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天命水滸》第252章:高麗臣服
  五月十五日。漢城,皇宮。

  高麗睿宗自從殺了嶽父李資謙之後,身體越發虛弱,在見過華夏天朝使者之後,當夜就吐了兩口血,身體更虛弱了。

  急忙召集各州大臣前來議事。各方大臣到齊之後,睿宗將金人慘敗於漢人之手,連開國皇帝完顏阿骨打都被陣斬的消息告知。

  眾位大臣頓時就亂成一片。

  “女真如此強大,仍敗於漢人之手,這可如何是好?”

  “都怪那李資謙,我高麗原本是大宋屬國,漢人繼承中原,我等繼續做漢人屬國便是。李資謙這奸賊非要前往討伐,連累我等觸怒天朝上國,這可如何是好啊!”

  “上國天使前來所提條件眾位以為如何?”

  “獻表臣服乃是應有之義,這有什麽好猶豫的?”

  “但每年一百萬石糧食,十萬兩白銀,是否太多了?”

  “每年全國糧稅也有兩百萬石,應該可以把,只是這白銀難得。”

  “每年十萬兩,太多了,太多了。”

  睿宗有些悲哀的看著面前群臣討論,以前他討厭嶽父李資謙獨斷專行,可至少他還有些骨氣,面對外敵敢於爭鬥。現在倒好,面前的都是一些“忠心順臣”,可沒一個敢戰的。

  “諸位愛卿,天朝讓我國五日內給出答覆,但國庫空虛,仍需各位愛卿出力,你們意下如何?”

  睿宗詢問道。

  “這個嘛......”

  “我等家中也無余糧啊。”

  “王上,此事還需從長計議啊”

  ......

  這群混蛋,一到實際出力的時候就推三阻四。

  睿宗雖然名義上是高麗國王,但其實國內門閥林立,地方豪強與王室分庭抗禮,谷山拓家,海州崔家、平州樸家、安州金家這些地方豪強聽調不聽宣。朝中許多大臣都是他們的家族代言人。

  這事兒,不好辦啊。

  “不好辦?那就別辦了。”

  華夏使者也硬氣,直接掀翻了桌子就走,絲毫不留余地,直接回到了仁川海港上的漢軍艦隊上。

  五日後。

  五月二十日。漢江,漢城。

  一聽名字就知道,這裡是我華夏自古以來的固有領土嘛。

  寬闊的漢江江面上,一百艘巨艦逆流而上,如同一條巨龍蜿蜒。引起了兩岸高麗百姓恐慌。

  漢江沿岸的漢城守軍立刻奔走稟報。

  高麗群臣聽聞有百艘巨艦沿河而上,已經抵達漢城南門之外,立刻趕到南門外觀瞧,盡皆嚇的臉色蒼白。

  之前,阮小七等人的二十艘巨艦還只是停靠在仁川海港,威勢雖有,但沒有直接威脅到他們身上。

  現在一百艘巨艦開到家門口了,這該如何是好?

  接著,就看到百艘巨艦之上,呼啦啦下來兩萬身披鐵甲的漢軍士兵。

  漢軍士兵從船上抬下來一座座沉重的長條狀物體。

  “軍兵守衛!”

  高麗君臣最先想到的就是讓士兵們守衛好城頭。

  衣衫單薄,連皮甲都不全的高麗士兵膽戰心驚的在城頭探頭探腦,不斷乞求漢軍千萬別攻城。

  “轟轟轟!”

  一百門六斤炮裝滿散彈,開始轟擊城頭士兵。

  五十門十二斤炮開始轟擊城門。

  十門二十四斤炮開始轟擊城牆。

  “雷霆之威!天朝降下了雷霆之威啊。”

  “兩軍交戰當先通報緣由,請天朝稍歇,

容我等自辯!”  “天朝上國,請收了神通吧。”

  ........

  睿宗和高麗群臣被漢軍突然不宣而戰的行為打的懵圈。見到如此凶猛進攻,士兵早已嚇得逃下城頭不敢守衛。

  漢城的城牆厚度,連中原縣城都不如,如何能抵擋如此多的大炮轟擊。木質城門很快破碎,城門樓都碎成了廢墟。

  二十四斤炮轟擊城牆,很快就出現一段缺口。

  “進城!”

  “手持兵器者,殺無赦!”

  “誇誇誇誇”

  鐵甲葉碰撞和沉重的腳步聲中,一萬五千人衝入城內,橫行無忌。

  岸邊留守的五千人,分出一千騎兵,繞城奔走。其余四千又將大炮裝船。

  現在的戰船防震功能還不行,甲板沒有加厚,承受不住火炮的後坐力。所以火炮只能運下船轟擊。新式的戰艦正在打造,到時候將能實現艦載火炮轟擊,戰船的遠程攻擊力將提升一大截。

  漢城之內,高麗君臣慌成一團。

  “王上,快從其他城門逃走吧,再晚就來不及了。”

  有忠心大臣建議道。

  “萬萬不可啊,王上,漢軍不宣而戰,豈能沒有其他後手,出城反而落到他們圈套之中啊。”

  有大臣勸說道。

  大王要是跑了,不就沒有頂鍋的人了嗎?

  “胡說,漢軍衝入城內見人就殺。王上不走,難道要王上命喪於此嗎?王上,請速速跟臣離開,臣拚死也要保護你。”

  有大臣喊道。

  漢人遠來,必不會久待,只要帶著睿宗到了自家領地,自己也能享受一下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權勢啦。

  “快去帶上太子,我們一起走,一起走。”

  漢軍可是連金國皇帝阿骨打都給弄死了,高麗睿宗只是國王,身份還不如阿骨打呢,他害怕啊。

  然後

  剛出城沒跑多遠的睿宗、太子和一眾大臣就被劉法統領的漢軍騎兵給抓了個正著。

  一個時辰後,漢城淪陷。

  “不要殺我,我是高麗國王王俁,我要見上邦統領,不要殺我。”

  睿宗嚇壞了,用著流利的漢語高聲喊道。護衛他的高麗勇士被漢軍騎兵一個衝鋒斬殺殆盡,那明晃晃的馬刀擱在他脖子上的時候,以為自己死定了呢。

  我只是拒絕了天朝提出的苛刻條件,上邦為何反應會如此激烈啊?

  “你是高麗國王?”

  劉法騎馬過來,低頭掃視道。

  若是在大宋時期,面對敵國貴族,宋將也需下馬以禮相待,唯恐招待不周,壞了禮數,被文臣彈劾。

  但華夏天朝不講究這些,所以將領們面對敵國國王,也敢蔑視了。

  “正是小王。不知此次領兵前來是哪位大人,小王之前對天朝條件遲疑,實在是因為朝中有奸臣誤導。小王願親自前去向大人解釋。”

  睿宗姿態放的很低。形勢比人強,自己要是不放低姿態,這傳承數百年的高麗王朝就要滅亡了啊。

  “此次乃是我華夏皇帝天啟陛下親至。你如此狼狽模樣,有何資格覲見?來人啊,帶高麗王前去沐浴更衣熏香齋戒,明日午時再去覲見。”

  劉法照著事前晁蓋的吩咐說道。一擺手,自有軍兵將睿宗等一乾君臣拉走。如今漢城已破,四門、皇宮皆有漢軍把守,諒他們這些人也鬧不出風浪來。

  “這次突襲行動進行的很順利。”

  晁蓋在戰船上沒有下去的打算。現在還沒有到真正滅亡高麗的時候,所以,還需要給高麗王留一點臉面,自己這個華夏帝王還不適合進入漢城。

  第二天,午時。

  已經恢復平靜的漢江城,顯得很肅穆。高麗百姓經過昨日一戰,仍心有余悸,那陣仗,那雷聲,那漢軍陣容,比當年大唐征服時還要凶猛啊。

  “當當當”

  銅鑼聲響。

  “嗚嗚嗚”

  牛角號起。

  之後便是秦王破陣樂聲。

  漢江南城門大開,睿宗王俁帶領群臣,身穿素衣,三步一叩首,趕往漢江岸邊,覲見晁蓋。

  “宣,高麗國王王俁覲見。”

  王俁高舉戶籍田策小步緩驅,登上大船。心中震撼不已。經過軍兵引導,在船頭樓房內見到了一身金甲的晁蓋。

  “臣,高麗小王王俁覲見華夏天啟皇帝陛下。”

  王俁不敢抬頭多看,但剛才那一眼,就讓他一股羨慕嫉妒恨的情緒湧上心頭。

  羨慕晁蓋有如此強健的體魄,而自己卻病秧子一般虛弱不堪。

  嫉妒晁蓋生在中華,如此輕易就成為廣闊中原之主,而自己生在高麗半島,卻處處受製於人。

  恨晁蓋滅其軍隊,攻佔其城,給他如此大的屈辱。

  晁蓋饒有興趣的看著王俁頭頂的小人臉色在黑、紅之間來回跳轉,還挺好玩的。

  “抬起頭來,讓朕好好看看。”

  晁蓋溫和的聲音傳來,王俁卻不開心,自己多少年沒有下跪了,你不應該先讓我“免禮平身賜座”嗎?怎麽光讓“抬頭”啊?

  王俁抬頭看了一眼晁蓋,只見晁蓋相貌堂堂,威風凜凜,精神飽滿,三十五六年歲。

  “好相貌!”

  王俁暗讚一聲。即便是敵人,也不得不承認,對方容貌遠超自己。自卑之下,王俁連忙抬頭挺胸,目光下垂,眼觀鼻,鼻觀心,一副祥林嫂模樣。

  “你年歲幾何?”

  晁蓋溫聲問道。

  “回陛下,小王今年四十歲。”

  王俁恭敬回答道。他是1079年出生,1118年剛好39周歲,40虛歲。

  “哦,那和我同年,你幾月出生?”

  晁蓋繼續問道。

  “八月。”

  王俁急忙道。

  “我是五月,還是我大。我大你三個月啊。”

  晁蓋笑道。

  “小王榮幸之極。”

  王俁摸不著頭腦,但是依然恭敬的回答道。

  “既然我比你年長,那我們便以父子相稱吧。”

  晁蓋的話讓王俁深感壓抑,我們這種年齡差,不應該以兄弟相稱嗎?但他不敢反駁,反而還給自己找台階,道:“華夏與我高麗歷來便是父子之邦,小王自然也該稱呼陛下為父。”

  “哈哈哈,我兒如此,我心甚慰。”

  晁蓋一邊說著,一邊將跪了好久的王俁扶了起來,還賜了座。

  本來很平常的一個小舉動,王俁自己也常用這招來收買臣子的忠心。但莫名的,王俁對晁蓋生出一股感激之心。似乎那一扶,一賜座,像是天大的恩典一般。

  心情好激動。不對,我不應該感激他,這是收買人心的小手段,一種手段...能用到如此讓人如沐春風的程度,果然不愧是天朝上國的陛下啊。

  “王兒,你可知為父此來,如此行動,是為何?”

  晁蓋把之前戰鬥得來的屬性點,一股腦都加到了魅力屬性上,高達145點的魅力閃耀著不一樣的光芒。

  “小王....”

  “不要見外,你我父子談話,不必拘謹。”

  “我...我...兒臣...不知。”

  “做兒子的犯錯,做父親的必須要給予糾正,正所謂,子不教父子過,這便是我親率軍隊前來,直接出手教訓的原因。你可知自已錯在哪裡?”

  “兒...臣...有些頭緒,可是之前李資謙那逆賊冒犯之事?”

  “是,也不是。”

  晁蓋搖頭歎息道。

  “父皇何解?”

  王俁追問道。

  “平嚷以北,原本乃是漢朝四郡,對不對?”

  “對!”

  “安東都護府乃是大唐依托漢四郡所建,對不對?”

  “對!”

  “為父從女真人手中奪取四郡之地,重建安東都護府,並未招惹高麗,對不對?”

  “對!”

  “李資謙大逆不道攻打天朝,必須付出代價,對不對?”

  “對!”

  “所以為父來了。你覺得把李家根基所在仁川九縣都賠償給我,好不好?”

  “這......”

  自從殺了老嶽父,王俁就把李家所在的仁川九縣納入囊中,想要作為拓展皇室地盤的根基之地。讓他吐出來,他舍不得啊。

  “你一定舍不得,對不對?”

  晁蓋又循循善誘道。

  “......對。”

  雖然不想承認,但王俁還是說出了真心話。

  “但是孩子做了錯事,父母一定要懲罰,這樣才能避免越做越錯。你覺得為父說的對不對?”

  “對。”

  “但是你覺得每年一百石糧食,十萬兩白銀有些多,對不對?”

  “對。”

  “你身為一國之主,卻連這些都拿不出來,是因為你無法控制整個高麗,對不對?”

  “對。”

  “那些地方豪強不聽王命,克扣賦稅,對你陽奉陰違,你卻無可奈何,對不對?”

  “對!”

  “那就讓為父來幫你,好不好?我替你掃平那些不聽話的地方豪強,你替我收集每年一百萬石糧食,十萬兩白銀。事成之後,我再恩賜給你三十萬石糧草,三萬兩金銀。你看可好?”

  “這......好!”

  王俁本來就恨透了地方豪強的囂張跋扈,現在能借天朝之手消滅他們,將權利收歸自身,對鞏固自己的權力至關重要。

  等自己收攏權力,再花費十年時間整理天下,休養生息,必將出現一個強大的王國,到時候再面對天朝,也未必沒有一戰之力。

  “父皇,請助孩兒一臂之力!”

  王俁翻身再拜。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