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一世驍雄》第184章北伐中原?
官軍來了。

 叛軍所有的騎軍幾乎都灑在了淝水沿線,以求快速發現官軍的動向。以為他們現在所能仰仗的就是淝水。

 這倒不是說淝水有多寬闊,而是要據守淝水沿線,以對抗官軍的突襲。

 若是能半渡而擊,那就在好不過了。

 而官軍的騎兵已經出現在淝水東岸,這也就代表著大隊的官軍就在後面,不過尚未出現。

 放在薛巨鱗眼中,應該就官軍在尋找適合渡河的地段。

 而叛軍在淝西岸沿線,臨時修建了許多的望樓,隨時觀察官軍動向,只要一處望樓燃起烽煙,沿線的叛軍就會立即聚攏防禦。

 “北軍來的好快啊。”

 站在東岸,可以清清楚楚的看清楚河對岸的幾十騎官軍騎騎兵。甚至還能隱約看見馬鼻子哼出的熱氣,以及清晨鐵甲上掛的霜。

 感歎的人是薛長慶,他是薛巨鱗的侄子,叛軍兩千騎軍,就是他統領。

 薛長慶曾經跟隨過叔父在西北邊鎮跟青唐人的鐵騎廝殺過,是叛軍之中難得可以統領騎兵,善於騎戰的驍將。

 跟隨叔父率軍夜襲官軍的時候,率前部先鋒連破官軍七座營壘。

 是叛軍之中,數一數二的猛將。

 不過此刻的薛長慶,看著河對岸的官軍的戰馬,那是眼饞的緊。

 他看得出,這幾十騎都是精銳,所騎的戰馬應該都是河西山丹軍馬場出來的涼州驃騎。

 加上官軍的更為嚴格的飼養體制,哪怕是在初春,仍舊顯得膘肥體壯。

 這要是沒這淝水攔著,他是一定要跟對面打一仗,然後把馬搶過來...但這念頭也就是想想。

 說出來那是要鬧笑話的。

 這面前的大河對哪一方更為有利,他能心裡沒數嗎?

 要是沒這河水,出現在眼前的就不是幾十騎,那時候看到的,可就是官軍的武騎千群了。

 再者說,他現在騎得馬雖然是一匹北地良駒,但南軍騎兵的哪來那麽良嗎?而且這些騎兵還都是半吊子多,被說騎馬跟北地健兒爭雄了,就是喂馬的活都沒乾明白!

 馬和人都不行,能追得上官軍騎軍?

 作為河東人的薛長慶是非常清楚的,選騎兵還得是北地的健兒。

 這要是給他三千隴右鐵騎,配合南軍組成的步陣,未必沒有跟北軍一決高下的底氣。

 可這江南哪來的鐵騎給他用啊...

 薛長慶在沿河巡視過後,還不忘叮囑了沿途的望樓,注意觀察北軍動向。而後回到了安豐的大營,把消息告知了伯父薛巨鱗。

 目前十萬叛軍分成了三部。

 薛巨鱗的兄弟薛巨業率軍七千,與正陽守軍對峙,以防正陽守軍突襲南軍側翼。

 劉台卿李子春率大部人馬在攻城。

 而薛巨鱗則率領兩萬兵馬,在安豐附近駐守,以防備淝水東岸的官軍,同時也是援引正陽的叛軍。

 軍帳之中,薛巨鱗聽到侄子的回報之後,又看著輿圖道:“揚州那邊傳來消息了,是武安侯從江南回轉,率揚州之軍前來援救壽州,只知道都是騎軍,應該在一萬以上,現在應該在對岸找渡口了。”

 “武安侯傅津川?”

 薛長慶一聽道這個名號可是頗有些興致。

 如今不管是大晉還是青唐,亦或是北境,提到武安侯傅津川都不得不讚歎一聲。

 百戰驍將。

 自十六歲戍邊至今不過五載,大小百余戰,未嘗一敗。

 但在薛長慶看來,這武安侯名頭雖大,不過比其他來,不過是得了個好出身而已。

 薛長慶十五隨伯父從軍,在隴右也是大小數十戰,戰陣之上同樣未逢敵手。

 宣嘉十二年鎮國公徐興宗為隴右節度使,率軍出擊青唐,結果被殺的的大敗而回。

 幸虧薛巨鱗率軍及時接應,才擋住了青唐大軍。

 可青唐大軍即便是碰到薛巨鱗的接應之軍,就退走了嗎?

 事實上,遠非如此。

 當時徐興宗率前軍被青唐名將野利恭祿所破,狼狽逃竄。作為節度副使的薛巨鱗收攏潰兵,駐扎在承風嶺,利用泥溝自我防衛,而青唐大軍屯兵高崗,居高臨下地威壓晉軍。

 那時晉軍經歷過大敗,士氣淪喪,關鍵時刻是薛長慶請命,率領五百敢死之士,夜襲青唐大營,殺的青唐軍大亂,營中自相踩踏,死者數千人。野利恭祿是無奈之下才退兵的。

 然而這樣一場足以載入史冊的戰鬥,卻沒有給薛長慶帶來該有的名望和權位。

 隨後不久他叔父就因為鎮國公徐興宗的推諉和構陷而下獄,他的戰功自然也沒有人願意去替他爭取。

 所以對於當朝勳貴,薛長慶自然是不太看得上的。

 薛長慶自覺,換成他在那個位置,須不比姓傅的差。也能拿個爵位來!

 而現在兩軍對陣,能跟名滿天下的名將對陣,甚至有機會擊敗他...想到這裡血氣翻騰。

 凡有血氣,必有爭心。

 都是沙場搏命的武人,若沒有這等跟天下英雄爭鋒之心,那還造什麽反?

 “長慶。”

 “在。”

 薛長慶聽到伯父喚他之後立馬緩過神來應聲道。

 “你率所部騎軍,加大巡察的范圍和次數,一定要嚴密監視官軍動向,不能放他們過河。”

 “諾。”

 “王將軍。”

 “末將在。”

 王煬聽到點名之後也抱拳應道。

 “你率所部三千步軍,就駐扎在芍坡南面。隨時準備支援淝水沿線,並且要守住我軍糧道。”

 “諾。”

 “長豐。”

 “在。”

 “命令探馬隨時關注正陽的動靜。”

 “諾。”

 薛巨鱗覺得自己的布置已經很嚴密了,可即便如此,他還是有些放心不下。

 畢竟此次要面對的是未嘗一敗的武安侯傅津川,只要讓對方的騎軍過了淝水,對於全是開闊地的壽州一帶,沒有江河水道所阻攔,對於官軍騎兵的優勢極為明顯,對於叛軍來說情況也極為不利。所以首選還是要把官軍擋在淝水以東,並盡最大的可能攻破壽州城。

 只有破了壽州才能北攻下蔡,渡過淮河,順著潁河北上中原。

 這是目前唯一的勝機,雖然渺茫但到底還有那麽一絲機會。

 但若是官軍騎兵過了淝水,還是要做好這個準備,畢竟料敵從寬...

 正思索之間,大營來了信使。

 吳王召見。

 聽到這個消息的薛巨鱗把軍務交給其弟薛巨成後,立馬就帶著親兵直奔壽州大營而去。

 進了吳王的中軍大帳這才知道,原來是紅蓮軍來人了。

 給薛巨鱗介紹情況的是參軍錢絡。

 “紅蓮軍的意思是,要咱們這邊攻城不順,可以放棄進攻壽州,不跟官軍主力對戰,向西去唐州鄧州,與他們匯合,然後兩軍合流,有二十萬大軍,北伐中原...”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