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天命水滸》第331章:撒馬爾罕
  在7世紀之前,中冬地區由波斯人統治。阿拉人還只是沙漠中騎駱駝的遊牧民族。這些遊牧民族以部落和家族為單位,沒有國家概念,沒有共同信仰,雖然戰鬥力非常強悍,但是一盤散沙,無所作為。

  7世紀初,崛起了一個偉大的人物先知,他創造了宗教,在他的帶領下,眾多分散的部落凝聚成一股統一的力量,並迅速向外擴張。先後征服了波斯人、埃及人、突厥人,並在8世紀中葉建立起東自印度河,西至大西洋,橫跨亞、非、歐三洲的大帝國,史稱“大食”。總人口4000多萬,地盤1260萬平方公裡。

  大食國,成為了中冬共主。

  綠先知去世後,因為沒有兒子,只有女兒,所以王位只能由別人繼承。

  於是先後出現了四位部落推選方式產生的哈裡法(代理人),分別是阿布、歐麥爾、奧斯曼、阿裡。

  但前三位在位時間不長,更替時也頗為血腥,直到第四位哈裡法阿裡上台。

  阿裡是綠先知的女婿,在成為第四任哈裡法之後,宣布不再進行推選,而是將神權與王權合二為一,宣稱,只有阿裡及其後人,才是綠先知的合法繼承人,並自稱伊瑪目。

  這個階段很類似大禹的兒子夏啟建立夏朝。

  可惜,沒過幾年,倭馬亞家族發動兵變,半路刺殺了阿裡,建立了倭馬亞王朝。修改了教義,認為王朝更迭都是主的旨意。被稱為尋覓派(鎮主的跟隨者),聲稱自己造反都是神的旨意。

  而被刺殺的阿裡後人,創立了失業派(阿裡死忠者),他們以認為只有綠先知和阿裡是對的,只有綠先知和阿裡的後人是唯一繼承人,其他都是偽朝,我們只是暫時失業而已。

  兩派激烈爭鬥,最後尋覓派取勝佔據王朝中心位置,在朝為官;失業派戰敗退居邊緣地帶,失業在家。

  兩百年後,阿拔斯部落領袖,阿裡的遠房後裔,也是失業派大將,擊敗了倭馬亞王朝,建立了阿拔斯王朝。

  但是一群失業派領袖跑過來,勸他退位,將王位讓給阿裡的直系後裔。

  阿拔斯又不傻,立刻改變了信仰,搖身一變成了尋覓派領袖,將阿裡的直系後裔斬盡殺絕。

  按說這時候阿裡的直系後裔都死光了。失業派的教義基礎也就不存在了。但是權力一旦獲得,想讓他們放棄,比登天還難。所以失業派領袖就宣稱,其實阿裡還有一個直系後人沒有死,他隱遁了起來,沒有人見過他,沒有人知道他,沒有人能找到他,但他真實存在,他被稱為隱遁的伊瑪目。

  阿拔斯王朝於750年取代倭馬亞王朝,定都巴格達,大食領土擴張到了極限。當年的怛羅斯之戰,便是751年,大唐與阿拔斯王朝之間的戰鬥。

  大唐以五萬安西大軍對戰大食二十萬大軍,先取勝,後因內部叛亂,後路被截,只能敗退碎葉城。之後不久發生安史之亂,安西軍精銳回長安勤王,西域憑白讓給了阿拔斯,西域自此易主,原本信奉佛道的西域全面綠化。

  大食綠化的過程也很簡單:“信我,或去死!”

  於是原本信仰佛、道、長生天的民族開始信奉綠先知,並與信仰金剛乘的吐蕃、信仰拜火教的回鶻發生激烈衝突,常年混戰。

  兵力陷入中亞泥潭的大食終於發生分裂。

  公元756年,倭馬亞家族余孽阿卜杜拉赫曼在摩洛哥和西班牙稱王,開啟了延續近三百年的後倭馬亞王朝。

  大食國的阿拉人原本是遊牧出身,即便建立王朝,定都大城,基層治理依然沿襲著部落頭人製,類似於大唐的藩鎮割據。整個大食諸多王國加起來人口4000萬,其中大食主體民族阿拉人口不過才400萬人。

  人口不足,再加上阿拉人自詡上等人,靠剝削其他民族便可生活富足,便逐漸不再參軍過刀頭舔血的生活,而是讓各部族藩鎮武力來保衛帝國。

  這真應了這句古話:富人惜命。

  而改信綠先知的遊牧民突厥人成了帝國最信任的雇傭軍,突厥精騎為帝國征戰的同時,勢力逐漸擴張。

  公元842年,大食皇帝穆塔西姆病故,麾下的突厥護衛隊突然造反,將首都巴格達佔據,迫使新任哈裡法遷都至底格裡斯河上遊160千米處的薩馬拉小城。突厥將領掌握軍權後,猶如進入洛陽的董卓,任意廢立甚至殺害哈裡法。哈裡法完全成為他們手中的傀儡。在短短56年時間,甚至連續更換八任哈裡法。

  這就是本民族百姓不當兵,專用外族雇傭軍的下場,和羅馬皇帝被日耳曼雇傭軍擊殺一個下場。

  公元909年,突尼斯失業派首領不滿突厥人把持朝政,舉兵造反,以綠先知的女兒法蒂瑪和阿裡的後裔自居,自稱哈裡法,之後又征服埃及,遷都開羅,攻佔撒冷,吞並麥加和麥地那,佔領敘利亞、巴勒斯坦和希賈茲。

  公元945年,波斯人部族首領布韋希率兵進巴格達勤王,趕走了突厥人,霸佔巴格達,繼續將阿拔斯哈裡法當做傀儡,將國家信仰從尋覓派改成了失業派。

  自此,西班牙的後倭馬亞白衣大食、埃及的法蒂瑪綠衣大食、中冬的阿拔斯黑衣大食三足鼎立。

  公元1055年,突厥塞爾柱人攻入巴格達,黑衣大食的波斯布韋希時代滅亡。突厥人繼續把阿拔斯哈裡法拉出來當傀儡,將國家信仰從失業派改成了尋覓派。

  哈裡法封塞爾柱蘇丹為“東方與西方之王”,成為阿拔斯黑衣大食的攝政王。從此,阿拔斯王朝所有權力悉歸塞爾柱的蘇丹控制,哈裡法僅是象征性的領袖。

  之後幾十年,塞爾柱達到極盛:1064年佔領拜佔廷亞美尼亞省首府阿尼、1070年率兵攻佔阿勒頗,其勢力擴張到綠衣大食的耶路撒冷和大馬士革,並攻佔了綠衣大食的聖地麥加和麥地那、1071年在凡湖以北的曼齊卡特打敗拜佔廷軍隊,俘擄拜佔廷帝國皇帝羅麥紐斯,佔領小亞細亞東部。

  塞爾柱蘇丹還將大量還處於遊牧階段的塞爾柱人打發至小亞細亞,建立起羅姆國,該國便是土耳其的始祖國。

  到11世紀末,塞爾柱人的版圖,東起中冬內陸,西至敘利亞及小亞細亞,南達阿拉伯海,北至基輔羅斯邊境,形成強大的軍事封建帝國。在三個大食帝國中獨佔鼇頭。

  公元1092年,塞爾柱蘇丹死後,諸子紛爭,帝國四分五裂。在敘利亞、克爾曼、小亞細亞等地先後出現了一些小王朝。並形成了以伊拉克為根基的伊拉克塞爾柱和以波斯呼羅珊為根據地的大塞爾柱。

  塞爾柱人的衰弱,讓西歐諸國看到了希望,於是在1096年發動了第一次十字軍東征,在西班牙展開了對白衣大食的反攻,驅逐並屠殺伊斯蘭教,還遠征中冬,圍繞撒冷展開了百年血戰。

  原本來說三個大食帝國,即便分裂,但依然擁有強大的軍事實力,4000萬的人口體量,又是本土作戰,應該對西歐諸國應該形成碾壓性優勢。但實際卻是,十萬十字軍不但從白衣大食手中奪回了西班牙,還從綠衣大食手中奪回了撒冷城,更是在中冬先後建立了撒冷王國、安條克公國、的黎波裡伯國等大大小小幾十個十字軍國家。

  看起來不可思議,其實想想三個大食的國家制度便明白了。大食之主只是類似於大唐末期被藩鎮架空的皇帝,而數百個部族相當於各地藩鎮。面對西方十字軍東征,各大部族各有算計,還想著用十字軍來消滅自己的政敵。中冬諸國可謂是勾心鬥角,一片散沙。

  於是,十字軍雖然人少,但在狂熱的教皇統一號召下,爆發出了團結和信仰的力量,對中冬諸國卻被逐一攻破,不但奪去了聖城,還建立諸多聖主國。聖主國的建立,土地的獎賞,讓歐洲那些無法繼承領土的家族次子、流浪騎士紛紛前往東方參戰。

  歐洲人團結在聖主旗下,與一盤撒沙的伊斯蘭教打的難分難解。

  如今,華夏重返西域,面對的大敵,主要就是根基在波斯的黑衣大食呼羅珊塞爾柱王國。

  呼羅珊塞爾柱蘇丹桑賈爾1117年成為塞爾柱蘇丹和其他各塞爾柱小王朝的宗主,聲譽日隆。他曾打敗中亞的回鶻王朝和印度邊境的伽色尼王朝。目前武松西征軍面對的主要壓力就是大塞爾柱和他的兩個附屬國花刺子模、伽色尼王朝。

  如果隻從軍事角度來說,以華夏優勢的兵力和超越時代的軍事技術,擊敗敵人不難。但西域本就貧瘠,征稅困難,養兵困難。且多為遊牧民族,地廣人稀,部族眾多,管理難度極大。

  原本以為他們都信仰伊斯蘭教,應該好管理一些吧,結果內部還分成了尋覓派、失業派,更是細化成諸多細小分支,甚至為了細微差別而戰鬥不休,成為世仇。

  總之,征服西域之路,非常艱難。這也是五年來,明明有軍事優勢,戰線推進卻異常緩慢,讓武松感覺很頭疼的地方。

  “聽聞陛下要趕來西域,有什麽最新消息?”

  撒馬爾罕城以北的卡特萬草原,駐扎著漢軍虎賁、神策、武威三支主力大軍。武松帶著親衛,騎馬用望遠鏡遠遠觀察不遠處的撒馬爾罕城。

  撒馬爾罕是中亞最古老的城市之一,絲綢之路上重要的樞紐城市,有1500年的歷史,它連接波斯、印度和華夏這三地。善於經商的粟特人把撒馬爾罕建造成一座美輪美奐的都城。

  而這座堅城,也成為了阻擋華夏大軍西進的重要阻礙。

  “最新消息,陛下已經抵達玉門關,並擴建城池。”

  副將楊雄稟報道。

  “這麽快?”

  武松心裡隱隱有些著急。出征西域這五年,他攻破青塘、消滅回鶻、恢復安西四鎮,成為安西都護府大都督,雖然可算功勳卓著,但整體成績仍未達到盛唐時的疆域。最大的阻礙就來自於塞爾柱國。這讓他感覺愧對陛下囑托。

  在開辟絲綢之路時,卻被塞爾柱人萬般阻撓。這些塞爾柱人只允許胡商進入華夏,卻不允許華夏商人穿越塞爾柱進入中冬。歸根結底,還是不舍這中間轉手的利潤。

  就拿絲綢來說,胡商從華夏買來絲綢,運回中冬,再用地中海轉賣到歐洲,可獲得十倍利潤。如果這條商路被漢商走通,那利潤可就歸漢商所有了。

  如今華夏海上絲綢之路,已經有商船可以直抵伊拉克塞爾柱和埃及綠衣大食,如果陸地絲綢之路再被打通,那他們只能抽一點過路費而已了。這怎麽能行!

  在發生幾次漢商被劫殺事件後,武松悍然發動對塞爾柱人的戰爭,直接從蔥嶺出擊,進入中亞。而塞爾柱鼓動自己的四個附屬國,西喀喇汗國、東喀喇汗國、中亞花刺子模和印度伽色尼王國一起對安西都護府夾擊,戰爭再次升級。

  漢軍兵分三路進擊,武松率領虎賁、神策、武威正面迎擊東、西喀喇汗國;花榮、張清出擊花刺子模;劉法、王進攻打印度伽色尼王國。

  整體處於優勢地位。印度伽色尼王國被擊敗已經淪為昆侖奴抓捕地,除了那裡炎熱的氣候外,沒有太多需要關注的。

  花剌子模人也被打的偷偷請降。

  花剌子模起源可以追溯到昭武九姓中的粟特人。他們並非單一的民族,而是一個文化和政治實體,漢族、波斯、突厥、阿拉、回鶻多種族融合,這種多元文化背景使得花剌子模成為中亞地區的一個文化熔爐。主要根據地在烏茲別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和土庫曼斯坦等地。這個地區位於古代絲綢之路的中心,是東西方文明交流的重要通道。花剌子模人的興起與繁榮,在很大程度上得益於他們所處的這一地理優勢。

  歷史上花刺子模多災多難,公元前,波斯帝國征服了花刺子模人,並將他們並入了帝國的領土。公元前四世紀初,波斯衰落,花剌子模乘機宣布獨立。沒高興多久,被匈奴人趕到中亞的月氏人建立了強大的貴霜帝國。在月氏人的大兵壓境下,花剌子模再次臣服。

  後來漢唐開發西域,建立安西都護府,漢人又控制了花剌子模。一直到了公元七世紀,阿拉帝國征服了波斯,並在怛羅斯之戰擊敗大唐,花剌子模又變成了阿拉帝國的小弟。之後突厥塞爾柱崛起,花剌子模又做塞爾柱的小弟。

  現在安西都護府大軍西進。花刺子模人被塞爾柱人逼迫與花榮的神機軍和張清的鷹揚軍在廣闊的草原上和對方追逐、廝殺、糾纏。

  漢軍勝利不斷,花刺子模人遊牧遷移,一退再退,目前花榮神機軍在伊塞克湖畔建立碎葉城,張清鷹揚軍在巴爾喀什湖畔築造伊利城。並以此為根據地, www.uukanshu.net向外擴張勢力。

  喜歡做生意多過戰爭的花刺子模人並不在意給誰當小弟,只要能給他們帶來好處就行。於是這些善於做生意的粟特人偷偷與花榮講和,從華夏購買商品,經裡海北側跑商,將商品賣給克裡米亞半島的熱那亞人,行銷歐洲。這也是明明西域在大戰,塞爾柱人封鎖了道路,漢商與胡商卻在西域絡繹不絕的原因。

  而東喀喇汗國已經被武松攻滅,國都八剌沙袞被佔領後,恢復唐朝時的舊稱“裴羅將軍城”。之後便繼續征戰西喀喇汗國,數次大戰後,西喀喇汗國可汗率領最後的五萬兵馬退守國都撒馬爾罕,並急忙向自己的宗主國波斯塞爾柱求援。

  波斯塞爾柱蘇丹桑賈爾坐山觀虎鬥這麽久,也已經動員黑衣大食諸國參戰,號召抵抗異教徒,保衛綠先知,得到諸國響應。於是呼羅珊、西吉斯坦、伽色尼、馬讚德蘭、古爾等國的國王們帶兵加入了波斯塞爾柱帝國的聯軍,聯軍軍隊近20萬人。

  原本正在中冬征戰的黑衣大食聯軍被抽調走,讓十字軍諸國喘了一大口氣。紛紛猜測東方發生了什麽變故,讓這些伊斯蘭教徒如此不顧一切的抽兵往東。

  “陛下若是能來,那我軍戰力將提升數倍。”

  武松雖然羞愧於未能完全擊敗敵人,但想到陛下到來後,所有的武器裝備都能更新,火炮、火槍彈藥也能解鎖,不必再像現在一樣扣扣索索的節省,也振奮起來。

  華夏軍團如果不是因為後勤困難,炮彈、火藥、彈丸數量不足,豈能讓區區一個撒馬爾罕城阻擋他們那麽久!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