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三國網遊再開新篇章》第81章 重蹈覆轍
  這個時候,就有個狠人跳出來搞事情:

  袁紹懼進變計,因脅之曰:“交構已成,形勢已露,將軍複欲何待而不早決之乎?事久變生,複為竇氏矣!”

  袁紹擔心何進改變計劃,竟然敢威脅何進,嚇唬何進,袁紹是喝了董卓的迷魂湯,還是收到董卓的巨額賄賂,不得而知,反正必須請董卓前來主持大局。這形勢都到這份上了,你說不讓董卓前來?你安排丁原的那些事怎麽說?你安排鮑信、王匡的事又怎麽說?當年竇武就是讓太監給砍了的,你何進也想重蹈覆轍嗎?

  “重蹈覆轍”這個成語的來歷就和竇武有關。竇武的女兒是皇后,竇武受封為侯爵,看到宦官的胡作非為,十分憤慨,上書對桓帝說:“如果再讓宦官這樣胡作非為下去,陛下將會像秦朝二世一樣,因為給寵臣太多的權力,一定會導致其造反作亂,最終失去江山,陛下應該吸取教訓,千萬不能重蹈覆轍!”桓帝經過竇武提醒,體會到自己的錯誤,於是就放了李膺等人,結束了“黨錮之禍”。

  何進還真讓袁紹給唬住了,於是以紹為司隸校尉,假節,專命擊斷;從事中郎王允為河南尹。河南尹是河南郡守一類的官銜,管理除洛陽之外的河南各地,屬於五品文職,王允這個時候初露頭角。

  袁紹安排洛陽方略武吏司的人監督觀察那些死太監的一舉一動,而派人前去告訴董卓,讓他用馳驛盡快給皇帝上奏,就說自己欲進兵平樂觀。這也是朝廷制度的一種變通辦法,必須得請示,朝廷批準,然後才能進兵,一切都得符合程序,流程很重要。

  當時平樂觀周圍是一個軍隊大營,是靈帝為了撲滅黃巾軍的進修設立的軍營,就在洛陽城西邊數裡之地。

  太后乃恐,悉罷中常侍、小黃門使還裡舍,唯留進素所私人以守省中。諸常侍、小黃門皆詣進謝罪,唯所措置。進謂曰:“天下匈匈,正患諸君耳。今董卓垂至,諸君何不早各就國!”

  何太后才開始害怕董卓帶兵進京,在這方面她還是很有先見之明的。於是就把中常侍都罷免了宮中的職務,小太監都開除公職,各回各家。隻留下何進安排的人在宮中。

  這些大大小小的太監都跑到何進府裡請罪,何進就對他們說:“天下人都恨你們,現在董卓馬上就到了,你們(都有侯爵之位,有封地)何不都回自己的封國裡去呢?”這裡中常侍的“中”字,意思就是皇宮中央的太監,表明地位更高。何進這話裡的意思,就是你們都已經封了爵位,都有自己分封的土地,有的是縣侯,縣侯就可以稱為“國”,也別在朝廷裡找工作了,現在工作崗位比較緊缺,你們開除公職,回自己家裡養老去吧,還能在自己“國”內作威作福,過一過當國王的癮。

  袁紹這時候又跳出來勸何進便於此決之,至於再三;進不許。紹又為書告諸州郡,詐宣進意,使捕案中官親屬。

  袁紹一看,大家都來了,那就好辦,立刻勸何進趁機把這些人一網打盡,全部殺掉,以絕後患。可是何進竟然不同意了,連續勸說多次,何進只是不答應。

  袁紹沒辦法,又寫信給各個州牧、郡守,偷偷地說這是何進的命令,抓捕所有太監的家屬。

  地方上開始在太監們的“侯國”裡抓人收監,甚至直接殺死。這消息很快便傳回洛陽,傳到這些太監們耳朵裡。

  這日子一天天過得,沒法活了。

  這群太監把目光轉身皇宮裡身份最高貴的人,太皇太后董氏。

  當初靈帝即位初期,太后是竇太后,自己的親生母親董太后被靈帝接到宮中,暫時居住於永樂宮,因此也稱為永樂太后。

  董氏是河間(今屬河北)人,出身及名諱不詳,嫁於解瀆亭侯劉萇為夫人。永壽二年董氏為劉萇生下兒子劉宏。劉萇死後,劉宏繼承解瀆亭侯的爵位。

  永康元年漢桓帝劉志去世,漢桓帝的皇后竇妙被尊為皇太后。因漢桓帝無子,太后竇妙與其父城門校尉竇武決定立劉宏為帝。

  建寧元年劉宏登基,是為漢靈帝。同年閏三月甲午日,漢靈帝經太后竇妙同意,追尊已故的父親劉萇為孝仁皇(隻稱皇,而非帝),其陵墓稱為慎陵,尊母親董氏為慎園貴人。

  建寧元年九月,大將軍竇武在與宦官鬥爭中失敗被殺,太后竇妙因此失去話語權。

  建寧二年正月,漢靈帝派遣中常侍從河間國迎接母親董氏到京都洛陽,並將董氏的哥哥董寵、侄子董重也征召到洛陽。同年三月初三日,漢靈帝尊母親董氏為孝仁皇后,居住在南宮嘉德殿,宮殿稱為永樂宮(董氏因居永樂宮,故稱永樂太后),任命董寵為執金吾,董重為五官中郎將。

  建寧三年九月,董寵因假傳董氏的諭旨有所請托,而被下獄處死。

  熹平元年六月,太后竇妙去世。竇妙死後,董氏成為太后,開始乾預朝政,指使漢靈帝賣官求貨,自己收納金錢,堆滿堂室。

  光和四年,漢靈帝的美人王榮生下皇子劉協,漢靈帝的皇后何氏(靈思皇后)性格忌妒,后宮嬪妃、宮女都很畏懼她。

  王榮生下皇子劉協不久,何皇后便派人用毒酒毒殺王榮。漢靈帝因此大怒,想要廢黜何氏的皇后之位,但在宦官們的堅決勸阻下,漢靈帝這才得罷休。

  之後,漢靈帝將皇子劉協交由母親董氏親自養育教導,稱劉協為董侯。

  董太皇太后因此親近劉協,一直勸說劉宏立劉協為太子,將來當皇帝。可是提議沒有來得及商定下來,漢靈帝便於中平六年四月去世。漢靈帝死後,何氏所生皇子劉辯在何進的扶持下即位,尊母親何氏為皇太后,當時劉辨才九歲,就由何氏臨朝攝政。

  董太皇太后可是個不甘寂寞的人,看到何進要誅殺常侍,就偷偷找來張讓等人商量政變,要除掉何氏,廢劉辨立劉協,在這方面和董卓的意見很是一致。

  董太后宣張讓等入宮商議曰:“何進之妹,始初我抬舉他。今日他孩兒即皇帝位,內外臣僚,皆其心腹:威權太重,我將如何?”讓奏曰:“娘娘可臨朝,垂簾聽政;封皇子協為王;加國舅董重大官,掌握軍權;重用臣等:大事可圖矣。”董太后大喜。次日設朝,董太后降旨,封皇子協為陳留王,董重為驃騎將軍,張讓等共預朝政。

  何太后本來就是皇后,婆媳關系不和,現在董太皇太后出頭,她很生氣,就在宮內擺宴請董太后,勸說她不要乾預朝政。

  酒至半酣,何太后起身捧杯再拜曰:“我等皆婦人也,參預朝政,非其所宜。昔呂後因握重權,宗族千口皆被戮。今我等宜深居九重;朝廷大事,任大臣元老自行商議,此國家之幸也。願垂聽焉。”董後大怒曰:“汝鴆死王美人,設心嫉妒。今倚汝子為君,與汝兄何進之勢,輒敢亂言!吾敕驃騎斷汝兄首,如反掌耳!”何後亦怒曰:“吾以好言相勸,何反怒耶?”董後曰:“汝家屠沽小輩,有何見識!”兩宮互相爭競,張讓等各勸歸宮。

  何後連夜召何進入宮,告以前事。何進出,召三公共議。來早設朝,使廷臣奏董太后原系藩妃,不宜久居宮中,合仍遷於河間安置,限日下即出國門。一面遣人起送董後;一面點禁軍圍驃騎將軍董重府宅,追索印綬。董重知事急,自刎於後堂。家人舉哀,軍士方散。

  這可是劉辨的親奶奶,竟然還說是藩妃,就是解瀆亭侯劉萇這樣一個藩王的妻子,先皇劉宏的封號都不承認了,這種說法竟然還是和三公一起商議出來的,可見這朝廷官員是何等的沒有原則性。

  太監們眼見董氏這一個枝又不中用了,心裡著急啊。過了幾天,大常侍張讓又給他兒媳婦磕頭說道:“老臣得罪,當與新婦俱歸私門。唯受恩累世,今當遠離宮殿,情懷戀戀,願複一入直,得暫奉望太后陛下顏色,然後退就溝壑,死不恨矣!”就是說我得罪了,但是有句話還是得和您說。咱們是一家人,不說兩家話,現在受皇恩多年,要遠離后宮了,可是對后宮還是很有感情的,現在隻想著再進宮侍候一回太后和皇帝,然後再辭職不乾回老家,死了也不會悔恨。可見當時太監們連皇宮的大門都進不去,更別說剛到何太后等貴人了。

  這個兒媳婦不是別人,是太后的妹妹。要說這何家這一群人還真是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個頂個都是這種沒有政治頭腦的貨。這個妹妹一看公爹這樣懇求自己,就回娘家把這個意思,告訴了自己的母親舞陽君,舞陽君還真就進宮勸說了何太后一番,你看你能入宮當上皇后,是太監張讓給的機會,這麽多年都是他在宮中侍候你,提點你,你當年毒殺王美人還是太監們給你求的情,你才當上這一國之母,太后。現在他就想再來參加工作,就給他個機會吧。

  於是何太后就答應了,本來她最熟悉的人,甚至是給她權利的人就是這幫太監,她好想他們啊。

  張讓等太監又上班了,又開始掙了朝廷的銀子了。何進一看這怎麽搞的,自己本來想放你們一馬,聽話的話回老家封地養老去得了,竟然還偷偷請求太后又上班了?於是再次進宮請求何太后,還得殺太監,前兩天沒殺已經給他們面子了,現在不聽話,還是得殺。

  這個時候,何進還幫著何太后把太皇太后董皇后給殺了,對外就說是病死的。董太皇太后原來支持立皇子劉協當皇帝,劉協是王美人生的皇子,王美人已經讓何皇后給殺了,現在又殺了太皇太后,何進都不好意思參加太皇太后的葬禮,對外說自己有病。

  中常侍張讓、段珪相謂曰:“大將軍稱疾,不臨喪,不送葬,今欻入省,此意何為?竇氏事竟複起邪?”太監們對后宮諸事都記憶深刻,雖然事情過去二十多年了,可是張讓就是當事人,竇武和陳蕃商量殺太監的事還歷歷在目,沒想到二十年後何進又代入了竇武的角色,上竄下跳地要表現,他究竟想幹什麽?

  然後太監們偷聽了何進和何太后的對話,這一聽還了得,竟然還要殺太監。要知道兔子急了還咬人呢。於是率其黨數十人手持兵器偷偷從側門悄悄地進宮,埋伏在門後面、窗戶底下。等何進和何太后商量完事情出宮門的時候,又詐言太后還有話要講,詔召進進,找了一個沒人的宮內閣樓裡坐好,開始談判。

  張讓等質問何進曰:“天下憒憒,亦非獨我曹罪也。先帝嘗與太后不快,幾至成敗,我曹涕泣救解,各出家財千萬為禮,和悅上意,但欲托卿門戶耳。今乃欲滅我曹種族,不亦太甚乎!”

  這天下大亂,也不是我們太監一個人的罪過,我還救過何太后,現在隻想在你們老何家手底下混口飯吃,你怎麽還想殺掉我們呢?

  於是尚方監渠穆拔劍斬進於嘉德殿前。

  這話趕話越說越嗆吧,最後有個太監乾脆拔劍殺死了沒有什麽準備,武力值又不高,還是單身一人的何進。

  殺人誅心,師出有名,這幫子太監也算那個時代有文化的人,殺何進之前還告訴何進,是你過份了啊。

  張讓、段珪等人殺了何進,也不以為是什麽大不了的,還當起了組織部長,自己寫了詔書,任命以故太尉樊陵為司隸校尉,少府許相為河南尹。王允的官算是又給免職查辦了。這裡的“已故”不是死去的意思,是“已經免職”的意思。太監們這麽做是要找人來保護自己的,思前想後找到這麽兩個算是自己的親信的人選。

  寫了這種詔書,是要找人前去傳達任命的。這個傳達從事任命的人就是尚書的人。

  尚書得詔板,疑之,曰:“請大將軍出共議。”中黃門以進頭擲與尚書曰:“何進謀反,已伏誅矣!”

  這一下子可就引起了朝廷大亂, 何進人品。本事再不濟,那也是先朝受命的大將軍,竟然就這樣給殺了,他手下一幫子人可都是歷史有名的狠人,袁紹、袁術、曹操都一聲號令,帶著人就來殺太監。

  何進部曲將吳匡、張璋在外,聞進被害,欲引兵入宮,宮門閉。虎賁中郎將袁術與匡共斫攻之,中黃門持兵守閣。會日暮,術因燒南宮青瑣門,欲以脅出讓等。

  張讓等入白太后,言大將軍兵反,燒宮,攻尚書闥,因將太后、少帝及陳留王,劫省內官屬,從複道走北宮。

  尚書盧植執戈於閣道窗下,仰數段珪;珪懼,乃釋太后,太后投閣,得免。

  袁紹與叔父隗矯詔召樊陵、許相,斬之。

  袁紹及何苗引兵屯硃雀闕下,捕得趙忠等,斬之。吳匡等素怨苗不與進同心,而又疑其與宦官通謀,乃令軍中曰:“殺大將軍者,即車騎也,吏士能為報仇乎?”皆流涕曰:“願致死!”匡遂引兵與董卓弟奉車都尉旻攻殺苗,棄其屍於苑中。

  袁紹遂閉北宮門,勒兵捕諸宦者,無少長皆殺之,凡二千餘人,或有無須而誤死者。紹因進兵排宮,或上端門屋,以攻省內。

  袁紹是真狠啊,只要沒長胡須的人就得殺,最後洛陽城沒長胡須的正常人一見到袁紹的軍隊就脫褲子,以證明自己不是太監。

  這一段寫的皇宮內亂,血流成河,這是東漢以洛陽為皇宮以來第一次。自古太監就在君側,匹夫一怒,血濺五步,季孫之憂,禍起蕭牆。

  而何進再次和竇武一樣,重蹈覆轍,死於太監之手。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