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尋找地外理性生命之通俗的AI》第36章,1凡道長
  求知是人的本性,人們為求知而求知,為智慧而求智慧,而不是一心想在哲學思考以後得到另外的東西。——亞裡士多

  我是誰?這是困擾哲學的三大問題之首。任微青真是什麽問題都敢碰!

  雖然沒有被點名,但一凡道長也看得出來大家的意思。他是一位入了道的道士,有一定的道行才算入道。這和隻穿上道士衣服,卻入不了道的道士不同。他沒有世俗的羈絆,不會顧忌自己的顏面,也不會顧忌別人對自己的看法。

  只聽得一凡道長答道:“那我就說說。我是穿行在時間走廊之中的一個過程!活在自己的世界中,卻總是在迎合別人的喜好。在我的世界裡,世界是我唯一的世界,我也是這個世界中唯一的我,我的世界和我總是依存在一起。”

  一凡道長的話沒有開場白,也沒有過渡和渲染,話語簡練,直奔主題。任微青很喜歡這種風格。

  任微青又問:“我的世界中還有‘別人’,怎麽破?”

  一凡道長仍舊語言簡練,說:“雖然,我的世界會有‘別人’這種與自己對等的個體存在,事實上任何一個‘別人’都只不過是這個世界的一部分。從‘本我’意識出發,這個世界就是為了‘我’精心準備的,並且特別用心的為自己設置了一個複雜的場景,‘別人’也是場景的一部分。把“我”自己和外界的一切獨立出來,分成兩個部分:一部分是外面的世界一切,另一部分是裡面的自我。”

  任微青問:“如果從‘本我意識’的對立面出發,是不是這個世界和自我就毫無關系了?自我就成為這個世界的“透明人”?”

  任微青的思維有異於常人,一凡道長一開始接觸到他就能感覺出來。任微青的問題看似很簡單,但是深思之下卻很深奧,邏輯十分的縝密。他很奇怪,一個搞自然科學的人,如何走到這些深奧的哲學思想實驗中來的。

  極限思維,往往會讓複雜問題顯得簡單。

  存在感是通過各種感來實現的。各種感形成了參與感,參與感實現存在感。這是一個極好的思想實驗。在普通人看來,如果成為了一個沒有參與感的幽靈,細思極恐!這一定是一種很恐怖的感覺,想想都很難接受。等同於死亡般失去參與感,卻又死不了的感覺,如‘幽靈’般無可奈何地活著。

  相互欣賞的人無需過多的語言解釋。一凡道長聽出來這個“透明人”的奧妙之處。一凡道長不得不對任微青另眼相看,不禁自信打量起任微青來。這是一個十分不凡的年輕人,至少看起來十分的平凡。

  一凡道長說:“一個對於世界根本就不存在的自我,生死已經與這個世界無關,能自我意識到的‘我’也是相對於這個世界的虛無。在‘本我意識’中,‘無我意識’一直相對於‘本我意識’存在,‘本我’之區別於‘無我’意識,就是‘本我’一直在用‘我’和外部世界的關系,證明‘本我’的存在。”

  若要證明“我”的存在,唯一的途徑就是參與到這個存在的世界中,並得到外部世界的回應,哪怕只是一瞬間,這一瞬間就是生命。在這個世界中,每個人都會自己找到最恰當的人生參照體系,這個參照系就是“別人”。

  以現在為時間界面,過去的我是面對未來的一簇信息背景。參與感就是這簇信息背景於新信息的“信息作用”,並形成信息駕馭質能關系與信息反饋的關系。反饋就是存在感。

  任微青也不得不對一凡道長學識另眼相看。

一凡道長並非一個穿著道袍的術士,真正的宗教人士,果然學識非凡。任微青打消了對道袍的偏見,從內心接納一凡道長是個學者、思想者的觀點。二人相互打量,惺惺相惜!任微青心想:即使他是個道士,一定不是一個普通的道士。  沉悶的話題製造了沉悶的氣氛,討論哲學從來都不輕松。

  為了調節一下氣氛,任微青說:“怎樣才算幸福感呢?”

  “幸福就是滿足!”

  “活著,就是幸福!”

  “這要求真低!”

  任微青:“如此看來,人們還都算得上是幸福的。生活中那些漫不經心的不如意,隻算是世界布設給自我人生中的一些不舒服的場景。”

  李厘米:“嘿嘿……可不,不舒服就是為了體驗舒服做鋪墊的。”

  “對!對對!……”這些教授附和著。

  任微青調節氣氛的水平太差,幾乎只是把哲學理論改換成哲學現象。這如同領導講了一個不好笑的笑話,讓下屬聽眾們笑得很尷尬,只是為了配合笑話而施舍點笑聲。任微青臉一紅,暗自怪自己多嘴。

  倒是一凡道長老練,輕松化解了尬聊的氣氛。一凡道長說:“與200億年的宇宙或者45億年的地球相比,人類每個人的壽命都隻算一瞬間。生如白駒過隙,死如草木枯零。”

  “這個世界我們來過,也僅僅是來過而已。”李厘米也感慨說。

  “即使一生是得之不易的100年,再精打細算地經營每一秒,80年也只是宇宙中的一瞬間。”

  “至少,這一瞬間屬於你。”和大智慧相較,李厘米的哲學顯得過於寡淡。

  “是的,屬於你!你大可以自我支配。然而,看看自己的周圍平等地擁有這麽一瞬間的人們,大多數人在疲於應付財富問題,而剩下的少數人在應付財富的高級衍生品問題。當官的永遠缺更大的官,求財的永遠缺更多的錢;正如乞丐隻缺一頓飯,富翁卻缺一個銀行。官至大,不過九五至尊,至尊還會想到擴張疆域。”

  尷尬已經緩解,任微青再次接過話題:“在哲學思想實驗中,貨幣是經濟學中的定義嗎?”

  李厘米說:“貨幣在經濟學中是一種符號,用貨幣計量資源,使社會資源分配至合理狀態,這是經濟學的角度。但在政法學的角度貨幣是一種權利,社會資源支配的權利。貨幣是個體參與到群體的資源分配的計量標準,也是必須遵守的規則。用消耗、支配資源的方式,每個人都願意增強與這個世界的關聯關系,每個人都不甘心這種弱相關地位。這種支配的欲望,源於存在感原始信念。”

  存在感!三人行,果然必有我師!任微青竟然有些豁然開朗,在自然的發展過程中,一切被留下的信息都以一種天擇的方式甄選出來的。而這就是當前的生命。這包括我們人身體中的激素、潛意識、欲望、基因……

  顯然,對於人而言,意識是最不可具象的事物了。任微青想知道其哲學定義,他問:“意識的目的是什麽?”

  “意識是一種心理現象總體反應,由歷史經驗信息歸納的主觀背景信息統一。其目的只是在人類存在的過程中,用於協調人類群體關系的一種共識與差異衝突。”瞿白回答說。

  任微青不置可否,向一凡道長問道:“神學中一定會解釋生死吧!”

  一凡道長有些頭大,顯然,任微青還是把自己當成了術士。他想了想意識和生死的聯系,有些人在生命的盡頭終於會想到世界的另一側還有自我。失去一生的時候才知道一生該如何度過,只可惜每個人都只能死一次,這是外部世界的場景中設計好的。沒有人明白為什麽自我會存在?也沒有人能夠同時得到幸福和這個明白。

  任微青並不催促,只是靜靜地等,等一凡道長想出個好答案。

  直到一凡道長說:“在生命的盡頭,即使基於同樣的信息背景,對問題的看法和角度都會發生改變。意識是一種心理現象總體反應。在生命的盡頭,最大的變化就是心理變化,一種主觀思維的改變意味著角度發生了改變。”

  任微青忽然一拍大腿,興奮地說:“我知道了!至少,我現在確定一件事情,意識中的‘我’是信息,意識是由歷史經驗信息歸納的主觀背景信息統一。這似乎可以接近‘生命的本質是信息’中的意識部分。”

  眾位聽眾一陣狐疑,“生命的本質是信息”中的意識部分?是什麽鬼?

  任微青初解心結,心思通明,侃侃地談了起來。接著說:“智慧的目的是資源利用效率的最大化,智慧能力就是對未來預知的能力。這個能力因人而異,能力強者必能‘未卜先知’(半神的能力)。劉老師,你說呢?”

  眾人又是一陣疑惑:任微青說的究竟是意識還是智慧?

  李厘米實在忍不住,問出了大家的疑惑,他問道:“意識和智慧在信息中有什麽不同嗎?”

  “智慧是信息發展的方向,也可以說是意識的目的。”任微青並不想在這個問題上糾纏。目光繼續看著一凡道長說:“劉老師,你怎麽看我剛才的問題?”

  一凡道長回答說:“神,是人對一種具有超能力的身份的想象,用一種想象最簡單的實現願望。包括預見未來!”

  任微青說:“那麽,就是說神並不一定是一個人的形狀,而是一種能力,一種具有超過人的智慧的能力。神不一定要人性化,也不一定要是一個具體的人。至於文藝作品中的‘神’的存在,恐怕是因為人需要‘神’是這樣。事實上,神並不是這樣的一個人性化的具體。‘神’是一種超級智慧能力。”

  在科幻電影中,盡管會想象人類之中出現有一個“神”,可以預見未來,也可以穿越到歷史,並一再地拯救了整個人類。然而在骨感的現實中,“神”從不光臨。

  “沒有人見過神!”一凡道長不喜歡被當作術士。

  “預見未來!這與我們的人工智能多麽的類似啊!或者,神可以是許多台連成網絡的計算機陣列,實現預知未來的智慧機器。當然,神不只是這些機器硬件,而是包含傳感、網絡、計算機、軟件、數據、經驗……。”

  任微青認為,人們在文藝作品中,虛構神擁有的超能力凌駕於一切科技能力之上。人心容不下沒有道德的神,而神的人性部分也鬥不過欲望,這是文藝作品中最大的矛盾衝突,也是最吸引觀眾的部分。

  神對於人類是一種主宰能力,哪怕只是預知未來這個小伎倆,也可以在未來之來中佔盡先機。細微的偏移就足以打破整個本來存在的平衡。深思極恐的是,這種信息不對稱的能力,本身就是最厲害的戰爭武器!任何事情……如果能預知未來,都能夠以最小的代價實現目的。

  任微青接著說:“我想‘生命的本質是信息’答案並不在人身上,而在神的身上。”

  李厘米問:“神!你是否有了具體的解釋?”

  任微青:“生命,指宇宙中的一切變化、運動,而宇宙中的一切都是整體關聯發展的。生命並不是一個具體的生物,生物只是整個宇宙生命中的一部分。我們看到了宇宙中的物質和能量,可是一直忽略了宇宙中的信息,信息是第三種基本的資源,等同於物質、能量的第三種資源。”

  這讓在場的人熱鬧了起來, 大家開始交頭接耳,既不敢當面質疑任微青,又不能立即接受這個觀點。信息是一種資源,等同於物質和能量?這完全顛覆了經典物理的概念。

  難道,人類就一直忽略了信息的存在,我們又如何去證明信息是一種資源呢?這些疑問不斷地出現在大家的腦子裡,而思維實驗的延伸導致問題越來越多。

  任微青看出大家的疑惑,接著說:“信息是一種資源,信息存在於物質、能量的同時,三者不可分割。時間本身就是信息,任何關於時間的表述都是對時間坐標的切割取樣。從信息的角度看,經典物理學中的“能量熵”是由信息熵逆引而羅致的。”

  李厘米和任微青比較熟,所以就大膽地問:“可是我們如何證明?”

  任微青說:“用信息測量信息本身就是困難的,所以,信息的資源性存在一直不能在‘實證主義’思想下被證明。”

  實證主義的目的是建立知識的客觀性。世界本源呈概率性,概率性本身也是一種客觀。從宏觀到微觀根本不存在絕對,實證主義思想又怎麽能適應信息資源的存在呢!?

  李厘米:“畢竟,實測是證明最恰當的手段。”

  任微青:“我們所說的測量,不過是對被測對象的局部取樣,因為測量必然會擾動被測對象,如果全面的測量一定會改變被測對象的本身。即使用測量的手段對被測對象取樣,也不代表其全局,仍舊是對全局給與主觀上的估計。”

  任微青明白了,可是其他人卻更糊塗了!

  ……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