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天命水滸》第206章:北線戰事
  偷得浮生半日閑。歸來仍需去工作。

  八月二十九日。

  杜遷親自帶著工程隊趕來支援滄州。一船船的水泥鋼筋從登州海港運來。

  滄州碼頭和鹽場開始規劃建設。預計在今年十月完成兩條水泥碼頭。可同時停泊十艘千石大船。

  鹽場平整土地,建造鹽田,也可以在入冬之前完成一次曬鹽測試。

  一切都在有條不紊的進行。

  八月三十日。

  遼國邊境有變。

  遼國駐守燕京城的南院大王名為耶律淳,是當今天祚帝的叔叔。從小愛好儒學,性格溫和。與漢人名士李處溫為友。

  本來耶律淳有資格繼承皇位,但因為跟漢人走的太近,被皇帝討厭,趕到了燕京城,擔任南院大王。

  耶律淳甘之如飴,因為這裡漢人文化最盛。他還把自己的好友李處溫提拔成了北樞密使,也就是南院的丞相。

  耶律淳醉心詩詞歌賦,整日飲宴。

  但李處溫身為漢人卻不思為漢人謀利,反而貪汙受賄,對漢人敲骨吸髓,掠奪財富供養耶律淳。十余年來,漢人百姓無不痛恨。

  三年前金國起兵,遼國連連戰敗,漢人的境遇更加嚴酷。

  遼國巔峰期,總人口1050萬,其中漢人570萬,契丹族230萬,女真族100萬,渤海人50萬,其他民族大約100萬。

  遼國軍隊由契丹禁軍、女真渤海部族軍、漢人地方軍、小國屬軍四部分構成。

  女真渤海本出一族,完顏阿骨打、高永昌先後造反這三年來,殲滅俘虜契丹和草原軍隊高達百萬。

  契丹禁軍幾乎消耗一空,蒙古、回鶻、鐵勒等部離心離德。

  天祚帝在上京苦苦支撐。燕京南院這兒可戰之兵,只有契丹逃民組成的“瘦軍”五千人,和奚民部落組成的“奚軍”一萬人。

  以前,遼國懼怕漢人掌握軍隊,只允許胡化漢人在地方州郡當兵。

  現在,遼國沒得選。不得不大肆征發漢人百姓從軍,作為炮灰送上前線與金國作戰。

  先是組建了由遼東逃難漢人組成的“怨軍”兩萬八千人,統領為遼東漢人郭藥師。

  又組建了由燕京諸州郡漢人組成的“秦晉軍”三萬余人,統領為李處溫父子。

  漢人青壯被抽走,賦稅卻一點不減,漢人百姓苦不堪言,於是,許多漢民便攜家帶口南逃。

  耶律淳不管事兒,對此無可無不可。

  郭藥師也無所謂,他們這些遼東漢人,巴不得燕京漢人逃光,他們好有土地可佔。

  李處溫父子卻很擔憂,他的麾下“秦晉軍”大都是與燕京漢人沾親帶故,如果這些漢人逃走,一是不利軍心穩定,二是沒了漢人百姓耕田種地繳納賦稅,他們也養不起兵啊。

  “大王,逃民之事,不可不阻。但我出面阻攔不合時宜。”

  李處溫到宮殿向耶律淳建議。

  “這是為何?”

  李處溫是耶律淳的“文壇好友”,又是“錢袋子”。他的話,耶律淳很願意傾聽。

  “阻攔,是為了賦稅。不出面,是為了秦晉軍和諧。大王花費這麽多財力組建秦晉軍,若是出現子殺父,夫殺妻等慘劇,豈非與孔聖人仁恕之道背離?”

  李處溫深知耶律淳醉心儒學,從軍國大事角度分析他可能不聽,從這個角度來說,一說一個準。

  “這可不行!”

  果然,一聽有違聖人之道,耶律淳立刻跟著李處溫的思路跑了。

  “微臣建議,由駐扎在白溝河一線的耶律大石將軍領兵密切查訪,發現有難逃之人,全部遣返原籍即可。”

  李處溫建議道。

  “好好好,就以就依先生之言。只是,我聽聞南朝局勢有變,有叛軍攻佔真定、河間,與我軍隔白溝河對峙。最近局勢如何了?”

  耶律淳雖然不喜歡管事,但有些軍國大事,他還是會過問一下的。

  “大王勿憂。那南朝叛將故事在民間多有流傳。據說是一夥兒水中草寇,今年突然開始攻城略地,如今已經佔領河北東路。但宋庭仍有八十萬大軍駐守京師,想來平叛之日不遠。”

  就如同蔡京不清楚遼國實際情況一樣,李處溫也不了解大宋實情。在他想來,南朝在西夏打的有聲有色,京城又有八十萬禁軍,一副武德充沛的模樣,一些叛軍,應該很好剿滅吧?

  “如此也好。如今北方女真作亂,我還擔心南朝有什麽異心。他們國內也發生動亂,自然無暇他顧,我也就放心了。對了,可以向南朝派出使者,催促他們把今年的歲幣盡快押解過來,若是擔心路途受叛軍威脅,我大遼勇士可以代勞。”

  耶律淳吩咐道。

  “我盡快派出使者催促。”

  李處溫躬身應下。

  白溝河,定興城。

  耶律大石接到命令,暗罵了一聲“奸佞!蠱惑大王的漢賊!”

  遼國契丹族人只有兩個姓氏,皇族姓耶律,後族姓蕭。其他族人只能叫阿貓阿狗。

  所以耶律大石,從名字上就可以看出來,乃是皇族之後。而實際上也確實是,他是耶律阿保機的八世孫,算是遠支皇族,他能從政,是因為他精通漢學,在1115年中了進士。在翰林院待了一年,因為遼國接連戰敗,所以很快就被外派了出去。

  他召集從遼陽等地逃回的契丹族人,組建了“瘦軍”,之所以這麽叫,是因為這些逃難的契丹人吃盡了苦頭,骨瘦如柴。與金人相比,自然是瘦弱不堪,屢戰屢敗。但歷史上耶律大石卻憑借這五千瘦軍,硬是擊敗了大宋十萬北伐軍,堪稱神奇。

  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契丹對漢人長達百年的心理優勢---我打不過女真蠻子,還打不過你漢人奴隸麽!

  此時,剛剛三十歲,自詡文武全才的耶律大石對白溝河南岸的呼延灼龍驤軍同樣不屑一顧。

  即便他手中只有五千“瘦軍”,卻謀劃著攻入真定,痛擊呼延灼的三萬龍驤軍。

  “南朝內亂,豈不正是我大遼良機。”

  耶律大石琢磨一番,如今長城以北皆為女真所有,奚族大王蕭乾、怨軍固守長城一線,但兵力仍捉襟見肘,糧草物資更是缺乏。單靠燕京周邊諸縣難以持久。當另尋開源之地!

  “我正愁沒有正大光明南侵的理由,這命令來的正是時候!”

  耶律大石嘴角咧起,下令去附近抓捕想要南遷的漢人百姓,搜集了數千人後,集中驅趕過河。

  數千百姓拖家帶口,拉著小車,背著行李,扛著農具,惶恐不安的向前奔跑,因為在他們身後,有一支契丹騎兵正在不遠不近的吊著。

  百姓走慢了就驅趕,走快了就圈回來,如同放羊一般。

  “父親,這些瘦軍是要幹嘛呀。”

  有個少年恐懼又不解的詢問身邊的老爹。

  “看不明白,不過肯定不是什麽好事。咱們小心些,你護著你娘和妹子。”

  “曉得了。”

  還有一家推獨輪小車的說道:“這些家夥不是想把咱們趕到河裡淹死吧?”

  “那說不準。這些契丹人,從來沒有把咱們當成人!”

  “好有那些漢人老爺,也想著把咱們抓回去繼續種地!”

  “過河就好了,聽說河那邊都是咱們漢人,不受欺負。”

  “他們不是南人麽?”

  “南人,漢人,都是一個祖先,跟這些契丹、奚人可不一樣。”

  ........

  高碑店十裡外,白溝鎮。龍驤軍駐地。

  “將軍,白溝渡的北岸,又有大批漢人百姓渡河,約有數千。”

  軍兵前來稟報。

  “依照前例,做好排查之後,送到後方安置便是。”

  呼延灼、孫安、韓滔、彭汜正在軍帳內議事,聽聞之後揮了揮手道。

  “且慢!將軍,以前數日,都是一日幾百,今日為何突然數千?其中怕有變故。不如我領兵前去查探一二。”

  百勝將韓滔建議道。

  “可。”

  呼延灼不以為意。韓滔率領一百騎兵奔出軍營。

  不過一炷香時間,又有軍兵來報道:“將軍,遼國騎兵正在屠殺渡河百姓,韓將軍正與其對峙。”

  “什麽?混帳,這些遼狗,焉敢如此!”

  雙鞭呼延灼大怒,屠龍手孫安,天目將彭汜也怒而起身。梁山以“為民請命,替天行道”為口號起兵,對百姓非常看重。加上梁山對中華歷史的普及培訓,梁山將領都以恢復漢唐為榮耀,豈能容忍遼狗屠殺漢人。

  “調兵,出陣!”

  呼延灼率領麾下一千五百鐵甲龍驤騎率先出陣。孫安、彭汜調集步兵緊急集合。

  白溝鎮外不遠便是白溝河,枯水期這裡往往會斷流,因此便成了大宋與大遼的交通要道。

  呼延灼領兵出營,只見在河溝內奔跑的漢人被奔馳的契丹輕騎揮刀肆意砍殺,哀鴻一片。

  “救救我,我不想死啊。”

  “爹,娘,小妹!”

  “我跟你們拚啦”

  “快跑,快跑,過了河就有活路啦。”

  但是過河的許多漢民仍被契丹輕騎追殺砍下了腦袋,連婦孺都沒有放過。百姓死不瞑目的雙眼看向南方堤岸,似乎在責怪,河岸上手持兵器的軍兵為什麽不幫他們。

  韓滔率領一百騎兵與耶律大石的三百騎兵在河邊對峙。

  “遼將!白溝河乃是邊界,過河便是我中原之地,你們越界殺人,是要挑起戰爭嗎?”

  韓滔據理力爭道。

  “胡說!這些逃民,乃是我遼國之人,如何處置,還輪不到你們南朝人置喙。”

  耶律大石輕蔑笑道:“何況,這白溝河乃是我大遼與宋國邊界。你們不過是一群叛軍,何來邊界之說!”

  “狡辯!你跨過邊界,便是違約!渡河而來便是我中原百姓。你速速退去,否則別怪我不客氣!”

  韓滔舉起一隻手,身後騎兵立刻舉起手中長槍。

  “南朝軍將,你是要與我遼國開戰嗎?”

  耶律大石得意的笑道,他的激將法奏效了。

  韓滔猶豫不定,舉起的手難以揮下。擅啟邊釁,挑起兩國爭端,這可是死罪。

  “救救我們!”

  “噗嗤!”

  “快跑啊”

  .....

  殺戮仍在繼續, 韓滔氣的渾身顫抖,身後騎兵也都怒發衝冠,雙目赤紅。

  “踏踏踏!”

  一千五百連環鐵甲戰馬在呼延灼帶領下衝了過來。

  耶律大石見之不禁心中一驚,想不到南朝也有類似女真鐵浮屠的騎兵!不過應該是樣子貨吧。得再挑釁一二,讓他們主動進攻,這樣我就佔據了大義!

  耶律大石心中計較,朝衝來的呼延灼高喊挑釁道:“那南朝將領,你們難道想擅啟邊釁嗎?你們不怕......”

  “怕你媽!全軍給我殺!”

  呼延灼高喝一聲,麾下鐵甲戰馬衝著契丹軍兵殺了過去。

  “殺!”

  韓滔有了主心骨,大手麾下,一百騎兵猛拍戰馬,衝著耶律大石三百騎兵衝了過去。

  “這.....”

  耶律大石挑釁的話都咽在了嘴裡。這南朝將領也太暴躁了。不過這樣也好,我......我去!

  韓滔領兵衝殺過來,手中長槍直逼耶律大石,耶律大石倉促迎戰,交戰一合,擦身而過,等調回馬頭往身後一看,自己的三百輕騎落地一片,都潰散四面奔逃了。

  再看河溝中,呼延灼的騎兵幾乎是橫掃姿態,遇到的“瘦軍”騎兵紛紛潰散。

  原本輕騎比重騎速度要快些。但偏偏戰場是在河溝中,雙方速度都拉慢,而且還有溝坡要爬,“瘦軍”騎兵被一一追上,砸翻在地。

  “怎麽會這樣?!”

  耶律大石大驚失色,這跟自己設想的不一樣啊!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