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明朝紈絝》第一十七章 傳聞
  襄城伯府,李瑾在自己院裡發了半天呆,幾次站起又坐下,坐下又站起,最後一咬牙,朝祖父李隆所住的正房走去。

  李隆剛吃過晚飯,坐在椅上聽管家稟報一天的瑣事,得到稟報,讓李瑾進去,隨即板起臉,腰背挺得筆直,示意管家不必再說。

  管家垂手退出。

  李瑾從小害怕祖父,總覺得他很威嚴,事實上他確實很威嚴。他一句話能決定襄城伯府上下眾人的一切,包括生死。記得小時候,父親一位姨娘不知犯了什麽錯,祖父讓那位姨娘上吊,父親不敢吭一聲,姨娘怎麽跪求都沒用,最後還是被勒死了。

  踏進祖父的花廳前,他停步給自己鼓勁,幾息後才邁步進去。

  “校閱完畢,為何不來?”李隆眼神凌厲地看著孫子,總覺怎麽看怎麽窩囊,唉,真是一代不如一代哪,以後爵位交到他們手裡,他怎麽放心?

  李瑾本想稟報朱勇救了張侖一命的事,被他這麽霹靂般的一聲厲喝,嚇得一個哆嗦,不敢亂說話,生怕一句話不慎,會招來天大禍事,隻好低頭道:“孫兒回來時,祖父還未回府,因而先回自己院子。”

  “老夫未回你就該在這裡等候,一味的貪懶圖安逸,以後家產都得被你們敗光了。你們就是來討債的,生養你們有什麽用?總有一天老夫這把老骨頭被你們啃光……”

  劈頭蓋臉的斥罵聲不斷傳來,李瑾哪敢抬頭?更不敢分辨一句,隻好低頭地挨訓,直到李隆罵完,道:“……今次你要考不上,不能為老夫面上爭光,以後的月例不用指望了。出去。”

  走出花廳,李瑾後背濕透,夜風一吹,涼嗖嗖的。來做什麽,早忘記了。

  …………

  張輔長相英俊,和張侖有五六分相似,特別是兩條劍眉,更是如出一轍。他已六十八歲高齡,兩條劍眉如染霜白,隻是身體尚健,上得了馬,提得起刀。

  他是先帝托孤大帝,皇帝登基後,封光祿大夫、左柱國,位極人臣。雖長子早夭,然次子張懋爭氣,孫兒、曾孫輩又聽話勤勉,除了政務纏身,他實覺此生再也無憾了。

  沒想到,前幾天有一個自稱賭場掌櫃的男子求見,被拒後,托門子遞進來曾孫張侖親筆所寫的一紙借據,上面赫然寫著欠債八千多兩銀子。

  他一氣之下把賭場掌櫃和張侖一並趕出府,本想給張侖一點教訓,讓他吃幾天苦頭再叫他回來嚴加管教,可惱的是,定國公府的小子跟張侖交好,居然收留他。

  這還怎麽讓他受苦?張輔有心派人去定國公府抓張侖回來收拾,轉念一想,又覺落了定國公徐顯忠面子,隻好聽之任之。

  今次校閱,府中無小輩參加,他只需靜等明天放榜結果即好,職責所在,對結果,他還是關注的。

  可是他下衙回府,屁股沒坐熱,就有勳貴來訪,到現在已是第四撥了,見面便恭喜他。他何喜之有?

  這會兒坐在他對面的是鎮遠侯顧興祖。

  顧興祖長相粗獷,聲音洪亮,道:“令曾孫張侖隨成國公進宮,想必有好消息,公爺就等著吧,明天必有喜報。”

  顧興祖的孫兒顧淳今天也參加校閱,目睹全過程。他素和徐鵬舉不睦,看不慣徐鵬舉一副老子天下第一的得瑟樣,因而沒有參與嘲笑張侖。

  徐鵬舉再三挑釁,最後反而挨十軍棍;張侖被動應對,處境尷尬,卻第一個交卷,又隨朱勇進宮,可以說整個過程波瀾曲折,最後更是神反轉。

  顧淳回府便在顧興祖書房外等候,待顧興祖回府,馬上把經過詳細說了一遍,顧興祖一番思慮後,覺得很有必借此向張輔示好。

  而在他之前,已有三位勳貴從參加校閱的子弟口中得知此事,和他想法一樣,趕在他之前,來過英國公府了。

  類似的話,張輔已聽過三次,他派人去打聽今天校閱發生什麽事,還沒有得到回報。因而對顧興祖的恭唯不置可否地打了個哈哈。

  這就沒法交流了。顧興祖端起茶盞喝了一口,掩飾尷尬。

  待顧興祖告辭離去,張輔吩咐親隨九斤去定國公府詢問張侖怎麽回事,特地叮囑道:“就說你自己聽到傳聞。”

  九斤身高九尺五寸,皮膚黝黑,有如一座鐵塔,在戰場上冒死拚殺救過張輔,才成為張輔親隨。他出生時九斤,父母便以此為名。

  公爺,這謊撒的沒有半點水平, 沒有你的命令,我哪敢多事?九斤苦笑應允,連夜趕去定國公府。

  他有英國公府腰牌,並不怕宵禁。

  …………

  張侖和徐永寧離開親軍府後,沒有回定國公府,而是去了醉仙樓。

  醉仙樓是京城極負盛名的酒樓,樓高三層,樓後曲徑通幽,間中點綴形態各異的亭子,文人墨客最喜夏天在亭子中吟詩作對,冬天在亭子中賞雪吟詩,儼然是京城文風最盛之地。

  今天張侖憑真本事通過校閱,徐永寧選中此地為他慶祝。

  醉仙樓門口迎客的小二面白唇紅,衣著光鮮,見張侖和徐永寧在護衛簇擁下下馬,忙迎上來,吩咐人將馬牽到馬廊,招呼眾護衛去喝酒,然後親自引張侖和徐永寧入內。

  轉過照壁,前面一條約莫三丈寬,鵝卵石鋪成的大路。小二含笑道:“兩位公子要上樓賞歌舞還是去亭子喝酒吟詩?”

  一般公子哥兒都會選在二三樓裝修豪華的房間喝酒觀賞歌舞,隻有文人墨客為追求風雅,才會去亭子。如今三月天氣,夜晚風涼,不比冬天,亭子圍起帳帷,放上炭爐子,反而溫暖如春。是以選擇亭子的人相對較少。

  不過,小二總要問一問客人的意思,才好為客人安排,讓客人滿意。

  徐永寧道:“三樓可有房間?”

  從三樓的窗戶往下望,能觀賞到花園的景致,還能看到文人喝醉了酒醜態百出,頗為有趣。

  這地方原主隻來過幾次,並不是很熟,張侖沒有反對。

  小二不出意外地道:“有的,兩位公子隨小的來。”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