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天命水滸》第297章:進攻潼關
  劉延慶死的很憋屈。

  大宋自從遷都西安之後,兵權被出身西軍的劉延慶把握,劉延慶大權在握之後,甚至生出了效仿宋太祖黃袍加身的戲碼。

  但可惜,還沒等行動,西夏就開始入侵,他不得不帶領麾下大將在黃土高原與西夏鏖戰。

  西軍雖然在中原丟了精銳,但西軍諸路幾乎全民皆兵,劉延慶放開了招兵,西北百姓為了保家衛國,紛紛參軍。劉延慶很快召集了五支部隊,分別是熙河軍,經略使劉光世;涇原軍,經略使劉錡;秦鳳軍,經略使王稟;永興軍,經略使韓世忠;環慶軍,經略使李彥仙。五路兵馬“騎兵三萬、步卒十萬”。

  劉延慶憑借著這些新軍,硬是跟十五萬兵馬的西夏軍打的有來有往,鏖戰一年不分勝負。

  在此期間,劉延慶也得到了一個人才協助,那就便是觀文殿學士秦檜。秦檜氣度不凡,能言善辯,見識高遠,很快便博得了劉延慶的信任。

  劉延慶甚至將秦檜比作大宋開國宰相趙普,一些承諾更是不要錢的撒出去。

  天啟三年冬,隨著晁蓋統一南方返回中原,西夏便開始不要命的攻擊,戰鬥強度增加了一倍。因為西夏崇宗李乾順和皇弟察哥都感覺到,若是不能攻下大宋一些地盤補補血,華夏帝國一旦西進,空耗一年國力的西夏,將再難抵擋華夏征討。

  而劉延慶聽聞晁蓋回到中原,也立刻反應過來,再也不想跟西夏對戰,隻想著盡快抽身鞏固潼關防線。比起西夏,他更怕騰出手來的華夏兵馬進入陝西。

  於是,在天啟四年,西北戰場局勢發生了變化,西夏攻擊更加犀利,戰線不斷推進,從無定河,一路推進到了延安府。而劉延慶卻一路小跑,將帥帳從延安府搬回了西安城。

  戰場局勢不利,劉延慶遭到了朝中大臣的攻憾與彈劾,讓他焦頭爛額的同時,也有點惱羞成怒。甚至和秦檜開始密謀玩一出黃袍加身的戲碼,先是以西夏入侵為借口,在西安城北邊的灞橋集合兵馬。然後再由將領給他披上事先準備好的黃袍,反身殺回城內奪了皇位。

  當年,郭威就是用這招推翻後漢建立後周。後來,趙匡胤又用這招推翻後周建立大宋。現在,自己也要學學前輩,推翻大宋!

  為此,劉延慶還把兒子劉光世、涇原軍經略使劉錡調回西安,準備實行計劃。

  然後,在灞橋上,劉光世剛剛給老爹上演了一出黃袍加身,就被秦檜和劉錡背刺。父子兩個當場被擒。黃袍加身中道崩猝。

  “秦檜,我待你不薄,你為何叛我?”

  劉延慶萬分不解。

  “我秦檜自幼讀聖賢書,豈能與你這武夫為伍!一切皆是監國殿下和老師安排下的苦肉計而已,可憐你這無知武夫,被監國殿下玩弄於股掌之間而不自知。”

  秦檜懶得看劉延慶一眼,這樣無腦的蠢貨,還妄想謀朝篡位,真是可笑。

  “劉錡,你我雖非同族,但總歸是劉氏一脈,你為何會背叛我父子?”

  劉光世對著劉錡破口大罵道。

  劉錡冷冷道:“我天水劉氏一脈乃是漢室之後,而你父子卻是黨項後裔,冒充劉姓,我們並非同族。至於背叛,更談不上。我忠於大宋,為國剿賊而已。”

  劉錡今年只有二十三歲,卻已經是在軍中廝殺五年的戰將,頗有謀略。而且他的父親劉仲武目前還在大宋擔任瀘川節度使,他又怎麽可能跟著劉延慶這樣的人一條路走到黑呢。

  就這樣,劉延慶、劉光世父子被壓入死牢,很快便以謀反之名全家處死。據聞,老太師童貫、樞密使張浚為了泄憤,用烈酒將他們父子飽灌,然後用蜜蠟封住耳眼口鼻,用烈火炙烤,五髒俱焚而死。

  事後,秦檜因功升任戶部侍郎,其余各人也都各有封賞。

  “劉延慶此人死有余辜,但是他一死,與西夏戰爭結果如何?”

  晁蓋聽完宋江講述,不禁問道。

  “殘宋任命劉錡升任西路招討使,張浚為監軍,統領西軍事宜。現在已經與西夏達成平議,殘宋割讓延綏六州之地給西夏,並恢復每年的歲幣,這才讓雙方罷兵休戰。”

  “嗯?”

  晁蓋聞言就是一怒,這趙宋的行事作風還是絲毫沒變啊。延綏六州被割讓給西夏,那裡長期與西夏作戰,有血海深仇的漢民下場會如何?雙方互相屠城不是一次兩次了。

  “西夏佔領延綏之後情況如何?”

  晁蓋在工地上待不住了,轉身就向營帳裡走去,一邊走一邊繼續問道。

  “並不順利。西軍將領王稟、韓世忠、李彥仙非常不滿殘宋殺害劉延慶,割地賠款一事,目前依然在延綏六州固守不走,據說宋庭已經斷了他們的補給。”

  宋江繼續說道。

  “這樣嘛。傳我軍令,神策、武威、千牛、射聲、羽林五軍從工地撤離,三日內來此處集合。”

  “傳令虎賁軍武松、神機軍花榮、鷹揚軍張清開啟西征,進攻殘宋。”

  “傳令龍驤軍呼延灼、神武軍董平,從河套西進,進攻西夏銀川城。”

  晁蓋對身邊的傳令官下令道。武松在洛陽準備了三年,呼延灼在河套準備了兩年,是時候該釋放這兩頭猛虎出籠了。

  “得令!”

  傳令官急匆匆而去。

  宋江兩眼放光,又有滅國之戰了麽?那麽由自己的情報挑起的大戰,功勳自然能分自己一份啊。

  吳用和宋萬見情況有變,也都跟著晁蓋返回營帳,聽晁蓋簡單說完情況,心中也是了然。

  “加亮,盡快物色好宋、夏兩地的官員。”

  “得令。”

  吳用點頭道。

  “我和大軍要調走,但是河道挖掘工作不能停,提高雇傭費用到每月三貫,多留下一些人參加挖掘。此事路橋基建部負責。”

  “得令。”

  宋萬急忙應承道。

  “公明,你做的很好,這次記你一功。繼續關注四方諸國情報,有情況及時匯報。”

  “得令!”

  宋江喜笑顏開。

  時間一晃,三日後。

  神策、武威、千牛、射聲、羽林五軍集結。晁蓋立刻帶領他們向潼關而去,要先與武松匯合。

  五月十五日。

  經過連日行軍,晁蓋率領大軍抵達潼關城外。

  武松、花榮、張清率隊出迎,一番寒暄之後,進入營帳,商議破關之策。

  潼關,位於秦、晉、豫三省交界的要衝之地,南依秦嶺、北面黃河,兩側數條深谷溝塹,西有華山之險,東有群巒疊嶂、崖谷縱橫,與秦嶺之間設有12連城,地形險峻異常。自東漢建關以來,就成為扼守關中與中原地區的第一戰略要衝,是歷代兵家必爭之地。

  杜甫曾以詩句“連雲列戰格,飛鳥不能逾。胡來但自守,豈複憂西都。丈人視要處,窄狹容單車。艱難奮長戟,萬古用一夫”來形容潼關地形的險要。

  但晁蓋依然選擇從潼關攻宋,就是因為這裡距離乃是距離關中最近的一條路。

  而渡過潼關的方法,武松和軍師聞煥章在這裡研究了三年,早已有了方案,方法就是參考東漢末年曹操討伐馬超之戰的策略。一方面正面列陣潼關城下,吸引潼關守軍注意力。另一方面從黃河北岸的山西,沿黃河北上,從蒲津口西渡。

  此謂,聲東擊西之策。

  “陛下,請您坐鎮潼關之下,我將帶虎賁、神機、鷹揚三軍從蒲津口西渡,為此,我軍在風陵渡已經準備了近千艘渡船,並在河上演練過多次渡河作戰。而且河西之地少華山,有四位豪傑願做我軍內應,助我軍渡河。”

  武松主動請戰道。他作為老牌主力軍團主將,看到其他各軍主將都已封爵,而自己卻一直沒有戰功,蹉跎歲月,急的心急火燎,心中推演了無數次滅宋經過。現在終於等到這個機會,豈能再落後於人。

  花榮和張清也是紛紛請戰。他們見到原本西軍將領們組成的神策、武威、千牛、射聲四軍,都有一種危機感。陛下帶著他們這些人來,顯然是為了收復西軍故地的,如此一來將由大量軍功被分走,現在不搶,進入關中之後,功勞就更難搶了。

  “好,此戰就由你們盡情發揮。”

  晁蓋也點頭同意。

  “得令!”

  “多謝陛下!”

  趁著夜色,三軍悄悄與晁蓋帶來的部隊完成了換防,渡過黃河北上,進入山西境內,一路向西。目前整個山西都在華夏治下,已經被武松他們經營多年,即便三軍十萬大軍行動,也沒有泄露風聲,一切都在悄咪咪的完成。

  晁蓋則是頻頻在潼關下露臉,不斷查看這潼關地形。

  峰巒如聚,波濤如怒,山河表裡潼關路。

  道路非常狹窄,兵力優勢難以發揮,如果單靠冷兵器作戰,想要攻破此處,只能靠著人命一點點磨,果然不愧是千古雄關。

  潼關北側,緊鄰滔滔黃河,船隻無法逆流而上,河岸邊緣無法通行人馬,黃河便是天然的屏障。

  除非像後世的連霍公路一樣,硬生生沿著黃河岸邊,將山嶺鑿出一條十公裡的道路來。

  晁蓋計算了一下這個工作量,十公裡的道路,說難也難,說容易也容易。有了火藥爆破協助,硬生生炸平山嶺,挖出一條通向關中之路,其實也就是兩個月的工作量。

  與其守在這裡當誘餌浪費時間,不如把手裡這十五萬大軍利用起來,化身愚公,開山鑿石。

  想到就乾,晁蓋立刻兌換了大量炸藥加白糖,鐵鍬加鐵鎬,獨輪小車加平板,還有許多小毛驢。十五萬大軍除了留下一軍作為警衛部隊,其他十二萬人都換上了開山工的裝備,開始熱火朝天的幹了起來。

  “轟轟轟!”

  潼關城外不斷響起轟炸之聲,連綿不絕。

  潼關城內,劉錡和張浚站在城頭,面面相覷,不明白晁蓋是在耍什麽花招。

  半月前,殘宋還想著與西夏一起逼迫王稟、韓世忠、李彥仙等人將西軍兵馬撤回西安城,結果突然得到消息,一直相安無事的虎賁軍團竟然西進,逼近潼關。

  嚇的徽宗趙佶、監國趙桓、太師童貫急忙將劉錡和張浚調回來,前往潼關坐鎮,抵擋華夏西進。

  幸好,這半個月來,華夏並未強硬攻城,但他們內心依然非常忐忑,事出反常即為妖,尤其是面對多智而近妖的華夏兵團,他們必須打起十二分的精神。現在突然的爆炸聲,還有華夏軍團沿著黃河開山鑿石的行為,讓他們心中升起一個荒謬的想法:“難道他們想要避開潼關城,開鑿出一條大道來?”

  這太荒謬了,怎麽可能實現!

  莫非是他們故意引誘我們出城的誘敵之策?

  劉錡和張浚在這種疑慮中,一直不敢輕舉妄動,眼睜睜看著晁蓋帶領大軍一步步的沿河修路。

  直到五月二十六日,武松率領大軍擊敗蒲津口把守宋軍,突入河西之地,渡過渭水,攻擊華陰,即將抄潼關後路的時候,劉錡和張浚才恍然大悟。

  一邊大罵晁蓋卑鄙,一邊率領潼關三萬守軍,一股腦的向西安城撤退。

  再不走,就真的走不掉了。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