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天命水滸》第141章:前往登州
  登州是個好地方,因為靠海又有金礦。

  登州又是窮地方,一州七縣多山少田,每年稅糧卻高達二十三萬六千石。

  登州北邊的河間府十六個縣,平原地闊民間繁富,每年糧稅才六萬五千石而已。

  為什麽差距這麽大?

  一是河間府田地好,但都被官員、豪強佔據,他們想方設法免稅。

  二是登州地惡,但是多礦,貴人們圈山佔地,卻懶得去經營免稅,所以顯得紙面上田地很多。

  這些賦稅從哪裡來?貴人們不出,當然是從老百姓的身上搜刮了。

  宗澤能為民請命,與這些貴人爭鬥,實實在在為登州百姓做了件大好事。

  “茲有登州通判宗澤,為人驕橫,收受賄賂,屢造冤假錯案,民怨沸騰。更兼蔑視道教,於神宵萬壽宮事宜多加阻撓。特罷其官身,謫放鎮江編管。”

  從東京汴梁傳來的一道文書,徹底讓宗澤從為民請命的能臣,變成了禍民的罪臣。

  所謂編管,就是宋庭對犯罪官員的一種優待,不刺配,謫放遠方州郡,編入該地戶籍,並由地方官吏加以管束,有點像是後世的監外服刑。

  “老夫一心為國,何以落得如此下場!”

  登州城外,今年56歲,一身素衣的宗澤仰天長歎。

  “老倌兒,你來登州之後,大家過的都不快活,吃、拿被你罵,卡、要被你打,你問問衙門上下,哪個不想你早點滾蛋的?走快點,別在這兒礙眼了。”

  負責押送宗澤的衙役張三背後推了宗澤一把。

  “你,你,我不與你理論!”

  宗澤生氣的指了指衙役,最後還是放棄,他跟這些不懂大義的小人辯論又有何用。

  “說的好像自己挺委屈一樣。你也不想想,自己在這兒幾年耽誤大家發了多少財?能留你一條命,就該偷笑了,我告訴你!”

  另一個衙役李四不屑的說道。

  宗澤作為登州的實權通判,掌管糧運、家田、水利和訴訟等事項,大權在握,實打實的州府二把手。他所分管的項目也都是油水最大的幾項。可這老倌兒倒好,自己不貪,還不讓別人貪,這不是狗拿耗子,多管閑事麽?

  以前,他在位上,大家有苦難言。現在他倒台了,還不趁機踩上幾腳?

  在他想來,這老頭兒這麽大年紀,還得罪了京中貴人,估計也沒幾年好活了,常聽人說“莫欺少年窮”的,還沒聽人說“莫欺老年窮”的!

  倒是“人死為大”常掛在嘴邊。

  “快走,快走,這一路南下鎮江,可有的走哩!也就是我們兄弟倆命苦,跟你這老倌兒走一圈,還沒個進項。”

  張三又推了宗澤兩把發泄怒氣。以往,有案主想要犯人死,就會偷偷給押送衙役塞銀子,讓他們在路上結果了對方;有家人想要犯人舒服些,也會偷偷給押送衙役塞銀子,讓他們在路上關照些。

  這宗澤倒好,因為官職較高,貴人們還不想因為他的死惹上麻煩,所以沒給錢;宗澤老頭家人都在義烏老家,城內也沒個親朋好友,更是沒人給他們錢。

  這倒霉催的!

  張三、李四越想越氣,不停的催促宗澤快走。可憐宗澤56歲了,被這樣一路驅趕,連拉帶扯,走到快天黑,才剛進入煙台縣境內。

  “你們這樣對待一個五十多歲的老人家,不合適吧?如此不講武德,我奉勸你們好自為之。”

  一哨騎兵從對面過來,

看到眼前場景,當頭一壯漢說道。  “各位貴人,此乃犯官,犯了大罪,無惡不作。我等也只是替百姓出口氣而已。”

  張三見對方一哨人都騎著馬,衣冠楚楚,有僧有俗,有男有女,就像貴人出遊,因此也不敢得罪。

  “無恥小人,休得汙蔑本官清白!”

  宗澤大怒。他可以忍受皮肉之苦,但不能忍受人格汙蔑。

  “老倌兒,你還不老實!看我李四打你!”

  李四輪起水火棍就要打。

  宗澤眼睛一閉,腦袋一梗,不願低頭。但等了一會兒,卻沒感受到棍棒加身,睜眼一看,只見那李四的水火棍已經落入當頭騎馬的壯漢手中。

  “這就是大名鼎鼎的水火棍?可惜棍是好棍,人不是好人啊。”

  說完,那壯漢捏住棍子兩頭,雙手微微用力一擰,如同擰衣服一般,竟然將堅實紅木製成的棍子擰成了細碎茬兒。

  “好壯士!”

  宗澤不禁暗讚。

  “哥哥好力氣!”

  “天王真神力!”

  跟隨的眾騎也紛紛稱讚。

  “這還是人嗎?”

  張三、李四看的目瞪口呆,這“貴人”也太暴力了,他若是擰自己的腦袋,那還不是一擰一個瓜!

  “你,你們是什麽人?”

  李四強撐著膽子問道。

  “梁山,晁蓋。”

  當頭壯漢微笑著說道。

  “啊?是梁山賊......爺爺啊,小人有眼不識泰山!”

  張三、李四嚇的轉身想跑,但是被幾個騎兵一圍,頓時跪地求饒起來。

  “那個托塔天王晁蓋?”

  宗澤也瞪大眼睛看向馬上的壯漢,威風凜凜,儀表堂堂,如雄獅般昂揚。梁山之主怎麽跑到登州來了?

  難道真的像張勇所說的,梁山是在隱藏實力?十幾日前那幾十騎兵,真的只是誘餌?難道晁蓋早就在打登州城的主意?否則何以解釋梁山之主出沒在此地?

  宗澤緊張的向周圍看了看,似乎那裡隱藏著梁山千軍萬馬一般。

  總不可能晁蓋這個一方勢力之主,隻帶這麽點人孤身前來此地吧?

  事實上,晁蓋他們,還真是孤身前來的,或者說,是先鋒。

  得知阮小五他們沒有按照約定出現在登州外海,晁蓋預感船隊可能出事了,於是便找來熟悉登州的顧大嫂和孫新夫婦,組織了一支精銳騎兵部隊,先行趕到登州探明情況。

  並向青雲山的林衝傳令,調集部隊向登州進發。

  晁蓋一行馬快,所以先行抵達。這一行人裡:

  顧大嫂和孫新熟悉登州情況,作為向導。

  屠龍手孫安是苦主,他為了前往沙門島救好友喬道清,自然也要隨行。

  關勝、呼延灼、宣讚、郝思文、韓滔、彭汜的龍驤騎是主力,他們六員大將,結果卻只能統領著六十名騎兵,在梁山受足了嘲笑。

  同樣是降將的史文恭率領雷鳴騎外出轉了一圈,回來就擴編,讓關勝也不得不放下臉面主動請戰。

  鄧元覺、石寶、杜微、龐萬春是戴罪立功,梁山的勞動改造不到一個月,就讓他們叫苦不迭。大和尚主動來投。

  “大師如此背叛,不怕明教聖火灼身麽?”

  晁蓋調侃道。

  “天王取笑了,我大和尚喝酒吃肉殺人,早就萬劫不複了,還怕什麽聖火灼身?”

  鄧元覺也是快人快語。

  “那你求的是什麽?”

  晁蓋問道。

  “升官,發財!”

  鄧元覺毫不羞愧的說道:“我等皆是貧困出身,加入那明教也不過是信奉他們說的懲惡揚善、度化世人、平均富貴的教義。但大和尚我一路做到歙州高層,見慣的卻是他們盤剝教友,刺殺斂財,均富貴?均個鳥!均來均去,都均到上層手裡了。以前能仗著明教的勢發財,所以信它。現在被天王抓住,那還信個球!”

  石寶、杜微、龐萬春同樣如此,他們又不是波斯後裔,當對明教懲惡揚善、度化世人、平均富貴的教義產生疑問時,就已經不虔誠了。

  對於他們的投靠,晁蓋也不拒絕,先留在身邊做親衛,把親和度攀上去再說。你們四個紅名,跟我說什麽真心投靠!

  這樣一來,晁蓋和4個紅名侍衛、關勝龍驤騎60人、孫安1人,顧大嫂孫新夫婦2人,共計68人。

  加上為了應付水面情況,臨時加入的阮小七、李俊、童威、童猛4人。

  共計72人。

  一行七十二人,騎馬先行,正巧在煙台縣碰上了被押解的宗澤。

  “天王哥哥,既然露了行蹤,不如殺之!”

  屠龍手孫安目露凶光的建議道。他對官府的人從來沒什麽好感。

  晁蓋饒有興趣的看向孫安。

  孫安被看的一陣錯愕,摸了摸臉龐,低頭看了看衣服,沒感覺不妥啊。

  關勝等官軍將領也用莫名的眼光看向他,讓孫安更是摸不著頭腦了。

  大和尚鄧元覺心中暗道:這屠龍手功夫都在手上,腦子不行啊。晁蓋這家夥故意露出行蹤,還自報家門,顯然是有想法的,你這直接建議晁蓋把人殺了。他賣力擰棍子不白擰了麽?

  “世界如此美好,賢弟如此暴躁,這樣不好,不好。”

  晁蓋確認孫安不是故意配合自己唱黑臉,而是真的動了殺心,對孫安開解一番,向後一揮手道:“全都抓起來,不要泄露我們的行蹤即可。”

  “遵命!”

  早有龍驤騎軍士上前,將三人捆了起來,按在馬上。

  張三、李四見可以活命,也便乖乖配合,剛才那背雙劍的大漢一聲“殺之”透露出的冷漠,差點把他們嚇尿。幸好這晁天王果然如評書裡說的一樣,是個義薄雲天的好漢,沒有濫殺他們的狗頭。

  宗澤卻是想要反抗,但哪裡能擋得住龍精虎猛的龍驤騎軍士。

  “晁蓋,你是想要襲取登州城麽?你別癡心妄想!”

  “塞住嘴巴,憑的聒噪。”

  晁蓋現在還沒心思理會宗澤的叫嚷。他們一行的目標也不是登州城,而是煙台的一處村莊,名為劉家旺寨。

  這是一處走私窩點。

  宋朝海貿發達,有大量的商人遠赴海外貿易,朝鮮、日本、大食、古邏、闍婆、佔城、勃泥、麻逸、三佛齊、賓同朧、沙裡亭、丹流眉等諸國貿易不絕。

  為了攫取這部分海貿利潤,分別在廣州,杭州,明州,密州開設了四大市舶司,如同海關一般,收取賦稅。貴重物品收稅十分之二,一般物品收稅十五分之二,每年收稅高達150萬貫左右。

  但正如後世一般,只要有海關,就會有走私。

  密州市舶司就在青島,距離登州不遠。所以那些走私船隻就在登州外海的大黑島設立窩點,並將煙台劉家旺寨作為陸地據點。

  這在山東綠林之間是公開的秘密,作為地頭蛇的顧大嫂和孫新當然也清楚。

  晁蓋此行就是想要通過劉家旺寨的走私船,前往外海走一遭。

  結果,等他們一行騎兵到了劉家旺寨,發現那裡漁村,寨牆早被燒成了平地,港口外更是一條船都沒有。

  晁蓋心中咯噔一下,感覺事情要壞。這處走私窩點,明顯是被廢棄了。無論是被官府搗毀的,還是他們自己放棄,對晁蓋出海的計劃都造成了很大影響。

  大海不同於湖泊,湖泊中弄一條小船,船家就敢帶你遊個幾天幾夜。

  大海中浪花翻滾,風向不定,沒有大船,沒有經驗豐富的船主,誰敢駛向海島?就連隨行的阮小七、李俊、童威、童猛都不敢拍胸脯、打包票。

  孫新猶豫了一下,說道:“天王,若說大船駛向海島,倒還有一條船,只是風險很大。”

  “哦,是哪個?”

  “登州城外有軍港,因為登州鎮海軍在煙台縣外的桑島駐扎,所以港口常年有補給船隻往來。港口同樣也有前往沙門島的補給船,每月初一次。這沙門島的補給船,或許是我們現在唯一的選擇,只是風險太大!”

  “風險不怕,就怕無船!明日就是十一月初一,我們馬不停蹄,趕往登州!”

  晁蓋決定道。

  宗澤聽的糊裡糊塗,又膽戰心驚,晁蓋這個梁山之主又有什麽陰謀?難道外海有什麽威脅不成?

  一路急行。終於在天快黑時抵達了登州城下。

  登州多山,登州城沿海而建,城池主體便是在臨海的一座山上,三丈高的城牆圍繞在山腳下,形成一座易守難攻,眺望大海的臨海山城。

  因為是山城,城內空間有限,主要就是官府,器械庫,糧倉,宗廟,佛塔,學堂,醫館,軍官住宅,官員宅邸等。

  登州城池北、西兩面皆有高山,只有南側有一處開闊地,原本是個漁村,後來被擴建成為軍港,有鎮海軍一千編制。

  山城之外的平地鄉鎮,則成為城下市集,非常繁華。

  靠山吃山,靠海吃海,靠著軍營,自然就是要吃軍營了。

  登州城外市集茶肆、酒肆、賭坊、青樓遍布。那些軍官和城中衙役有了閑錢,都喜歡出來玩一玩。

  晁蓋一行分成數股,分散而入。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