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天命水滸》第282章:圍點打援
  方天定是聖公國太子,但剝去這層外衣,其實兩年前也不過是跟隨老爹方臘在漆園裡給地主乾活兒的長工。

  有武藝,但不強。

  有謀略,但不多。

  後來驟得高位,恰如小人得志,狂傲自大、剛愎自用。

  方臘讓聖公國的文臣之首,左丞相婁敏中跟隨太子方天定一起北上溧陽城,就是因為擔心太子不聽勸告,盲目行動。

  作為文臣之首,左丞相的規勸,應該能讓太子聽進去吧?

  但可惜,方臘錯估了兒子的狂傲,高看了婁敏中的威望。

  婁敏中原是清溪縣教學的先生,雖有些文章,但也不甚高明,可就算如此,在方臘一眾苦力中,已經算是文采出眾了,可惜他為人過於憨厚實誠。

  憨厚實誠在做教書先生的時候是優點,可作為一國丞相卻是不大不小的缺陷,因為不夠虛偽狡詐,便難以處理紛繁複雜的朝堂關系,更難以平衡朝堂眾人的利益訴求。

  原著中,正是他的盲目輕信,讓柴進、李俊、燕青混入聖公國內部,導致城池丟失,方臘被擒。

  現在,他的這種憨厚實誠的性格,自然也壓不住狂傲的太子方天定。

  “金陵大戰,雙方必損兵折將,待守溧陽,豈不錯失良機!”

  方天定一心想要建立功勳,將來好接老爹的班稱帝。但他兩年來被方臘保護的太好,能拿的出手的戰績實在有限,甚至不如堂弟方傑。

  這次好不容易有機會獨立領軍,讓他豪氣萬丈。

  “若是能趁其兩敗俱傷之時殺出,攻佔金陵城,擊退南離軍。一定會讓父皇對我另眼相看!”

  方天定人不帥,但想的很美。

  “太子殿下,聖公要求我們緊守溧陽,以做杭州門戶。此時萬萬不可主動前去挑釁華夏軍團啊。”

  婁敏中無奈的勸說道。

  方天定白了老頭一眼,絲毫不放在心上。拿老爹來壓我?以為我就會害怕?

  不存在。

  方天定想要立大功,當然不在乎冒大險,於是命令三萬大軍繼續北上,要到金陵附近一探究竟。

  方天定犯了跟方傑一樣的錯誤,那就是輕敵,小看了華夏兵團攻城和進軍的速度。

  結果就導致,方天定距離金陵城十五裡的時候,斥候才向他稟報,金陵城已經被南離軍團攻破,厲天閏被擒,摩尼聖火被澆滅。

  方天定大吃一驚,他想不到南離軍這麽強,厲天閏這麽不禁打。

  “太子殿下,華夏已經攻克金陵城,如今我軍無用武之地,不如盡快返回溧陽城。”

  婁敏中的建議中規中矩,但是他忽略了,十五裡的距離,正是斥候的探索范圍。既然你們發現了南離軍的情況,南離軍斥候當然也發現了這支三萬人的隊伍。

  心頭有些不甘的方天定命令大軍轉身返回,金陵城內得到消息的石寶卻果斷的讓鄧元覺、杜微率領領三千騎兵出擊。

  原本就在撤退的聖公軍被三千騎兵追上,銜尾追殺,立刻從撤退變成了潰逃。

  方天定大怒,率領數百親衛騎兵返身抵擋,卻被大和尚鄧元覺打的沒有還手之力,手下數百親衛騎兵死傷大半才狼狽逃脫。

  方天定一逃,麾下將士也拚了命的回逃。在三千南離騎兵的追擊下,他們你爭我趕,想的是自己比同伴們跑快一點,等三千華夏騎兵追累了,自己也就有了活路。

  江南之地,河溝縱橫,聖公軍還真就逃出了生天。

鄧元覺、杜微率領騎兵擊殺、俘虜了數千敵軍之後,速度慢了下來,隻好押送俘虜回城。  “卑鄙狡詐的南離軍,竟然如此不講武德偷襲我軍!”

  方天定破口大罵。

  婁敏中無奈的暗道,兵者,國之大事,生死之地,不可不察。我軍在前方形勢不明的情況下盲目進軍,返身回撤時又沒做防備,結果被對方騎兵突襲,這是誰之過?

  反正方天定不會認為是自己的錯誤。

  聚攏手下,盤點兵力後,發現少了五千多人,不知道是死了、傷了,還是鑽入山林河岔中跑了。

  總之就是損失慘重。

  結果等他們垂頭喪氣返回溧陽城時,卻見城頭懸掛著一面華夏大旗。

  “這是......”

  方天定和婁敏中面面相覷。等再反應過來,發現自己的殘兵已經被團團包圍。

  晁蓋站在城頭,自己一行緊趕慢趕,到了溧陽城,卻發現方天定率領大軍北上。正在休整呢,斥候就匯報,敵兵從北方潰逃回來。

  那還說什麽?當然要吃掉他啦。

  “突圍,突圍!”

  方天定見被眾多華夏軍團包圍,驚慌失措,再也不顧其他,一心隻想著逃跑。

  “神臂弩,射擊!”

  “嘣嘣嘣!”

  聲如清雷,矢如雨下。

  萬弩齊發,連續幾波攻擊,突圍的眾人紛紛倒地。方天定騎著高頭大馬,目的太大,倒霉的被重點照顧,身上鎧甲根本無法抵擋,被射成了刺蝟。

  婁敏中面色如土,因為自己突圍不及,反而保了一命。但火炮加入轟擊,幾波轟炸後,被包圍的聖公軍崩潰,逃又逃不了,哭喊著投降。

  “完了。”

  婁敏中以前只是從情報中知道華夏兵力凶猛,但真正面對時才明白這個“凶猛”是多麽凶猛!

  面對這樣的華夏軍團,聖公還能堅持多久?

  “關押俘虜,拷打情報!”

  盧俊義現場指揮,下令道。

  “莫打,莫打,我都說!”

  都這個時候了,聖公軍也沒啥硬漢。

  經過一番詢問,晁蓋也明白了當前情報。於是下令道:“傳令金陵城石寶,盡快攻克當塗、蕪湖、宣城,穩定周邊局勢後南下;傳令李俊水軍,沿江攻佔鎮江、江陰、常熟,向蘇州進軍;傳令全軍南下,前往杭州。”

  “得令!”

  眾將應諾。

  快馬飛奔,向石寶、李俊傳令暫且不提。

  十月初八,一路急行南下,在杭州城外三十裡外暫停進軍。晁蓋帶領少數人輕騎趕到杭州城下與五千騎兵匯合。

  “陛下,方臘賊子被圍困城中,數次想要突圍求援,皆被我軍擊殺。”

  負責此次突襲杭州的騎兵將領曹成、牛皋向晁蓋稟報道。

  兩年前參軍的曹成、牛皋在梁山新兵營經過訓練之後便加入了盧俊義的麒麟軍,後來跟隨晁蓋前往高麗,經歷了安東城之戰、高麗征服戰、遼陽圍剿戰、北伐女真戰、天王城之戰,短短兩年時間,屢立戰功,迅速成長,這次突襲杭州之戰雖然未能成功入城,卻也達成了圍困的目標。

  “眾將辛苦了。”

  晁蓋拍了拍兩人肩膀。兩人武藝不俗,積累的功勞也足夠,此戰過後,可以考慮將他們提拔為麒麟軍的副將。盧俊義手下可以輔助他的將領還是太少了。

  “可以適當放個口子,讓城內求援之人出城。”

  晁蓋下令道。杭州城內只有五千兵馬,想要破城隨時可以。但聖公軍還有六萬兵馬在城外,分別是進攻溫州的方垕三萬兵馬和進攻蘇州的方貌三萬兵馬。

  與其勞心勞力去追殺,不如在這裡以逸待勞,讓他們自動趕來,然後圍點打援。

  “遵命!”

  曹成立刻下令,騎兵減少巡防次數,晚上更是暫停巡查。給城內留個送信的機會。

  城內方臘早就心急如焚,五千騎兵突然出現在杭州城下,打又打不過,外出傳信又送不出去,只能憋屈的躲在城內。對杭州城的軍心民意打擊巨大。

  現在忽然見到騎兵巡防出現懈怠,立刻命人再次突圍,向外求援。

  國師包道乙是道家高人,一口玄天混元劍,少有敵手。而且精通排兵布陣,求雨祈福之術。也正因他的存在,讓方臘與摩尼教漸行漸遠。

  包道乙敏銳的感覺出有些不對,但掐指測算良久,也琢磨不透其中的深意。

  說白了,還是信息不夠,曹成、牛皋率領五千騎兵遮斷戰場之後,杭州城內眾人無法與外界交流,就變成了瞎子、聾子。不知道方傑、方天定已經落敗。更不知道麒麟、神策、武威、千牛、射聲十萬大軍已經到杭州城附近。隻以為城外只有五千騎兵,幻想著大軍回援破解當前不利局面呢。

  兵部尚書王寅也讚同繼續出城求援,因為盤點城內物資只夠半月所需,半個月後沒有四方物資入城,大家都要餓肚子了,還談什麽霸業。

  方臘見兩位重臣支持,立刻又書寫求援書信多封,讓手下分批次,向東南西北四個方向突圍求援。

  沒想到,突圍的還挺順利。也許是城外這些騎兵真的懈怠了吧。

  十月初九,下午。

  方臘正暗自慶幸突圍成功,期待方垕、方貌、方傑、方天定率領十四萬大軍回援。結果卻看到華夏軍團十萬兵馬將杭州城團團圍住,安營扎寨,卻未急著攻城。

  甚至晁蓋的儀仗都出現在了城外。

  “這是為何?晁蓋不應該還在歙州嗎?還有方傑五萬大軍鎮守獨松關,竟然沒有擋住他們麽?”

  方臘吃驚不已。

  包道乙臉色驟變,王寅也想到了其中關鍵。既然晁蓋率領大軍抵達此處,說明司行方、甚至方傑都已經完蛋了。又想到昨日城外騎兵異常的松懈舉動......

  “圍魏救趙!”

  “馬嵬坡之謀!”

  兩人對視一眼,驚呼出聲。

  方臘本就是個聰明人,聽兩人一說,立刻也醒悟過來,氣急道:“你們的意思是晁蓋早已抵達城外,昨日故意露出破綻讓我送信出城?”

  “八九不離十。”

  “聖公,晁蓋之謀,必是想要伏擊我聖公軍人馬。平地野戰,我軍勝算難料。”

  王寅說話有所保留,什麽勝算難料,以司行方、方傑戰敗的速度來看,根本沒有一點取勝的可能啊!

  “快,我要再寫書信,讓在外兵馬不可來援!另,若是我不幸戰死,由太子天定繼承聖公之位!”

  方臘並不畏懼死亡,他從造反舉旗開始,便將生死置之度外。

  讓他難受的是,自己趁著晁蓋在中原擊敗宋庭大軍的契機,在江南建立聖公國,結果過了兩年,勢力非但沒有發展壯大,還陷入物資匱乏、軍閥混戰之中。

  他有時候也懷疑自己是否根本沒有領袖之才,或者沒有稱王稱霸的天命?

  兒子天定這麽優秀,也許讓位給他,才能帶領聖公國發展壯大!

  子女在父母眼中往往加了一層“優秀濾鏡”,但在外人眼中卻不一定了。

  包道乙和王寅一聽,眼皮子直跳,如果方臘死了,那個狂傲又眼高手低的太子登基,這聖公國還有未來嗎?

  所以立刻規勸方臘不要輕言生死。可以再向外傳信,讓來援兵馬小心華夏軍團埋伏即可。

  方臘聽進了勸告,又急忙書寫多封信函,又分批次讓精銳闖營外出求援。

  但這次,卻連一隻麻雀都飛不出去了。外出的精銳紛紛被射殺,拋屍於陣前,讓城內軍心士氣再受打擊。

  “養兵千日,用兵一時。當前局勢危若累卵,貧道包道乙得聖公知遇之恩,願親率人馬出城,殺出一條血路,為聖公帶來援軍。”

  包道乙出列,慷慨激昂道。

  “國師!”

  方臘激動的握住包道乙的手,不知該如何表達自己的心情。果然危難之時,方見人心啊。

  “國師高義,我不及也!”

  兵部尚書王寅讚道。他剛才確實猶豫了一下,因為出城九死一生。五千騎兵不是那麽好擺脫的。而且兵部尚書需要負責的軍務更多,這城內一時還離不開他。

  “王尚書,城中事務,就拜托你了。聖公,貧道去也!”

  包道乙毫不拖泥帶水,拿起方臘親筆信,又召集一批精銳,穿上厚厚鎧甲,腰懸玄天混元劍,在半夜,人馬被繩索運下城頭,四下突圍。

  巡邏騎兵近日巡邏嚴密,發現有人衝陣,立刻圍殺,出城的兵丁無一逃脫,紛紛斃命。

  而包道乙卻在出城之後,迅速化妝,摸黑躲入了華夏軍營之中。

  “送信,送個屁!”

  包道乙本在金華山出家為道,但他和那些清靜無為的道士不同,為人卑鄙無恥,以邪作正,那金華道觀可謂是罪孽深重,但因為其劍法高絕,無人可以奈何他。

  後來方臘造反,他瞅準機會,以障眼法詐稱自己有“百步飛劍”之術,可飛劍取人首級,其實不過是蠶絲懸掛,再加一些擅長表演的徒弟配合,營造出的魔術效果而已。

  但包道乙就是憑著這些障眼法和魔術手段,硬是騙的方臘深信不疑,甚至不惜與摩尼教決裂,也要封他為國師。

  方臘對包道乙不可謂不器重,不可謂恩情不厚。

  但,現在華夏軍團圍城,方臘大勢已去,明眼人都能看出來聖公國要完了。他包道乙豈能為了區區恩情致自己於死地?

  困在城內只能等死,一旦城破,光憑他是方臘心腹、聖公國師的身份,晁蓋肯定不會放心讓他活著。

  只有出城才能求活,大不了隱姓埋名,反正自己這兩年積累了大量財富,都藏在了隱蔽地方。

  “憑我的身手和化妝之術,躲在這萬人軍營中,誰又能把我找出來,嘿嘿......”

  包道乙還想著自己脫身之法,忽然見到周圍一圈火把圍了過來, 當頭一人,黃金鎧甲、鮮紅披風,身材高大,威風凜凜。一群雄壯的武將跟在他的身後,甚至連玉麒麟盧俊義都落後半步戰立。

  “這是......天啟帝晁蓋?!”

  包道乙摸了摸臉上被生薑塗黃的臉,看了看自己身上的華夏軍服,這分明就是一個普通的華夏士兵打扮,哪兒露出了破綻?

  “妖道包道乙,想不到竟然還抓住了一條大魚。”

  晁蓋不禁輕笑道。

  “陛下,您在說什麽,我聽不懂。”

  包道乙準備再狡辯掙扎一下。

  “聽不懂沒關系,確認是你便好。”

  晁蓋當時天眼掃描,發現出城的人中還有一個漏網之魚,而且名字黑的發紫,仔細一看竟然是“包道乙”三個大字,這才讓他興趣勃發,想來親自一看這個砍掉武松一臂的妖人。

  向後一擺手,一群神臂弩手做好了擊發準備。這讓包道乙呆立著不敢輕舉妄動,也徹底失去了僥幸心理。

  更過分的是,還有三門六斤小炮帶著車輪推了過來。

  “陛下,陛下,請聽貧道一言,貧道是想要投靠您啊......”

  不知道自己哪裡露出破綻的包道乙放棄了僥幸,乾脆利落的選擇投降,準備用出賣方臘為代價,死中求活。

  “放!”

  三門六斤率先轟鳴,包道乙連寶劍都沒抽出,就被炮彈擊中,骨斷筋折,口吐鮮血而死。

  “連恩主都可以輕易背叛的人,我如何敢用啊。”

  晁蓋看到包道乙已死,這才搖頭歎息道。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