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神話:旅行》第3章南山行之招搖篇・動物世界(9)
  “嘩嘩嘩……”場上再次響起了熱烈的掌聲,微元向著摩傑挑了挑眉,摩傑淡然一笑,從容上前道:

  “對方二辯果然妙語如珠,在下佩服。但佩服之余,錯誤還是要指出的。方才我方一再強調今天的辯論主要是探討‘以成敗論英雄’的現實意義,以期幫助動物世界更好的發展,但對方卻避而不談,一味鑽進陳腐的牛角尖中,實在讓人可惜。不過為了真正讓其心服口服,這裡我將從古今兩個維度來進行論證:

  首先,從歷史事實的角度來看,剛才對方一辯套用《辭海》中的解釋,說道‘成敗都是相對於具體目標而言的’,而‘英雄是能以自身傑出的才能品質,激起他人崇高情感的人’。

  從單個詞語的解釋來說這並沒有什麽問題,但可惜的是我們今天辯論的是一句話,對方人為的將一句完整的話語拆分成兩個獨立的詞語,這完全割裂了句子本身的意思,是為了辯論而辯論,缺乏了直面問題的勇氣。

  而這句話完整的意思是什麽呢?其實把兩個詞語結合一下就行,即:以激起他人崇高情感為目標作為評判英雄的重要標準。

  我方認為這完全是可行的。而對方二辯剛才卻將這一目標曲解為拋妻棄子、專政亂權、甚至還有賣國求榮之想,這不禁讓我對反方人員是否具備正確的價值觀產生懷疑。

  所以,以成敗論英雄,真正要論的是一個人能否激起他人崇高的情感:

  荊軻刺秦表面上看起來是失敗了,但他不畏強權、不懼生死的俠義精神卻刻進了後人的精神脊梁裡,於是我們看到了‘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的豪邁之氣,也看到了‘楚雖三戶,亡秦必楚’的蓋世之功。

  孔子周遊六國,看起來學術不彰,但其‘有教無類’的教育理念,卻潤物細無聲的融入每個學子的思想裡,以至秦後每個朝代的統治者,幾乎無不‘罷黜百家,獨尊儒術’,這難道不能算是孔子的成功嗎?

  再看孫中山先生,雖然曾經遭遇了一系列挫折,但是他推翻了滿清政府的統治,建立國民黨,開民智,驅韃虜、振中華,為日後一系列的勝利奠定了堅實的物質基礎,這難道還不算是成功嗎?

  一個人的壽命很短,但歷史很長,一個人是否是英雄,不能局限於一時一地的得失,而應該放眼整個歷史,從歷史的長河出發,只要他的事跡能激起他人崇高情感,為社會的發展做出了自己的貢獻,那麽他就是英雄。

  其次,從現實發展的角度來看,以成敗論英雄它符合人的本性,我們都是追求意義的個體,而成功則是對這種意義最好的詮釋之一,沒有人不可求突破,沒有人不希望成功,因為這是發自內心的向往。

  從鑽木取火到四大發明,再到今天餐飲、教育等各項事業的發展,這無一不是我們渴求突破和超越的結果。我們怎可逆性而為,只有鼓勵成功,才能渴求突破,渴求突破才能超越自身,超越自身才能使生命張揚。

  同時,以成敗論英雄,可以促進社會進步,失敗的教訓固然可貴,可是進步還是要靠成功來達到。一個社會絕不是由一群失敗者來建設的。社會的進步是由無數個人的成功積累起來的。

  當然我們並不藐視失敗者,因為他們曾經朝著成功的方向努力過,我們也不會否定失敗者,因為我們會鼓勵他們繼續努力,爭取成功。只有當爭取成功的信念,深深印在每個人的腦海中,我們才會去追求成功,社會才會因此不斷向前發展。

  此外,以成敗論英雄,有利於個人價值和社會價值的統一,個人價值遊離於社會價值之外,就可能淪為一己私利,而缺少了個人價值的社會價值,也只是徒有虛名。以成敗論英雄,正是將個人意義中的成敗與社會意義中的英雄,緊密地結合在了一起。

  我們每個人都是桃源鄉的一員,而個人價值與社會價值的統一,才是個人發展的最高目標和社會前進的原動力。

  新的時代,賦予了成敗新的內涵,新的世紀給予了英雄新的使命。只有追求成功——激起他人崇高情感的英雄才是一個時代的強者,只有藐視失敗的英雄,才是一個民族的脊梁,謝謝大家!”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