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天命水滸》第330章:天啟9年
  無論是西方的聖主教,還是大食的綠先知,都在宣揚唯一真神,具有高度的排他性。

  “信我,或者去死!”

  不同於這二者在擴張中犯下的滅絕各族、滔天殺孽;晁蓋在帝國擴張時卻是以海納百川的姿態,吸納諸多民族回歸華夏這個大家庭中來。

  無論人,還是神。

  在人類方面,華夏宣揚人類文明同源論,大家都是女媧造人,並共同經歷過大洪水之後的人類,應該重歸統一。

  在神靈方面,華夏宣揚盤古開天,天道理論,所有神、仙、鬼、怪都是天道之下的生命,自我修煉為仙、世人供奉為神、大徹大悟為佛、仙神佛墮落為魔。教義不同,但他們的歸處,都是那天外星河。

  所謂的西方聖主、大食綠先知,不過是被凡人供奉而成的神;希臘宙斯、北歐奧丁也不過是個體強大的魔怪;看似無所不能,也只是萬天星河中的一顆,天道之下的生靈。

  而天道至公,天道至明,無論神、仙、鬼、怪還是人類,牛,羊,在天道眼中都一視同仁,賞善罰惡。人有善惡因果,報應不爽;即便是神、魔禍害世人,也將遭遇雷劫。

  在這種思想宣傳之下,面對周邊藏佛、金剛乘、綠教、聖火教、身毒大梵天等等各種流派時,華夏遠征軍變得更加自信而包容,耐心的給他們宣傳人類一家親、天道之下眾人平等的理念。

  而不願融合、不願信奉天道的,顯然是被邪惡蒙蔽了雙眼,得作為奴工來贖罪啊。

  就如同西方聖主教宣揚用贖罪卷花錢贖罪、窮人用荊條鞭打自己贖罪一樣,華夏有一種更加有價值的方式讓他們贖罪---勞動!

  用勞動換取食物的過程中,華夏還貼心的教導他們漢語與天道思想。

  如果學會漢語,並認同天道理念的奴工,通過考核,可以提升一個階層,成為監工。監工享有一定的人身自由和工資。

  監工如果做出特殊貢獻,比如管理出色、揭露陰謀、大義滅親等等行為,可以提升為工頭。可以自稱華人,娶妻生子,子女可以上學、參軍、經商,從事其他職業。

  至於奴工提升成為監工,監工提升為工頭的比例,那就要看實際需要了。畢竟,要給他們一個希望,一絲光明啊。

  奴工制度的推行,在征服周邊民族時,發揮了重要作用。如今華夏境內有四十萬倭族奴工、十萬高麗奴工、五萬女真奴工、五萬契丹奴工、十萬蒙古奴工、十二萬交趾奴工、八萬南洋奴工、二十萬身毒奴工、二十萬西域奴工。在監工和工頭們的協助管理下,一直老老實實的乾活兒。

  這些免費勞動力在全國道路、橋梁、港口、鐵路等基建工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但是還不夠!

  對於晁蓋在全國建設鐵路網的計劃來說,這一百三十萬奴工還遠遠不夠啊!

  所以晁蓋給南離軍石寶、天柱軍杜壆下令,南下匯合麒麟軍盧俊義,三個軍團發起對交趾的第二戰!

  根據自己在五年前擊敗交趾時制定的三戰征服法:第一戰,讓交趾割地賠款,打造據點,培養親華人士;第二戰將其攔腰截斷,吞並北方領土;第三戰,勾結內奸,引發南部動亂,趁機完成全面殖民。

  五年過去,盧俊義在海防城建立了牢固的據點,囤積了大量糧草物資,麒麟軍團長期駐扎,並打通了一條沿海路的通道。而交趾經過五年恢復,又組織起了一支十萬人的防衛部隊,是時候再收割一波了。

  理由都是現成的:交趾國王繼位以後,五年未去中原覲見陛下,乃大不敬之罪,當絞之!

  完成對交趾的第二步目標後,繼續征繳當地青壯來天朝當奴工。以交趾這麽快可以組織起十萬軍兵的潛力看,再征三十萬奴工,應該不是問題。

  同時,給雲夢軍燕青、解煩軍王寅下令,前往南部邊疆。一方面是防備大理、高棉等東南諸國出兵,獅子搏兔亦用全力,不能給東南諸國一點反抗的機會。另一方面則是協助滄瀾都護府劉唐、高原都護府魯達深入孟加拉平原,繼續抓捕昆侖奴。

  身毒諸邦混亂不堪,一盤散沙,偏偏又很能生,那裡的昆侖奴一抓一大把,正需抓來接受教育,完成生命的升華。每年能抓來青壯奴工七萬左右。

  速度太慢了,晁蓋讓雲夢軍、解煩軍去助陣,務必每年增加到十萬人左右。現在各方面都缺人,而且損耗也比較大。

  天啟九年三月中旬

  春耕結束之後,晁蓋親自主持,一條從長安出發,經寶雞、天水、定西、蘭州、武威、張掖、酒泉一直到玉門關的鐵路開工建設,全程2600裡。

  這條雙向鐵路匯集了百萬奴工,耗費七個月才建設完成。這條鐵路花費了晁蓋5600萬天命值購買枕木和鐵軌,400萬天命值購買糧食供養奴工,代價不可謂不大。

  但效果也特別顯著,2600裡的鐵路,以火車每小時12公裡的速度,也就是108個小時,加上路途停靠車站加水、加煤、卸貨等消耗時間,六天時間便可從長安抵達玉門關!

  這種便捷的速度,巨大的運貨量,不但讓常年轉運物資的五十萬輔兵得到了解脫,也讓絲綢之路上的商人們看到了機遇,紛紛詢問搭載火車需要的費用。

  這鐵皮車可比駱駝快多了。

  晁蓋在陷陣營的護衛下,站在玉門關城頭,感慨不已。

  玉門關是古代絲綢之路必經關隘,也是重要的軍事關卡。歷史上玉門關共有3處,分別是西漢玉門關、隋唐玉門關、五代宋初玉門關。

  西漢玉門關建於漢武帝時期,地處敦煌河西走廊最西端疏勒河南岸,由戈壁、荒漠、河流、湖灘共同組成的自然地理環境中,北與北山相望,南與祁連山呼應,東南為敦煌城,西為羅布泊。此區域在地理區域上具有東西交通分界的標志地位,自古以來就是東、西方交通的重要通道。張騫第二次出使西域、東漢班超等出使西域,都是由此而出入的。

  到了東漢和帝時,匈奴屢屢犯邊,敦煌玉門關被迫關閉,關址東移200公裡,設在今玉門市玉門鎮。後來朝廷派班勇為西域長史,班勇率兵西進,重開西漢玉門關,並率領西域各族大破北匈奴呼衍王,進一步鞏固了漢朝對西域的統治。東漢中期,伊吾路的開通使得瓜州與哈密直接連通起來,無需繞道敦煌,於是玉門關東遷至瓜州晉昌縣境內、疏勒河岸的雙塔堡。

  隋唐時期,玉門關一直位於瓜州境內,可以卡住敦煌和哈密兩大通道。“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道不盡的大唐雄風。

  五代宋初,玉門關其實與大宋沒有什麽關系。而是西域大唐遺民歸義軍和回鶻國之間的分界線,位於嘉峪關西北石關峽附近。因為大宋一直無力收復西域,漢人在西域最後一塊根據地歸義軍被西夏所滅。使歷代昌盛的絲綢之路日漸衰落,玉門關隨即成為永久的遺跡。

  後來,武松率領西征軍攻入西域,在瓜州重建了玉門關,如今這座黃土壘砌的城池,南北長約160米,東西長約155米,東、西開門,關周圍有護城河,引疏勒河水,繞城而過,有兩營虎賁3000精銳把守。

  歲月悠悠,時隔百年,漢軍終歸還是回來了!但當年那些困守西域,仍不肯屈服於外族的漢民,卻沒等來王朝雄師的拯救,希望這遲來百年的大軍,能以西夏、回鶻、吐蕃的毀滅,來告祭當年奮戰不休的英靈吧。

  這玉門關,絕對不能再失去!這西域,我還要繼續移民百萬、千萬,讓其真正成為我華夏萬世不移之疆土!

  首先要做的,就是玉門關的繼續擴建。

  玉門關的地理位置太重要了。火車路線在這裡,也將分成兩股,一股繼續向西,通向哈密、天山、出阿拉山口,進入中亞草原;一股向西南,進入塔裡木盆地,過蔥嶺,進入阿富汗和印度。

  作為交匯之地,大量的中原商品會在這裡匯集,停留,中轉,目前這座只有幾百米邊長的小城,只能稱之為兵站堡壘,距離大型中轉站,還差的太遠。

  於是晁蓋兌換出大量磚塊、水泥,加上周圍戈壁灘中無窮無盡的黃沙、碎石, www.uukanshu.net 再引疏勒河水,不到一個月。一座東西寬五裡,南北長八裡的城池外牆建設完畢。內部的道路按照棋盤形狀,橫平豎直的規劃,軍事區、行政區、住宅區、商業區、貨棧區條理分明,後續會留下十萬奴工繼續修建。

  而在這一個月的時間內,嶽飛羽林軍、呼延灼龍驤軍、韓世忠鎮西軍三支主力軍團,女真鐵浮屠、猛安衛兩支重裝騎兵也從駐地趕到了玉門關外。

  如今的西征大軍分成了三股,虎賁、神策、武威、三支軍團從塔裡木盆地上線,一路消滅焉赭、庫車、阿克蘇、烏什、喀什,翻越蔥嶺,進入塔什乾,與塞爾柱帝國爭奪撒馬爾罕。

  千牛、射聲兩支軍團從塔裡木盆地下線,一路征戰,攻若羌、且末、和田、皮山、莎車,進入印度河流域,征服多處土邦,向國內輸送大量昆侖奴。

  神機、鷹揚兩支軍團從哈密、天山出阿拉山口,進入了中亞草原,征服了巴爾喀什,正在與花刺子模交戰。

  西征大軍每隔半個月,便會將軍情向晁蓋匯報。這次晁蓋攜帶三支軍團前來,一是虎賁軍與塞爾柱帝國的決戰即將開始,二是西域的七支主力軍團在外征戰已經五年,是該對他們進行封賞,然後進行輪換回中原休整了。

  晁蓋安排輔兵繼續督促奴工修建向阿拉山口和蔥嶺的鐵路,並在玉門關留下來數百萬石糧食,否則以西域的貧瘠,就算這些奴工需求再低,也得餓死大半。

  自己則率領陷陣營、羽林軍、龍驤軍、鎮西軍、鐵浮屠、猛安衛前往撒馬爾罕。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