去看韓劇吧)。在這種情況下,如果俺想的數字是1,你只需要一個問題就可以知道答案;而如果俺想的數字是8,你必須在問完7個問題之後才能知道答案。換句話說,即使問問題的策略確定,因為俺心裡那個神秘數字的不確定性,你所需要的問題數目也是不確定的。因此我們需要把這個數字版“二十個問題”遊戲更準確地描述出來,或者說,把在什麽意義上“最少”定義出來。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