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橫刀十六國》第264章 再戰
冉魏已經丟掉了北面的中山郡,若是連常山也沒了,鄴城將越發孤立。

慕容儁遷都薊城,俯視冀州,河北人心浮動。

就在數日之前,趙郡太守李邽舉郡歸降慕容儁,鮮卑徒何部庫傉官偉率七八萬部眾自上黨投奔燕國。

燕國如日中天,就這麽一口一口蠶食河北。

河北郡縣要麽自立,要麽投降慕容氏,冉魏疆域越來越小。

最有實力的燕國按兵不動,引而不發,而油盡燈枯的冉魏卻一直深陷戰爭泥潭之中,從立國之初開始,便一直在廝殺……

“劉顯兩次大敗,數月之間,竟能再次召聚七萬大軍?”冉閔煩躁起來。

一場襄國大敗,幾乎要了冉魏的命,到現在還沒喘過氣來,而劉顯接連大敗,第一次陣亡三萬,第二次陣亡一萬,這種程度的大敗放在任何勢力都是滅亡之兆。

損耗的裝備、糧草、精銳不是說來就來的。

當年魏蜀鹵城大戰,諸葛亮斬司馬懿三千甲首,便關中震動、洛陽驚恐。

但劉顯非但沒滅亡,反而越發的精神起來,對冉閔死纏爛打。

“若臣所料不差,定是慕容氏在後支持!”劉群拱手道。

侯龕投降慕容氏,中山郡落入燕國之手,等於襄國背靠著慕容氏。

“劉顯此賊屢次擾我,今其自出巢穴,朕當取其首級!”冉閔擼起袖子,殺氣騰騰道。

劉顯縮在襄國,冉閔的確拿他沒辦法,但他此番出城,對冉閔而言,是一個機會。

“劉顯得慕容氏支持,陛下不可不慎!”王簡也勸起冉閔來。

“城外野戰,天下誰人是朕敵手?此戰若是不能一舉解決劉顯和襄國,他日慕容儁數十萬大軍南下,形勢更難!劉顯七萬之眾,不過北地牧民而已,焉能與朕相抗?朕意已決,敢諫者斬!”冉閔掃視眾人。

所有勸諫的聲音都消失了。

冉閔留新委任的大將軍蔣乾等輔佐太子冉智守衛鄴城,親率八千騎兵,毅然決然的出城,直奔常山,迎戰劉顯七萬大軍……

鄴城的兗州邸館外,百余名黑雲軍士卒雄赳赳的按刀而立。

雖沒有披甲,但那種百戰精銳的殺伐之氣,從他們一個眼神中便可窺見一二。

過往百姓無不敬仰,而近日坊間都在傳說是兗州支援的糧草,才讓鄴城渡過了難關,百姓看黑雲軍士卒的眼神更加友善起來。

不過來來往往的行人中,除了百姓,還有一些細作、暗探,試圖靠近邸館,卻全都被警惕的士卒嚇退。

鄴城為羯趙、冉魏都城,自然少不了各大勢力的細作隱藏其中。

他們對於兗州跟鄴城的關系無比上心,卻不能靠近邸館二十步內。

邸館之中,一間閣樓二樓上,常煒神態輕松,並未因冉閔拒絕召見而沮喪,“單論軍事,陛下此番出征並不為錯,若能一舉擒殺劉顯,則襄國可破也,鄴城困局必解。”

劉群長歎一聲,“汝有所不知,陛下立國以來,一心征戰殺伐,不事農桑,國中空虛,若非兗州支援糧草,鄴城不戰自潰。”

他身為尚書令,自然最清楚冉魏如今的現狀。

兗州送來的糧食,只能救一時之急,而不能解決長期困境。

不過說出這句話的時候,劉群忽然想到皇宮之中的十余萬侍女,當初石虎強征她們的時候,不僅僅是為了個人淫樂。

而這種事情不是第一次發生,始作俑者不是胡人,而是西晉大將張方。

常煒道:“此戰,陛下或有捷報傳回。”

“為何?”劉群略感奇怪,不知道常煒為何對冉閔信心如此之大。

事實上,常煒認識冉閔比劉群更早。

“襄國胡人早已筋疲力竭,七萬大軍都未必拿的出來,劉顯屢戰屢敗,庸碌之人,受慕容氏挑動,自出巢穴,此取死之道也,陛下八千騎兵足以橫掃之,令君不必擔憂,你我當促成南北之盟,護北國百姓。”常煒換了一個話題。

“陛下一意孤行,南北之盟何其難也,假若慕容氏一直引而不發,陛下掃平襄國,說不得便會引兵渡河……”

襄國被攻破後,冉閔絕不會允許李躍一隻腳踩在河北。

鄴城距離陳留並不遠,至少比到薊城的距離近一些。

對冉閔而言,吞並兗州才有實力與慕容氏大戰。

同樣,對於李躍而言,吞下鄴城,才有足夠的人口抗衡慕容氏。

常煒眉頭一皺,這是他最不願意看到的局面,“若果真如此,令君當如何?”

劉群走到閣樓窗欞前,望著秋日裡異常晴朗的天空, 眼神變得異常深邃,“當以華夏社稷、天下蒼生為重!”

這句話反過來理解,誰不以華夏社稷、天下蒼生為重,誰就是被舍棄的對象。

枋頭。

李躍聽到劉顯這麽快起兵,也是一陣驚訝。

這人就像打不死的小強,今年以來,連續發動三場大戰,背後沒人支持肯定說不過去。

魏山道:“常先生到現在都沒消息傳回,莫非冉閔不同意?”

“不急,先看看這一戰打的如何。”李躍絲毫不擔心。

冉閔會想通的。

時間站在自己這一邊,越是拖下去,形勢就越對自己有利。

此事反過來看,冉魏剛剛與兗州生出嫌隙,劉顯就一蹦三跳的來了,吸引了冉閔的仇恨,直接緩解了兩邊的摩擦。

兗青二州需要時間,李躍也在盡最大的可能爭取時間。

若能再挺過一年,即便冉閔真的翻臉,李躍也不怕了。

“南面州郡皆歸降江東,殷浩屯兵壽春,將大舉北伐,兗州……只怕要遭池魚之殃。”魏山自從領了雜號將軍之後,也開始關注起大勢來。

李躍哈哈一笑,“殷浩北伐從前年叫嚷到今年,你可曾見他出兵?等他出兵,天下又是另外一番形勢,不必擔憂,等他來了再說。”

江東那幫名士一向成事不足敗事有余。

反正李躍隻記得從十六國到南北朝,北伐成功的只有宋武帝劉裕一人!

“都督所言甚是,當年李農兩萬大軍便嚇退了褚裒三萬精銳,殷浩北伐又能如何?”魏山跟著笑了起來。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