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醫國高手》第161章 撿到寶了
“人民軍隊愛人民,只有這樣,才能得到人民的擁護。你倆做的不錯。”朱由榔勉勵了李元胤和蘇雄一句。

 “是,臣等遵照陛下旨意開展‘擁軍愛民’活動,已經使禁軍的精神面貌和戰半力得到了很大提升,老百姓對我們是真心的擁戴,我們也體會到了以民為本的積極意義。”李元胤答道。

 “嗯,不錯。好好練兵吧,朕很快就用著你們了。”朱由榔道。

 李元胤和蘇雄對視一眼,心說:“這是快要打仗了?建功立業的機會來了?”

 按住心頭的狂喜,倆人高聲答道:“是!”

 “宋愛卿,你這防疫做得好啊。不過,這天睛了,積水的地方,很容易滋生蚊蟲,而蚊蟲又是傳播疾病的罪魁禍首,有什麽好辦法嗎?”朱由榔轉頭對宋應升問道。

 “陛下,臣這些措施都是舍弟應星建議的,至於消滅蚊蟲,臣以前沒有想過,請陛下訓示。”宋應升回道。

 “艾草可以防治蚊蟲,而且還可以防治風寒,老葉,是不是可以用艾草煮些水,一來噴灑到積水的地方,二來讓百姓每人喝上一碗?”朱由榔問葉紫帆。

 “皇上所言極是。隻不好,這得需要大量艾草,全城的藥鋪的艾草都買來,怕是一時之間也難以解決。草民覺得,可以用艾草除蚊蟲,用蘆根煮水喝,也可以防治風寒和署熱。蘆根到處都是,百姓們可以就地取材。”葉紫帆說道。

 “嗯,很好,就依老葉說的辦。另外,令斌,你將今日所議的防疫措施擬個條陳,發往各地,讓各地依此辦理,務必保證沒有大的疫情發生。”朱由榔對陳邦彥道。

 “是,臣遵旨。”陳邦彥答應一聲。

 “宋愛卿,汝弟現在何處?”朱由榔又問宋應升。

 “舍弟現居廣州,與臣比鄰而居。”宋應升答道。

 “‘奉新二宋’之名早已遠播,汝弟之才還在你之上,如此大才朕豈能不用?”

 “陛下,臣與弟都非正牌子進士出身,臣做這知府都已經是勉力而為了,且舍弟也已耳順,恐負聖主厚愛啊。”

 一聽這話,朱由榔心裡就笑:“真虛偽,假惺惺幹什麽?若不想讓你弟弟出仕,剛才著意提醒朕幹什麽?”

 “不必多說。朕重水平不重文憑,不,是重水平不重功名。如今,我朝需要大量人才,只要人盡其才,才能利國利民啊。”

 朱由榔沒理會宋應升的虛偽,一揮手說道。

 ……

 在回宮的路上,朱由榔想起宋應星的事心裡就想笑。

 宋應升一開始提起弟弟的時候,朱由榔還沒有反應過來,後來想:“宋應升隻說此方是舍弟所獻也就完了,為什麽要加上應星二字,這是在著意提醒朕啊。”

 想到這裡,腦子裡靈光一閃:“應星,宋應星?莫非是《天工開物》的作者宋應星?”

 一念至此,腦海裡開始搜索宋應星的信息。

 宋應星,字長庚,生於萬歷十五年,江西南昌奉新縣人。萬歷四十三年,宋應星與兄應升赴省城南昌參加乙卯科鄉試。在一萬多名考生中,29歲的宋應星考取全省第三名舉人,其兄名列第六。奉新諸生中只有他們兄弟中舉,故稱“奉新二宋”。

 之後,兄弟二人分別於萬歷四十七年和天啟、崇禎年間三次參加會試,均告失利,之後就絕了科舉之心。

 宋應升確實做過恩平縣令,也做過廣州知府。不過,在隆武二年,隆武朝滅亡之後,服毒殉國。

 如今他活的好好的,說明是自己改變了歷史進程,也挽救了他的性命啊。

 ……

 這些信息對上了,完全對上了。宋應星必是《天工開物》的作者無疑。

 朱由榔心頭狂喜,但卻是沒有表現出來,而是非常冷靜展現了一個睿智的、開明的帝王形象。

 宋應星的出現,不能不令他狂喜。

 作為後世人,朱由榔比誰都明白科技興國的意義,這不但關系到能否順利快速地收復大明江山,而且還關系到中華民族是否始終屹立於世界最高巔的萬年大計。

 他穿越之後,始終注重收納科技人才,像哈提斯、焦泥、姚德三和張念寶。前兩人不過是泰西人,朱由榔重視的是他們的泰西人身份,希望通過他們將西方的科學知識引進來,而後兩人只不過是兩名工匠,但都得到了朱由榔的重視。

 這四個人都算不上真正的科學家。

 在他眼裡,徐光啟最為合格,可他已經作古。

 每每想到這些,朱由榔就深感遺憾。

 可他卻忘了,當世還有一個大科學家,就是宋應星。

 宋應星編撰的《天工開物》初刊於禎十年,問世距今已經十年了。全書共三卷十八篇,收錄了農業、手工業,諸如機械、磚瓦、陶瓷、硫磺、燭、紙、兵器、火藥、紡織、染色、製鹽、采煤、榨油等生產技術。

 《天工開物》是世界上第一部關於農業和手工業生產的綜合性著作,是中國古代一部綜合性的科學技術著作,有人也稱它是一部百科全書式的著作,是“中國17世紀的工藝百科全書”。

 朱由榔沒弄明白,此書已經問世十年,不知道為什麽,怎麽沒有流傳開來。

 想來原因無非是兩個。

 一是此書不被士大夫所看重,覺得那是記載“奇技淫巧”的書,於治國安邦無有益處,或者益處不大。

 二是天下大亂,原來的社會矛盾迅速轉化為民族矛盾,士大夫不是忙著反清複明,就是忙著迎合大清,意圖在新的朝代到來之際謀一個安身立命的好地位,所以學術和思想的傳播幾近停止。

 朱由榔需要技術,也需要科技人才,而宋應星在成書過程中,必然接觸和認識了大量工匠和各行各業的人才。所以,用好他,必然就解決了這兩方面的大問題。

 “宋應星今年應該已經六十歲了,不知他身體如何?如果身體夠健康,那我可真是撿到寶了。按歷史記載,他的壽數八十,身體應該沒有大問題吧?”

 朱由榔如此想到。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