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天命水滸》第327章:端午龍舟
  天啟六年,五月。

  四子晁陣、五子晁勇已經滿月,梁山泊上又是一番慶祝。

  現在晁蓋五個兒子,晁衝、晁鋒已經六歲,晁臨兩歲,晁陣、晁勇剛剛滿月。自己這算是家庭美滿了。

  晁衝、晁鋒已經開始讀書識字,並在羽林軍中跟隨老武聖習武強身。練武要從小拉扯筋骨,等長大筋骨定型就練不出來了。

  為什麽晁蓋不自己教?

  自己家的孩子,下不去狠手啊。而且還有兩人的母親看著,自己更不好動手嚴厲管教了。

  慈母多敗兒。那麽慈父呢?

  其實也一樣。

  看看後世阿龍和國立那麽要強的男人,兩人兒子都如此敗家就明白了。

  處理完家事,晁蓋依然還要考慮國事。

  交通和移民是今後幾年自己要關注的重點。移民之事急不得,有了方法按部就搬就是。

  關於交通,晁蓋拿出小本本,上面記錄著自己外出巡遊時的一些見聞。其中有關於黃河、五丈河、漢江、大凌河等河流缺乏跨江大橋,導致百姓只能用船隻擺渡的記錄。

  “橋梁啊!”

  有河必須有橋,否則兩岸很難溝通。有隻過人的小橋,可過車馬的橋,跨越江河的長橋,功能不一樣,橋形也不一樣。

  過人的小橋不要求平坦,多以台階提高拱形,小橋流水人家,烏船漁夫慢劃。

  過車馬的橋,就要求拱形在下,橋面與路面平齊,比如趙州橋。

  跨越江河的長橋,就既要求平坦,又要求下面能通行大船,還要有較遠的長度,比如全長834米,寬7米的洛陽橋。

  就拿五丈河來說,流經汴梁城時,會經過許多橋梁,因為技術原因,橋造的不是很高,所有想要進入汴梁城的船隻,只能是五百石以下的小船才行。每次通過一座橋梁,艄公都要費老鼻子勁。

  後來五丈河拓寬到了五十丈,汴梁城的橋梁建設了長拱橋,才讓千石的船隻得以通行。

  但是從汴梁一路東下,直抵大海,橋梁卻非常少。因為橫跨五十丈的橋梁,建造非常不易。

  但晁蓋想到了一個騷操作。

  他在天啟四年攻破長安時,曾用系統中的原木和木板,通過排列組合,搭建出了九條直抵城頭的木龍橋梁。如果把原木和木板,換成青石、紅磚、水泥柱和預製板呢?

  晁蓋的系統商城可以兌換自己統治范圍內、現時代科技支持的商品。

  比如,木材、鐵塊、盔甲。

  超出自己統治范圍內的則暫時無法兌換,比如遠在美洲的紅薯、土豆、玉米、可可豆等等,但如果歸入自己治下,就可以兌換了。

  超出自己時代的科技產品也無法兌換,但是如果自己研發出來,就可以列入兌換名單了。比如,燧發火槍,新式水泥、潔淨玻璃、香皂、香水等等。

  同樣,水泥柱和預製板,如果帝國工匠和工程師們事先製造好標準型號,自己同樣也可以兌換了。只需要帝國工匠和工程師們設計好橋梁的工程圖紙,自己完全可以瞬間進行排列組合完成組裝啊!

  唉,似乎有點搞頭!

  想到就去做。晁蓋立刻讓人去把梁山上帝國工程大學橋梁設計專業的教授請來,並讓他帶來一份以前的橋梁設計圖。

  不久,橋梁專家樊若水帶著幾個學生,拿著一些設計圖紙前來覲見。

  樊若水祖籍長安,父親樊潛曾任漢陽縣令,但他自己卻科舉不順,屢試不第,但他精於橋梁設計,曾在采石江上垂釣幾個月,乘著小船裝載絲繩,把絲繩系在南岸,迅速地劃到北岸,用以計算江面的寬窄,主持了跨江浮橋的建設。後來還曾參與多地的橋梁建設。在帝國工程大學成立後,便被聘請擔任了橋梁設計專業的教授。

  “陛下,這是近年來我們學院設計的橋梁設計圖,請您禦覽。”

  樊若水恭敬的把圖紙獻上。

  “辛苦了。”

  晁蓋點了點頭,接過圖紙,高達100點的智慧很快就看懂了其中內容,並在心中暗自盤算裡面的數據和力學機構原理,做到了熟於心之後,稱讚道:“我準備近期在汴梁、蘭考、菏澤、平陰、濟南、濱州、東營等地建造幾座橫跨五丈河的橋梁,需要勞煩你們學院尋找施工地點、測量數據、設計方案。路橋基建部人員之後會與你對接。”

  “遵命!”

  樊若水激動的應道。他能親自從陛下這裡得到任務,感到莫大的榮幸。跟他一同前來的幾個學生也是同樣興奮不已,陛下如此看重橋梁事業,不正是他們學習這個專業的意義所在嗎?

  樊若水帶著學生興致勃勃的離開,準備回學院召集優秀學生去大乾一場。走出宮殿後眾人興奮勁兒還沒消散。

  只是陛下一次性要建造這麽多橋嗎?這應該是長期任務吧。

  而此時的晁蓋則來到後花園一處空地,心中默念,一塊塊青石壘砌地基,一根根水泥柱拔地而起,一根根鋼筋水泥橫梁搭建,一塊塊五米長的預製板鋪設,一塊塊耐腐蝕的青壯填充,不到一分鍾,在後院水池中,一座跨水拱橋搭建完成。

  橋身和橋面再塗抹水泥防腐,一座完整的石橋就形成了。

  只要有詳細的建造數據和設計方案,再從系統中兌換相應尺寸的材料搭配,自己就可以做到快速成型。

  我還真是個搞建築的天才!

  晁蓋剛想用系統回收,就見扈三娘、劉慧娘、柴紫衣,帶著孩子們走了過來。晁衝和晁鋒見到新橋,猶如見到了新玩具,開心的跑上去玩耍。

  不對,晁衝和晁鋒這兩個家夥不是應該去羽林軍習武麽?怎麽跑回來了?

  “衝兒,鋒兒,你們又逃學了不成?”

  晁蓋面色一沉,威嚴的訓斥道。

  “冤枉啊,父親,我們放假了,所以才回來的。”

  兩個小家夥辯解道。

  “哼,放假,放......”

  “夫君,今天是五月初五,乃是端午節。您去年新公布說應該在端午節全民放假一天,紀念屈原的愛國精神,您忘了嗎?”

  扈三娘連忙解釋。劉慧娘、柴紫衣也連連附和。

  晁蓋腦筋急轉,立刻搜索出了相關記憶,事情太多,竟然忘了今日是何日。連忙乾咳兩聲掩飾尷尬,道:“端午節啊,我當然記得......兩個臭小子,今日端午節,你們可記得給周侗師傅送去粽子孝敬?”

  “送了,送了。不止周侗師傅,還有羽林軍的所有同伴,母后都讓人送去了粽子。大家都很開心呢。”

  被晁蓋轉移了話題的兩個小家夥七嘴八舌的說起了羽林軍中的習武趣事。

  “嗯,我差了忘了此事,幸好有夫人在。”

  晁蓋誇讚了扈三娘一句。

  “都是劉妹妹提醒的好,她說羽林軍將來都是陛下的羽翼,不能當成孤兒看待,要當成自家子女一樣。陛下事務繁忙無暇顧及,我們作為后宮,就要查漏補缺。柴妹妹也親自下手,和我們一起包了一天粽子呢。”

  扈三娘也不貪功,將劉慧娘和柴紫衣的功勞說了出來。

  “哈哈哈,有妻如此,夫複何求啊。”

  晁蓋大笑著將三人摟入懷中,寬闊的臂膀容納三人剛好,只是三人都或牽、或抱著三小隻,對晁蓋的親昵有些抗拒。

  “別擠到孩子!”

  三人幾乎一個態度。讓晁蓋有點鬱悶。

  晁衝和晁鋒在拱橋上跑了一圈後,對著晁蓋做出“羞羞”的鬼臉。

  周圍的侍女和女官見狀也都掩嘴輕笑,陛下雖貴為帝皇,家庭氛圍卻並不壓抑,陛下仁慈,三位娘娘為人也和善。很難想象外界傳言中陛下屠城滅國、皇后娘娘騎馬衝鋒陷陣、貴妃娘娘指揮大軍時是何種模樣?似乎只有柴淑妃最平凡,但她的琴棋書畫卻又出類拔萃,還曾跟隨南征交趾......

  果然,沒有特殊的地方,難以入陛下法眼,想要更進一步,真的好難啊。

  “陛下,今日端午,大家在水泊中準備舉行賽龍舟比賽,您要去看嗎?”

  劉慧娘看出了晁蓋的尷尬,微笑著說道。

  “哦,我單知道南方有劃龍舟比賽,想不到我們北方也有。”

  晁蓋聞言有點好奇。

  “自從去年陛下倡導過端午節,發揚愛國精神。華夏新聞就為大家介紹東西南北各地的端午習俗,像吃粽子、拴五色絲線、飲雄黃酒賽、賽龍舟、懸艾葉菖蒲、打馬球、吃鹹鴨蛋、佩香囊、吃打糕、踏青等等。大家都很感興趣,很多人趁這個節日慶祝。有南方商人在梁山港小鎮有商社,便組織了這次賽龍舟活動。”

  “原來如此。那倒要去瞧瞧,不要大張旗鼓了,隻讓少數人護衛便是,免得擾了大家興致。”

  晁蓋點頭之後,開精神天眼先掃描了一遍,半徑21千米,幾乎將梁山泊周邊瞬間覆蓋。看到山下港口船隻縱橫,金沙灘外人頭攢動,頭頂一片綠油油、金燦燦,少量藍色,沒有紅色和黑色這種異常,這才決定大家一起下山觀看。

  晁蓋出行,即便低調,但那張臉實在太顯眼,大家每天用的錢幣上都雕著呢,一眼就被人認了出來。山呼海嘯般的跪拜之後,晁蓋也只能無奈回應,這才在主辦方的引導下進入了貴賓席。

  陛下與民同樂前來觀看賽龍舟的消息,讓大家都很振奮,參賽的二十多個隊伍聽聞之後,也都精神亢奮,獎品不獎品的無所謂,主要是想要陛下面前露個臉!

  主辦方是南方來的幾個大商人,屬於最早與梁山合作販賣肥皂、玻璃、香水的那批人,如今他們也都已經是一方巨富,有的在海外還有商隊,但他們都在梁山小鎮買了房子常住。見到晁蓋萬分恭敬,他們投資在梁山舉辦比賽,未嘗沒有引起陛下注意的想法。

  晁蓋對商人沒有偏見,對他們還稱讚了幾句。但要說優待,那也只能是在商業上制定些優惠的政策,比如帝國前幾年便開始推行的取消國內關卡,一種商品,隻征一次稅的規定,就為商人們提供了極大便利。

  至於像後世那種,大商人選舉當州長,大金融家擔任財政部長,州長卸任後繼續當商人,財政部長卸任後繼續當金融家這種事,是絕對不允許的。

  官商勾結固然可恨,但至少還只能偷偷摸摸。官商互通,那簡直就是明目張膽的公器私用了。

  其實單憑今天晁蓋觀看了他們組織的比賽這一個噱頭,就足夠他們賺回所有的投資了,在以後的行商過程中也是一大資本。

  晁蓋帶著家人進入貴賓席,赫然見到宋國公趙佶、遼國公耶律淳、遼昏侯耶律延熹、金國公完顏吳起買、西夏邦泥侯李崇乾、扶桑侯鳥羽正跪地等候。

  他們被困在梁山泊,但生活似乎也並不無聊,梁山這裡匯集了華夏最好的大學,還有東南西北各種文化團體,屬於文化中心。他們每天都能看到新鮮的東西,生活樂悠悠的。

  好些人還發胖了。

  眾位公侯早就聽見外面的歡呼,又礙於臉面不好出去跪拜,隻好在這貴賓室跪著等待了。

  “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連敢口號都越發自然、順口了。

  “諸位平身,落座。此次只看比賽,不講身份,大家放松些。”

  晁蓋說完坐到了主位,三位娘娘和皇子也坐在了兩旁,眾公侯急忙再選其他位置,坐的很不安心。

  晁蓋和這些公侯一樣,都住在梁山之上,但平時很少去他們家串門,就是因為如此,免得大家尷尬。

  之後,比賽開始,活動精彩紛呈,你爭我趕,好不熱鬧,周圍的百姓也都洋溢著笑容, www.uukanshu.net這讓晁蓋很滿意。

  趙佶則有些糾結的看著外面,這種國泰民安的場景、百姓自信的笑容,也曾是他的願望和理想,他也一直以為他治下的開封汴梁是如此繁華的場景,直到那一年他出宮,才真正見識到了汴梁城繁華背後,巷子裡的難民和汙穢.......

  他至今還能記起那個叫虎頭的孩子拉著他乞討點吃食的場景,自己當時給了那孩子幾個饅頭,後來那孩子和弟弟就從城內消失了,直到.......

  自己被封為宋國公,在梁山維持秩序的羽林軍士兵中見到了他。那孩子已經長大,長高,並一眼認出了自己,可對方眼中卻只有憤怒。趙佶也是從那孩子口中得知了之後的事情:他們兄弟和許多流民被官府趕出了城,弟弟還被官差打斷了腿,只因弟弟走的慢!弟弟因為腿傷發炎差點病死,幸好熬到了陛下進攻汴梁,兩人被收留進入羽林軍,他們兄弟才得以活命,弟弟的腿也是在皇后娘娘帶人醫治下養好的。

  趙佶聽完原委,心情非常沮喪,原來,自己的民心就是這樣一點點丟掉的。而自己,根本不了解民間疾苦。

  現在回頭再看晁蓋,輕松自如的與百姓同樂,目光如炬,民心所向。趙佶羨慕的同時,心中也熄滅了最後一點比較的想法。

  這樣也挺好。

  耶律延禧和完顏吳乞買則是互相對望一眼,看著這麽多年容貌絲毫未曾改變過的晁蓋,再看看自己越發花白的頭髮,悲從心起。自己天天鍛煉身體、修身養性,想要活過晁蓋的想法......

  動搖了!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