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天命水滸》第192章:燕青求援
  路面硬化是個長期的過程,梁山各地的水泥廠正在建設、擴產,到年底,產量將會有一個較大的飛躍。

  在此之前,官道擴建,只能先用三合土了。只要打好地基,將來再鋪設砂石水泥也更加容易些。

  第一條道路拓寬完成。

  晁蓋進入濟州城,負責鎮守此處的是龍驤騎呼延灼,他去年曾在這裡待了一個多月,比較熟悉濟州情況。

  晁蓋進城之後,休整一天,第二天繼續帶領俘虜營修築第二條濟州城通往嘉祥縣的道路。

  如果說第一條道路是在打樣版,那從第二條路開始,晁蓋就開始施恩了。他非但沒有加快擴寬道路的速度,反而開始減少俘虜們的工作量。

  二十萬俘虜的夥食逐漸改善,每天前1000名完成任務的,給與肉食獎勵。眾人的工作量也從一開始的每日10土方,降低到了每日8土方。

  傍晚吃完飯後,還組織說書先生給他們講《晁天王解救祝家莊》、《晁天王顯聖護寶塔》、《晁天王大戰九聯軍》、《晁天王救民安東城》、《晁天王智取十節度》等故事。

  俘虜們聽著關於自己的故事,一開始還有些小尷尬,但聽著聽著,反而覺得還挺有意思的,原來其中有這麽多他們不知道的博弈和內幕啊。

  “楊戩這太監也太愚蠢了,被劉參軍耍的團團轉。”

  “十節度果然老邁無用,被梁山眾將擒拿,也害的我等被俘!”

  “楊戩這奸臣都被圍在城裡了,還不把咱們軍將當人,隨意的砍殺,真是害人害己!”

  “我要在城裡,也想砍他兩刀!”

  “咱們敗給天王,真的是不冤啊。”

  “我們比你們還不如。一路跑到定陶,還沒喘口氣,就被梁山給抓了。”

  “都是那黨世英、黨世雄、周昂無能!”

  “更該罵那什麽都不懂,只會瞎指揮的徐槐!沒他的命令,咱們也不會上趕著去被俘。”

  ......

  道路越修越順,俘虜們對梁山的抵觸越來越小,對晁蓋的親和度緩慢上升。每天都有兩三千入帳。

  親和度達到了60點之後,便入我甕中,想要再降可就難了!

  而此時陶宗旺則是在他們前面鋪設橋梁。

  濟州城與嘉祥縣之間,有一條洙水河。

  洙水河上原本的是一座木橋,只有一丈寬,承擔著洙水河南北兩側人來人往的重擔。可這樣的小橋,完全不符合晁蓋的規劃。

  特別是道路修補拓寬之後,寬達十丈的道路將來一定會車馬人流量巨大,如此木橋,根本無法持久。

  所以宋萬、陶宗旺在十日前便帶著工程隊先行趕到這裡查考,準備修建一座長達三十丈的石橋。

  這種專業性的工作,俘虜們無法承擔,只能是有經驗的工程隊進行。

  宋朝建橋技術已經很成熟,有“筏形基礎”和“種礪固基法”等多種技術。宋萬和陶宗旺商議之後,準備在洙水河中築起十根石柱,用作橋墩。再用鋼筋混凝土製造預製板進行鋪設。

  不過五天時間,兩岸各長五丈的石質岸基和橋墩建設完畢。

  這時候,十艘木船也建好了。開到洙水河中間,投石錨固定。然後工匠們在上面向河底打木樁,再采用“筏形基礎”和“種礪固基法”澆灌碎石和水泥,澆灌成橋墩。

  待橋墩徹底凝固之後,在上面鋪設經過晾曬乾透的鋼筋混凝土預製板。最後再鋪設一層水泥平整地面。

  有了鋼鐵廠的鋼筋、水泥廠的水泥支援,修建跨河橋變得更加容易起來。用時半個月時間,一條橫跨洙水河南北,寬達三丈,長達三十丈的橋梁建設完成。

  這時,晁蓋率領的修路隊也正好修到這裡,跨過洙水河,繼續向嘉祥縣延伸。宋萬、陶宗旺則兵分兩路,繼續率領工程隊,向下一條河前進,提前去建設橋梁。

  六月三十日,濟州至嘉祥縣道路完工。

  七月初五,濟州城到汶上縣的道路完工。

  晁蓋從二十萬俘虜中吸納了4萬天命值,從嘉祥縣吸納1萬,從汶上縣吸納1萬。本月結算給了66萬財富。

  拿出15萬點養軍,拿出10萬點養俘虜。還盈余41萬。

  果然,無論在哪個年代,乾工程都是來錢最快的。再乾一個月,在秋收之前,晁蓋有信心將每月的天命值提升到75萬!

  在晁蓋忙著修路時。《華夏半月談》第二期也開始刊發,講述了晁蓋半個月來與工人同吃同住,修補拓寬道路200余裡的故事,晁蓋還寫了一首打油詩,李清照見之興起,也興致勃發的刊登了一首小詞。

  京東兩路各州縣。每個州府免費發放500冊,每縣免費發放100冊。很多人都在討論裡面的內容。

  無論任何時代,平民都渴望窺探上位者的秘密,就跟帶英公民熱衷於討論皇室醜聞一樣。京東兩路無論是官員還是百姓,都很渴望了解他們的大頭領晁蓋天王。

  所以,內容包含晁蓋事跡的半月談一運到,瞬間就被搶空。眾人在各種場合交流閱讀心得,一時間,《華夏半月談》成了熱門話題。

  “天王如此親民作為,堪比古之大禹啊!”

  “我等有此仁慈、務實之君主,何其幸也!”

  “天王這首詩,也有氣勢啊: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若為百姓故,黃泉複此生。好詩啊,好詩!”

  “竟然還有易安居士的一首小詞,真是難得難得。”

  “這個角落還有投稿的方式,以我的才華這還不是手到擒來!筆來!”

  ...............

  登州府,府衙。

  宗澤、吳用正在對弈,自從官製改革之後,眾人各司其職,很多事情都變得順利許多。他們也能忙裡偷閑對弈一局。

  “新送來的《華夏半月談》看了嗎?”

  “看了,天王行事還是那麽出人意表,放著曹州不去攻打,卻去修路,讓人捉摸不透。但事實證明,他總是對的。”

  “我等目光不及天王遠矣。”

  “你說有沒有一種可能,天王是在等我們?”

  “你是說,天王不急於攻打曹州,進逼東京,是不想擴張太快,想要等我們登州這邊改革做出成果?”

  “不然呢?楊戩率領二十萬大軍圍攻梁山時,天王都不放在眼裡,而是在登州逐個逐個縣城走訪。就可看出天王對登州改革如何重視。這次放著曹州不打,怕也是如此。”

  “這麽說,我們得加把勁了。讓天王看到我們的成績!”

  “正該如此,但是,你別跑,先把這盤棋下完,你虧我三顆子.......臭棋簍子!”

  ..................

  東京,艮嶽內。

  以前從不把晁蓋放在眼裡的徽宗,也不得不開始重視這個東方鄰居了。他手裡把玩著這本《華夏半月談》,翻來覆去。

  “一本無趣之物。除了晁蓋那不知抄襲何人的“生當做人傑,死亦為鬼雄”還可品味外,其他都味同嚼蠟。”

  徽宗將半月談放在了身側,搖頭說道。

  “我覺得易安居士這首小詞也不錯:

  紅藕香殘玉簟秋。輕解羅裳,獨上蘭舟。雲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

  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閑愁。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一位風姿綽約的女子捧著半月談輕讀道。

  “詞是好詞,但那李清照不思為國效力,竟然投靠賊寇,再好的詞句也變得可憎起來。不過,你喜歡便好。”

  徽宗溫柔的說道。

  ................

  內黃縣,麒麟村,周侗欣慰的看著面前四小隻勤奮練武,不禁撫須微笑。

  王員外的兒子青衣王貴,喜歡用刀。

  張員外的兒子綠袍張顯,喜歡鉤連槍。

  湯員外的兒子黑衣湯懷,喜歡玩劍。

  佃戶家的兒子白衣嶽飛,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

  練武間隙,四人說起最近的新聞,王貴拿出一本《華夏半月談》給大家看。

  “我覺得這個晁蓋挺親民的嘛,竟然還跟農民一樣扛起鋤頭去修路!”

  張顯嬉笑連連。

  “以前聽聞晁蓋好凶,好凶,連大名府的軍將都被殺了個乾淨!想不到竟然是這麽有趣的人。”

  湯懷也哈哈笑道。

  “你們別被他騙了。那賊寇晁蓋每到一地,便殘忍殺害當地無辜百姓,修路也許就是想再來攻打我們呢?咱們相州距離梁山可不遠啊。”

  王貴急忙說道。他拿出半月談是讓大家批判晁蓋的,可不是讓大家崇拜晁蓋啊!

  “小嶽哥,你怎麽看?”

  王貴求助似的問道,他知道嶽飛最忠誠愛國,跟他想法一定很相似。

  “我覺得......”

  “好啦,你們練得夠辛苦了,今日就早些回去吧。”

  老武聖出聲阻止他們繼續交談,開始趕他們回家了。

  “遵命!師父金安。”

  四小隻剛轉身走到門口。周侗的聲音又傳了過來,道:“飛兒,你留一下。”

  “是,師父。”

  嶽飛低眉順眼,轉身又走回。

  張顯、湯懷吐了吐舌頭,嚇他們一跳,還以為又要被留下補課了呢?幸好不是他們,下河捉魚去嘍。

  王貴則小臉陰沉,低頭不悅,快步而去。師父總是這樣,總是這樣!自己哪樣不比佃戶出身的嶽飛強!怎麽師父就總給嶽飛開小灶,而不是我!

  周侗宅內,周侗看了看面前恭敬的弟子,問道:“你對梁山勢力如何看?”

  “啊?”

  師父剛才不是阻止自己討論這個話題嗎?怎麽他自己又提起了?

  “弟子以為,人當以忠為先,古語雲: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官家是我們的君,亦如我們的父。作為臣和子,即便遇到不公,也不應一味抱怨,而應該相信君父,而不是暴虐的造反。”

  嶽飛眼中忽閃著純真而樸素的忠君思想。

  周侗長歎一聲道:“我就猜到你會如此回答。但是飛兒,你應該還記得我教給你的那句話:民為貴,君為輕,社稷次之。中華從堯舜至今,朝廷變換已經多次,世上無百年之君主,無千年之王朝,卻有我四千年之華夏,是忠於百姓,還是忠於君王,更是要仔細思索。”

  “弟子受教了。”

  嶽飛恭敬的回答,但是從他迷茫的眼神中,周侗覺得他還是沒有理解。

  “飛兒,四人之中,他們三個都有資格去罵晁蓋,唯有你不該!”

  周侗語氣加重了些。

  “為,為何?”

  嶽飛驚訝道。

  “他們三人乃是富裕的地主之家。晁蓋對他們非但無恩情,反而破壞了他們的平靜,罵之可也。

  但是晁蓋以“為民請命,替天行道”為口號起兵兩年來,實實在在的為像你一樣的平民佃戶而戰,他言出必行,真的在京東兩路免除了平民百姓兩年賦稅,兩年勞役。讓千千萬萬個像你家一樣的佃戶平民能吃上一口飽飯,休息兩年時光。讓無數像你一樣的家庭能夠活下去,善莫大焉。

  飛兒,你想想,這樣的晁蓋,你還該去罵他嗎?”

  周侗的一番話,讓嶽飛茅塞頓開,大受震撼。

  正在此時,門外突然闖進來一個乞丐,跪地大聲喊道:“周師公,請想法兒救救主人吧。”

  “你是?燕小乙?俊義出什麽事了?”

  周侗也是大吃一驚,風流浪子怎麽成了街頭乞丐?這是出了多大的變故!急忙讓嶽飛將燕青攙扶起來,詳細詢問緣由。

  燕青說道:“師公容稟,今年四月初,管家李固牽線搭橋,慫恿主人與曾頭市合作,前往金國販馬,小乙本想跟隨,主人卻讓我看家,讓李固跟他一起去。誰知十日前,李固和曾頭市帶馬回來,卻對娘子說道:‘主人因為在金國打翻了四太子。惹惱了金人,已經被刺穿琵琶骨,貶為奴隸’,然後他便和娘子做了一路,嗔怪燕青違拗,將我趕逐出門,將一應衣服盡行奪了,趕出城外。更兼分付一應親戚相識,但有人安著燕青在家歇的,他便舍半個家私和他打官司,因此無人敢著。小乙在城中安不得身,隻得來城外求乞度日。想著主人陷在金國,心中煎熬難忍,便一路乞討趕到此處,請求師公出手救助主人啊。”

  “什麽?俊義竟然陷在遼國?家業也被李固奪了?”

  周侗豁然起身。盧俊義是他當年最看重的親傳弟子,就像半個兒子一樣,更有翁婿之情,得知他在遼東受苦,也是心急如焚。

  “此言皆為李固所言。那賈氏舊日和李固原有私情,今日推門相就,做了夫妻,盧家五世家業,都被他們霸佔了。”

  燕青也很悲傷。盧俊義陷在金國或許是最好的情況,就怕他已經被李固和曾家所害!那想要去救也無能為力了。

  周侗雖然一身好武藝,但他對北方金國兩眼一抹黑,讓他去救人,他也不知該如何著手啊。

  “師公,您的二弟子林衝,三弟子史文恭不都在梁山擔任要職嗎?如今梁山兵強馬壯, 他們或許能有辦法。”

  燕青來之前也都想好了,老爺子年紀大了,讓他提槍去戰不現實,但老爺子人脈廣,可以替他牽線啊。聽聞那豹子頭林衝位高權重,史文恭也獨領一軍,能聯絡到他們,再憑自己三寸不爛之舌,應該可以說動他們去救助主人。

  “梁山勢力雖大,但是與那金國隔著千裡,怕也是有心無力吧。”

  “師公,您沒聽過最新的幾篇評書嗎?《晁天王救民安東城》講的就是晁天王前往金國地盤,攻佔城池,解救數萬漢民奴隸的故事啊。”

  燕青所在的大名府人流量大,經濟繁榮,評書傳播的快。內黃縣麒麟村相對來說還是蔽塞了點。

  “如此的話,老夫豁出一張老臉,也要前往梁山一趟了!”

  周侗歎道。

  “不直接聯絡林衝、史文恭兩位師叔麽?”

  燕青驚訝道。

  “兩個逆徒頂什麽用。梁山向來是晁天王一言九鼎,我正好與晁天王有舊,求他還更方便些。”

  “啊?小乙陪您前往梁山!”

  燕青沒想到師公人脈這麽廣,連如今身為一方“諸侯”的晁蓋都有交情。

  “噢!弟子服侍您前往梁山!”

  嶽飛在旁邊也聽明白了,原來師父與梁山勢力牽扯這麽深啊。自己的兩位師兄竟然是外界稱為無敵神將的林衝和史文恭麽?還有那晁蓋,到底是什麽樣人,竟然讓師父一直維護他。

  “好,事不宜遲,我們吃些飯食,下午便出發!”

  周侗老爺子也是個雷厲風行的人,想到就去做。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