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魂斷鐵李川》第三章:北鬥7星
  很快,我就要升到四年級了。由於村上的學校是三年製,這時候要到馬蓮河對面的宮河小學去上學。看起來隔了一條河,由於那時候沒有跨河橋,要去宮河小學,得翻兩座山。山路一般都很窄,像羊腸子似的,在山梁與溝壑間彎彎曲曲來回繞。夏天的風從山梁上吹過,山崖嗚嗚作響,給人感覺像猛獸藏在暗處叫囂一樣。那個年代,村裡經常有狐狸、野豬等野獸出沒。為了安全,我們清晨走學校時,都是手拿木棍,一個叫上一個,三三兩兩的結伴而行

  夏天遇到陰雨天,在蜿蜒的山路上行走,滑的動不動就一個狗吃屎爬在了地上,直到進了學校,身上泥,手上泥,常常在教室的滴水下接水洗手。

  不過,夏天怎說比冬天好一些。冬天黑的早,亮得遲,雞叫二遍,就得下炕出門。遇到陰天,黑得伸手不見五指。

  每當遇到這種天氣,我們就提個煤油燈照路,宛若已故女作家冰心筆下的“小桔燈”。這次我提,下次他拿。家裡缺少煤油的,就拿個火把前行。

  遇到大雪了,雖然不用照明了,但走起路來深一腳淺一腳的,踏得腳下的雪咯吱咯吱的響。北風卷著雪花,打在臉上,像刀割似的。盡管媽媽給我做了棉手筒,但在小學的那幾年,每到冬天,我的手就腫了,有的地方掉了皮,在紅滋滋的地方可以擠出灰白的膿。奶奶說這是凍瘡,一年凍壞,年年複發。

  為了根治凍瘡,有一年我家在殺豬的時候,奶奶將我帶到殺豬場,當豬被一刀子捅倒後,在往出噴血的這個瞬間,奶奶趕緊把我拽到豬跟前,將我凍傷的手往血口裡塞。

  那時我年齡小,第一次見那血淋淋的場面,嚇得不敢靠近,躲在奶奶的身後不敢伸手,硬是被奶奶塞了進去。之後就感到熱乎乎的,拔出來時手成了個血疙瘩。由於豬血要做灌腸,別人是不允許這樣做的,只能自己家殺豬時,才有這樣的機會。

  從那以後,第二年冬天,我手上的凍瘡沒有那麽嚴重了,到了初中,基本就好了。由於去宮河小學的路況差,好多學生因此而輟學了,最後我們村上就剩下我和斌赦、俊輝、艾娃四個男生和三個女生了。那時候,我們四個男生願意了,還叫上女生一同上學了;不願意了,我們四個就故意躲開女生。

  有一天,我們聽見山下有人唱歌,仔細一聽,是那三個女生,在唱《外婆的澎湖灣》。估計她們是害怕野物襲擊,為了壯膽,就唱起了歌。遠遠看去,一盞燈在山坡上移動,那歌聲在山風的干擾下一陣輕一陣重的,好像把音調也給吹歪了,不怎好聽,因此我們就學狼叫,故意嚇唬他們,這樣的情景不止一次。

  雖然那個年代村裡沒電,但隔上幾個月,還能看一次電影。記得有個叫《小花》的電影,在我們村裡放映後,好多學生學唱《小花》插曲。

  有一次,那三個女生見我們不理她們,在放學回家的路上,故意在我們後面唱《妹妹找哥淚花流》,我們四個不知道針對誰唱的,你猜來我推去,誰也不願擔當,只聽她們在後面咯咯地笑,也不敢回頭去看。

  那個年代,農村早課時間比較早,一般夏天六點半、冬天七點上課。因此我們五點多就得到校。那時根本沒有鍾表,早晨把握時間,全靠看“北鬥七星”,或者聽雞叫。

  但每當遇到皓月當空之夜,我們就把握不來時間了,一是月亮一氣照到天亮,掩蓋了北鬥星;二是雞的生物鍾也亂了,

打鳴往往比沒有月亮之夜打得早。所以遇到這種情況,我們就比較難斷時間,經常不是遲到就是早到。  有一天夜裡,由於是月夜,斌赦大致在夜裡兩點多就來叫我了,我們四個男娃娃剛走到溝底,碰見那三個女娃娃在等我們。到了學校後,發現大家都來得太早了,我們就相互依偎大門旁,感覺睡了一覺,學校的大門才打開。在等開校門期間,有個女生提出以後想和我們幾個男生做個伴,上山時搭個伴。我立即說:“可以,咱們是男女兩個隊,你把你的隊帶好,我把的隊帶好,咱們每天早上五點準時在山口匯合,一起上山,誰磨蹭就拉下誰。”

  從那天起,這幾個女娃娃天天像影子一樣遛在我們身後,既與我們保持著距離,又形影不離,那時候的男女總保持著距離,不像現在娃娃,有的在小學都交男朋友。

  有一天,下著雨,我們幾個沿著蜿蜒而泥濘的山路往上走時,聽見有人摔倒了,我回頭一看,是個女生,她被滑的往下溜了一截。我突然心血來潮,大聲說道:“我長大後,一定要掙好多好多的錢,把咱們鐵李川所有難走的路都修好!”

  斌赦當時即說道:“別吹了,小心門牙吹掉!”

  估計那時候我就有點爭強好勝,就說道:“真的,不信你們走著瞧!我將來一定要掙錢,要掙到好多好多的錢!”

  沒想到三十年後,我真的掙了錢,也踐行了兒時的戲言,這是後話。

  農村實行私營化之後,農民的思想觀念放開了,家家都盤算著怎樣過好自己的日子,怎樣改變自己的家庭現狀,因而村裡的農貿市場日漸活躍了起來,滋生了一些私營作坊或企業。父親見村裡有了收購石料的,在耕種之余,帶領我們全家就地取材——在馬蓮河河裡撈石頭,淘沙子。

  那年頭,撿一噸石頭只有幾塊錢,由於家裡太窮,父親熱衷於這種微博的收入,每年只要河面消開,父母就下河了。那些年,我經常從學校回來,只要往山邊一站,就看見父母像大蝦似的弓在河裡在河裡,河水泛著白光,在他們身邊悠悠顫動。

  撿石頭淘沙子對於我家來說,只是一個副業而已,為了家庭的全面發展,父親也在土地種植、家庭養殖方面下起了功夫。所以,養豬、養羊也成了我家的副業。由於我年齡小,且比較瘦弱,乾不了撿石頭的活兒,但放羊喂豬割草的事兒還是能乾的。因此,有空我就去放羊。那時放羊也有其他和我同齡的夥伴,我們經常將羊混在一起放牧,為了便於區分辨認,我們給各自的羊背上都打了號。

  每天把羊趕到山上後,我們割草,撿羊糞,拍泥巴,戲水,掏鳥蛋,打架……餓了就吃點乾糧,或者找點野果子吃,天不黑,不回家。

  當然,我也有靜的時候。有時候,我就不想跟他們瘋了,一個坐在山坡上,望著溝對溝、山連山的鐵李川,腦子想象著山外的世界,譬如爺爺口裡的西安古城,媽媽口裡常念叨的西峰街道,畫張上看到的BJ天安門……

  那時候,盡管年齡小,但動輒心裡就有了無窮無盡的幻想,尤其待在山裡時,我感到若隱若現的遠山和天際邊浮動的白雲把我的心扯得很遠,我的耳朵雖然聽到的是清脆的鳥鳴聲和嘩嘩的流水聲,但是更多的時候,我聽到自己問自己:我啥時候長大?我長大後, 要給家裡買好多好多的羊,要把羊毛剪得跟山一樣,把羊毛賣了後,我要填了窯洞,給家裡蓋一個很大很大的房子……

  有一次,我在上圖畫課時,老師讓我們畫兩隻草筐和一條扁擔,意思是用來挑糞,我不想挑糞,也厭惡父親動不動挑個糞擔,貓著腰上坡道。因而就沒畫扁擔,而是畫出了一座大房子。這座房子就坐落在山腳下,裡面有寬大的院子,有好多房間。我給每個房間都分了人,奶奶住一間,父親和母親住一間,哥哥和弟弟住一屋,給姐姐單獨給個小房子,給我畫了個大房子,裡面有寫字台,有台燈,有裝書的櫃子和抽屜……

  反正,那時候,我的腦子總有一些奇奇怪怪的想法,有時盯著天上的白雲想,有時望著遠處的山巒想,有時候,看著老師在黑板上寫字的手也在想。

  由於經常愛聯想和幻想,心裡總湧動著一種朦朧的、而又說不清道不明的東西,這可能就是我的夢想吧。

  由於我愛獨處,愛幻想,在家裡人的心目中,我的話比較少。除了乾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活之外,剩下的時間,就是一個人鑽在窯洞裡,玩弄書本。那個時候的父母整天為填飽肚子脫貧致富而忙碌,對我們的學習不像現在家長這麽重視,我在疏於監督的情況下,自然是一種信馬由韁的學習方式,就像我們把羊趕到山裡,吃飽沒吃飽都算溜了一趟山。因此,對於我發呆的舉動,以及心裡的一些奇奇怪怪的想法,父母幾乎不問不理。他們對我唯一的要求是,按時上學,別在學校淘氣搗蛋就行了。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