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唐朝好地主:天子元從》第四百一十九章 誰來弄誰
第419章誰來弄誰

 回家的時候,皇帝給宰相們一人賞了兩隻野兔一隻野雞,武懷玉也一樣待遇。

 進了城,懷玉便跟秦瓊、魏征同行。

 “什麽時候搬家?”魏征問。

 “也就這幾天吧。”

 “那到時一定通知我,我也要去熱鬧下。”魏征感歎,“你這搬走了,我會想念的。”

 “宣陽坊跟永興坊也不遠,有空隨時可以聚聚。”

 魏征之前挺討厭武懷玉,但現在還真舍不得他搬走,如今兩家是親家,他兒子甚至還經常到武懷玉那去上課學習,尤其老二,做為武懷玉的準妹夫,跟他學書法繪畫,很是認真,魏征的大女兒,都經常跟著哥哥一起去學書法。

 當然,武懷玉家的菠菜芹菜一年四季常青,魏征雖也學了武懷玉的種植之法,可他家的菠菜就長的不如武家的,武家的菠菜都份外好吃,還有武家的燒酒,雖然烈了點,但偶爾喝點,也是很不錯的。

 魏征是個碎嘴,偶爾到他家喝頓酒聊聊天挺不錯的,這搬了家估計也會想念老魏的。

 秦瓊一路上沒說什麽話,今日他請旨出兵討伐突厥,可最終卻討論了半天財政,秦瓊一句話也插不上嘴,心情十分失落。

 這麽好的戰機,就因為沒錢,可惜了。

 等進了坊,秦瓊打了聲招呼落寞的走了。

 “二郎去我家喝兩杯?”魏征相邀,不過武懷玉看的出來,老頭對他今天提的那財政建議挺不滿意,覺得朝廷置支度司搞轉運倉,行和買、榷買政策,甚至把鹽茶都當要專賣,那就不僅僅是與民爭利,而是在胡來。

 懷玉不想被這老頭借酒噴人,趕緊找了個借口溜了。

 老魏對著他的背影,無奈的喊道,“翼國公,你那債券、和買、榷買之法,都是害民之政,你要想清楚,不要遺患無窮!”

 懷玉進府,把那聲音甩在身後。

 他也不想管啊,可問題他現在是民部侍郎判度支,大唐帝國財政大臣,他有什麽辦法。

 國家就這兩百萬戶在籍人口,主要稅賦就是租和調,一年才多少啊,還主要都是糧食布匹這些實物。

 可朝廷要打仗,要宮廷開支要供奉百官,確實府庫空虛沒錢。

 剛才武懷說朝廷應當量入為出,每年秋冬時候就要提前製訂好第二年的財政預算,然後給朝廷有司和地方拔好款項,免的年年財政一團亂麻,到處窟窿。

 可帳上盡是赤字。

 最後房玄齡杜如晦等宰相的建議下,決定以後每年征收四十萬貫的戶稅,按九等戶征收,每三年征一次大的戶稅,實際上這大稅就是專補窟窿的,累積三年,赤字太高,就征一筆八十萬的大稅補一補。

 這種加稅之法,魏征是堅決反對的,但李世民問他不加稅朝廷困境如何解決,魏征也只能說節流,省並機構精簡人員節省宮廷開支減少賞賜等等,可這些李世民聽不下去。

 最終還是決定了戶稅每年小稅四十萬貫,每三年加一大稅八十萬貫,以緩解如今越來越嚴重的財政赤字問題。

 四十萬貫稅加到天下二百戶,那麽平均每戶二百錢,當然實際上幾等戶承擔更多,九等基本上不出錢,八等出的很少。

 租調庸正稅役,

加上義倉糧,然後這戶稅,其實現在百姓負擔也不小,如果均田能夠足額,還算負擔的起,可如果沒均到足額的田,那卻還一樣要承擔一樣的稅賦,這就是在逼的百姓破產逃亡。 ??租庸調製和均田法,本身帶有點烏托邦一樣的理想,實際上這制度隻適合戰爭頻繁的南北朝時期,因為王朝短命更替快,所以有條件不斷的分田授地,但像隋唐這樣一統安定的朝代,這種制度問題就極大,前幾十年可能還勉強,但很快就沒田可分,而基本稅制又是按理想的均田制度來的,

 不能均田,租庸調稅法也就必然崩掉,國家財政難以維持,而另一基本國策府兵製也要崩,幾大基本制度都崩了,那這國家自然也要崩。

 “把這兔子野雞送廚房去,”

 懷玉把皇帝賞賜的獵物扔給宇文成都,去了後院。

 “阿郎,家裡都準備好了,你看哪天是黃道吉日,咱們就搬家宣陽坊了。”樊玄符道。

 生過孩子後,如今倒是十分豐腴水潤,更添誘人氣質。

 就一點不好,這白母老虎比以前更猛了,現在經常霸佔武懷玉,讓人有點吃不消。

 “我看最近都是好日子,要不就明天搬吧。”

 過完年了,懷義也要去嶺南韶州任刺史了,好在韶州靠近廣州,臨近江西,倒不在如今很動蕩亂戰的那片地區。

 “嗯,那就明天搬家,二郎,今晚就早點歇息。”

 看著眼神拉絲的樊仙姬,武懷玉有點打怵,沒有耕壞的地,只有累死的牛啊,“夫人,我今晚還要給聖人寫奏疏,要不你早點睡,我一會忙完就睡書房好了。”

 “那哪行啊,”樊玄符拉著他,半邊身子蹭過來,“我自生孩子後啊,睡覺時總覺得冷,二郎陪我嘛。”

 “好好好。”

 懷玉無奈。

 “二郎,咱先去湯池泡個溫湯吧,”

 這個能提斬馬大劍跳斬的彪悍女子,現在倒是挺會粘人。

 ······

 一早起來,懷玉感覺腰有點酸腿有點軟,還好堂堂翼國公搬家也不需要自己動手。

 馬車一趟趟的往宣陽坊搬。

 宣陽坊的新翼國公府太大,佔地一百二十畝,這還是已經舍出一半做了龍門觀。

 這座王君廓花重金營造的府第,如今倒是便宜了武懷玉,年前隻做了點簡單的裝修,便可拎包入住。

 相比起十八畝的永興坊宅,這裡太大了。

 好處是武懷玉的妻妾們都有自己的院子,後面還有那麽大的園林。

 姐夫馬周也是早早過來幫忙。

 程處默豆盧懷讓牛見武安元壽李德獎趙信陳興等一群家夥,也是不請自來,還特意帶來許多部曲仆從幫忙。

 “這麽大的府第,得給我們也留幾間客房啊,”程處默挺不客氣的。

 “行啊,那邊兩個院子,都是留做客院,你們以後過來喝酒,晚上可以直接住那邊,客房很多。”

 “羨慕啊,一百二十畝豪宅。”

 程處默過幾天也要再回朔方,繼續任銀州刺史,牛見武也要回去做鹽州司馬,蘇烈也要回去做都督府司馬。

 陳興趙信等人,則一樣要回朔方任職。

 李德獎陳盛則留京。

 說是來幫忙搬家,其實也用不著他們動手,花園裡直接烤起肉來,邊烤肉邊喝酒,聊聊天很愜意。

 大家挺羨慕武懷玉的,如今在朝中身兼數個要職,真正的天子寵臣。

 “尉遲老黑聽說現在家裡修道煉丹,天天吃自己煉的丹,也不怕吃死了。”安元壽說到尉遲恭,帶著幾分嘲諷。

 也是,堂堂當初擁立功第一的尉遲恭,現在卻落到這下場,也算咎於自取,他不僅把自己官爵都折騰沒了,甚至連累他幾個兒子如今都被免職在家。

 爺幾個一起天天在家修道煉丹,倒也成長安笑談。

 “二郎應當把尉遲恭請到龍門觀來,讓他乾脆出家算了,二郎閑時還可以指點下他們煉丹之法,”

 “真怕他們胡亂吃給吃死了。”

 一群家夥,沒誰心疼尉遲恭,這就是平時亂懟人的下場,尉遲恭得罪遍了所有權貴,現在落這下場,也沒一人可憐他。

 這算是權貴們的一個反而教材了。

 “真不打突厥了?”程處默問。

 “今年肯定打不了了。”武懷玉笑道,“沒錢。”

 這倒不是什麽秘密,這裡都是群勳貴子弟,如程處默蘇定方牛見武等人,甚至也已經成了帝國中層。

 “那挺遺憾的,我還想著要是開打,我這銀州刺史,不也近水樓台先得月,到時不說撈一道行軍總管,可也能搶一道行軍先鋒吧。”程處默這個銀州刺史,當然也不想放過伐突厥的大功。

 萬一運氣好,到時生擒頡利,那不就發了。

 “真是便宜這頡利了。”

 蘇烈也很是遺憾,他跟程處默牛見武他們比不得,他一河北人,還曾是竇建德劉黑闥大將,貞觀才來歸唐,雖說有李靖這老師,去年還跟著師弟武懷玉在朔方撈了筆軍功,但終究根基淺。

 “你說什麽時候能打突厥?”

 “也許明年,也許後年,就看朝廷什麽時候能攢夠軍費了。”

 喝著酒大家也聊到了產業,勳貴嘛,就得置業,不能跟李大亮一樣,當個紫金大臣,還窮的打補丁喝雜糧粥,這不是貴族們的追求。

 “大郎回朔方後,銀州榆林市可得盯緊些,如今這裡賺錢了,肯定會有不少人打主意,咱們呢可以適當的讓些利,讓他們加入,但得在我們掌控之下,不能失去控制權。”

 懷玉交待程處默。

 突厥現在很困難,這反而會使的榆林這個邊市貿易更加興盛,只要好好經營,這裡面利潤會非常可觀。

 “二郎放心,我豈會讓你一番心血白付,這是咱們兄弟夥們打下來的,誰敢來搶?”

 “誰來就搞誰!”

 牛見武也笑著道,“對,弄他。”

 豆盧懷讓笑著問,“聽說要在諸道新設支度司?我現在倒是閑著,不知二郎能不能幫忙舉薦一下?”

 “你想去哪?”

 “去朔方就行。 ”

 朔方是隸屬於十道之一的關內道,整個關內道可以分成兩大塊,京畿地區和朔方地區。

 豆盧懷讓先前受南市案牽連免職,現在他想復出,還看上了支度司這個差事,也是因為支度使負責的這塊業務,主要是搞財貨經濟的,他覺得挺對口的,當然,這裡面肯定也很有搞頭。

 “各道支道司設立還沒定下來,具體的還要討論,如果真能設立,到時我肯定推薦豆盧兄。”

 中央有度支司,地方則叫支度司,但這機構設想還是由判度支的民部侍郎統領,總管鹽鐵、轉運、度支,這既是一個賺錢的機構,也是一個管理地方財政的機構,主管經濟,主要目的就是增加朝廷中央的財政能力。

 中央有判度支,地方是支度使,這名字都知道都是使職差遣,不是正式官職,帶有一定臨時性。

 但其財權很大,朝堂上肯定還少不了一番爭議,能不能設立都還兩說,就算設立,到時估計那些職位,爭奪也會很激烈。

 不過豆盧懷讓家世資歷以及能力都還不錯,他在經濟這塊本來也挺有些本事,就算到時做不了關內道的支度使,但分管朔方的支度副使應當沒問題。

 武懷玉也是願意支持他為一道支度使的,畢竟這家夥自己信的過,能配合自己,再則朔方他也有不少產業利益在,有個自己人過去主管經濟,肯定只有好處沒壞處。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