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天命水滸》第339章:天道石碑
  有人說足球是世界通用語言,因為不需要說話,大家也能看懂。

  同理,武力也是。

  當晁蓋率領七萬騎兵,在阿拉比半島一路橫衝直撞,沿著海岸線,圍繞大沙漠順時針巡遊時,不需要翻譯,眾城邦和部落都明白了其中含義。

  七月初十。

  一路上,幼發拉底河下遊的塔穆爾城最先遭到圍攻。

  七萬騎兵繞城狂奔,鐵騎踏地,泛起的灰黃塵土彌漫到城內,伴隨而去的是三萬波斯輕騎嗷嗷的嘶吼聲和沉入城內眾人心頭的恐懼。

  塔穆爾城軍閥滿臉驚恐,他們這裡距離巴格達不過兩百裡,已經脫離蘇丹控制,算是自成一派。聽聞默罕默德二世向華夏納貢稱臣時,他還嘲笑過對方懦弱來著。

  結果誰能想到華夏大軍竟然這麽快就衝自己來了!

  不但大軍閥恐懼,他麾下那些將領和士兵也膽戰心驚。如此多的兵馬繞城,他們城內這點兵力都不夠塞牙縫的。

  出城是不可能出城,但堅守就一定能守住嗎?巴格達如此堅城都頂不住,我們塔穆爾人何德何能啊!

  城內的商人平民同樣驚恐不安,按照這裡的傳統,破城之後會燒殺搶掠,甚至屠城。尤其是十字軍到來之後,互相屠城更成了家常便飯。

  “願鎮主的大能,降示於我和我的家人,賜給我們一生平安!”

  “願主憐憫,恩賜我們和平與安寧!”

  “願主的光輝保佑我們度過劫難,不被野蠻人傷害!”

  ........

  平民紛紛跪地祈禱,期盼神跡的出現。

  而此時,城外的晁蓋距離城牆在兩百步外騎馬站定,一抬手,奔騰的騎兵迅速停下,在四門集合。

  李逵與鮑旭越陣而出,各持一面丈八長槍,槍頭掛著旗幟。

  一面白旗,素白的旗面上繡著一個跪地行禮的大胡子阿拉比人。

  一面綠旗,慘綠的旗面上繡著紅色的骷髏頭,背後是交叉的彎刀與長槍。

  李逵持白旗,鮑旭持綠旗,朝著城門狂奔,在距離城牆八十步的距離時,手臂一較勁,手中丈八槍旗如同標槍,嗖呼飛向城樓。

  “噗噗”

  兩杆槍旗擊殺兩人後,撥馬便走,不給城頭放箭的機會。

  城頭大軍閥看著一白一綠兩杆旗幟,面色難看,旗幟的意思也很好懂。

  臣服,或者殺戮。

  無需多言,城頭眾人便明白了其中含義。

  但怎麽選擇?眾人卻猶豫不決。

  城外,晁蓋又一抬手,駱駝拉著戰鼓,鼓手開始敲擊。

  “咚咚咚咚......”

  一聲聲鼓點似在敲擊城頭眾人的心臟,他們明白,外面正在催促他們做出決定。一旦鼓聲停下,若是還不做出決定,恐怕會有不好的事情發生。

  “戰帥,不如舉起白旗。哈裡法與蘇丹都已投降,我們即便臣服,也是順從主的旨意。”

  投降派如此說。

  “戰帥!我們是勇猛突厥人的後裔,阿拉比的哈裡法可以降,忘記突厥傳統的蘇丹可以降。但是我們勇猛的突厥塔穆爾戰幫不能降!”

  主戰派如此道。

  “那到底該降還是不降呢?”

  大軍閥猶豫不決,他覺得雙方說的都挺有道理,一時間難以決斷。

  忽然,鼓聲停止。

  城內眾人還在不明所以時,只見,眾將擁簇的晁蓋朝著城頭伸出了右手。

  “他要做什麽?”

  “這是在催促我們做決定嗎?”

  “不如讓我射他一箭......”

  話音未落,只見晁蓋伸出的右手,忽然凌空虛握。系統中兌換了大量桶裝的新式炸藥堆滿了四個城門洞,接著,出現幾個燃燒的火把......

  “轟轟轟!”

  “轟轟轟!”

  “嘩啦啦啦”

  城池四門同時爆發出連綿不斷的爆炸聲,將四個城門掀翻,磚石飛上了天。城門內外的人頓時粉身碎骨,城牆上的人被震的東倒西歪,飛上高空的碎石落地又將幸存的人砸死砸傷無數。

  大軍閥和他的手下將領瞬間碎成無數片,省去了選擇的煩惱。

  “啊.....”

  硝煙彌漫、沙土飛揚中只能聽見城牆處士兵不斷哀嚎,還有城內平民更加大聲的驚恐禱告。

  城外,波斯三萬輕騎雖然見過華夏神奇火器在攻克巴格達時的表現,當時就已經敬畏不已。但是這一下將一座城的防禦瞬間毀掉的劇烈爆炸,他們還從未見過。全都驚嚇的不敢動彈。

  “粉絲+100”

  “粉絲+100”

  .....

  提示音不斷響起,這些被強迫征發的波斯騎兵在驚恐中為晁蓋提供了一波天命值。

  煙塵散去,只見塔穆爾城四門已平,多段城牆倒塌,遍地的屍體與碎石混雜,幸存的士兵驚恐不安的瑟瑟發抖。

  “吹響號角,攻入城內,抵抗者全部擊殺,金銀珠寶集中收繳!”

  “嗚嗚嗚嗚!”

  牛角號起,七萬大軍蜂擁殺入城內,所過之處,血流成河。

  塔穆爾城,破。

  “給你們機會,但是你們不中用啊。”

  晁蓋也有些無奈,總有人不見棺材不落淚,隻好把他們當成儆猴的雞來殺了。

  破城之後,搜刮一天,得黃金三十萬兩,珍珠、寶石十箱,其他器皿、地毯、駱駝牛馬無數。

  “華夏軍規,一切繳獲要歸公,別想著私藏!一經發現,輕者鞭撻,重者處死!”

  華夏軍兵都熟知這條軍規,但那三萬波斯輕騎卻很不習慣,不但心中抵觸,手腳還不乾淨。被發現之後斬殺了數百,這才讓他們懼怕,老老實實將收獲上交。

  “我賞給你們的,才是你的。未封賞之前,你們不能私藏。”

  晁蓋在事後對華夏軍兵和遊牧騎兵進行封賞,並重申軍規。

  一切繳獲歸公之後再重新分配,看似多此一舉,其實意義重大。既能讓士兵們明白自己為誰而戰,培養軍隊集體意識,還能避免勇猛作戰者無暇搜刮、而老兵油子大發橫財的惡性情況。

  波斯騎兵們一開始還有些不忿財物上繳,但發現財物還會賞賜下來,而且分配更加公正合理之後,不滿之聲便小了許多。

  “開倉放糧。”

  晁蓋劫掠歸劫掠,但並不搞屠殺。這裡遠在自己統治范圍之外,倒不如像韭菜一樣養著,將來需要的時候再來收割。

  為此,晁蓋還把城內糧倉中的牛羊肉、乾酪、小麥等食物,甚至軍械物資分給居民。即是施恩,也是避免將來其他軍閥佔據此地後利用這些後勤物資發展壯大,一舉兩得。

  “感謝主,這都是主的恩賜。”

  “我們的禱告被主聽到,降下了賜福,這才讓我們免於被殺。”

  “忠心的讚美主,我向您獻上最虔誠的心。”

  .........

  聽完大食翻譯的轉述,晁蓋眉頭緊皺,明明是自己的仁慈開恩,怎麽反而成了主的恩賜了?

  “他們為什麽不感謝我,反而讚頌你們的主呢?”

  晁蓋皺眉詢問翻譯。

  “尊敬的陛下,您的智慧和仁慈無人可以質疑,但您今天的所作所為,難道不都是主在冥冥中的旨意嗎?”

  大食翻譯同樣不解的解釋道。

  晁蓋一時語塞。

  華夏講究仁、義、禮、智、信、忠、孝、恕、勇、嚴,我們如果被人幫助,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

  而他們截然不同,他們信奉“主”。如果你對他好,他認為這是主的旨意;如果不好,就認為你違背了主的旨意,他會代表主去消滅你。

  但是,“主”有幾個師?

  得讓他們明白點“天道自然,因果感恩”的真理啊!

  想到此處,晁蓋立刻宣布暫停食物發放,而是將城內幸存居民集中到城市中央來。

  凶神惡煞的波斯騎兵對阿拉比和突厥人非常不客氣,連抽帶打的將他們趕到城市中央。

  晁蓋也不多言,單手指天,口中念念有詞。

  “轟轟轟!”

  九上之上雷鳴炸響,眾人抬頭望天,驚詫的瞪大雙眼,有的居民還興奮的想,會不會是“主”聽到他們的祈禱,從天降下勇士來屠滅這些異教徒!

  隨著聲響越來越大,從天直墜一塊巨大的石碑,底部呈尖錐形,轟隆一聲落在城市中間位置,扎入大地,只露出石碑的上半截。

  巨大石碑扎入地中兩丈有余,露在外面的部分高有五丈,寬有一丈,厚有五尺。也不知什麽材質,但就這麽直直墜地,竟然毫無碎裂,讓現場看到的人嘖嘖稱奇,暗呼神跡。

  石碑邊緣刻有華夏祥雲紋路,正面兩個鎏金大字“天道”。小篆字體,在陽光照射下,晃的眾人眼花。反面則是:小篆字體的仁、義、禮、智、信、忠、孝、恕、勇、嚴十個鎏金大字。

  城內眾人都被這天降石碑驚住,看到上面的字體,流暢自然,散發著說不出的韻味。大食翻譯曾去華夏經商,認識上面的字,同樣驚訝的張大嘴巴無法言語,甚至連鎮主信仰都有一絲動搖了。

  “五十人一組上前,向天道之碑下跪,高呼三聲天道。順從者發放食物,違逆者當場斬殺,翻譯吧。”

  晁蓋對翻譯叮囑道。

  “額.....是!”

  大食翻譯不敢怠慢,連忙答應。他絲毫不懷疑這些剛剛屠殺了滿城兵將和富商的華夏天兵的決心。

  兵將和富商都砍了,何況是區區平民!

  翻譯完之後,城內平民反應不一,有的積極配合,他們被華夏天兵的殺戮嚇怕了,再加上這天降石碑的神跡,高呼三聲“天道”就能活命,還有食物領取,並非無法接受。

  尤其是一些拖家帶口的平民,為了孩子和老人,他們也願意跪下,並在翻譯的引領下,高喊“天道”。

  但總有一些狂熱者,他們高呼教條,不肯下跪。

  “噗嗤!”

  “噗嗤!”

  押著他們的軍兵可不慣著,直接擊殺後,拖走丟到一旁,隻留下一攤攤血液和鮮紅的拖痕。

  “換一批!”

  又是五十人上前。

  一次次跪拜,高呼,發放食物或擊殺拖走,固定的流程,機械且血腥。

  到了後面,殺戮越來越少,天道的呼聲越來越高。

  晁蓋也不奢望一下改變當地信仰,甚至他還是個信仰自由的提倡者,但

  念不忘,必有回響。

  當你腦海中有了天道這個概念的時候,天道便已經開始蔓延。

  一切信仰,都應該在天道規則之下有序運行。

  結束了最後一組的呼喚,城內幸存者只剩千余人。晁蓋對他們說道:“碑在,則城在。碑毀,則城屠。我還會再回來的。”

  晁蓋查看著光環內因為恐懼而穩住的親和度,不禁感歎,在這個糟心的地方,果然殺戮比施恩更能提升親和度!

  休整一天之後,繼續啟程。

  陸續經過赫洛蘭、卡赫拉、塞勒曼三城。

  這三城已經陸續聽聞了塔穆爾的慘狀,看到七萬騎兵圍城,然後投來白、綠二色旗。

  再聽那震人心魄的鼓聲。

  這哪兒是敲鼓啊,這分明是大角鼠魔催命的鍾聲啊,一旦敲響十三下,就是一切終結之時。

  “選白,選白,我選白色!”

  城內不等鼓聲停止,就拿著白旗不停搖晃。

  晁蓋也不為難他們,要求他們一次性進貢十萬兩黃金,並簽訂朝貢條約。待一切交付完成,晁蓋再次施展神碑天降,墜落在城池中央。

  “碑在,則城在。碑毀,則城屠!”

  晁蓋這才帶領大軍趕往下一地。

  騎兵浩蕩來去如風,警告言猶在耳,城內眾人大呼僥幸,想起晁蓋警告,連忙讓人將石碑保護起來,他們既不想讓人祭拜,又害怕石碑損壞大禍臨頭,甚至想在周圍壘上一圈石頭。

  但天降神碑動靜太大,城內的人都看到了,大軍閥們越是神秘兮兮的遮掩,人們越是討論。

  念念不忘,必有回響......

  ........

  七月二十二日。

  騎兵部隊離開水草豐茂的兩河流域,沿著海岸線,進入了沙漠地帶。

  乾旱與酷熱無時無刻不在考驗著七萬大軍的神經線。

  對於他們來說,敵人不可怕,但這大自然的偉力,讓他們吃盡了苦頭。

  “傳令下去,不要解甲,忍耐到夜晚再說。”

  華夏重騎人馬俱甲,這可是受了老鼻子罪了,但貿然解開甲胄吹風,非常容易得中風,所以還是忍一忍吧。

  反而是那些波斯騎兵,穿著吸汗透風的民族服裝,騎著耐旱耐熱的駱駝顯得悠然許多。

  果然,這世上沒有萬能的兵種。再厲害的戰士,在不利的自然環境中,也難以發揮自己的戰鬥能力。

  歷史上縱橫草原屠城滅國的蒙古鐵騎只在三個地方上吃過癟。

  一個是扶桑的海島;

  一個是交趾的熱帶雨林;

  第三個就是中冬的酷暑沙漠。

  歷史上旭烈兀攻破巴格達之後,繼續跨越阿拉比沙漠遠征埃及,結果被騎駱駝的馬穆魯克擊敗。

  不是蒙古馬耐力不強,也不是蒙古戰士箭術不精準,實在是這酷熱乾旱的天氣讓他們發揮不出來應有的戰鬥力。

  換成其他將領統領大軍,因為後勤和天氣的緣故,大軍戰鬥力至少減少一半。但晁蓋有著充足的天命值,後勤物資應有盡有,就當這次遠征是一次辛苦拉練了。

  進入夜晚後,大量新鮮牛羊肉和成桶的清水、添加了白糖的牛奶足量供應,讓疲憊的大軍得到了充足的營養和休息。

  華夏戰士已經見怪不怪,他們心目中陛下就是天道之子,任何神奇都是合理的。而三萬波斯騎兵則是震驚了一路,親和度不斷攀升,嘴裡也開始學著喃喃自語“天道庇佑”了。

  七月二十五日。

  大軍抵達沿海的達曼城,這裡由達曼戰幫控制,與島嶼上的巴林商會狼狽為奸。

  半年前截殺華夏商隊便是達曼部落與巴林商會聯手做的。

  巴林商會的船隻被南洋海軍擊毀多艘,如今已經被徹底封死在波斯灣內,商會內人心渙散,眼看就要分崩離析。

  達曼部落仗著自己身處陸地,並不把這些放在心上,他們部落有六萬部眾,關鍵時刻能拉出去兩萬戰士,自詡實力強大,馬鞭一掛,誰也不怕!

  但今日達曼城外的遊牧民便遭到了騎兵突襲。

  “達曼部落罪大惡極,不予寬恕,斬盡殺絕。”

  晁蓋需要樹立一個標杆給半島之民看看,並不是誰都可以在犯了錯之後得到寬恕!

  經過數日枯燥跋涉的華夏大軍遇到戰鬥,也都興奮起來,七萬騎兵先掃平外圍遊牧民,抓獲他們所有的牛羊驢馬。再兵圍達曼城。

  “鎮主啊,為什麽您會降下這樣的考驗,讓您忠實的信徒惶恐不安,請收回您的憤怒吧”

  城內眾人苦苦哀求,但“主”沒有回應。

  “轟轟轟”

  回答他們的是,從天而降的數以萬計火球。

  一海之隔的巴林島上,巴林商會眾人呆呆的看向不斷降下天火的方向,喃喃自語道:“達曼城完了!”

  “我們也要完了!那是華夏的報復!”

  “他們來了,他們真的來了!”

  有大食商人驚恐的大喊大叫。

  更有人打算船乘船出海,到其他地方避難。

  忽然,海上十幾艘如同山嶽一般的大船駛來,船身橫側,露出上面密密麻麻的炮口。

  李俊這次率領火炮戰列艦深入波斯灣追殺海盜,屬於孤軍深入,他原本只打算威懾一番就走。

  沒想到遠遠就看到了流星火雨毀滅達曼城的場景,立刻想到,肯定是陛下在附近。於是便直撲巴林島,炮擊海港內的大食商船,然後駛向海灣,與陛下匯合。

  “陛下, 臣李俊參見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李俊登陸後見到晁蓋急忙行禮。他自從擔任南海艦隊主將,已經很久沒有回過中原覲見晁蓋了。

  “平身。”

  晁蓋抬手讓李俊起來,微笑著打量了一番道:“多年海上生活,更黑,也精瘦了,你這條過江龍,現在算是渡劫成功,可以縱橫四海了。但,平時還是要多上陸地,讓麾下船長們發揮才能,不用事事親力親為。”

  “多謝陛下關心,臣現在還很健康,就想著多跑跑船。咱們的戰艦又大又穩,在上面跟陸地也沒甚區別。”

  李俊連忙笑道。

  “陸地還是要多待的。要多佔幾座有水源的海島,作為航線沿途軍事基地。比如,這座巴林島。”

  晁蓋指了指大海對面那座月牙形的島嶼。

  “陛下說的是。我對這座島也有所了解。此島雖無河流,卻頗多泉眼,島嶼北部沿海地區,種植業非常發達,島上近萬人,糧食自給自足。而且商業港口建設完善,我早有佔據之意,但一直擔憂孤軍深入,被周圍諸國圍堵在波斯灣內,故而一直未能下定決心。”

  “無妨,今年之後,這周邊只剩我們的朝貢國,他們將再無膽量圍攻我朝軍艦。你正好佔據此島後,方便向他們收取朝貢物品。”

  晁蓋擺了擺手,自信的說道。

  “是!臣這就下令,盡快登島,佔據此地。那島上的商會如何處置?”

  李俊連忙問道。

  “屠之!”

  做錯了事,就要有付出代價的覺悟。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