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天命水滸》第251章:北方攻略
  有勝利,才會有收貨。

  有收貨,就應當有獎賞。

  天啟元年,五月十日。平嚷城。

  晁蓋封賞眾將。

  此次大戰,關勝、王煥、韓存保、項元鎮、黨世雄、黨世英、周昂七人為戰局關鍵,以功勞列為“關內侯”。

  關內侯,為二十級軍功製的第十九級,有侯之名,有封地九百頃,但無封國,故而無特殊名號。

  軍功最高級別為二十級徹侯,有封國,可得獨立名號。但封地就必須在更加偏遠的域外了。

  其他眾將亦得封賞,根據軍功,可在高麗半島測量土地就封。

  王煥、韓存保、項元鎮志得意滿,大宋武將難以封侯,想不到進入新朝才一年,就得此榮譽。

  十節度中其他七人也是非常羨慕。大家一起來的遼東,他們卻已經封侯了,自己等人也要努力啊。

  劉法、曲端、吳玠等西軍群雄見晁蓋封賞公正,一視同仁,同為降將的十節度都能封侯,他們還年輕,將來更是機會一大把,乾勁兒更足。

  晁蓋也對他們此次作戰表現很滿意,除軍功封賞外,還擴充了編制。

  千牛營擴充為千牛衛,編制7500人。

  神策營擴充為神策衛,編制7500人。

  武威營擴充為武威衛,編制7500人。

  射聲營擴充為射聲衛,編制7500人。

  鎮海軍改編為東海軍,編制7500人。

  黑山軍改編為黃海軍,編制7500人。

  眾將皆大歡喜,待回轉中原之後,完成擴編。

  完成冊封獎勵之後,晁蓋下令厲兵秣馬,決定趁熱打鐵,繼續率兵南下,前往高麗的都城漢城。

  當夜,軍師喬道清求見。

  “陛下可是想要趁大勝之際,滅亡高麗?”

  喬道清出列道。

  “有何不可?”

  晁蓋問道。

  “陛下容稟,以漢軍目前在高麗半島的軍力,滅之不難,但滅之無益。”

  喬道清拿出一本奏章,恭敬呈上道:“貧道在安東都護府這些時日一直在思索,攻城滅國,所為何事?如大隋一般逞威風,如大唐一般空佔土地?

  隋煬帝剛愎自用,極度虛榮,多次對外族用兵,擊敗對方之後,只要對方臣服便撤兵而走,空耗國力,結果一無所得,隻留空名。

  唐玄宗擊敗高句麗,唐高宗滅亡百濟高句麗,空得城池而不遷民,百年之後仍為外族之人佔據。

  大隋與大唐的對外之策,歷史證明皆為失敗。

  而我陛下所提:為帝國開疆,為軍人封賞,為百姓爭地,卻讓貧道茅塞頓開。我華夏億萬子民,人多地少。而域外人少地多。正當遷移百姓充實,何為漢土?漢人所居之處,便是漢土!”

  “哈哈哈,好一個:漢人所居之處,便是漢土!深得我心。”

  晁蓋頷首讚同。

  喬道清也受到鼓舞,繼續道:“道理雖然簡單,但自秦漢以來,真正開疆擴土之後,願意分享土地給將士和平民百姓的帝王卻寥寥無幾。唯有陛下如此寬宏大量,大手筆分封。也只有陛下這樣的開國君王才有此雄心壯志。”

  “哈哈,誇讚的話就不要說了,說說你這篇《平北策》吧。”

  晁蓋翻動了幾下這篇奏章,但還是希望喬道清自己講一講其中精要。

  “陛下容稟。貧道這篇平北策,不過是依托陛下軍功分封製的一個補充。

對北方金、遼、高麗、蒙古諸部的一個策略。  拿安東都護府來說。此處多丘陵,少平原,縱橫四百裡,耕地面積100萬頃,種植小麥、大豆與水稻,可生活百姓800萬,養兵10萬。但如今,這裡經過高麗女真之戰、華夏高麗之戰、華夏金國之戰後,生活百姓不足30萬,還多是女真、渤海、高麗祖民,漢民人數稀少。

  我漢軍能夠控制此地,皆因安東陸軍、水軍四萬將士鎮壓。物資補給,幾乎全靠登州海港運來。長此以往,負擔頗重。

  若是我軍繼續南下,滅亡高麗之後,為保安定,必將繼續駐軍,擴充兵力,登州的物資補給壓力將更大。

  所以,貧道建議,可暫緩滅亡高麗,而是采用秦滅六國之策,今年索三城,明年割五地,逐漸蠶食,小刀割肉,逼迫高麗納貢稱臣,以糧食金錢納貢,供養我安東軍四萬將士,緩解登州運輸壓力。

  待我漢人將安東都護府100萬頃土地佔據大半,稅收充足,再南下滅其國,繼續瓜分其耕地,封賞有功之臣。”

  嘶,這招很卑鄙啊,但可行性也很強。

  晁蓋不斷點頭。只是這一百萬頃土地想要充滿漢人,得耗費點時間。一頃15畝,一百萬頃就是1500萬畝。

  光靠軍功封賞,那得賞到什麽時候?

  看來中原腹心之地的土地國有之策要提上日程了。

  北宋耕地巔峰期為一千萬頃,但真正佔有耕地的地主和中產,不足總人口10%。

  也就是說,如果自己進行土地改革,土地收歸國有後再給百姓重新分配,90%的無地百姓是支持自己的,雖然土地還是國家的,但他們可以長期耕種,而且賦稅更低啊。

  而剩下的10%有產階級,就給他們置換到高麗、遼東等地,等比例兌換就不要想了,每人給地15畝,免除他們五年賦稅,而且土地私有,就已經是闊宏大量了。

  想到此處,晁蓋對喬道清道:“我明白軍師的意思了。高麗暫不可滅,但需他們破財免災?”

  “正是如此。阮將軍帶船隊前往仁川宣揚國威之後,我方可再派使者前往漢城,獅子開口,要求他割讓土地,每年進貢糧食一百萬石,金銀十萬兩。”

  “他們會給嗎?”

  “難,高麗君臣,卑鄙而懦弱。見過我軍威勢,必不敢得罪。但畏威而不懷德,不死到臨頭,不會忍痛割肉。提前給他們說條件,不過是讓他們心裡有個準備。待我天朝大軍兵臨城下,他們自然會屈服,陛下再適當減免些進貢,他們自當感恩戴德。”

  “看來不止我漢人喜歡調和,這高麗人也是這種毛病啊。”

  “高麗自詡小中華,事事學我大中華。這調和的毛病也是如此。”

  “好,那便延遲十日,先派使者,再派大兵。使者之事,便委托軍師了。”

  “為陛下效力,自當鞠躬盡瘁。”

  喬道清躬身道。

  喬道清作為軍師,這次作戰也領了不少軍功,但仍未達到封侯條件,看王煥他們封侯十分眼熱,所以也挖空心思想要再立新功。見晁蓋讚同他的意見,也是心中雀躍。

  有如此主公,自己的一身所學,也算有了用武之地啊。

  “軍師,繼續說說你對金國和遼國的看法。”

  晁蓋鼓勵道。

  “陛下,殺人應當誅心,亡國必先亡心啊。遍觀我華夏歷朝歷代,凡改朝換代者,必是前朝無道,人心思變。

  大漢如此強盛,到了末年,仍有張角登高一呼,請大漢赴死,百姓景從;

  大唐武功之勝,前所未有,到了末年,被屠夫朱溫取代,天下無人可惜。

  皆因王朝沒落,國民之心已喪。

  大遼自天祚帝繼位,皇室內部仇殺不斷,天祚帝本身荒淫無道,喜愛打獵荒廢政事,加之對金戰爭,屢戰屢敗,契丹成年男子為之一空。奚族、蒙古、鐵勒、回鶻等部離心離德,國民之心已喪,即便我華夏不滅,他也會被蒙古諸部消滅。

  所以,貧道的建議是,我華夏出手滅之,以威懾奚族、蒙古、鐵勒、回鶻等部,讓這些部落知道,大遼雖滅,我華夏猶在。”

  喬道清的建議,說白了就是草原上弱肉強食的一套法則,乾掉了老狼王,新狼王才能壓服其余眾狼。

  而遼國民心已喪,滅國之後也很難有復國的機會。

  歷史上,金國滅遼之後,除了跑到西域的耶律大石,契丹民族很快就被同化消亡了。一些人還好奇,契丹民族怎麽突然一夜之間消失了?

  契丹民族總共才兩百萬人,成年男子在十年戰爭中被女真人殺死大半。滅國後又被蒙古諸部攻滅,高於車輪的男子全部殺死,男人都沒了,民族自然也就消亡了。

  所以,遼國真的該滅了。

  “那麽金國呢?”

  晁蓋繼續問道。

  “陛下,金國建立之前,乃是女真部落聯盟。女真人之所以建國,就是因為他們不堪忍受契丹人的奴役壓迫。現在好不容易趕走契丹人,陛下覺得他們會願意臣服我漢人麽?”

  將心比心,換做晁蓋,晁蓋也是不願意的。

  “而且,此次與女真人交鋒,我軍消滅金人八萬主力。女真人已傷筋動骨。但女真成年男子未折損過半,國家新建,國民銳氣正盛。白山黑水山林縱橫,甚至更北方仍有他們生存的空間。擊敗容易,滅國卻難。”

  喬道清在遼東這麽久,對這些女真人的生活習慣和秉性有所了解,他們就像野人一樣,生命頑強的就是野草,冰天雪地也能存活。

  “所以,軍師的建議是?”

  “陛下,女真人野人過慣了窮日子難以馴服,但是女真皇族享受過榮華富貴之後,卻變得脆弱。我們完全可以通過控制這些女真皇族,來實現對東北的統治。”

  這不就是明朝朵顏三衛和奴兒乾都司的治理方式嗎。簡單來說就是以夷製夷。

  晁蓋點了點頭,後世證明,思路是對的,但因為諸王之亂,又不肯分封、遷民。結果,朵顏三衛和奴兒乾都司的土地慢慢又被蒙古人、女真人填滿。

  明朝佔了個寂寞,憑白替別人守了兩百年的家門,打開門一看,裡面沒一個漢人。

  如果是一般的帝王,在東北用以夷製夷的策略,必定失敗,大明的教訓不可謂不慘痛。

  但晁蓋卻不同。他準備用五十年的時間來進行東北大開發,慢慢填充漢民,一步步擠壓女真人的生存空間。

  東北虎在山林中猛不猛?

  最後還是被人類趕到了更北方的西伯利亞。

  女真人如果不改變生活習性,同樣要步東北虎的後塵。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