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君文,你來點評一下。”秦明笑著道:“我這個學生水平怎麽樣?”
“彈得挺好的,確實挺好……”白君文有些欲言又止,他現在的鑒賞水平已經不知不覺拔得很高,所以這個男學生的彈奏中間,他其實是聽出了一些問題的,然而他也畢竟不傻,剛剛吃飯的時候才剛剛拒絕了秦明,難得秦明不計較,如果這時候再當面指出別人的問題,那就有點打臉的意思了。所以停頓了一下,白君文道:“彈的比我好多了……不過這個曲子……”
“嗯,他自己寫的,”秦明解釋道:“我一直很鼓勵他們自己譜曲,雖然絕大部分創作的曲子都不行,但是這個過程是有益的,可以讓他們更深刻的理解到自己的不足……所以,你覺得這個曲子怎麽樣?”
他看看白君文有些不好意思的模樣,和藹的笑了:“實話實說,沒事,他們都被我罵習慣了。”
白君文這才有了幾分底氣,道:“那我就說說我的理解吧。”
他其實迄今為止還沒真正試過譜曲,但是有句話怎麽說來著,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做詩也會吟,他最近這幾個月裡實在是接觸過太多太多的世界名曲了,自己這個世界的名曲也倒罷了,畢竟大家都聽過,可夢中世界還有無數的名曲,那全都是嶄新的東西,在短短的幾個月裡一股腦的往腦子裡塞,那種音樂靈感上的衝擊是無與倫比的,更更何況,在夢境中白君文還有著近乎變態的記憶力、領悟力和精神強度。
於是乎,他雖然沒有真正譜過曲,可他在曲譜創作方面的能力和眼光,已經真正達到了他自己都沒有預料到的高境界。
對於這個男學生的這首曲子,他是真的可以說出許許多多的問題來。
教室裡安靜得出奇,只有白君文的聲音在侃侃而談,本來白君文是不想說太多的,但是隨著他一邊說一邊思考,這首原創曲裡的各種問題就一一暴露,從大的問題到小的問題,從總體到細節,從宏觀到微觀,講到後來,白君文幾乎算是把這首曲子整個兒解剖開來,,連他自己都沒想到自己能看得這麽細,於是他也有點入迷了,不知不覺點評下來,居然說了足有半個小時。
等他說完,教室裡鴉雀無聲。
那位剛剛彈琴的男學生臉有點紅,略微帶著些不服氣,然而神色中更多的卻是震驚:他是真的震驚,因為這個看起來比他還要小幾歲的年輕人,點評得居然如此深入如此犀利……居然跟自己的恩師秦明頗有幾分神似。
至於另外的幾個學生,個個都有點目瞪口呆的意思,眼裡滿滿的寫著好奇:這是哪兒來的過江龍,看起來有點厲害啊!
“啪啪啪!”秦明開始慢慢的拍手,然後譚曉雅也跟著拍起手來,最後教室裡的幾個博士生也都忍不住笑著拍起手來。
“厲害!”那位彈琴的哥們衝著白君文豎起大拇指,然後伸出一隻手來:“兄弟,交個朋友吧,我叫李偉。”
教室裡的氣氛活潑起來,秦明看著白君文的眼神越發欣賞,又略帶惋惜,笑道:“同學們,這位是白君文同學,相當不錯的音樂才子,你們確實可以好好親近一下。不過不是現在……現在白君文同學是專程來演奏的,嗯……表演的是他自創的鋼琴曲目。”
“咦?”
“自創曲目?”
“有點意思了。”
教室裡響起了很小聲的議論聲,幾個博士生的興趣完全起來了,尤其是剛剛彈琴的李偉,他雖然對白君文的點評很服氣,但是點評歸點評,創作歸創作,既然這個兄弟要表演自創曲目,那他當然要側著耳朵仔細聽,爭取聽完之後從他曲子裡多找幾個問題出來,也算是小小的出一口剛才的氣。
白君文坐到了鋼琴前,深呼吸,閉目調節,睜眼,雙手搭上了琴鍵。
他沒有擺上曲譜,因為所有的《巴赫》都在他腦袋裡裝著。
《巴赫》第二首,開始!
一段流暢的旋律從他手底下飛了出來,只是這個開場,就讓那位李偉同學驀然瞪大了眼睛。
我曹!這還怎麽點評?
這旋律……這旋律……好像有點無敵啊……
在座的全都是識貨的,別看李偉同學自己編曲問題多多,但是說到音樂鑒賞和鋼琴演奏,在座所有人都妥妥的登堂入室,到了“音樂家”的境界,畢竟是秦明的親傳弟子,再差還能差到哪兒去?
然而《巴赫》這四十八首曲目,牛逼的地方就正在於,你越是內行,越是高手,你就越是能體會到它的強悍之處。
如果換了一個外行聽眾,或許他會覺得《巴赫》還不如《野蜂飛舞》這種小巧之作,畢竟他們更喜歡看的是炫技,但是對於已經在音樂專業讀到博士高度的內行們來說,《巴赫》就真的有點可怕了。
來,先讓我們看看在夢境世界裡,音樂家們是如何評價《巴赫十二平均律》的吧。
“十二平均律聽起來簡單,但實際上無論從音樂還是從技術上來說都很複雜。比如手指對各聲部層次對比的控制力,旋律線條走向的把握,樂句起和收的處理,兩手間的相互協調配合等。但是最重要的一點是在除了手指能力之外,演奏者要能清楚地聽見自己彈奏的是什麽,也就是作品進行中的各個聲部在自己手下能否清晰的展示出來。而巴赫的音樂中蘊藏著的那種表達我們最深思想和情感的巨大可能性,是難以理解透徹的。“
“平均律是巴赫鋼琴複調作品的頂峰之作。巴赫在對創作充滿了邏輯和嚴謹的同時,還注重優美的旋律走向,是永恆的大師之作。”
“《巴赫十二平均律》(48首前奏曲與賦格)是巴赫鍵盤音樂中最偉大的作品,這套作品是巴赫音樂創作的峰巔,彪羅把它比喻為音樂上的《舊約聖經》。”
Ok,看明白了嗎?按照夢境世界的歷史評價,《巴赫》這玩意,首先是演奏難度極大,初級演奏者甚至根本不建議上手,而當你真能上手之後,可以說,它雖然不是明著炫技,但是你的技巧有多牛逼,它就可以表現得多牛逼,你絕對不用擔心你太強大而它表現不出來。
其次呢,這玩意還超級嚴謹充滿邏輯性,甚至被譽為音樂中的數學,那麽也就是說,如果你是個音盲,你用耳朵感受不出它的強大,那也沒關系,你還可以去研究它的音符,各種排列,各種遞進,各種變化,統統都是數學美學的極致表達。
最後,也是最嚇人的地方在於,這玩意還有極其深刻的思想意義,它的歷史評價是sss級的,甚至超越了夢境世界中最為人所熟知所津津樂道的音樂巨匠貝多芬。
它甚至被譽為《聖經》,你說這是什麽概念?
也就是說,連貝多芬的超級神作《悲愴》這種牛逼哄哄的東西,從歷史地位和音樂貢獻上其實都是不如《巴赫》的。
如果唯一要說《巴赫》有什麽不足之處, 那就是它相對而言不夠“酷”,至少相比貝多芬的《悲愴》而言,它確實不酷。
然而這個問題,對外行而言算是一個問題。在一群音樂博士生和音樂大師面前,那就完全不是問題了。
所以這時候懵住的不僅僅是李偉同學,事實上教室裡重新變得異常安靜,除了鋼琴聲之外,連呼吸聲都被下意識的屏住了。
秦明在第一段旋律剛一出來時,臉上的表情就有了變化。他先是眉頭一皺,然後猛然舒展,然後又皺起,露出若有所思的表情來。
而這種表情,隨著音樂持續展開,不斷進展下去,就變得越來越明顯。秦明比他的學生們境界更高,而《巴赫》是完全有資格匹配這種境界的,所以他能聽到學生們聽不出來的東西,惟其如此,他才會更覺得難以置信,他的目光從琴鍵上移開,落到正在全神貫注彈琴的白君文身上,依然覺得有些離奇:這曲子裡包含的東西博大精深,而且怎麽聽都像是還有後續,還有許許多多的後續……他秦明已經算是國內樂理方面的頂尖高手了,卻居然還無法從這短短的一首曲子裡聽出它後續究竟還想表達多少東西。
這似乎是冰山的一角,而水面之下究竟還有多麽深遠多麽寬廣,秦明居然一眼看不透!
“叮!”鋼琴聲戛然而止,白君文從鋼琴前的凳子上轉過身來,告訴秦明:“秦院長,這是《巴赫》第二首。”
秦明輕輕吸了一口氣,沒吭聲。
他早就聽出這是《巴赫》了。