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橫刀十六國》第265章 再勝
苻氏佔據長安後,四面征伐,清掃羯趙殘余勢力,苻雄攻破劉寧拒守的上邽,。

 苻健又在五丈原擊敗司馬勳三萬步騎,徹底在關中站穩腳跟。

 苻氏聲勢日隆,實力愈強。

 連並州張平都遣使稱臣,被苻健封為大將軍、冀州牧。

 擊敗司馬勳和劉寧後,苻氏在關中一家獨大,苻健雄心萬丈,在臣子的勸諫下,於長安太極前殿即皇帝位,大赦境內,諸公皆進爵為王,以大單於授太子苻萇,立五等之封,以次進之。

 苻健雖然急著登基,但這一年多來,治理有方,勤修政務,減賦緩刑,撫恤孤寡,搜羅才俊,崇尚節儉,大興儒學,廢除後趙暴政,使關右快速恢復生機,同時也大大加快了關中諸族漢化。

 種種舉措,逐漸得到關中士族的支持。

 苻氏逐漸強盛。

 而苻健稱帝影響最大的不是燕國,也不是冉魏,而是荊州。

 “慕容氏如日中天,猶不敢稱帝,氐奴安敢如此耶!”桓溫早將關中視為自己的後花園,以前苻健領著晉室的征西大將軍、都督關西諸軍事、雍州刺史,桓溫不好動手,而現在,苻健已經撕下了自己的偽裝。

 而苻氏展現出來的強大生命力,更讓桓溫忌憚。

 一旦讓其長成,就會重現當年強秦之勢。

 桓溫可以允許一個混戰不休的關中,但絕不能允許一個完整的關中板塊。

 “關中天府之國,苻健野心極大,不可令其坐大。”參軍常璩拱手道。

 常氏乃蜀中大族,桓溫攻滅成漢後,辟常璩、王誓、王瑜、鄧定等人為參軍,以安撫蜀地,但王誓、鄧定不從,舉部眾反叛,被桓溫討平。

 如今苻氏在關中坐大,大破司馬勳,蜀中豪族也漸感威脅。

 自古關中勢力一坐大,首先便會伐蜀。

 “苻氏將起而未起,的確是最佳時期,然則,隻恐建康朝廷不允也!”郗超提醒道。

 以桓溫現在的實力,滅苻氏還不算太難。

 殷浩在嚷嚷北伐了兩年,一直沒動手,桓溫上表請求北伐,建康一直不回復,既沒說同意,也沒說不同意,反正就這麽拖著。

 常璩道:“桓公無論上表多少次,只怕朝廷都不會同意。”

 荊襄和江東的矛盾和嫌隙越來越大。

 這兩年逐漸消化了蜀中之後,桓溫已經不是尾大不掉,疆域超過了江東,人口相差無幾,實力更不在江東之下。

 更何況桓溫絕不是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之人,隨著實力的膨脹,野心也在不斷膨脹之中。

 江東朝廷早就千瘡百孔。

 王敦、蘇峻都曾控制過建康,王謝荀殷你方唱罷我登場,輪流把持國政,這讓一向雄心勃勃的桓溫如何能安心?

 桓溫缺的僅僅只是大義和名分,而獲取大義名分最好的辦法便是北伐。

 郗超道:“朝廷捧殷浩出,其意並非北伐收復故土,而在明公爾!今冉魏衰微,揚徐豫洛諸州上書請降,一旦殷浩北上,收復許、洛,聲勢大振,屆時引中原強勁之士圍堵荊襄,明公將為之何?”

 桓溫自然看不上殷浩,但如今形勢,揚徐豫洛直接投降了,殷浩只要領兵過去接收就行了……

 而一旦殷浩接收了許、洛,大義名分聲勢直接超過桓溫,桓溫將無路可走。

 “陛下素為王謝荀殷蒙蔽,吾當拜表輒行,先克關中,再取許、洛!”桓溫覺得不能再拖下去了,不然關中將會生出一個“強秦”來。

 所謂拜表輒行,其實是向江東亮一亮肌肉。

 桓溫起五萬精銳,號稱二十萬大軍。

 長江之上,戰船密布,帆幟如雲,浩浩蕩蕩向江東奔去,至武昌而止(今湖北鄂州),拜表建康。

 一如當年杜預下江東。

 桓溫提著刀子上來了,建康大驚失色。

 殷浩被嚇得準備辭官避讓,給桓溫送了一面騶虞幡。

 騶虞乃仁獸,生性極為仁慈,連青草也不忍心踐踏,隻吃天亡之物。

 殷浩是在間接勸桓溫仁義。

 司馬昱親自寫信給桓溫,勸他冷靜,有事好商量,千萬別衝動,封桓溫為太尉。

 桓溫拜辭不受。

 兩邊這麽拉拉扯扯,四五個月過去了。

 枋頭大雪紛飛,新的一年又來了。

 這一年間,前後三人稱帝,劉顯、苻健、段勤,不管有沒有實力,先過一把皇帝癮再說。

 反而是並州張平令人眼前一亮,逐漸佔據整個並州,卻先後向慕容氏、苻氏稱臣。

 李躍一直留在此地,坐觀常山之戰。

 其實襄國也到了油盡燈枯的地步,劉顯一敗再敗,人心早已動搖,稱帝之舉,更是不得人心。

 冉閔躬率八千精騎,氣勢洶洶的直撲劉顯大軍。

 劉顯的大司馬、清河人王寧率部歸降,冉閔並其眾,得萬余人馬,然後於飛龍山大破劉顯七萬大軍,俘斬兩萬眾,余者潰散。

 劉顯倉惶逃回襄國。

 但冉閔已經紅了眼,一路追殺至襄國,不死不休。

 劉顯大將曹伏駒開城迎冉閔,冉閔驅軍而入,殺劉顯及其公卿以下百余人,焚燒襄國的宮室,於城中捕殺諸胡,死傷數萬,襄國大亂,不少胡人趁亂奪門而逃。

 燒殺數日,冉閔遷城中殘民十余萬返回鄴城。

 至此,鄴城的心腹大患被拔除,冉閔再次威震天下。

 原本自立的巨鹿、信都、趙郡、廣平、平原等郡又重歸冉閔麾下。

 “一百萬石糧食,冀東三郡可以不交出來,但枋頭、黎陽他勢在必得。”剛剛返回枋頭的常煒帶來冉閔最新的條件。

 “這麽多糧食給他,讓他吃飽喝足然後攻我?既然談不攏,那就不要談了,真當我黑雲軍是劉顯、石琨之流?”李躍臉色一沉。

 攻破襄國,冉閔下一個目標肯定是兗州,也只能是兗州。

 慕容氏太強,他未必敢攻打幽州,只有攻下兗青二州後,冉魏才能恢復元氣,與慕容氏一教高下。

 常煒胸有成竹道:“都督不必著急回復,鄴城有劉令君、董將軍等斡旋,事情未必不會出現轉機,屬下此去鄴城,收獲頗豐,鄴中士民未必願意與我兗州刀兵相見。”

 的確,拖下去是最好的辦法。

 冉閔攻破襄國,即便要攻打兗州,也不會這麽快就來。

 就在李躍打定主意的時候,斥候來報:“啟稟都督,襄國領軍將軍范路率千余士眾,投枋頭而來。”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