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天命水滸》第345章:10年慶典
  天啟十年十月十八日。

  華夏大軍離開撒冷王國前往巴格達。

  一路之上,經過的大馬士革戰幫和突厥部落紛紛主動獻上貢品。盡管他們之間互相爭鬥,但華夏幫助埃及收回聖城的消息已經開始在整個阿拉比半島蔓延,所有綠教信徒都歡呼雀躍,這些戰幫和部落在驚懼於華夏武力的同時,也懷有一絲感激。

  與其等著被打敗後臣服,不如主動獻上黃金。

  十月二十五日。

  巴格達城外,鎮西軍王稟、李彥仙、劉琦率領將士出城迎接。黑衣大食宗教首領哈裡法、軍事領袖蘇丹率領城內居民列隊歡迎。

  “願平安歸於你!”

  城內居民臉面不斷的高呼。

  比起三個月前攻破巴格達時的憤懣與抵觸,這次哈裡法、蘇丹和城內居民歡迎的聲音真誠了許多。

  蘇丹默罕默德二世也稍微有點可惜,如果當時陛下來攻打巴格達城時,自己主動投降,再請求陛下幫助收復聖城,那現在大食諸國中如日中天的中興之主名號就不是埃及哈裡法阿米爾,而是他塞爾柱蘇丹默罕默德二世了呀!

  悔不當初。

  可惜這世上沒有後悔藥。他們黑衣大食不但丟盡了臉面,諸多戰幫和部落在陛下武裝巡遊過程中還遭到了洗劫和打壓,五年內都很難恢復元氣,只能眼睜睜看著埃及法蒂瑪王朝四處炫耀。

  十月二十六日。

  在巴格達休整一天后,晁蓋帶著鎮西軍和西征所有兵馬撤出了巴格達城,前往底格裡斯河上遊支流坦傑羅河畔的蘇萊曼尼亞城。

  之所以放棄兩河流域水草豐茂的巴格達,就是因為華夏暫時不想陷入中冬紛爭,隻想做個作壁上觀的調停者。那麽,黑衣大食的中心巴格達城就必須舍棄。

  也只有如此,才能讓大食諸國放心的與十字軍諸國,甚至歐洲諸國繼續拚殺。

  至於大軍撤出後如何保護華夏在中冬的影響力和商業利益?

  蘇萊曼尼亞城位距離巴格達城500裡,雄踞波斯高原之上,俯瞰兩河平原,如同懸在他們頭頂的一把刀,同時也確保了陸地絲綢之路的暢通無阻。

  再加上南洋海軍在波斯灣、紅海上建立的巴林、阿曼、希代布、吉布提、天方幾處海軍基地,將中冬商人通向海上的商路完全控制,掌握了海上絲綢之路的命脈。

  鎮西軍、南洋軍一陸一海,高達七萬兵力,足以保持華夏在中冬的影響力,並為商業發展保駕護航。

  華夏得了實際利益,塞爾柱蘇丹得了面子重新獲得巴格達城的控制權。

  算是雙贏,大家都有光明的未來。

  蘇丹還得感謝華夏替他出頭教訓了國內那些刺頭呢。

  “願一切榮耀屬於你!”

  送華夏大軍出城時,蘇丹默罕默德二世開心的讚頌道。

  十月二十八日。

  蘇萊曼尼亞城。

  韓世忠率領鎮西軍接管城防。並派出九百參加年終軍演的精銳和羽林軍全軍,一同隨晁蓋回返中原。

  十一月八日。

  拉伊城,後世也稱為德黑蘭。

  晁蓋叮囑龍驤軍呼延灼鎮守波斯相關機宜。

  並將各二十九個城邦國征召的近三萬波斯輕騎兵進行封賞後解散。

  這次武裝巡遊,這三萬波斯輕騎兵傷病戰死一千多人,對於常年戰亂的他們來說,卻是非常輕微的戰損。而且這次堪稱奇幻般的歷程,讓他們不但獲得了大量金銀財寶,還有了一生說不完的談資。

  除了財物封賞,晁蓋還對立功的輕騎兵和一些軍官進行了伊克塔封地賞賜,這些封地侵佔的就是各邦國貴族的利益,讓他們互相鬥去吧,越是互鬥,這些波斯軍兵才越會向華夏靠攏,才越方便華夏統治。

  十一月二十日。

  返回中亞撒馬爾罕城。

  晁蓋讓神策、武威兩軍騎兵回歸本陣。對武松、曲端、吳玠叮囑中亞防禦之策,還有年終軍演之事,便帶領陷陣營、浮屠衛、羽林軍準備回返中原。

  此時,在整個中亞地界修築鐵路的奴工已經高達百萬,單單南亞都護府三個月內就提供三十萬奴工,極大的加快了施工進度。

  如今地基已經打好,石子已經鋪設,就差雙向枕木、鐵軌的鋪設。

  晁蓋率領大軍騎兵急速快行,十天時間,便跨過蔥嶺山口,從喀什一路奔回玉門關,一路奔走,一路兌換,晁蓋一口氣花出兩千萬天命值花出,將枕木、鐵軌鋪設完畢,還兌換出了足夠百萬奴工吃一年的糧食。只要技術工人對枕木和鐵軌進行加固、水泥澆築,年後就能通車。

  至此,一條從中原抵達中亞的鐵路即將完工,中原與中亞的距離也縮短到了半個月以內,物資供應和人員輸送更加方便,一旦中亞有變,中原兵力可以迅速趕來支援。

  十二月初一。

  晁蓋抵達玉門關。擴建後的玉門關如今更加繁華,居民人數顯著增加,有中原來此售賣貨物的漢商,也有西域趕來的胡商。中原的絲綢、茶葉、瓷器、白糖、香料。西域的地毯、羊毛、棉花、顏料互相交織。火車站和巨大的倉儲區異常忙碌。

  比起繼續前往西安,玉門關便可買到所有華夏商品,讓胡商也不用再繼續穿越河西走廊。

  晁蓋也有意將玉門關、撒馬爾罕、碎葉城等邊境城市作為商業中心來替代長安的商貿作用。

  長安城曾經是大唐的商貿中心,無比繁華,但弊端就是越來越多的胡商遷居於此,造成胡漢矛盾難以調解。同時也讓漢商流連京城繁華之地,失去了繼續西進的進取精神。

  西京長安和關中,應該是兵員、糧秣、各種商品的生產地,是發動西征的發動機,而非奢靡的消金窟。

  玉門關車站嘟嘟冒著黑煙的火車再次進站。從這裡開始,華夏大軍就不必再騎馬回京,而是可以坐火車返回,甚至連戰馬都可以一並托運。

  陷陣營、浮屠衛、羽林軍已經坐過一次火車,還算熟悉。從西方返回,準備參加軍演的虎賁、神策、武威、千牛、射聲、神機、鷹揚諸軍精銳都非常好奇這不用馬拉,就可以日夜不停奔走的“鐵馬”。

  “狂吃,狂吃!”

  現在的火車蒸汽機再次升級,已經達到每小時15公裡的速度,從玉門關到中京開封,3600裡的路程,也就是120個小時,加上路途停靠車站加水、加煤、卸貨等消耗時間,8天就能返回開封。

  這比起以前動輒數月的艱難行軍,從西域返回只需8天,簡直快的可以說是眨眼就到。

  不過真坐8天的火車......

  那封閉狹窄空間的枯燥、難受加暈車,讓許多人在中途停靠車站時,差點沒勇氣繼續登上火車。

  幸好大部分人都是經歷過生死廝殺的精銳,渡過前期的不適應期之後,慢慢也就平複了情緒。

  十二月十日。

  晁蓋返回汴梁城。算是為此次西征畫下了一個圓滿句號。

  新聞局也開始發動強大的宣傳攻勢,將陛下回歸,並完成西征的故事加工一番,開始進行連續報道。

  新聞局的觸角因為距離限制,最遠隻深入到了中亞撒馬爾罕,只能根據前線傳回五軍都督府的軍情進行簡單報道,具體情況卻是不甚了解,尤其是陛下親自領兵西征後的情報就了解更不多了。

  這次陛下回歸,新聞局不但編造了以晁蓋為主角的《陛下佛國種菩提》、《陛下征服天方記》等傳記小說。還采訪了許多跟隨晁蓋西征的將領和普通將士,用他們的視角進行了許多創作。

  一時間,華夏境內將西征故事當成了一個可供挖掘的大金礦,許多詩歌、詞曲、話語、戲曲、評書、小說等等優秀作品應運而生。

  新版的《世界堪輿圖》也隨之發行,讓華夏百姓開拓了眼界,明白原來世界上不只有華夏周邊的東夷、西羌、南蠻、北胡,還有這麽多種族存在,那麽多未經探索的地盤。

  隨著新世界堪輿圖發行,人們再次將《山海經》拿出來對比,發現數千年前的古人早已將其記錄在文本之上,越發堅定華夏昆侖才是世界之源的信念。

  隨著對外面種族的介紹,華夏百姓才發現,原來當年被大漢擊敗消失的匈奴跑到了西歐肆虐,還建立過王朝;原來當年被武悼天王殺退的胡虜竟然佔據了中亞和中冬還勢力頗大;原來當年被大唐擊敗趕走的突厥,www.uukanshu.net 如今已經成為中冬霸主;原來西方並非完全的蠻荒之地,陸地和海上絲綢之路竟然如此賺錢......

  這種從歷史中發現聯系,並擴展而出的脈絡,讓華夏百姓對西方更加感興趣,想要出去看一看的心情也油然而生。

  再加上這十年來,華夏帝國中原穩固,人口增長迅速,集體農莊和城市無業青年對私有土地越發渴望,而華夏對百姓移民到都護府和朝貢國有優惠政策,中原許多百姓想要外出闖一闖。

  十二月二十九日。

  東京城。

  一年歲末,從全國各地返回的二十四支陸軍、五支海軍主力兵團,各派九百精銳,在寬達三百米的開封禦街上進行了建國十周年大軍演。

  開封城內數十萬百姓前來圍觀。

  從梁山泊初創時的豹韜、虎賁、蒼狼、金剛、背巍、玄武、六支元勳部隊。

  到梁山泊壯大時期的陷陣、神武、神機、鷹揚、雷鳴、雲風、龍驤、青龍、南離、天柱九支部隊。

  再到建國初期的麒麟、神策、武威、千牛、射聲、常勝六軍。

  又到征戰四方時期的浮屠、猛安、解煩、雲夢、鎮西、四大海軍。

  一支支大軍經過,一道道建軍歷史講述,讓參演的軍兵無比榮耀。讓圍觀的百姓高呼不斷。

  開拓進取,勇猛精進。光榮參軍,保家衛國。已經成為華夏當前對武人的主流看法,一掃十年前弱宋“賊配軍”的名頭。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