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天命水滸》第207章:北上攻遼
  耶律大石弓馬嫻熟,但在大勢面前無力回天。

  “走!”

  他發動了自己最強的技能,撥馬便逃。

  歷史上,耶律大石面對金國屢戰屢敗,但每次都能逃走,可謂是打不死的小強。

  但這次他失算了,恨極了他的韓滔攔住他就是廝殺,刀來槍往,一路奔走,一路纏鬥。

  耶律大石輕騎馬快,韓滔為了減輕負重,連鎧甲都脫了,也要追上。

  “混帳,幹嘛老追著我!”

  耶律大石拚命拍馬,順著河溝向下遊跑。

  “不殺你,難解我心頭之恨!”

  韓滔自責於當時的怯弱,憤怒於對方的屠殺,誓要將其拿下。

  “中!”

  耶律大石反身一箭,正中韓滔沒有防護肩膀。

  “去!”

  韓滔身子一晃,差點落馬,心一橫,將手中長槍當作標槍投出,正中耶律大石的戰馬後股。戰馬嘶鳴一聲,晃蕩著倒地。

  韓滔這才伸手拔出箭矢,縱身一躍,撲向摔在地上的耶律大石。將箭頭直插對方眼珠。

  耶律大石閃頭躲過,抓住韓滔握箭的手,兩人互相在地上滾動廝打。

  “踏踏踏”

  一陣馬蹄聲傳來,只見一將身高九尺,手持劍奔到近前,縱身跳下馬,雙劍插回背後,一雙大手一較力,將耶侓大石提留了起來。

  “韓兄,怎麽搞的這麽狼狽?”

  來人正是屠龍手孫安。

  “咳咳,幸好孫兄趕來。否則我還拿不下這遼將。”

  韓滔坐在地上喘著粗氣道。

  “這是什麽人?看起來像是個頭領?”

  孫安看向手中掙扎的耶律大石,露出看小孩的神色笑道。

  “此乃帶領遼軍屠殺百姓之罪魁!”

  韓滔恨恨道。

  “原來就是你這貨領兵前來屠殺百姓的。你叫什麽?算了,沒必要!”

  孫安說完,拔出背後寶劍,當胸而入。將耶律大石刺了個透心涼。

  屠龍手終於屠了一條潛龍,也不枉他這外號了。

  孫安將手中抽搐的耶律大石甩到地上,不再關注。

  “想不到我耶律大石皇族之後,竟然命喪於此......”

  耶律大石嘴中不停吐血,雙眼迷離,看著湛藍的天空,似乎想到了自己上京的家鄉。在那裡,媽媽正在煮著奶茶......

  孫安俯身將耶律大石首級割下,懸於馬畔,和韓滔一起,向呼延灼稟報。

  此時戰場已經明朗,遼軍“瘦軍”幾乎全被殲滅。呼延灼馬不停蹄,揮軍北上,攻佔定興城,既然打都打了,總得佔個城池不是?

  之後便緊急向滄州的晁蓋進行稟報。

  八月三十一日。

  得到消息的晁蓋也沒想到南院大王竟然如此勇敢,都已經被金國打上門兒來了,竟然還想著對自己用兵,真是作死啊。

  “天王,如今我梁山正與宋廷交戰,貿然對遼用兵是否不妥?當如何處置?”

  柴進作為外交人員,對各國關系特別敏感,有些擔憂道。

  “全軍通報嘉獎表揚吧。”

  “啊?”

  柴進有些不可思議,以為自己聽錯了,小心再問道:“天王,您說的是嘉獎而不是處罰?”

  在大宋,這擅啟邊釁可是無論對錯,都是死罪啊。

  “日月所照,皆為漢土,遼國自古以來便是我華夏屬國,打輸了叫擅啟邊釁,打贏了叫收復失地。

既然收復失地,自當通報嘉獎,還有疑問嗎?”  晁蓋作為一個p社老玩家,哪兒懂什麽叫邊界?不都是“自古以來”麽。

  “這......明白了。”

  柴進似乎摸到了晁蓋對外戰爭的態度。

  “傳令神武軍向霸州集結。傳令雲風騎擴編完畢後向高碑店移動。”

  晁蓋下完命令,便帶領三千雷鳴騎,揮軍北上。原本還想著等國內消化完再去燕京。現在看來得提前給他們一個教訓呢。

  ..............

  此時,燕京府內耶律淳、李處溫得到耶律大石全軍覆沒,定興城也被攻佔的消息,一時呆立無言。

  “先生,你不是說南朝叛軍不足為慮嗎?他們怎敢冒天下之大不韙,起兵向我大遼進攻啊?”

  耶律淳不敢置信。

  李處溫也是一臉懵逼,南朝人向來懦弱,他們怎麽敢?而且還把耶律將軍給殺了?他們不知道耶律將軍是皇族嗎?

  “先生,你倒說句話啊?”

  耶律淳慌了陣腳,定興城距離燕京只有三天路程,可他現在已經拿不出抵抗的兵力了。

  忽然,從幕後走出一年輕女子,對耶律淳溫聲道:“大王,漢軍剛組建,未經戰事,難堪大任,何不將蕭乾將軍請回燕京,共商大事?”

  來人正是耶律淳新納的妃子蕭普賢女。耶律淳56歲了,納的妃子才18,典型的老夫少妻。但這女子卻是個野心勃勃的人物,她出身契丹蕭姓世家,早就對耶律淳親近漢人的行為不滿了。

  “德妃所言甚是,老臣也以為如此最為妥當。”

  李處溫作為燕京漢軍首領,非但沒有爭辯,反而笑眯眯的讚同蕭普賢女的建議。

  “好,李卿老成謀國啊,那就依卿所言,急詔蕭乾將軍並一萬奚軍回援燕京。”

  耶律淳對李處溫誇讚道。蕭普賢女面上笑呵呵,心裡不住翻白眼。明明是自己的提議,卻成了李處溫的功勞,這些漢人果然奸詐,都該去死!

  “蕭將軍從長城邊界趕來仍需三天時間。這期間若是南朝攻來,殊為不妙。”

  李處溫繼續查漏補缺道。

  “先生所言極是,那該如何是好?”

  耶律淳也有點擔心南朝快速進兵,蕭乾還沒回來,就被南朝圍城,那不就壞事了。

  “大王不必擔心,我已有對策。可使用緩兵之計!”

  李處溫摸著胡須細細分析。

  “何解?先生請詳細講來。”

  耶律淳忙問。

  “可派出使者前往南朝軍營,譴責其越過邊境,破壞協議。讓其做出解釋,推諉扯皮,很快三天時間就能拖過去。”

  李處溫解釋道。

  蕭普賢女心中冷哼,派人去拖延時間,這麽淺顯的計策,自己也會。

  “城內不知誰可擔此大任。”

  耶律淳細細思量起來。

  李處溫說道:“我推薦蕭家嫡子蕭寧。此子聰明機變,氣度不凡。前往南朝定然能讓南人折服。”

  那蕭寧正是蕭普賢女的哥哥,如今蕭家嫡子。

  “不可,我兄長最近患有熱疾,正臥病於床。”

  蕭普賢女慌忙拒絕。開什麽玩笑,南朝剛殺了耶律大石,擺明了是群凶神惡煞,讓兄長前往,那不是去送命嗎?

  耶律淳也搖了搖頭。他在燕京站穩腳跟,多虧了蕭家支援,自己不能把他們往火坑裡推啊。

  “既然如此,那便讓我弟李處道前去吧。他雖然嘴拙,卻也有些膽色。”

  李處溫長歎一聲道。

  “先生高義!”

  耶律淳讚道。蕭普賢女也有些詫異,李家這麽大公無私的麽?

  九月初一。

  晁蓋、柴進、雷鳴騎快馬抵達興安城。

  “著,龍驤軍護佑漢民百姓,北伐恢復失地,記集體一等功一次。主將呼延灼,副將孫安、韓滔、彭汜記大功一次。全境通報嘉獎。”

  隨著晁蓋嘉獎令下達,龍驤全軍歡呼成一片。

  “天王萬歲!”

  “願為天王效死!”

  呼延灼等將領也放下了心中忐忑,同樣振臂高呼起來。

  史文恭、李助等雷鳴騎眾人則羨慕不已。不過捫心自問,如果自己當時在現場,敢對遼國人出手麽?

  敢!

  有天王這樣一個雄才略的主公,他們才不管對方是契丹,還是女真人!敢對漢人亮出屠刀,就先殺他們個人仰馬翻!天王不會因為他們護民而責怪,只會因為他們懦弱而生氣。

  正是因為有這樣的主公,呼延灼才有直接率兵衝鋒的勇氣!

  我在我也行!

  這麽好的立功機會,被呼延灼這家夥兒佔了先機!史文恭、李助對望一眼,暗道可惜。

  犒勞飲宴一番自不必提。

  九月初二。

  燕京使者,快馬而來。

  “遼人,邀戰嗎?”

  晁蓋在府衙大堂中接待來人。一副公事公辦的模樣。府衙兩側站立的不是衙役,而是史文恭、李助、呼延灼、孫安這樣的猛將。一起朝來人看去。

  噗通。

  來人雙膝跪地,抱拳哭泣道:“天王,燕雲漢兒盼天王,如幼兒盼父母。某漢人李處道,特代表燕雲漢民為獻城而來!”

  “獻城?”

  這倒是出乎晁蓋意料。自己的威名已經強大到可以讓遼人不戰而降了嗎?

  “正是!天王容稟,我李家乃是燕京大族,扎根燕京百年,根深葉茂。如今更是掌握了燕京城內三萬漢軍部隊。然而,契丹、奚族向來鄙視我漢人,天王大軍擊殺的耶律大石更是皇族成員,燕京城內契丹貴族氣勢洶洶,紛紛吵嚷要殺盡城內漢人。我兄李處溫,貴為南院丞相,深為漢人命運擔憂,故而想向天王投誠,裡應外合,獻出燕京城,保全我漢人血脈。請天王明鑒啊。”

  李處道說著說著又哭了起來,一副為國為民的模樣。

  周圍眾將聽聞都頗為意動,燕京乃是燕雲十六州的腹心精華,奪了燕京,就等於燕雲十六州收回了一半,如此大功,不由得他們不心動。

  “你們有何計劃?”

  晁蓋繼續問道。

  “天王可兵分兩路,一路聲勢浩大緩慢進軍,吸引遼人注意;另一路騎兵為主,繞道快行,到時候我李家裡應外合,一起奪了燕京。複我漢家江山!”

  李處道說出了自己的計策,這是他和兄長李處溫連夜推演出的計劃,成功率頗高。

  眾將也覺得可行。

  “你們李家也配?”

  晁蓋冷哼一聲,搖頭拒絕。

  “啊?這,這是為何?”

  不止李處道尷尬,眾將也是茫然。

  “漢奸兩頭下注,妄想洗白脫罪,哪兒這麽容易!滾回去告訴李處道和耶律淳,讓他們洗白了脖子等著受死!”

  晁蓋一揮手,自有軍兵上前,將李處道亂棍打了出去。

  李處道離開,柴進不解道:“天王,他的計劃聽起來不錯,李家若是歸順,對我軍進入燕京也有許多好處吧?”

  這計策確實不錯。歷史上楊可世便是采用這樣的計策,率領五千輕騎一舉攻破燕京城。如果不是因為統領二十萬宋軍的劉跑跑父子坑害隊友,導致楊可世被圍困在燕京城中全軍覆沒。也許燕京真就一股而下了。

  計是好計,但晁蓋拒絕。

  “你們忽略了兩點。第一,若是我在李家幫助下拿下燕京,這收復故土之功,是我們的,還是他李家的?第二,李家雖為燕京大族,但民間名聲不佳。親近李家,便疏遠了燕京百姓。所以,我寧願多耗費些時日,也希望收復故土之功,由我梁山軍將一體同心,協力取得。你們有信心嗎?”

  晁蓋說完掃視諸將。

  “有!首戰用我,用我必勝!”

  眾將豁然起身,長身直立,將右手拍在胸口。當他們聽到晁蓋拒絕李家的解釋,頓感心中火熱。原來天王都是為他們考慮才放棄了與大族合作,如此,他們怎能不勇猛精進,為天王取回燕雲之地!

  柴進是第一次參加這種軍事會議,也被晁蓋的豪氣和眾將的勇氣所震懾。難怪梁山總能不斷取勝,君臣一心,勇武果敢,焉能不勝?遼國又如何?不同樣一戰而破嗎?

  晁蓋看著眾人表態,滿意的點了點頭。在他眼中,攻取燕雲的難點從來不是燕京城內的那區區幾萬軍隊,而是之後的治理。

  燕雲十六州自從被石敬瑭割讓給遼國契丹之後,在這裡生活的漢人已經生活了兩百年!在國外生活五十年的華人二代基本都變成了香蕉人,何況是長達兩百年的奴役!

  燕雲的漢人570萬,像馬植一樣心向漢唐,南遷南逃的有多少?百分之一都不到!

  如何扭轉這裡漢人之心?

  勝利,唯有鐵血勝利才能彰顯中原漢人的強大,激發燕雲漢人的自豪感、歸屬感!

  李處道的建議固然可以減少戰鬥,但更減少了威懾。如果有心人傳播謠言,更會給人一種沒有李家就沒有梁山收復燕雲的感覺,會給後續治理燕雲留下巨大隱患。

  契丹必須亡,李家也必須死!如此,立威之後,財政緊張的晁蓋才能開展後續改革,從而施恩於民,攫取民心。

  再等數日,等神武軍、雲風軍抵達之後,晁蓋決定一鼓作氣,拿下燕京城。打出梁山對外作戰的軍心士氣!

  九月初三。

  晁蓋還未等到神武軍、雲風軍抵達。卻等到了濮陽劉慧娘的快馬通報。

  “什麽?宋軍掘了黃河大堤!”

  晁蓋實在沒有想到。他都提前把杜充給弄死了,怎麽還有人敢掘黃河大堤?

  原來,數日前,公孫勝、武松、魯達、花榮成功偷襲蘭考城,截斷了童貫歸路。糧草補給也全部切斷。曹州徐槐拋棄眾人,一溜煙的逃走。守將絕望獻城。

  身處濮陽城下的童貫慌亂之下,使出了喪心病狂的招數,命令劉延慶掘開濮陽城外黃河大堤,河水衝刷濮陽城,將背嵬軍困在城內,宋軍潰逃而去。

  如今已經農歷九月,黃河逐漸進入枯水期,比起杜充掘黃河時的豐水期影響要小許多。但仍將大名、濮陽、蘭考、開封等地百姓的秋收之糧淹沒,造成了巨大災難。

  黃河竄入五丈河攜帶巨量泥沙,造成五丈河河床升高,兩岸不斷決堤。

  “天王,怎麽辦?回歸救災嗎?”

  眾將也是憂心忡忡。黃河改道五丈河,河北東路、京東東路許多地方成了黃泛區,對梁山地盤影響最為巨大。

  “災一定要救!

  傳我命令,著宗澤為河北東路安撫使,治所大名府,全權負責河北東路三府十一州五十四縣政務和救災事宜,命蒼狼軍、背嵬軍全力協助救災。

  傳我命令,著吳用為京東東路安撫使,治所濟南府,全權負責兩路一府七州六十八縣政務和救災事宜。命宋萬十五萬俘虜營全力配合救災。

  傳我命令,著江天越為曹州知州,程萬裡為蘭考知州,負責兩地救災事宜。虎賁軍、金剛軍、神機營、鷹揚營全力配合救災。

  傳我命令,梁山財務司、商業司全力購買糧食,鎮海軍、遠海商隊自江南購買糧食支援中原。

  傳我命令,梁山主寨開倉放糧,支援四方。”

  一系列命令下完之後,晁蓋催促道:“神武軍、雲風軍走到何處了?”

  “神武軍還有一日抵達霸州,雲風軍還有兩日抵達高碑店。”

  “不等他們了。今日起兵,直插燕京,速戰速決!”

  晁蓋原本想慢慢打,讓眾將多積累點對外族作戰的經驗,多積累點自信,也讓燕雲漢人見識見識中原軍威。

  但是中原發生這麽大變故,晁蓋坐不住了。只能速戰速決,攻克燕京之後,再趕緊南下救災。

  “原來,決堤黃河,不只是因為杜充生性殘暴,而是宋庭文人對平民百姓整體生性冷漠!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黃金屋,但唯獨沒有億萬百姓。”

  晁蓋昂首南望,心情複雜的歎道。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