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天命水滸》第194章:西軍抵達
  十節度、定陶四將有些別扭的坐在陽谷縣衙大堂。

  十四個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相顧無言。

  他們早就聽聞梁山喜歡讓俘虜參加勞動改造的事情。對梁山招募他們歸順的情況也有心理準備。

  結果,左等右等,他們受的傷都養好了,也沒等到讓他們參加勞動改造的命令。

  二十萬俘虜大軍擴建修路一個多月了,他們還是沒等到命令。

  難道是梁山現在人才濟濟,從俘虜中招募將領的規矩變了?

  在焦慮的等待中,終於讓他們等到了晁天王的召喚。不禁滿懷期待,又有些糾結。

  “各位,傷都養好了嗎?”

  晁蓋從工地風塵仆仆的回來,直接詢問。

  “已無恙!天王可是想要我們參加修路工程?”

  作為十節度之首,王煥出面道。

  當然不可能。我正在轉化二十萬俘虜成為我的天命源,怎麽可能讓你們這些原本的主官進去,分走我的威望,不存在的。

  “非也,而是有另外的重任交給你們。”

  晁蓋一臉嚴肅認真的說道。

  “重任?是什麽樣的重任,非我們不可麽?”

  被晁蓋晾了這麽久,眾將也急於表現自己的價值。說投靠這個話題太俗了,還是直接談工作吧。

  “確實有一項重任,非武藝高強,經驗豐富的武將出馬不可。”

  晁蓋做了肯定回答。

  “何事?”

  眾將急問道。

  “乃是開疆擴土,收復華夏丟失故土的重任!”

  “天王的意思是......”

  “安東都護府!我擬重啟安東都護府!”

  晁蓋命人搬來繪有東亞全圖的屏風,在鴨綠江畔、高麗、日本上畫了一個大大的圓圈。

  “是盛唐時期的安東都護府?似乎又有所不同。”

  韓存保有些家學淵源,立刻聯想起了盛唐故事。

  “說的不錯,我新增了日本。”

  晁蓋對韓存保這個捧哏點頭笑道。

  “天王的意思是,讓我們去遼東?”

  王煥他們恍然大悟,他們早就聽過《晁天王救民安東城》的故事,看來天王是要重新從皮島攻入安東城,開拓那裡的疆域啊。

  “王老將軍說的好。我已在軍中許諾軍功授田和軍功封爵。從此武將也可以封侯封公、與國同休。但如今中原之地土地爆滿,我只能為大家再重新打出一塊新地盤來作為眾將的封地。而安東都護府就是我籌謀的試驗田。”

  晁蓋又在地圖上點了點。

  眾將聽聞“封爵”兩個字,眼睛都直了。

  “高麗與日本都是蠻荒貧窮之地,封在那裡,大家不會有意見吧?”

  他們還扭捏上了。

  “高麗乃是商朝遺民後代,立國已經兩千年,而日本則是秦朝徐福後裔,立國也有千年,他們世代學習華夏文化,哪裡蠻荒了?而且整個高麗約有70萬戶,人口350多萬;日本有140萬戶,700余萬人口。加起來比京東兩路都要富庶,哪裡貧窮了?”

  “竟然如此?我等不知啊。”

  弱宋這個割據政權,連遼國這個北鄰都沒整明白,對整個東亞其他勢力的了解更是盲人摸象。聽到晁蓋講述,他們突然覺得,分封在那裡,似乎也不錯。

  “咳咳”

  乾咳兩聲,把這些陷入幻想的家夥拉回來,是讓你們去打地盤,不是現在就給你們封爵瓜分地盤啊!真是一群搞不清楚狀況的家夥。

  “天王,您有何吩咐,盡量安排,我等雖老,仍有一把子力氣。”

  王煥代表十節度表態道。為了後代兒孫,他們想要拚一把。

  “我等兄弟空有一身萬夫不當之勇,卻無處發揮,正想去遼東建功立業!”

  黨世雄也抱拳自誇道。

  黨世英暗道,大哥,你就別在人家跟前提什麽萬夫不當之勇了,在張清手下走不過五招的我們,不配啊。

  “聽聞去遼東需先去登州,那我也去,到了登州必先挑戰一下林教頭!”

  周昂還記著這茬兒呢,可謂是不忘初心。

  凌振也抱拳道:“我也......”

  “凌副使就別去了”

  晁蓋出言阻止道。

  “好,好的。”

  凌振有些委屈的點頭答應。

  “我麾下火器研發項目仍缺一個負責人,你若願意,就去試試吧!”

  “啊?天王也在研發火器?”

  凌振大喜。

  “當然,我認為火器的出現將會改變世界。”

  “真是知音啊,天王,請一定讓我主持此事,我腦海中有無數個點子,大家都叫我點子王!”

  凌振賣力的推銷自己。

  “合作愉快。明日你便可以去獨龍鎮尋找湯隆,他會具體給你安排。”

  “何須明日,我今日便前往!”

  凌振還是個急性子。

  第二天,十節度、黨世雄、黨世英、周昂這十三太保跟隨周侗他們的隊伍一起在碼頭登船,準備前往登州。

  晁蓋在碼頭為他們送行。

  “武聖前輩,到了遼東量力而行。女真人隱忍狡詐凶殘暴虐,要謀定而後動。”

  晁蓋對周侗叮囑道。

  “天王放心,老朽年輕時也曾走南闖北,到了陌生之地,會萬分謹慎的。”

  周侗抱拳謝過。

  “文恭,你麾下六百騎兵,到了皮島,要暫歸關勝將軍調遣。你可獨身跟隨老武聖前行。”

  晁蓋又對史文恭叮囑。林衝和關勝最近正在謀劃重返陸地,準備在陸地上佔據一個據點。這些騎兵將會極大增強關勝的勝率。

  “得令!”

  史文恭抱拳一禮。因為所有部隊都是晁蓋創建,所以他們這些將領還沒把部隊看成是他們自己的“自留地”,對晁蓋分割他兵力的行為沒什麽抵觸。

  “史兄,你安心的去吧,我會每月給你燒紙祈福的。剩下的雷鳴騎就交給我,一切安心。”

  留在梁山,代管雷鳴騎的金劍先生李助明明嘴角的快樂都掩藏不住了,卻還裝出一副戀戀不舍的模樣。

  “哼,我會很快回來的!”

  史文恭對這個老想篡位的家夥警告道。

  “不那麽快也沒關系。反正有我金劍李助統領,雷鳴騎一定會再立新功,越變越強的。”

  李助嘿嘿笑道。

  “最好如此!”

  史文恭並不太在意,李助雖強,但他史文恭更強,可以鎮壓一切敵!

  他們那邊鬥嘴,晁蓋這邊給帶領陷陣營前往遼東的石秀、時遷面授機宜。

  “我這裡有一副錦囊,到了登州給林衝,他會給你們具體安排。”

  晁蓋說著將錦囊放到石秀手中。

  “天王放心,秀必不辱使命。”

  石秀拱手抱拳。

  “此次陷陣營前往遼東有兩大任務,一是助關勝破城。二是助周侗先生尋找盧俊義下落。破城之事由石秀負責。尋人之事由時遷負責。”

  晁蓋說著拿出一封書信交給時遷道:“在金國副都遼陽府,有一宋庭使者,名為馬植,乃是根部新發展的暗線,如今深得金國狼主完顏阿骨打信任,你到了金國地盤,可持公明的親筆信暗中與其聯絡。請求他的協助。”

  “得令!”

  時遷欣然領命,探聽機密消息這種事,對他來說易如反掌。

  “還有你們幾個,到了遼東,依然要嚴守軍令,尤其不要酗酒誤事,知道嗎?”

  晁蓋將李逵、鮑旭、鄒潤、鄒淵叫到身前,大聲訓斥道。

  “放心吧,晁老大,俺鐵牛會盯著他們的!”

  李逵一拍胸脯大聲說道。

  “我最不放心的就是你呀!”

  晁蓋瞪了李逵一眼。

  “冤枉啊老大,眾將之中,誰人不知俺李逵乃是聽話寶寶,勇敢牛牛!我就是紀律的楷模呀!”

  李逵趕緊自證清白。

  “真的嗎?”

  “真的,真的,比那老白乾還真呢!”

  “......”

  送他們登船東下,晁蓋繼續開展自己的修路大業。

  而此時,二十萬西軍正在艱難的行軍,緩慢抵達了東京汴梁城。

  早在五月中旬,朝廷調遣西軍前來保衛東京的命令就傳達到了西安府蔡京的帥帳中。

  此時,西夏察哥正在寇邊,西軍眾將與其打的難分難解。這時,童貫突然下令眾軍撤退,到西安府集合。

  眾軍正欲死戰,卻被斷了糧草。一般行軍作戰,童貫隻發三日糧草,這也是他拿捏西軍驕兵悍將的一種手段,雖然簡單,卻很有效。

  斷了糧草的西軍無奈撤退,一路被西夏大軍追殺,狼狽逃回無定河南岸,損失慘重。

  自從章楶相公二十年前將西夏打服之後,西軍這二十年間一直處於攻勢,壓著西夏打。結果這次卻大敗而歸,讓眾將憤憤不平。

  “什麽?要我們集合部隊,立刻前往東京與梁山作戰?”

  眾西軍將領聽聞命令之後感覺莫名其妙。加上剛剛戰敗的悲哀氣氛,現場一片沮喪,誰都沒有應承童貫的話。

  西軍八大軍頭:劉法、種師道、折可求、曲端、吳階、姚平仲、苗履、劉延慶也都面無表情。

  大軍頭不說話,其他西軍小軍頭也都陰沉著臉不搭話。

  西軍皆為陝甘子弟,他們之所以如此勇猛作戰,是因為陝甘之地的漢民與西夏有七十年的恩怨情仇,他們作戰既是保家衛國,也是復仇之戰。

  可現在卻要他們放棄保衛家鄉,不遠千裡跑到山東去與什麽梁山作戰?他們願意才怪。

  “此乃官家之命,你們難道要抗旨不遵嗎?”

  童貫大怒。

  童貫作為樞密使,掌管全國軍事,而且在西夏坐鎮多年,西軍將領被拿捏慣了,見他發怒,還真有點怕他。

  西軍第一將劉法硬著頭皮道:“童相,我等西軍皆陝甘子弟,保家衛國,護衛家鄉,義不容辭,然而卻要我們不遠千裡南下。去對付什麽梁山賊寇,大家心裡想不通啊。”

  “對呀,西夏賊子可就在不遠,就在我們父老鄉親的土地上肆虐,放著他們不管,卻要不遠千裡去山東,軍兵們也不會聽令啊。”

  老將種師道也搖頭說道。

  “西夏之事,你們不必操心,朝廷已派出議和使者前往西夏說和。”

  童貫之意,本想給眾人吃一副定心丸兒,但是說完之後,卻發現眾將臉色更加不愉。

  緊急撤離導致失敗,已經夠憋屈了。竟然還要主動求和?眾西軍將領心中更是憤憤不平。

  “幹什麽?幹什麽?你們對官家的決定有什麽不滿嗎?此乃官家所令,蔡太師親自下詔,你們不聽也得聽。盡快收拾人馬,我軍不日即將東下。”

  眾將歎息一聲,無奈隻得回到營內準備。

  為了支援東京,童貫命大軍將西京儲存的糧草一起押運回東京。以緩解東京物價高漲的困境。

  這仗打的。我們南下支援,竟然還要自己準備糧草,東京沒有嗎?

  東京確實沒有,因為梁山控制淮汴河和五丈河。東京糧草供應減少了一半兒。物價飛漲。糧食嚴重不足。

  本來行軍速度就慢, 又加上大量輜重糧草,每天行軍不過30裡,從西安至東京汴梁。長達700余裡,一路走下來,竟然走了二十五天才到東京。結果運送的糧草反而被他們自己吃去了一半兒。

  20萬西軍到來,運送的糧草不但未能解決緩解東京缺糧的困境,反而因為新增的20萬張嘴,讓東京缺糧問題愈演愈烈。

  “快,盡快讓他們前往曹州前線,東京這裡待不得了”

  蔡京老太師急忙向童貫下令。

  到曹州難道就有東西吃了?這個問題蔡京和童貫都下意識的忽略了。有刀的人到哪兒都餓不死,京城太近施展不開而已。

  “此去曹州,二十萬西軍由誰統領?官家可有命令?”

  童貫問道。

  “還是由你統領吧,其他人難堪大任!”

  蔡京無論如何不會將20萬精銳西軍交到徐槐手中,不要說他不放心,清心寡欲的徽宗皇帝也不放心。

  “我去嗎?”

  說心裡話,童貫其實不想去面對類似梁山這樣強大的敵人,即便是二十萬西軍在手,他也沒有必勝的信心。但逼到這份兒上了,他能說不嗎?

  果然,向官家稟報之後,徽宗下令,由童貫率領20萬西軍前往曹州擔任進攻大總管。而那徐槐繼續守護曹州,擔任守護大總管,希望二人齊心協力,共抗梁山。

  但是那糧草如何解決?眼看秋收將至,再忍一忍吧,或可四處去鄉間搜集。或去購買?

  但願一切順利,這該死的梁山賊寇截斷渠道,讓我軍實在難以持久。看來,得速戰速決才好。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